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口难开;不好开口;不开窍;难开窍
铁打的葫芦相关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90、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00、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101、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102、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103、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104、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05、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106、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107、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108、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09、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110、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111、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112、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113、聋子耳朵——摆设114、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115、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116、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17、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118、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119、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120、飞机上点灯——高明
提起葫芦我们都不陌生,几乎所有的人都见过,就是地里长的那种两个肚的。比着葫芦画瓢歇后语,你们知道答案吗?下面我为你带来答案啦,欢迎大家学习。
比着葫芦画瓢歇后语 走不了样
关于葫芦的歇后语 猪嘴葫芦瓢 ? 里虚;理虚
照着葫芦画瓢 ? 全盘照搬
照葫芦画瓢 ? 按老样子做(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
依着葫芦画瓢 ? 全盘照搬;照样
一个葫芦锯两个瓢 ? 一对儿
瞎子摘葫芦 ? 顺藤摸瓜
偷南瓜带摘葫芦 ? 两不耽误;两得其便
铁皮葫芦 ? 外强中干
铁拐李葫芦里的药 ? 医不好自己的病(比喻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铁拐李的葫芦 ? 不知卖的啥药
铁打的葫芦 ? 口难开;不好开口;不开窍;难开窍
算卦先生的葫芦 ? 肚里有鬼
水中荡葫芦 ? 两边摆
水进葫芦 ? 吞吞吐吐
水缸里的葫芦瓢 ? 沉不下去
水缸里按葫芦 ? 松不得手
晒裂的葫芦 ? 开窍了
墙头上的葫芦 ? 两边滚
墙上的葫芦 ? 头重脚轻
南瓜秧攀葫芦 ? 纠缠不清
脑袋成了葫芦 ? 头昏脑涨
老鼠盗葫芦 ? 大头在后面;大的在后头
老葫芦爬秧 ? 越拉越长
架上的葫芦 ? 挂起来;挂着
葫芦秧套南瓜秧 ? 拉扯不清;胡搅蛮缠
葫芦藤上结南瓜 ? 不可能的事;无奇不有;天下奇闻
葫芦上架 ? 吊起来了
葫芦瓢 ? 里虚
葫芦瓢捞饺子 ? 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葫芦蔓缠上南瓜藤 ? 难解难分
葫芦落塘 ? 摇摇摆摆;吞吞吐吐
葫芦里装糯米饭 ? 好进难出
葫芦里看天 ? 不知所以
葫芦壳挂在房梁上 ?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葫芦锯了把儿 ? 没嘴儿
反转葫芦,倒转蒲扇 ? 出尔反尔
冬瓜钱算在葫芦上 ? 混账
东扯葫芦西扯瓢 ? 胡拉乱扯
冰糖葫芦 ? 一串一串的
比着葫芦画瓢 ? 走不了样
棒子面煮葫芦 ? 胡胡涂涂
扳倒葫芦洒了油 ? 一不做,二不休
白痴的葫芦 ? 傻瓜一个
按着葫芦挖籽 ? 挖一个少一个
歇后语因其短小精干,生动形象,不仅在口语中,而且在浩繁的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铁匠铺里的锤歇后语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铁匠铺里的锤歇后语的答案 铁匠铺里的锤 ? 总要敲打敲打
铁匠铺里的锤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一 磁石遇铁砣 ? 不谋而合
打灯笼走铁道 ? 见鬼(轨)
打铁不看火色 ? 傻干
打铁的拆炉子 ? 散伙(火)
打铁的分家 ? 另起炉灶
打铁掉地下 ? 白搭一火
打铁卖糖 ? 各干一行
大铁锤敲钢锣 ? 当当响;响当当
带刺的铁丝 ? 难缠
弹花铺里打铁 ? 软硬兼施
钉子锈在木头里 ? 铁定了
丢了铁锤担灯草 ? 拈轻怕重
豆腐堆里一块铁 ? 有软有硬
锻工的榔头 ? 趁热打铁
锻磨的去打铁 ? 不识火色;看不出火候来;不会看火色
二两铁打把刀 ? 不够分量
二两铁打大刀 ? 不够料
饭勺敲铁锅 ? 响当当;当当响
废品堆里的铁锅 ? 破烂货
钢头戴铁帽 ? 双保险
铁匠铺里的锤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二 生铁换豆腐 ? 吃软不吃硬
生铁进了铁匠炉 ? 挨锤的货
生铁犁头 ? 宁折不弯
石地板,铁扫把 ? 硬碰硬
石匠打铁 ? 不会看火色;看不出火候来
石匠会铁匠 ? 硬对硬
手掌心放烙铁 ? 自作自受
孙猴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 ? 心腹之患
榫(sun)头钉铁钉 ? 双保险
铁板上钉钉 ? 有板有眼;硬对硬;当当响
铁杵磨绣针 ? 非一日之功;功到自然成
铁炊帚刷铁锅 ? 都是硬货
铁锤打到橡皮上 ? 一声不响
铁锤打钢钎 ? 硬对硬
铁锤打夯 ? 层层着实
铁锤打纸鼓 ? 不堪一击
铁锤当炒勺 ? 砸锅
铁锤擂山石 ? 干净利索
铁匠铺里的锤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三 铁锤敲钟 ? 响当当;当当响
铁锤砸核桃 ? 粉身碎骨
铁锤砸乌龟 ? 硬碰硬;不怕你硬
铁锤砸西瓜 ? 不好收拾
铁锤子敲钟 ? 响当当
铁打的棒槌 ? 硬邦邦
铁打的肠子铜铸的心 ? 变不了;没法变
铁打的钉耙 ? 一把硬手;是把硬手
铁打的房梁磨绣针 ? 功到自然成
铁打的耕牛 ? 动不得力(犁)(比喻不能用力。有时表示气力不足。有时表示无能为力或有力使不出。)
铁打的葫芦 ? 口难开;不好开口;不开窍;难开窍
铁打的馒头 ? 难啃;啃不动
铁打的锁链 ? 一环套一环;一环扣一环
铁打的围墙 ? 不透风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县官 ? 有职不愁无权
铁钉钉黄连 ? 硬往苦里钻
铁钉铆在钢板上 ? 扎扎实实
铁钉耙挠痒 ? 充硬手
铁饭碗 ? 打不破
铁公鸡请客 ? 一毛不拔
铁公鸡身上拔毛 ? 莫想
铁公鸡下蛋 ? 没指望;不可能的事;没有的事
铁公鸡 ? 一毛不拔
铁钩子搔痒痒 ? 是把硬手
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铁杵磨成针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
铁杵磨成针歇后语
铁杵磨成针歇后语:功到自然成
【解释】: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坚持不懈,再难的事也能够成功。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故事】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最后他终于成为一名著名诗人。
【相关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出处】
<原文>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李白)路过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在磨铁杵),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巖。
铁杵磨成针歇后语
小时候如果我们做事半途而废,老师经常会用一则歇后语来教育启发我们,这就是关于一个绣花针的故事,我为大家整理如下,希望能唤起你儿时的记忆哦: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解释】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故事】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最后他终于成为一名着名诗人。
【相关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相关
出处:《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
磨针溪地址:在眉州象耳山下
主要涉及:人物世传李太白
2、释义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坚持不懈,再难的事也能够成功。
3、出处
<原文>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李白)路过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在磨铁杵),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4、文言知识
得,在文言中除了“得到”“获得”解释外。常作“能”用。上文“得乎?”意为“能吗?”“行吗”。又“不得安宁”,即不能安宁。“安得丰衣足食”意为怎么能丰衣足食:“未得见面”即未能见面。
铁杵磨成针歇后语
1、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全靠功夫深;全靠功夫
解释:比喻只要有恒心毅力,肯下功夫,就能把事情做成功。
更多关于铁的歇后语
1、秤砣碰铁蛋——硬对硬
2、抱着铁耙子亲嘴——自找钉子碰
3、锻磨的去打铁——不识火色;看不出火候来;不会看火色
4、打灯笼走铁道——见鬼(轨)
5、木匠的凿子铁匠的锤,裁缝的皮尺厨子(厨师)的刀——各有一套
6、二两铁打大刀——不够料
7、河里洗铁盒——面面俱到
8、铁打的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9、包公审案子——铁面尤私;六亲不认
10、铁锤打夯——层层着实
11、打铁的拆炉子——散伙(火)
12、锤砸铁钻——响当当(比喻本事过硬,远近闻名,很有影响。)
13、口吞秤砣——铁了心
14、开封府的包青天——铁面无私
15、打铁的分家——另起炉灶
16、铁打的葫芦——口难开;不好开口;不开窍;难开窍
17、手掌心放烙铁——自作自受
18、打铁掉地下——白搭一火
19、叫铁匠做嫁妆——用人不当
20、趁热打铁——正在火候上
21、镔铁做铧口——离(梨)不得
22、铁锤打到橡皮上——一声不响
铁杵磨成针歇后语精选相关文章:
★铁杵磨成针歇后语的答案
★民间流传的歇后语大合集
★初中必考的歇后语
★简单的歇后语90句汇总
★民间的俗语谚语大全精选90条
★2020年小学生四年级必背的歇后语集锦
★2020年最新经典的中华谚语精选
★与故事有关的歇后语
★小学三年级谚语大全精选
★初二语文必考歇后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120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铁打的耕牛
下一篇: 铁打的馒头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