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有功(弓)之臣
弹花匠上殿相关歇后语
聋子看戏——饱耳福
相关歇后语
相关的歇后语有
被单蒙桌子——作为(包围)很大
服务员拿钥匙——有职无权;当家不做主
笼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上帝的父亲——天知道是谁
行船不划桨——随大流
厕所里响唢呐——臭吹
耗子充蝙蝠——白熬夜
买盒还珠——不识货(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屎壳螂落在粪盆里——过什么大江大海
羊抵角——顶顶撞撞;又顶又撞
崇桢皇帝上吊——走投无路
糊涂庙里糊涂神——糊涂到一块了
米筛挡房门——心眼多;心眼不少
抬棺材的打哈哈——有哭有笑;哭的哭,笑的笑
用筷子穿针眼——难啊
更多歇后语
吃桑叶吐丝——肚里有货
狐狸掉进污水池——又臊又臭
门槛上拉车——进退两难、
孙猴子半天云里打眼罩——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宜兴的壶——好嘴
打水不关水龙头——任其自流:放任自流
蒺藜上弹棉花——越整越乱
脑袋上插烟卷——缺德带冒烟儿
铁匠炉的钳子——好家伙(夹火)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弹花匠上殿——有功(弓)之臣
军号嘴上贴胶布——吹不响
跑马吃烤鸭——这把骨头不知往哪扔
歪苗长歪树——根骨不正
拄拐棍走泥路——步步有点
解释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逻辑推理式歇后语,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喻事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
八仙过海歇后语
八仙过海是我国经典的神话故事,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些歇后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鼻子挂灯笼---高明
2、鄱阳湖里吹喇叭---响(想)得宽
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4、八仙过海---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5、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6、打锣卖糖---各干一行
7、叫化子打狗---一手功夫
8、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的一得可取
9、驴拉磨子牛耕田---各有各的活儿
10、鸡肉炒酸辣子---各是各的味道
11、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12、卖醋卖糖---各管一行
13、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14、皇帝面前比武---各显神通
15、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各有所长
16、鸭子落水---各奔前程
17、秤不离砣,公不离婆,扁担不离油箩箩---各是各一套
18、黑处作揖---各尽其心
19、花生的壳,大葱的皮---一层管一层
20、相逢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21、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22、八张牌摊开---明摆着
23、小秃头上拍苍蝇---正打(大)光明
24、打开窗子谈心---讲亮话
25、石灰窑里过路---一身洁白
26、白纸上写黑字---明摆着的
27、光脑壳上落苍蝇---明摆着
28、玻璃掉在镜子上---明打明
29、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白的
30、一伙哑巴在一起---指手划脚
31、飞机上装麦克风---空喊
32、天宫里弹琴---好听
33、布袋里装菱角---出嘴不出身
34、老母猪打架---光动嘴
35、光说不练---嘴巴子戏
36、放落斧头聊天---只说不做
37、嘴里衔灯草---说得轻巧
38、嘴皮子抹白糖---说得甜
39、铁嘴豆腐脚---能说不能行
40、属公鸡的---光叫唤不下蛋
41、弹花匠的女儿---会弹(谈)不会纺
42、象棋斗胜---纸上谈兵
43、拿着缰绳当汗毛揪---说得轻巧
44、喜鹊子---嘴甜
45、媒婆的嘴巴---会讲
46、燕子做窝---嘴巴苦
47、十冬腊月捞红鱼---时辰不到
48、十二月送蒲扇---不识时务
49、八十岁学吹打---迟了
50、九月种花生---不合时宜
51、三十夜催年猪---为时太迟
52、大年三十卖年画---不能再迟了
53、大年三十看日历---没有日子了
54、六月天穿皮袍---不是时候
55、六月里借扇---不识时务
56、水淹田园再筑坝---晚了
57、牛上田坎扯尾巴---迟了
58、半夜里摸帽子---早着哩
59、正月初二拜丈母娘---正适时
60、正月十五贴年画---迟了半个月
61、过了中秋节栽早稻---迟了季节
62、买好帽子等头大---准备过早
63、吃过午饭打更---早得很
64、报晓的公鸡---叫得早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928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弹花匠的女
下一篇: 弹花铺里打铁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