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置之不理
剃头匠发火相关歇后语
早年头儿的剃头匠,都是走街窜巷兜揽生意。有两种剃头匠:
1,身上背一个工具袋子,一手里拿一个叫做 “唤头” 的钢制 “音叉” ,另一只手用一根短钢筋拨动,发出单调的 “嗡嗡声” ,人们就知道剃头的师傅来了。一般是进到顾客家里给理发,剃头匠用顾客家中的热水、肥皂。出现了电推子后,还用顾客家的电。
2,挑一个 “剃头挑子” 。一头是一个小小的煤炉,炉子上坐着一个铜脸盆儿;另一头儿是一个四条腿的 “撇脚凳子”,有三个格儿的抽屉,放着工具。顾客就坐在这个凳子上理发。
所以有 “剃头的挑子-----一头热” 的歇后语。比喻单方面的热情,对方却是不兜揽,没兴趣。
不只是北京,别的地方也这么说。
导语:炎炎夏日即将来袭,大家准备好迎接盛夏了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形容热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剃头匠的担子 一头冷,一头热
2、 陶瓷烧窖 里面燃烧(比喻心内有股热劲儿)
3、 太武帝的口味 不凉不热,不软不硬
4、 守着火炉吃冰棒 冷热结合
5、 狮子尾巴摇铜铃 热闹在后头
6、 狮子龙灯一起舞 热闹非凡;好热闹;张牙舞爪
7、 傻子赶庙会 东张西望;光图热闹
8、 热窝炒豆子 熟一个,蹦一个
9、 热天的扇子 家家忙
10、热蹄子马 闭不住
11、热水瓶 外头凉里头热
12、热水瓶脾气 外面冷,里头热
13、热身子滚到冰窖里 凉了半截
14、热面孔碰到冷毛巾 无情
15、热恋中的情人 难分开
16、热脸蛋贴人家冷屁股 奴颜媚骨
17、热炕头上的.白面 发啦
18、热炕头的夫妻 难舍难分
19、热火盆里抽火炭 冷落
20、热锅上的蒸笼 好大的气
21、热锅上的蚰蜒 团团转
22、热锅上的蚂蚁 团团转
23、热锅上的黄豆 熟了就蹦;蹦得欢
24、热锅里的鸭子 窝脖
25、热锅里的螃蟹 爪子紧挠(比喻十分难受。)
26、热锅里爆虾米(小虾) 又蹦又跳;连蹦带跳
27、热锅炒辣椒 够戗(够受的)
28、热锅爆米花 乱蹦乱跳
29、热包子流糖汁 露馅了
30、热包子掉底 露了馅
31、热鏊(ao 烙饼用的炊具。铁制圆形平底)上的蚂蚁 走投无路
32、暖水瓶里装开水 外冷里热;外边冷,里面热
33、暖房里做冰棒 冷热结合
34、娘不正经 热(爹)多
35、盲人赶庙会 瞎凑热闹
36、漫地里烤火 一面热
37、卖冰棒的进茶馆 一冷一热;忽冷忽热
38、冷镬子(huo zi锅)里爆出热栗子 不可能的事;没人见过;没有的事
39、腊月的井水 热乎乎
40、夹火钳子 一头热
41、夹道里摆酒席 口上热闹
42、黄豆碰上热锅 欢蹦乱跳
43、怀揣火炉 热心肠
44、胡同里演戏 口上热闹
45、喝酒晒太阳 周身火热
46、害了伤寒病 忽冷忽热
47、锅盖做风箱 受了热气受冷气
48、滚汤锅里的螺蛳 水深火热
49、狗吃热肉 又爱又怕
50、犯了克山病,又得虎林热(虎疫,旧称霍乱) 没法治;没治了
51、锻工的榔头 趁热打铁
52、碟子里的开水 三分钟的热劲
53、大热天送火炉 不识时务
54、大热天捧个烂西瓜 想扔舍不得
55、出了厨房进冰窖 忽冷忽热
56、吃秦椒(细长的辣椒)烤火 周身火热
57、趁着热汤下笊篱(zhao li捞取东西的用具。用金属丝、篾条或柳条等编成。有长柄) 赶紧
58、趁热打铁 正在火候上
59、茶壶有嘴难说话 热在里头
60、才揭盖的蒸笼 热气腾腾
61、玻璃瓶里装开水 三分钟的热劲
62、狗吐舌头 热得很
63、蛤蟆跳到热鏊(ao烙饼的炊具。铁制圆形平底)上 高兴一时是一时;快活不了多久
64、热地上的蚰蜒(you yan 节肢动物。像蜈蚣而略小,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坐卧不安;走投无路
65、热窝上的蚂蚁 急得团团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144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剃头匠的担子
下一篇: 剃头匠使缝子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