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水瓮里的鳖

民俗 2023-09-19 21:46:48

最佳答案:

跑不了

水瓮里的鳖相关歇后语

瓮中捉鳖是什么意思?瓮中捉鳖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瓮中捉鳖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瓮中捉鳖】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瓮中捉鳖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瓮中捉鳖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梁山泊李逵负荆》:“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正音]捉;不能读作“zuō”;中;不能读作“zhònɡ”。

[近义] 十拿九稳 稳操胜券

[反义] 水中捞月

[用法]多用于所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干起来很有把握时。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辨析]见“瓮中之鳖”(1003页)。

[例句] 堂堂的正规军对付一群饥饿不堪的乌合之众;就像~一样;毫不费力。

[英译] a sure catch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解 释

? 用 法:

? 示 例:

? 近义词:

? 反义词:

? 造句

? 歇后语

? 影视作品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英汉词典解释 &gt&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解 释[回目录] 瓮中捉鳖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英语成语解释: [have full assurance to get go after an easy prey as one who catches a tuttle in a jar]

中义: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

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

出 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叫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用 法:[回目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回目录]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5卷:“知县写了名字地址,就差人去拿来。~,立时拿到。”

近义词:[回目录] 十拿九稳、稳操胜券、胜券在握

反义词:[回目录] 水中捞月、海底捞针、海底捞月

造句[回目录] 1 八路军把鬼子引到山谷里,来了个瓮中捉鳖。

2 这次的抓捕任务,对武警官兵们来说简直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

歇后语[回目录] 瓮中捉鳖——手到擒来

影视作品[回目录] 1948.瓮中捉鳖

【片名】《瓮中捉鳖》——新中国第一部动画片

【时间】1948年

瓮中捉鳖(1948)(Go after an easy prey)

导 演:方明

编 剧:朱丹

音乐设计:刘鸣寂

动画师:方明

背景设计:安平

上 映:1948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黑白

类 型:动画片

【简介】

新中国美术电影于1947年开始摄制,在东北解放区兴山镇先后产生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

瓮中捉鳖(1948) - 故事梗概

蒋介石依靠美帝国主义发动了内战,他从美帝那里取得了军备武装,向解放区大肆进攻。人民解放军顽强抵抗,越战越强,最后把蒋介石围困在城中。此时城堡变成一只瓮头,蒋介石变成鳖,解放军一脚踩烂瓮头,活捉了变成鳖的蒋介石。

地址:baike.baidu.com/view/86441.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65174.htm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2226.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