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戏园子里看《论语》

民俗 2023-09-18 13:35:53

最佳答案:

心不在焉

戏园子里看《论语》相关歇后语

表达热闹的歇后语

导语:热闹,一般是指人很多,气氛火热的场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形容热闹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爆竹铺里失了火 响得好个热闹

2、 正月看大戏 凑凑热闹

3、 正月看花灯 凑热闹

4、 粥铺的买卖 热闹一早儿

5、 粥铺里的`买卖 热闹一早

6、 戏园子里打瞌睡 图热闹

7、 瞎闺女赶会 凑热闹;趁热闹

8、 瞎子赶场 凑热闹;凑凑热闹

9、 一把干盐撒进热油锅 可热闹啦

10、火炉里撒盐巴 热闹

11、火炉上撒盐 热闹一阵儿;热闹一阵;顿时喧闹

12、夹上口袋赶集 凑热闹

13、老牛蹿到戏场里 凑热闹

14、两台大戏对着唱 看是你强是我强;热闹非凡;好热闹

15、六月天长疥疮 热闹;热挠

16、热闹处卖瘟猪 扫兴

17、撒了盐的油锅 热闹开了

18、三岁小孩看戏 凑热闹

19、喝米汤划拳 图热闹

20、呆子看戏 光图热闹

21、半路上留客 嘴上热情;嘴上热闹

22、脊梁背上贴花纸条子 热闹人

23、火炉上撒盐巴 热闹一阵儿;热闹了一阵子

24、火炉撒盐 直爆;热闹

25、正月里看大戏 凑凑热闹;凑热闹

26、赶集不带钱 看的是热闹

27、太监娶亲 空热闹

28、骑毛驴看《水浒》 走着看热闹

29、戏场里头打瞌睡 图热闹

30、抬轿吹喇叭 光图热闹;凑凑热闹;凑热闹

31、十套锣鼓一齐敲 热闹

32、猴子打灯笼 凑热闹

33、狮子尾巴摇铃铛 热闹在后头

34、脊梁心贴画 热闹人

35、火炉上撒把盐 热闹一阵儿

36、三岁的小孩看戏 凑热闹;凑凑热闹;看热闹

37、瞎子赶集 凑热闹;乱闯;莫去;摸去;目中无人

38、娶媳妇带孝帽 凑热闹

39、五月十五放烟火 热闹

40、娶媳妇戴孝帽 瞎胡闹;各有所好;瞎凑热闹;瞎热闹

41、家道口摆席 口上热闹

42、瞎闺女瞧烟火 装模作样;装样子;光图热闹

43、道场里面打跟头 凑热闹;凑凑热闹

44、狮子龙灯起舞 热闹非凡;好热闹;张牙舞爪

45、瞎闺女赶庙会 凑热闹;凑凑热闹

46、爆竹店里夫人 热闹;自作自受

47、夹口袋赶集 凑热闹;凑凑热闹

48、坑棚头吹鼓手 凑热闹;臭热闹

49、狮子尾巴摇铜铃 热闹在后头

50、狮子龙灯一起舞 热闹非凡;好热闹;张牙舞爪

51、傻子赶庙会 东张西望;光图热闹

52、盲人赶庙会 瞎凑热闹

53、夹道里摆酒席 口上热闹

54、胡同里演戏 口上热闹

55、五黄六月长疥疮 热闹(挠)

56、田鸡婆过垅 好热闹

57、戏台下开铺 图热闹

58、金钢钻包饺子 热闹得钻心

59、隔岸观火 看热闹

60、粥铺里买卖 热闹一早晨

61、喝米汤猜拳 图热闹

62、傻子上街 光看热闹

63、热河的会 口上热闹

64、六月里长疥疮 热闹;热挠

65、老母猪赶会 凑热闹

66、瞎子跟着娶媳妇的笑 瞎凑热闹

67、戏台下面开店铺 光图热闹

68、娃娃上街 哪里热闹到哪里

69、跳上舞台凑热闹 逢场作戏

70、和尚排队买木梳 凑热闹;轧闹猛

71、云端里看厮杀;秀才看热闹;站在高处看打架 袖手旁观

72、坝下赶会 口上热闹

73、坝下开会 口中热闹

74、爆竹店着火 一响全响;响得好热闹;自己庆贺自己

75、戏台上着火 热闹非凡;好热闹;热火加热火

76、娶媳妇打梆 凑热闹;凑凑热闹

77、娶媳妇打幡儿 跟着哄;凑凑热闹;瞎凑热闹

78、抬轿吹喇叭的 光凑个热闹

79、夫妻俩看热闹 又说又笑

80、秀才看热闹 袖手旁观

81、水响鱼来 图热闹

82、龙王爷凑热闹 涨水

心不在焉造句

心不在焉,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 bù zài yān,焉:文言虚词,相当于“于此”。意思是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出自《礼记·大学》。

【近义词】漫不经心、无所用心、心猿意马、三心二意、心神不属

【反义词】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潜心贯注、一心一意、心无旁骛、目不转睛?[1]?

【灯谜】 怯;愣;愿

1、他总是在电视连续剧中扮演心不在焉的角色。

2、这对我来说都是一种信号,提醒我心不在焉了,必须把心带回到当下来。

3、最近老是心不在焉的,做什么事情都没精神,我以为我生病了,事实上,我真的生病了,只不过生的是相思病。都是因为你,让我如此思念,都得病了!

4、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张载

5、搞得所有人都在除夕这天心不在焉、心挂两头,未必是新规下的幸事吧。

6、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人们要比他们所认为的更心不在焉。

7、因为快要放假了,所以同学们都心不在焉。

8、失去了你的人生我只剩下半个人再也无法组合心不在焉的像个游魂。汪东城

9、她表面装作心不在焉的样子,其实内心里是何等紧张,真害怕他说出任何拒绝的话来。

10、家长如是说:爸爸希望你成为一个文静懂事,多才多艺的孩子。但你有以下几缺点,如做事马虎,心不在焉。希望你在下学期能改正过来。祝你学习进步,给爸爸满意的答复。

11、我一边逗着小狈,一边心不在焉的回答着他的问题。

12、这些学生比之古人笔下的心不在焉者,身在课堂,心在天涯,“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而射之”,又差一程了。

13、杨旭心不在焉,他对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丝毫不关心,他只看到唐建军的嘴唇在一张一翕,心思却飞到了千里之外。

14、整件事是我的心不在焉加新闻炒作造成的意外事故,我对四川的灾民所受到的伤害深感难过。

15、卡萝尔心不在焉,反应有点迟钝。

16、用力想要把压在箱底的一件狐皮围领扯出来,凌府大小姐显然有些心不在焉:“什么?往年都是怎么办的?”。

17、这一天里,玛格丽特总是惘然若失,心不在焉,忧心忡忡。

18、这位教授还象往常那样心不在焉地回答道:"好吧,我明天再来。"。

19、放暑假的前一天,老师对我们说,放假要注意安全呀,要多看书呀,不要到处玩呀……可这时对我们来说,都已是对牛弹琴了,因为同学们早已心不在焉了。

20、因为匆忙和心不在焉,他把叉子扎进了右眼。拔的时候连带着把眼珠子也一道拔了出来。

关于孔子的歇后语

孔夫子:即孔丘,我国古代思想象、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历代统治者尊为圣人.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孔子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

孔子的歇后语1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孔夫子下凡——一输到底(地)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孔子的歇后语2

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

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冒充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孔子的歇后语3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礼

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孔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才

孔子面前讲《论语》——忘了自个儿姓名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子的歇后语4

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

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冒充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孔子的歇后语5

孔夫子面前卖《孝经》 —— 班门弄斧

孔子里徒弟 —— 个个是闲人;个个是贤人

孔夫子上树 —— 趾高气扬

孔夫子背褡裢 —— 尽是输;尽是书

孔夫子讲话 —— 文诌诌

孔夫子穿西服 —— 土洋结合;不土不洋

孔夫子挂棒槌 —— 打杂;打咱

孔子盗银 —— 绝不可能

孔夫子跌在汾河里 —— 湿字不少;识字不少

孔夫子下凡 —— 一输到底;一输到地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 —— 自不量力

孔子拜师 —— 不耻下问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935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