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没错;错不了
二十五斤四百两(旧制一斤十六两)相关歇后语
大高个儿门前站的歇后语 下一句 是不穿衣服都好看 。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生活中14个俗语,句句都是大俗话,也是大实话。
1. 奉劝世人休碌碌,举头三尺有神明。
神明:上天神灵。劝人不要忙于算计钻营,有神明在天上鉴察人的一切言行。
2. 烧胡了洗脸水。
烧胡:烧糊。水是烧不糊的。指人们不可能犯的过失或差错。讥讽别人无事生非,硬找茬儿。
生活中14个俗语,句句都是大俗话,也是大实话!
3. 好花不上老人头。
好花不适宜戴在老年人头上。指老年人过于装扮自己,反而不雅。
4. 好了疮疤忘了痛。
比喻境遇好转了,就忘记过去的痛苦或教训。也指人忘恩负义。
5. 四个八两共二斤,两个二斤分四半。
旧制一斤十六两,一斤两个八两,四个八两等于二斤。意同半斤八两。比喻不相上下,彼此一样。
6. 猫多不逼鼠。
猫儿多了反而不捉老鼠。比喻人多互相推诿,反而不办事。
7. 姜酒不可同吃。
俗传姜和酒同时吃,下肚就变成毒药,烂人肺脏。所以民间有此忌。
8. 救人者还自救。
意即善有善报,救了人会得到好报,等于自救。
9. 郎如有心,哪怕山高水深。
情郎如有情意,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生活中14个俗语,句句都是大俗话,也是大实话!
10. 伙计如夫妻。
伙计:合作伙伴。意谓合作伙伴的关系就像夫妻关系一样,应以和气为上。
11. 父在无私蓄。
只要父亲还活着,儿女不可有私下的积蓄。指父亲在时,一切财产要由父亲做主。
12. 懒店强如健汉。
懒店:经营不勤快的商店,指一个不怎么样的店要比一个壮汉单靠体力挣钱要强。
13. 夫妻是个冤家。
冤家:称似恨而是爱,给自己带来苦恼又舍不得的人。意谓夫妻也就是对头。
14. 粪坑越掏越臭。
比喻把坏事或名声越弄越坏。
半斤八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八两刚好是半斤。半斤与八两二者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一般为贬义词。
【成语】: 半斤八两
【拼音】: bàn jīn bā liǎng
【解释】: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出处】
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2,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2]
【来历】除了统一度量标准器、规定检定校准制度之外,秦始皇还统一了度量衡的 度制并采用十六进制的计量方法,即度制: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量制:1斛=10斗=100升=1000合=2000龠以及衡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示例】
1,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2,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1]
历史典故
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于是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
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皇帝怪罪,于是干脆把这四个字笔画一加,就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正好相等。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词语辨析
【示例】 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近义词】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平分秋色、并驾齐驱。
【反义词】截然不同、大相径庭、天差地远。
【成语谜语】谜面:共计五百克。(打一成语)谜底:半斤八两
【歇后语】 半斤八两——没什么两样、 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常用于贬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3]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八,不能读作“bá”。
【成语辨形】 两,不能写作“俩”。
【成语辨析】 “半斤八两”和“势均力敌”,都有“彼此相等不分高低”的意思。但半斤八两偏重在形容水平相等;“势均力敌”偏重在形容力量相等,主要用于敌我双方势力相等。[4]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110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二十岁当博士
下一篇: 二十五只老鼠咬死人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