最佳答案:
食而不知其味
水牛吃荸荠(bi,qi)相关歇后语
经典绕口令大全
喇嘛和哑巴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tǎ) 目。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
南边提拉着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北边别喇叭哑巴的喇叭。
哑巴不愿意拿喇叭换喇嘛的鳎目,喇嘛非要换别喇叭哑巴的喇叭。
喇嘛抡起鳎目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哑巴摘下喇叭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也不知是提拉着鳎目的喇嘛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还是别喇叭哑巴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
喇嘛炖鳎目,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六十六头牛
六十六岁的陆老头,盖了六十六间楼,买了六十六篓油,养了六十六头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六十六篓油,堆在六十六间楼;六十六头牛,扣在六十六棵垂杨柳。
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间楼,翻倒了六十六篓油,折断了六十六棵垂杨柳,砸死了六十六头牛,急煞了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老六放牛
柳林镇有个六号楼,刘老六住在六号楼。
有一天,来了牛老六,牵了六只猴;来了侯老六,拉了六头牛;来了仇老六,提了六篓油;来了尤老六,背了六匹绸。
牛老六、侯老六、仇老六、尤老六,住上刘老六的六号楼,半夜里,牛抵猴,猴斗牛,撞倒了仇老六的油,油坏了尤老六的绸。
牛老六帮仇老六收起油,侯老六帮尤老六洗掉绸上油,拴好牛,看好猴,一同上楼去喝酒。
天上七颗星
天上七颗星,地上七块冰,台上七盏灯,树上七只莺,墙上七枚钉。
吭唷吭唷拔脱七枚钉。喔嘘喔嘘赶走七只莺。乒乒乓乓踏坏七块冰。一阵风来吹来七盏灯。一片乌云遮掉七颗星。
连念七遍就聪明
天上七颗星,地下七块冰,树上七只鹰,梁上七根钉,台上七盏灯。
呼噜呼噜扇灭七盏灯,嗳唷嗳唷拔掉七根钉,呀嘘呀嘘赶走七只鹰,抬起一脚踢碎七块冰,飞来乌云盖没七颗星。一连念七遍就聪明。
司小四和史小世
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时四十上集市,司小四买了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史小世买了十四斤四两细蚕丝。
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换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
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不换司小四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
司小四说我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可以增加营养防近视,
史小世说我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可以织绸织缎又抽丝。
酸枣子
山上住着三老子,山下住着三小子,山腰住着三哥三嫂子。
山下三小子,找山腰三哥三嫂子,借三斗三升酸枣子,
山腰三哥三嫂子,借给山下三小子三斗三升酸枣子。
山下三小子,又找山上三老子,借三斗三升酸枣子,
山上三老子,还没有三斗三升酸枣子,
只好到山腰找三哥三嫂子,给山下三小子借了三斗三升酸枣子。
过年山下三小子打下酸枣子,还了山腰三哥三嫂子,两个三斗三升酸枣子。
墙上一根钉
墙上一根钉,钉上挂条绳,绳下吊个瓶,瓶下放盏灯。
掉下墙上钉,脱掉钉上绳。滑落绳下瓶,打碎瓶下灯。
瓶打灯,灯打瓶,瓶说灯,灯骂绳,瓶说绳,绳说钉,丁丁当当,乒乓乓乓。
板凳与扁担
板凳宽,扁担长。
扁担没有板凳宽,
板凳没有扁担长。
扁担在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扁担绑在板凳上。
白老八
白老八门前栽了八颗白果树,
从北边飞来了八个白八哥儿不知在哪住。
白老八拿了八个巴达棍儿要打八个白八哥儿,
八个八哥儿飞上了八颗白果树,
不知道白老八拿这八个巴达棍儿打着了八个白八哥儿,
还是打着了八颗白果树。
吃桔子
吃桔子,剥桔子,
桔皮丢在垃圾箱里
不吃桔子,不剥桔子,
不把桔皮丢在垃圾箱里。
妈妈骂马
妈妈种麻,
我去放马,
马吃了麻,
妈妈骂马。
买菜
小艾和小戴,一起去买菜。
小艾把一斤菜给小戴,
小戴有比小艾多一倍的菜;
小戴把一斤菜给小艾,
小艾、小戴就有一般多的菜。
吃荸荠
荸荠有皮,皮上有泥。
洗掉荸荠皮上的泥,
削去荸荠外面的皮,
小丽、小艺和小奇,
欢欢喜喜吃荸荠。
倒吊鸟
梁上两对倒吊鸟,
泥里两对鸟倒吊。
可怜梁上的两对倒吊鸟,
惦着泥里的两对鸟倒吊,
可怜泥里的两对鸟倒吊,
也惦着梁上的两对倒吊鸟。
兜装豆
兜里装豆,
豆装满兜,
兜破漏豆。
倒出豆,补破兜,
补好兜,又装豆,
装满兜,不漏豆。
两只鹅
河边两只鹅,
一同过了河;
白鹅去拾草,
黑鹅来搭窝。
冬天北风刮,
草窝真暖和,
住在草窝里,
哦哦唱支歌。
四个头
天上有日头,
地下有石头,
嘴里有舌头,
瓶口有塞头。
天上是日头不是石头,
地下是石头不是日头,
嘴里是舌头不是塞头,
瓶中是塞头不是舌头。
一个人
这边一个人,
挑了一挑瓶。
那边一个人,
担了一挑盆。
瓶碰烂了盆,
盆碰烂了瓶。
卖瓶买盆来赔盆,
卖盆买瓶来赔瓶。
瓶不能赔盆,
盆不能赔瓶。
一场空
抬头看,满天星,
低头看,一道坑。
坑里看,栽满葱,
葱上看,冻着冰。
屋里看,点着灯,
墙上看,钉的钉。
钉上看,挂的弓,
弓上看,卧的鹰。
寒冬天,刮大风,
刮散了,满天星。
学捏梨
盘里放着一个梨,
桌上放块橡皮泥。
小丽用泥学捏梨,
眼看着梨手捏泥,
比比,真梨、假梨差不离。
歇后语其大都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词汇,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具有形象、幽默的特点,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语言材料。我为大家整理了喻事类歇后语大全,供大家学习参考。
喻事类歇后语大全精选10句:
1) 石缝里塞棉花 -- 软硬兼施
2) 石榴开花 -- 老来红
3) 石榴树上挂醋瓶 -- 又酸又涩
4) 古井里插竹竿 -- 清水光棍
5) 龙门阵缺人 -- 摆不起来
6) 龙王爷打哈欠 -- 神气
7) 龙珠跟着龙尾转 -- 不对头
8) 龙王爷亮相 -- 张牙舞爪
9) 龙王爷掉海里 -- 回老家了
10) 龙王发兵讨河神 -- 自家人不认自家人
喻事类歇后语大全:
1) 水中捞月 -- 白费劲;一场空
2) 水牛过河 -- 露头角
3) 水牛掉在井里 -- 有力没处使
4) 水牛身上拔根毛 -- 毫不在乎
5) 水牛食荸荠 -- 不知其味
6) 水边砍倒树 -- 没处藏身
7) 水仙不开花 -- 装蒜
8) 水沟里放木排 -- 难回头
9) 水面上砍刀 -- 损伤不了
10) 水面上看人 -- 看倒了
11) 水底下推船 -- 卖力看不到,成功不叫好
12) 水底捞月,天上摘星 -- 想到做不到
13) 水牯牛走进象群里 -- 比比还是小兄弟
14) 水牯牛拼命 -- 勾心斗角
15) 水烟筒灌铅子 -- 拐弯抹角
16) 水银泻地 -- 无孔不入
17) 水煮石头 -- 难熬
18) 水桶里扎猛子 -- 回不过头
19) 水獭上山 -- 装熊
20) 孔夫子讲学 -- 之乎者也
21) 孔夫子教《三字经》 -- 大材小用
22) 孔夫子唱戏 -- 出口成章
23) 孔夫子穿西装 -- 不中不西,不新不旧
24) 孔夫子看书 -- 文里文气
25) 孔夫子挂腰刀 -- 不文不武
26) 劝告文贴在背上 -- 给别人看
27) 双脚踏在门槛上 -- 不进不出
28) 双脚踏两船 -- 犹豫不决
29) 麦草吃士 -- 硬将军
30) 双手拎土篮 -- 没挑了
31) 双手抓刺猬 -- 扔不了,放不下
32) 巴掌上生毛 -- 老手
33) 玉上涂白漆 -- 装贱
34) 玉皇卖谷子 -- 天仓满了
35) 玉皇拜财神 -- 有钱大三级
36) 正上午往南走 -- 看不见影子
37) 正月十五打牙祭 -- 一年一回
38) 五月十五放烟火 -- 热闹
39) 正月十五贴春联 -- 误了时辰
40) 正月十五贴门神 -- 误了半月
41) 正月十五卖门神 -- 过时
42) 正月里看大戏 -- 凑凑热闹
43) 甘蔗当吹火简 -- 一节也不通
44) 巧他爹打巧他娘 -- 巧在一块了
45) 巧眉眼做给瞎子看 -- 白搭
46) 巧媳妇打扮新囡 -- 一天一个样
47) 石乌龟喝水 -- 口不应肚
48) 石头上栽花 -- 赔本的买卖
49) 石头上绣花 -- 难起头
50) 石头上栽葱 -- 白费劲
51) 石头上掼乌龟 -- 硬碰硬
52) 石头上跳绳 -- 硬蹦
53) 石头碰着老鸦嘴 -- 硬门硬
54) 石头往山上背 -- 凑多
55) 石头砌墙 -- 好的一面在外
56) 石灰堆里起火 -- 白着
57) 石灰撒路 -- 白走
58) 石灰店里买眼药 -- 走错门道
59) 石灰浆写文章 -- 尽是白字
60) 石臼子砌烟窗 -- 不会成功
61) 石臼做帽子 -- 顶当不起
62) 石臼里舂夜叉 -- 捣鬼
63) 石卵子拌豆腐 -- 软硬不调和
64) 石板上跑马 -- 不留痕迹
65) 石柱戴凉帽 -- 凑人头
66) 石狮子灌汤 -- 滴水不进
67) 石狮子跳舞 -- 耍不起来
68) 石敢当砌街 -- 这是正路
69) 石缝里塞棉花 -- 软硬兼施
70) 石榴开花 -- 老来红
71) 石榴树上挂醋瓶 -- 又酸又涩
72) 古井里插竹竿 -- 清水光棍
73) 龙门阵缺人 -- 摆不起来
74) 龙王爷打哈欠 -- 神气
75) 龙珠跟着龙尾转 -- 不对头
76) 龙王爷亮相 -- 张牙舞爪
77) 龙王爷掉海里 -- 回老家了
78) 龙王发兵讨河神 -- 自家人不认自家人
79) 灭火踢倒了油罐子 -- 火上浇油
80) 平房上放风筝 -- 出手就高一层
81) 打不着狐狸惹一身臊 -- 倒霉
82) 打开棺材治好病 -- 起死回生
83) 打开脑袋不喊痛 -- 死称好汉
84) 打鸟眯眼睛 -- 往上瞧
85) 打了罐子摔了盆 -- 赔了老本
86) 打的铁掉地下 -- 白搭一火
87) 打赤脚过刺蓬 -- 小心在意
88) 打鱼的碰烂船 -- 倾家荡产
89) 打猫儿吓贼 -- 虚张声势
90) 打半边鼓 -- 旁敲侧击
91) 打死爹讨娘喜欢 -- 万无此理
92) 打死老鼠喂猫 -- 恼一个,好一个
93) 打灯笼照火把 -- 亮又亮
94) 打扮进棺材 -- 死要面子
95) 打肿脸充胖子 -- 冒充富胎;死要场面;外强中干
96) 打呼噜听见放炮仗 -- 吓了一大跳
97) 打虾钱,买烟食 -- 水里来,火里去
98) 打铁烧鹅毛 -- 留不住火
99) 打铁匠绣花 -- 干的不是那一行
100) 打酒只问提壶人 -- 错不了
101) 打拳师教徒弟 -- 留一手
102) 打掉门牙住肚里吞 -- 有苦说不出
103) 打着灯笼啦呱 -- 明说明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226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水牛长毛
下一篇: 水牛吃活蟹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