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王婆卖瓜

民俗 2023-09-18 23:16:59

最佳答案:

旁人不夸自己夸;自卖自夸

王婆卖瓜相关歇后语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思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句歇后语几乎家喻户晓,现在经济生活里,很多人在引用这句歇后语时,多是带有一点贬义的意思去点评某人或某商家的自我宣传和推销的做法。

在当今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本人认为:有必要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建立一个新的态度和辨证、正确的认识了。

一、如果“王婆”是自己种瓜、自己卖瓜,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当年那个卖瓜的“王婆”是民间评出的“西瓜王”的话,她去“自卖自夸”,那还真说明“王婆”有着突出的地方:即一有技术、会种瓜;二懂宣传、会营销,自己是“西瓜王”,还亲自现身说瓜,无疑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

2、如果“王婆”单单是姓氏的话,王氏老太太种的和卖的瓜真是具备味道甜、形状圆、个头大、皮薄、有营养等优点,的确是好瓜,那么多种一点、多卖一点,自然不是坏事;吃瓜的人都会品尝什么是好瓜或坏瓜,但不一定喜欢吃好瓜的人都知道好瓜好在哪里?很多爱吃瓜的人也不一定在哪里能买得到,那时也需要这样的王氏老太太引导人们吃上好瓜。另外,作为一个女性,而且又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还敢于在市场上叫卖自己种的瓜名副其实的好等,无疑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大量这样的“王婆”来卖瓜,适应性创造和丰富我们的生活。

3、如果王氏老太太卖瓜时是名不副实,明明瓜不好,王氏老太太硬要说自己的瓜好,买王氏老太太瓜或吃到王氏老太太这些瓜的人可能就会感觉上当了,吃瓜人损失的是有数量的买瓜钱,但种瓜和卖瓜的王氏老太太,损失的就是无价的诚信,所以,不排除王氏老太太因为卖了一次名不副实的瓜,一辈子或几辈子都落了个被人讽刺的把柄,到现在人们还在讽刺她或拿她开玩笑。因此,卖瓜的人,一定不能乱卖瓜;否则将必然是卖了一次不好的瓜,换来了永久的不好名声。和诚信,连修正名声的机会都没有了。

二、如果“王婆”只管卖瓜,瓜是家人或别人种的,王氏老太太就是第一线的推销员了。

同理,如果是如同上述所言、瓜是名副其实的好,“王婆”的做法就值得赞扬和夸奖;反之,如果名不副实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很有可能是“王婆”的家人或其他种瓜的人,希望以王氏老太太是老年人容易获得人们信任的特点、来骗取人们的信任而买他们的瓜罢了,“王婆”只是被他人所利用或只从自家利利益出发来卖瓜了,自己却落了个永久的不好名声,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人包括家人来帮“王婆”挽回名声。因此,在今天诚信无价的社会,作为企业的营销人员、经销商、加盟商家需要选择好的企业、好的产品;作为企业或产品形象的代言人、策划人、宣传人等更是需要慎重,不能为一时的小利所诱惑,不顾诚信地去销售或推广,否则也将换来自己永远没有机会修正的不好名声。

为什么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句歇后语几乎家喻户晓,比喻对自己的东西没有根据大加赞赏,以骗取他人的钱财.现在经济生活里,很多人在引用这句歇后语时,多是带有一点贬义的意思去点评某人或某商家的自我宣传和推销的做法。

出处:王婆,其实是个男人。他姓王,名字叫王坡,因为他说话絮絮叨叨的,做起事来婆婆妈妈的,人们就送他个外号--王婆。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此乃俗语,其意浅显明白,并无典故出处,也不会用错,只是上世纪的70年代初,用中央文件的形式传达了一封伟大领袖的信,内中把"老王"改成了"王婆",自此以后,报章杂志出现的,便多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时至今日,还是"老王"、"王婆"并用。(以上是《咬文嚼字》杂志的考证)

拓展资料 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inn,英文名Cucumber),葫芦科黄瓜属植物。也称胡瓜、青瓜。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表面有柔软的小刺。

中国各地普遍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

黄瓜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称为胡瓜。五胡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忌讳"胡"字,汉臣襄国郡守樊坦将其改为"黄瓜"。

把歇后语补充完整--芝麻开花--张飞穿针--王婆卖瓜--曹操做事--关公卖豆腐--孔

1、芝麻开花--节节高

本意:芝麻开的花是一节接一节的高;比喻意:比喻学业日日有成,职位总在升或生意蒸蒸日上等。

因为芝麻总是从下往上开花的,用于形容人们步步高升、生活越过越好之意。

2、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一种细活。指性格粗鲁的人也有细心的时候。

3、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王婆卖瓜,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比喻为自己吹嘘。

4、曹操做事--疑心重

根据曹操多疑的性格而衍生出来的。

5、关公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关公卖豆腐,人是刚强的,货却是软的,故为“人硬货软”。比喻表面厉害,其实本领不强。

6、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里肯定有很多藏书,因此,他搬家的话,搬的东西肯定都是书。所以这句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形容赌博或是比赛的结果都是输的。

扩展资料:

王婆卖瓜的相关典故:

王婆(坡)的老家在西域(现新疆、甘肃一带),种瓜为生。那一带种的瓜叫胡瓜,就是现今的哈密瓜。那时,宋朝边境经常发生战乱,王婆为了避难,就迁到了开封的乡下,种起胡瓜来。但胡瓜的外表不太好看,中原的人都不认识这种瓜,所以尽管这胡瓜比普通的西瓜甜上十倍,还是没有人来买。

王婆(坡)很着急,向来往的行人一个劲地夸自己的瓜怎么好吃,并且把瓜剖开让大家尝。起初没有人敢吃,后来有个胆大的人尝了一口,只觉蜜一样地甜,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王婆的瓜摊生意兴隆,人来人往。

一天,神宗皇帝出宫巡视,一时兴起来到集市上,只见那边挤满了人,便问左右:“何事喧闹?”左右回禀道:“启奏皇上,是个卖胡瓜的引来众人买瓜。”

皇上心想什么瓜这么招人,就走上前去观看,只见王婆正在连说带比划地夸自己的瓜好。见了皇上,他也不慌,还让皇上尝尝他的胡瓜。

皇上一尝果然甘美无比,连连称赞,便问他:“你这瓜既然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吆喝不停呢?”王婆说:“这瓜是西域品种,中原人不识,不叫就没有人买了。”

皇上听了感慨道:“做买卖还是当夸则夸,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有何不好?”皇帝的金口一开,不多时,这句话就传遍了黄河南北,直至今天。

--王婆卖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022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