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躲了雷公,遭了霹雳

民俗 2023-09-19 05:38:09

最佳答案:

躲了一灾又一灾;祸不单行

躲了雷公,遭了霹雳相关歇后语

有关气象变化的经典歇后语

导语:气象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气象变化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冰雹砸荷叶—— 不堪一击;落花流水
冰雹砸了棉花棵子—— 尽光棍
冰天雪地发牢骚—— 冷言冷语
雷雨天下冰雹—— 一落千丈
落雪天过冰大阪(ban山坡;斜坡—— 从头凉到脚
三伏天的冰雹—— 来者不善
暑天下冰雹—— 一冷一热;忽冷忽热
暴风雨中的航船—— 顶风破浪
大风吹倒帅字旗—— 出师不利
大风吹倒梧桐树—— 自有旁人说短长;有的说短,有的说长
大风吹倒玉瓶梅—— 落花流水
大风吹翻麦草垛—— 乱七八糟
大风地里吃炒面—— 有口难开(比喻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大风地里点油灯—— 一吹就了
大风卷小雪—— 吹了
大风天吃炒面—— 不好张口;难张口
大风天卖炒面—— 吹了
冬天的旋风—— 成不了气候
风吹苞谷(玉米)穗—— 天花乱坠
风吹灯草—— 心不定
风吹灯笼—— 摇摆不定;左右摇摆
风吹芦苇—— 左右摇摆;摇摆不定
风吹落叶—— 一扫光
风吹麦苗—— 一边倒
风吹蒲公英—— 轻飘飘
风吹墙头草—— 两边倒
风吹头发—— 齐发动
诸葛亮借东风—— 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半夜打雷心不惊—— 问心无愧
吃雷公屙火闪—— 胆大包天
吃了雷公的胆—— 天不怕地不怕
春天的雷,涨潮的水—— 留不住
打响雷不下雨—— 一场虚惊;虚惊
东方打雷西方雨—— 声东击西
躲了雷公,遭了霹雳—— 躲了一灾又一灾;祸不单行
光打雷不下雨—— 虚张声势
寒冬腊月打雷—— 成不了气候
雷公打豆腐—— 拣软的欺;不堪一击
雷公打芝麻—— 专拣小的欺
雷公动怒—— 不同凡响;惊天动地
雷公躲进土地庙—— 天知地知
雷公劈城隍—— 以上压下
雷公劈蚂蚁—— 大的欺负小的
雷声大,雨点小—— 有名无实
雷雨天下冰雹—— 一落千丈
立春响雷—— 一鸣惊人
泥菩萨遭雷打—— 粉身碎骨
晴天打雷—— 空喊;离奇;太离奇
冰天雪地发牢骚—— 冷言冷语
大雪落在海里头—— 看得见,摸不着
东方天亮下大雪—— 明明白白;明白
叫花子碰上大雪天—— 饥寒交迫
六月天下雪—— 得之不易:难得
落雪天过冰大阪(ban山坡;斜坡—— 从头凉到脚
煤块掉在雪地上—— 黑白分明
晴天下大雪—— 明明白白
太阳底下堆雪人—— 不长久
天亮下大雪—— 明白;明明白白
挑雪填井—— 白费劲;枉费功;枉费心
乌鸦落在雪堆上—— 黑白分明
五更天下大雪—— 天明地白
下大雪找蹄印—— 罕见
下雪天穿裙子—— 美丽又动(冻)人
下雪天走路—— 一步一个脚印
暴风雨中的航船—— 顶风破浪
暴雨前的闪电—— 人发雷霆
出土笋子逢春雨—— 节节高
出窑的石灰遭雨淋—— 四分五裂
春苗得雨—— 正逢时
打伞披雨衣—— 多此一举
大热天下暴雨—— 猛一阵;长不了
大雨天打麦子—— 难收场
大雨天上房—— 找漏洞
戴着草帽打雨伞—— 多此一举
戴着雨帽进庙门—— 冒充大头鬼
得了雨衣还要伞—— 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东边日出西边雨—— 各有天地

雷声大雨点小歇后语

歇后语雷声大雨点小是什么意思?歇后语雷声大雨点小的下一句是什么?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歇后语雷声大雨点小的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歇后语:

雷声大雨点小

答案:

有名无实

解释:

“雷声大雨点小”比喻言语上夸大其词,但是实际的作为却无如言语说得那样多。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雷声甚大,雨点全无。” 俗语中,雷声大雨点小也可看做是哭泣时,只发出声音而并没有真正流下眼泪。

天气现象解析:

①“雷声大雨点小”是个常见的成语。它形容计划很大,说得响亮,或者声势造得很大,而实际行动却很少。

②不过,从科学角度看来,“雷声大雨点小”却是不符合天气事实的。

③因为,在各种降雨天气过程中,雷雨的雨滴不仅不小,反而可以说是最大的。原因是降雨的雨滴都是在云内上升气流中凝结生成和长大的。因而只有在强烈上升气流云中,才可能降下大雨滴。有气象学家2004年在马绍尔群岛和巴西观测到直径1厘米的`大雨滴,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巴西和马绍尔群岛都是热带,那里的雨基本都是从电闪雷鸣和积雨云中降下来的。而积雨云,正是自然界中具有最强烈上升气流的云。相反,世界上最小的雨滴———毛毛雨,则反生在上升气流最弱的云中,连最微小的雨滴也托不住就给降下来了。

④当然,成语属文学范畴,本也无需完全拘泥于事实。而且,雷声的雨滴虽然不小,但雨滴却“不多”。而“雨点小”和“雨点少”在数量方向上是一致的。

⑤雷雨天气主要有三个特点:除了雷电和雷阵雨外,还有雷雨大风。大家知道,雷声、闪电可以传得很远(有谚语说“雷响天下知”);雷雨大风是积雨云后部下沉的冷凉空气(密度大)迅速堆积到地面上时,因气压远高于周围,而向四周发出的冲击波,它也可以传得很远。但是,雷阵雨则不同了,它的范围虽然和下沉冷凉气流基本相同,但却不会扩张,雨区随着积雨云的前进形成的也是一条窄(与大风和雷声区相比)带。也就是说,在雷雨天气影响区中,大部分地区是只有雷声和大风而没有雨点的。谚语“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就有“雷声大雨点少”的意思。不过,毕竟“雨点小”和“雨点少”还并不是一件事,成语必另有来源。

⑥确实如此。这个成语最初根本不叫“雷声大雨点小”,而是从“雷声浩(甚)大,雨点全无”发展变化而来。有趣的是,这倒是很符合事实的,因为在雷声天气影响区中,除了雷雨带以外都是这样的情况。可是,这八字不成成语,说起来也不上口。如要减成六个字,而且仍要保留“雷声大”的话,那么“雨点”后的字同样也就难有别的选择,只能是“小”了。因为“大”也只和“小”对仗。当然,“雷声有,雨点无”也对仗,但对比不强烈。

⑦更重要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说法很符合某些社会实况。因为,“造声势者”多少总会有一点实际行动。甚至还可以认为,只是由于组成成语需要,使用了“雷声”和“雨点”两个科学名词而已。这些人为因素可能都是成语化为“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吧。

更多关于打雷的歇后语:

张天师失去了五雷印(据说张天师手中的武器能发雷镇妖) —— 无法隐藏答案

一雷天下响 —— 处处皆知

夜晚打雷心不跳 —— 问心无愧

圣人遭雷击 —— 好心不得好报

晴天打雷 —— 空喊;离奇;太离奇

旗杆上挂地雷 —— 空响

泥菩萨遭雷打 —— 粉身碎骨

埋下的地雷 —— 一触即发

埋好的地雷 —— 一触即发

立春响雷 —— 一鸣惊人

雷声大,雨点小 —— 有名无实

雷婆找龙王谈心 —— 天涯海角觅知音

雷公劈蚂蚁 —— 大的欺负小的

雷公劈海椒(辣椒) —— 火辣辣的脾气

雷公劈城隍 —— 以上压下

雷公躲进土地庙 —— 天知地知

雷公动怒 —— 不同凡响;惊天动地

雷公打芝麻 —— 专拣小的欺

雷公打豆腐 —— 拣软的欺;不堪一击

腊月盼打雷 —— 空想;不识时务

好心遭雷打 —— 冤枉;太冤枉

寒冬腊月打雷 —— 成不了气候

光打雷不下雨 —— 虚张声势

二月的闷雷 —— 想(响)得早

躲了雷公,遭了霹雳 —— 躲了一灾又一灾;祸不单行

东方打雷西方雨 —— 声东击西

道士遭雷打 —— 作法自毙

大海里的水雷 —— 一触即发

打响雷不下雨 —— 一场虚惊;虚惊

春天的雷,涨潮的水 —— 留不住

吃了雷公的胆 —— 天不怕地不怕

吃雷公屙火闪 —— 胆大包天

病人遭雷打 —— 天灾人祸

半夜打雷心不惊 —— 问心无愧

半天云里响炸雷 —— 惊天动地

白娘子压在雷峰塔下 —— 总有人搭救

醉雷公—— 胡劈;胡批;复辟

醉雷公上锅台—— 胡霹一锅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079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