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悔之莫及;后悔已晚
王麻子中牛痘相关歇后语
一般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两种都是可以的,但在国内作引文,一般引用中文使用第一种方式较多,引用英文使用第二种方式较多
例如,张三,李四作为主编在2001年写了《我不是王麻子》,然后他又邀请王麻子写了第5章《我可能是王麻子》页码为231-256,该书出版地为上海,出版商为科学出版社
1、王麻子.我可能是王麻子[M] 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231-256
2、张三,李四.我不是王麻子[M] 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231-256
其实姓王的挺郁闷的,姓张的叫张三,姓李的叫李四,姓王的凭什么就叫王麻子呢?难道姓王的脸上麻子多吗?这可把天下姓王的全得罪了,要知道:现在全中国姓王的有1亿多人呢。
其实,王麻子也叫王五,包括姓赵的,叫赵六,合起来就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共18家。说起这18家,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话说南宋末年,元兵攻入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大肆烧杀,将临安居民杀伤殆尽,尸横遍野。
这个时候,元兵登上吴山瞭望,当初繁华无比、灯火辉煌的临安城一片狼藉、死寂沉沉,除了四周18处烟囱还在冒烟外,竟无一生气。
不知是元兵发了善心,还是杀完了对他们没有多大好处,他们就把这最后的18家留了下来。这18家就是老杭州人说的“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刚好18家。
问题是:这王五后来怎么就变成王麻子了呢?
时间来到了明朝末年,山东青州有个老铁匠,叫田老万,打铁手艺非常高超,他膝下无子,就把手艺传给了独女田青。
田青后来来到了北京,嫁给了一个在北京做生意的山西商人(晋商)。这个商人姓王,满脸麻子,人们起初叫他王掌柜,后来和田青结合后,做起了铁器生意(主要是刀剪),人们就开始叫他王麻子。
没想到,王麻子铁匠铺的刀剪做出了名,生意红火起来,成了一个招牌,于是,他的后人在王麻子去世后,正式使用“王麻子”作为他们家刀剪的招牌,并在刀剪上打上了标记,王麻子这个招牌就在全国传遍开来。
建国后,王麻子这个品牌已成为300多年的中华老字号,时有''南有张小泉,北有王麻子''之说,也就是:北方的剪刀霸主就是王麻子。
也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王麻子就这样叫开了,即便那些脸上没有麻子的,都被叫做王麻子。就像张三李四一样,它已不再是特指某一个人,而是对一些人的泛称。
哎,为什么躺枪的是姓王的呢?因为笔侠也姓王。
不光王麻子,姓王的还有一个特别不好的称呼,就是“隔壁老王”,对此,我能说什么呢?一切顺其自然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021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豆腐店里做豆腐
下一篇: 王母娘的蟠桃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