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脱了轨的火车

民俗 2023-09-19 02:27:18

最佳答案:

翻了

脱了轨的火车相关歇后语

火车开到马路上歇后语

越轨

火车开到马路上----越轨。

从谜面上来解释一下,火车的行走方式是在规定的轨道上行走,那么谜面上却写的是火车开到马路上,就可以理解为火车没在应该行走的轨道上行走,而是开到了马路上。

马路上行驶的通常是汽车,而火车被开到了马路上,所以说是越轨。

扩展资料

通常歇后语有一语双关的含义,火车越过了轨道,可以简化表述为越轨。越轨表意可以理解为不按常规或违反制度。而其所想要表达的另外一层意思是,男女之间的情感超出了合理范围。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越轨

-歇后语

火车碰头--打一歇后语

歇后语:火车碰头——要出轨(鬼)

【词目】:出轨
【拼音】:chū guǐ
【释义】:
①(动)(火车、有轨电车等)行驶时脱离轨道。
②(动)(言语行动)出乎常规之外。
【构成】: 动宾式:出|轨
【例句】: 这样的话太~了。(作谓语)

小学六年级的歇后语推荐

歇后语是汉语言的精华,中华文化的积淀。因其短小精干,生动形象,不仅在口语中,而且在浩繁的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六年级的歇后语,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六年级的歇后语:

1 嗑瓜子吃核桃——不能不求人仁

2 嗑瓜子嗑出个臭虫来——什么仁人儿都有

3 嗑瓜子嗑出虾米来——遇上了好人仁

4 啃著鱼骨聊天——话中带刺

5 空城计退敌——反败为胜

6 空袋子——立不起来

7 空肚子打饱嗝——硬撑市面

8 空手进衙门——非输不可

9 空手跑进中药店——没方子

10 空手挖萝卜——一个个提拔

小学六年级的歇后语:

1 扛着牌坊卖肉——好大的架子

2 瞌睡送个枕头——正是时候

3 磕完头撒供——留神

4 磕一个头放三个屁——行好没有作孽多

5 蝌蚪变青蛙——有头无尾

6 蝌蚪的尾巴——寿命不长

7 蝌蚪害头疼——混身是病

8 可著头做帽子——恰到好处

9 客气碰著老实——虚情当成真意

10 狼啃青草——装洋羊

11 狼头上长角——装样羊

12 狼头上挂竹笋——装羊羊

13 狼窝里养孩子——性命难保

14 狼行千里吃肉——本性难移

15 狼装羊肥——不怀好意

16 狼装羊笑——居心不良

17 榔头对锤子——狠对狠

18 火车离轨——寸步难行

19 火车离了道——越轨

20 火车轮子上轨道——切实可行

21 火车上马路——出轨;越轨

22 火车上演戏——载歌载舞

23 火车头拉纤——独出心裁

24 火车头没灯——前途无量亮

25 火车厢里赛歌——高歌猛进

26 火车响汽笛——一鸣惊人;火气冲天

27 火车扎进高梁地——没辙

28 火车站的轨道——四通八达

29 火车站的铁轨——道道多

30 火鸡比天鹅——差得远;差远了

31 火镰对火石——一碰就发火

32 火炉子里浇油——火气太大

33 火盆里栽牡丹——不知死活

34 火钳子上阵——算不得兵器

35 火烧芭蕉——不死心;心不死

36 火烧鞭炮——一触即发

37 火烧草料场——逼上梁山;没有救

38 火烧草山——没有救

39 看着相声肚子疼——哭笑不得

40 看着帐本聊天——说话处数

41 康熙替父还债——碗晚了

42 糠了的萝卜——没有辣气

43 空手抓白鱼——难得逮

44 空心罗汉——没肚量,无心肝

45 空心萝卜——中看不中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050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