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武大郎骑骆驼

民俗 2023-09-18 17:14:19

最佳答案:

能上不能下

武大郎骑骆驼相关歇后语

歇后语武大郎打中锋

歇后语武大郎打中锋——无能为力。

关于武大郎的歇后语:

武大郎卖面包——人土货洋。武大郎卖盆——一套一套的。武大郎攀杠子——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自不量力;上下够不着。武大郎骑骆驼——能上不能下。武大郎娶妻——凶多吉少。武大郎耍棍子——人熊家伙笨。

武大郎服毒——吃也死,不吃也死。武大郎开店——不容大个儿。武大郎开豆腐店——人软货不硬。武大郎看飞机——眼界不高。武大郎跳舞——抱粗腿。

武大郎捉奸——力不能及;反被害了性命。武大郎坐天下——无人敢保。王婆照应武大郎——没好事;不是好事。武大郎的扁担——长不了。武大郎的身子——不够尺寸。武大郎肚子痛——死到临头;死在眼前。

歇后语含义: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字文明源远流长。

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歇后语。

骆驼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骆驼的歇后语大全,欢迎阅读。

草原上的疯骆驼——见人就撵

矬子骑骆驼——上下两难

当差放私骆驼——假公营私

黄鼠狼拉骆驼——不识大体

光讲骆驼,不讲蚂蚁——拣大的说

见惯了骆驼——看不出牛大来(比喻眼光太高)

见了骆驼说马肿背——少见多怪

见着骆驼不说蚂蚁——光拣大的说

金针菜喂骆驼——不够本钱;不够本

拉骆驼放羊——高的高,低的低

老鼠拉骆驼——野心太大;野心勃勃

骆驼蹬蹄——没法治;没治了

骆驼进鸡窝——没门

骆驼打跟头——两头不着实

骆驼撒欢——汉个正经样

骆驼挨鞭子——忍辱负重

骆驼推磨——大手大脚

骆驼想吃隔山草——妄想;痴心妄想

骆驼在沙漠里断了水——进退两难

骆驼吃蚂蚁——小收拾

骆驼下骡子——怪种

骆驼过独木桥——步步有险;一步三分险

马群里的骆驼——突出

骆驼安鼻子——装相(象)

骆驼的脖子,鸵鸟的脚——各有所长

骆驼进牛棚——门路不对

骆驼生驴子——怪胎

骆驼走路——昂首阔步

骆驼进羊圈——不入门

茉莉花喂骆驼——无济于事;不济事

骑骆驼背大刀——阔马大刀

骑着骆驼吃包子——乐颠了馅

骑着骆驼赶鸡——不识高低

骑着骆驼赶着鸡——不知高低;高低不齐

骑着骆驼找骆驼——昏头昏脑;昏了头

牵着骆驼赶着鸡——就高不就低

牵着骆驼数着鸡——高的高来低的'低

沙漠里的骆驼——处处留迹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水牛见了骆驼——矮了半截子

丝绳系骆驼——不牢靠;不可靠

松板夹骆驼——两头吃苦

武大郎骑骆驼——能上不能下

小胡同赶骆驼——直来直去

许不下羊羔许骆驼——巧言哄人

羊圈里的骆驼——数它大

羊群里的骆驼,鸡群里的仙鹤——与众不向

羊群里跑骆驼——高人一头;身高气傲;抖威风

用茶杯饮骆驼——无济于事;不济事

有骆驼不讲牛羊——光拣大的说

云南的老虎,蒙古的骆驼——谁也不认谁

猪圈里养骆驼——突出

抓把兔子草喂骆驼——不是好料

【相关阅读:骆驼】

骆驼,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极能忍饥耐渴。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3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

骆驼是骆驼科骆驼属的动物,只有两种。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开始驯养骆驼,作为役畜,以供驮运和骑乘,有许多国家有倚赖骆驼为生的骆驼牧民,甚至有骆驼骑兵。单峰骆驼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亚洲、印度等热带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带的牧民以骆驼奶甚至骆驼血作为食物,目前全世界只有1400万头,全部都是家畜。

骆驼由于胃内附生有水俘,作储水用,故能耐渴。骆驼鼻子构造异常特别,鼻腔内布满弯曲微小气道。当骆驼大量消耗水分时,其分泌物变得干燥,形成硬膜。

外形特征

身高:成年骆驼一般到肩膀身高1。85米(6英尺),到驼峰身高可达2.15米(7英尺)。

体长:以双峰骆驼为例,体长可达3米。

骆驼头较小,颈粗而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寿命约30年。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1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

[ 关于骆驼的歇后语大全 ]相关文章:

1.关于人名的歇后语大全

2.关于生肖的歇后语大全

3.关于树的歇后语大全

4.关于同音的歇后语大全

5.关于歇后语大全及意思

6.关于猪的歇后语大全

7.关于数字百的歇后语大全

8.关于鸡的歇后语的大全

9.关于小学歇后语大全

10.有关于鸟的歇后语大全

《水浒传》人物经典歇后语

导语:《水浒传》讲述了以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为首的108位英雄好汉聚义梁上,树起?替天行道?大旗,斗贪官、除恶霸,保一方百姓。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水浒传》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元前明后(打《水浒传》人名)宋清

渐渐安定(打《水浒传》人名)徐宁

赫赫小英雄(打《水浒传》人名)童威

不许你发达(打《水浒传》人名)杜兴

禁止调房(打《水浒传》人名)杜迁

济人急难(打《水浒传》人名)施恩

渐渐安定(打《水浒传》人名)徐宁

众芳竞艳(打《水浒传》人名)花荣

社会在发展(打《水浒传》人名)史进

僧穿彩衣(打《水浒传》人物绰号)花和尚

久旱逢甘露(打水浒传人物绰号)及时雨

奥运射击冠军(打《水浒传》人物绰号)金枪手

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 刘高)

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 阎婆惜)

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潘金莲)

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郓哥)

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 王婆)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作者)

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第21回 作者)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 作者)

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 作者)

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 蔡福)

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 军校)

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 作者)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武大郎捉奸力不能及;反被害了性命

武大郎坐天下无人敢保

武大郎做知县出身不高

武松打店自家人不识自家人;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武松打虎一举成名;艺高胆大;气概不凡

武松打兔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松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武松绣花胆大心细

武竺景阳岗上遇大虫(老虎)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西门庆请武大郎没安好心

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负荆请罪

武大郎的扁担长不了

武大郎的身子不够尺寸

武大郎肚子痛死到临头;死在眼前

武大郎放风筝起手不高

武大郎服毒吃也死,不吃也死

武大郎开店不容大个儿

武大郎开豆腐店人软货不硬

武大郎看飞机眼界不高

武大郎卖刺猬扎手

武大郎卖面包人土货洋

武大郎卖盆一套一套的

武大郎卖蛇什么人玩什么物

武大郎攀杠子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自不量力;上下够不着

武大郎骑骆驼能上不能下

武大郎娶妻凶多吉少

武大郎上墙头上得去,下不来

武大郎耍棍子人熊家伙笨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武大郎打虎没生成那个拳头

武大郎的扁担长不了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潘金莲不在家没人伺候武大郎

武大郎敲鼓懵了点子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武大郎趴在桥底下瞅空

李鬼的板斧冒牌

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武大郎放风筝,歇后语是什么?

武大郎放风筝——起手不高

有关武大郎的歇后语

1、武大郎看飞机——眼界不高

2、武大郎卖刺猬——扎手

3、武大郎卖面包——人土货洋

4、武大郎卖盆——一套一套的

5、武大郎攀杠子——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自不量力;上下够不着

6、武大郎骑骆驼——能上不能下

7、武大郎娶妻——凶多吉少

8、武大郎耍棍子——人熊家伙笨

9、武大郎跳舞——抱粗腿

10、王婆照应武大郎——没好事;不是好事

11、武大郎的扁担——长不了

12、武大郎的身子——不够尺寸

13、武大郎肚子痛——死到临头;死在眼前


14、武大郎放风筝——起手不高

15、武大郎服毒——吃也死,不吃也死

16、武大郎开店——不容大个儿

17、武大郎开豆腐店——人软货不硬

18、武大郎捉奸——力不能及;反被害了性命

19、武大郎坐天下——无人敢保

20、武大郎做知县——出身不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9676.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