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取长补短
瞎子背拐子(腿脚瘸的人)相关歇后语
瞎子,眼睛看不见的人。歇后语中的瞎子一般形容被某种事物或原因蒙蔽,没看出事情真相的人。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瞎子的歇后语大全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瞎子的歇后语及答案1 1、瞎子拿棍——探路
2、瞎子相婆娘——难见人
3、黑瞎子掉膘——肥熊;瘦熊
4、瞎子仰面——想见光
5、瞎子送粪——跟着驴跑
6、瞎子打娃——搂住一顿是一顿
7、瞎子落井——四面都避风
8、瞎子摸弄堂——到处碰壁
9、瞎子进商店——目空一切
10、瞎子摸东西——靠碰
11、瞎子耕地——随牛走
12、瞎子打瞎子——两头都不见人
13、瞎子看秤——一星没有;不知轻重
14、背着瞎子上坟——缝眼不睁
15、瞎子掉在河里——摸勿到边
16、瞎子箍桶——巴城;巴盛
17、瞎子打俏眼——白费劲了
18、瞎子看瓜——坐着喊
19、瞎子丢了拐棍——寸步难行
20、瞎子跟着绳子走——摸索前进
21、瞎子缝草帽——尽绕圈子
22、瞎子进屋——摸门;没门
23、瞎子观灯——一无所获
24、瞎子看天窗——不明不白
25、瞎子趟水——试着来
26、瞎子看跳舞——盲目乐观
27、瞎子钓鱼——全凭感觉
28、算命瞎子打条头——都来看
29、瞎子吃肉——块块是好;块块好
30、黑瞎子吃梨——满不在乎;满不在核
31、瞎子耥稻——拉倒
32、瞎子打跛子——摸的摸,拐的拐;摸的`摸拐的拐
33、瞎子耪地——苗草一块儿铲
34、俏媚眼给瞎子看——传错了情
35、瞎子吹笛——眼开眼闭
36、瞎子没眼——摸着走
37、黑瞎子过马路有目共睹——公证
38、瞎子攒钱买个炮——图听响声
39、黑瞎子别钢笔——硬装森林大干部
40、黑瞎子拉磨——转着圈熊
41、瞎子出院——开了眼
42、瞎子看灯——装样;轧闹猛
43、瞎子摸错签儿——算走了卦
44、黑瞎子吃山里红——满不在核;满不在乎
45、瞎子贴符——倒贴
46、瞎子进沙滩——摸不着边儿
47、瞎子逛墟——乱撞
48、关门摸瞎子——没跑;跑不了
49、瞎子养儿——从没见过
50、瞎子落到藕坑地——造荷叶;造造孽
51、两个瞎子靠墙走——你不扶我,我不扶你;你不服我,我不服你
52、瞎子跑路——靠傍;靠棒
53、瞎子钻山洞——摸索前进
54、瞎子吃饺子——心里知道味
55、瞎子赶夜路——假忙
56、瞎子捡柴禾——认准这块地
57、牵瞎子过桥——渡一节是一节
58、瞎子打鞋底——冒戳
59、秃子后头跟个瞎子——先明后不争
60、瞎子上山坡——不知高低
61、两个瞎子作揖——谁见了
62、黑瞎子冬眠——尽做美梦;净做美梦
63、瞎子见了岳父——有眼不识泰山
64、黑瞎子回窝——熊到家了;熊到家啦
65、瞎子魔刀——快哒
66、瞎子挡秤——不在心上;不在星上;勿勒心上;勿勒星上
67、瞎子走溪滩——不知往哪里过
68、黑瞎子耍马叉——还想露一手
69、瞎子观灯笼——只听见家伙响
70、瞎子拉地猪儿——死活不放松
71、黑瞎子打敬礼——一手遮天
瞎子的歇后语及答案2 瞎子走路 - 早晚一个样
瞎子的拐杖 - 带路人
瞎子进学堂 - 不认输(书)
瞎子抓婆娘 - 死不丢
瞎子拿报 - 你看
瞎子跑高 - 凶多吉少
瞎子理乱麻 - 找不着头绪
瞎子开锁 - 碰对了
瞎子进村 - 摸不着门
瞎子钩鱼 - 只照人家,不照自己
瞎子打手电 - 只照人家,不照自己
瞎子上街 - 摸出来的
瞎子点灯 - 白费蜡
瞎子唱花脸 - 瞎喊
瞎子吹蜡烛 - 胡吹一气
瞎子照镜子 - 不知自己是啥样子
瞎子跳舞 - 盲目乐观
瞎子跟着娶媳妇的笑 - 瞎凑热闹
瞎子拜见丈人 - 有眼不识泰山
瞎子买日历 - 胡扯
瞎子帮忙 - 越帮越忙
瞎子放驴 - 随它去
瞎子娶老婆 - 不管美丑
瞎子过索道 - 担心吊胆
瞎子奔南墙 - 不碰不回头
瞎子戴眼镜 - 多佘的框框
瞎子摸鱼 - 碰运气
瞎子干活 - 靠摸
瞎子打灯笼 - 白点一支蜡
瞎子打过独林桥 - 错路一条
瞎子吃核桃 - 砸了手
瞎子走路 - 摸过去算数
瞎子放驴 - 砸了手
瞎子拍大腿 - 不高兴
瞎子打架 - 抓住不放
瞎子哼曲子 - 盲目乐观
瞎子捉鬼 - 没影的事
瞎子栽树 - 死活不管
瞎子背瘸子 - 取长补短
瞎子背拐子走 - 各尽其能
瞎子背拐子过河 - 两全其美(比喻两方面都照顾得很圆满)
瞎子背瞎子 - 忙(盲)上加忙(盲)(比喻特别忙)
瞎子打架 - 揪住不放(比喻老抓住缺,点或错误,作为把柄。或指摘不完)
瞎子打灯笼 - 白费啦(蜡)
瞎子打蚊子 - 白费力气
瞎子戴眼镜 - 多一层不如少一层
瞎子戴眼镜 - 装腔(比喻故意做作)
瞎子点灯 - 白费蜡(比喻白费力气。或白费心机、不起作用)
瞎子上楼梯 - 不知道高低
瞎子死了儿子 - 没指望了
瞎子摸鱼 - 靠碰机会
瞎子摸象 - 不全面
瞎子拉胡琴 - 练好的本领(比喻本领过硬)
瞎子吃核桃 - 砸了毛瞎子熬糖 - 恼(老)了火(比喻十分生气、恼怒)
导语:成语歇后语是指带有成语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用语简洁明了,常见于书面语言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经典成语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01、指驴说骡子 牵强附会
02、哭孩子得了个好饼 破涕为笑
03、高俅踢球;一脚踏进云端里 平步青云
04、大洋鼓;打腰鼓的小伙子;扭秧歌打腰鼓 旁敲侧击
05、三片子嘴 能说会道
06、包大人的告示 开诚布公
07、从阎王殿下过 九死一生
08、长篇小说 千言万语
09、鸡蛋教训母鸡 岂有此理
10、十五根棍当标杆 七长八短
11、一头跌到菜刀上 切肤之痛
12、唐僧学经文 念念不忘
13、二姑娘的棉裤 平铺直叙
14、桌子板凳一般高 平起平坐
15、一盘象棋下三天;两冠军下棋 棋逢对手
16、三人买一股香磕头;青蛙找田鸡 难兄难弟
17、十五只吊桶打水;一口吃十五只耗子 七上八下
18、眼里插棒槌;踩着鼻子上脸 欺人太甚
19、白开水画画 轻描淡写
20、一张席子睡两人 亲密无间
21、乌龟整臭虫 铺天盖地
22、稻草人点火 惹火烧身
23、断线的`珠子 七零八落
24、扎鞋底不栓线结;鸡飞蛋打 前功尽弃
25、大力士耍灯草;水牛背上挂树叶 轻而易举
26、杨乃武坐牢 屈打成招
27、盐湖里的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8、一口吞进钓鱼钩;十字街口开肉店 牵肠挂肚
29、八哥学舌 人云亦云
30、兔子见鹰 如临大敌
31、小燕筑窝 日积月累
32、打渔人碰烂船;豆腐佬摔担子;跌翻鸟窝砸碎蛋 倾家荡产
33、鸟枪当炮用 尽力而为
34、鳄鱼上岸;六月的冰雹 来者不善
35、心口窝里跑马 宽宏大量
36、瞎子背拐子 两全其美
37、天空里闪电 雷厉风行
38、牛毛炒茴香;鸡毛炒韭菜 乱七八糟
39、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黄柏汁儿里泡过的 苦不堪言
40、隔着窗户纸亲嘴;隔山打隧道 里应外合
41、穷风流,饿快活;黄连树下弹琴 苦中作乐
42、肚脐眼发脾气 牢骚满腹
43、脑袋上放炮竹 惊心动魄
44、阿Q谈恋爱;愚公之居 开门见山
45、江河里行船 看风使舵
46、寿星打算盘 老谋深算
47、太阳底下竖竹子;晴天白日 立竿见影
48、打铁的分伙 另起炉灶
49、叫花子拣热包子 乐不可支
50、瞎打照明弹壮胆 例行公事
51、三九天谈心;寒潮消息 冷言冷语
52、顶水划船 力争上游
53、春蚕到死丝方尽 满腹经纶
54、马蹬子钉掌;女同志穿凉鞋 空前绝后
55、孙猴子作官 毛遂自荐
56、三伏天吹西北风;听哑巴唱戏 莫名其妙
57、一个蚂蚁搬泰山 力不从心
58、寿星打哈欠 老气横秋
59、投桃报李;得牛还马 礼尚往来
60、瓦匠砌墙;杨二郎的兵器 两面三刀
61、新媳妇流泪 乐极生悲
62、枪靶子 漏洞百出
63、灌血的猪头 面红耳赤
64、对草鞋作揖 溜之大吉
65、诸葛亮当军师;寇准抱块清官匾 名副其实
66、秦始皇的房子 明镜高悬
67、一瓶酒倒在碗里 满不在乎
68、猴子跌山 麻痹大意
69、东西厢房 门当户对
70、诸葛亮六出祁山 劳而无功
71、乌龟吃王八;包老爷断案 六亲不认
72、白鹤黑尾巴;西施脸上出天花 美中不足
73、掂刀子宰孩子 灭绝人性
74、照着镜子刮脸 面面相觑
75、大雁和鹭鸶对歌;广东人学官话;湖南人唱京戏 南腔北调
76、养蜂人搬家 秘而不宣
77、装着宪法行凶 明知故犯
熟悉歇后语的朋友们肯定会注意到歇后语中无法忽视的存在,那就是有关弱势群体入歇后语的示例。但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可悲的现象,因为歇后语展现的内容不是同情与怜悯,而是嘲讽与讥笑。不信,随我一起来看!
瞎子点灯——白费蜡(啦)/白搭(白费功夫)
【释义】付出努力但是不会有效果,浪费时间。
一、瞎子点灯的故事:
一位老盲人夜晚拿着一盏灯走在马路上。有个行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道:
“您既然什么都看不见,费那么大劲拿着灯干什么?”
“正是因为眼瞎我才拿灯呀,免得别人撞到我!”
其实瞎子是睿智的,黑夜里,瞎子走路将会发生三种可能:
1、是被别人撞倒
2、是被障碍物绊倒
3、是走进死胡同。
如果瞎子在黑夜里“点灯走路”,则将会发生另外三种可能:
1、是照亮了别人,避免被撞倒;
2、是给别人提醒有障碍物,避免了绊倒;
3、是别人善意地为瞎子指明通路,从而没有走进死胡同。
比起我们这些不盲的人,这位点灯的盲人是何等的睿智啊。 只要点上一盏灯,尽管是瞎子,心里就亮堂多了!
黑蝶和瞎子的心理是雷同的,在这条崎岖的路上向前跋涉,长路漫漫,夜里孤独行走的人在心里必须点一盏灯,照亮同样在夜行的旅者,同时在点亮自己前行的心。这盏灯或许不够亮堂,或许许多人不一定看得见,但在寒冷的暗夜里已经足够温暖,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我擦亮手中的这盏灯,生活的希望便又回到身边。有了这盏灯,夜行的人们不再孤寂,我的心也永远不会迷失,让我们在各自的心中永远都葆有一份对光明不灭的憧憬。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引申——从歇后语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歧视
中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优美,这无可置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看到什么本质的思想内涵呢?
这又是一个大的不能再大 的话题。
简化之,我们今天先来看看中国的歇后语是如何对待弱势群体的。它们是否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佛家的众生平等与慈悲包容呢?
且不说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聋子的耳朵——摆设”,这些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歇后语,我们只看看和视障人士有关的歇后语:
瞎子点灯——白费蜡;
瞎子做 竹篮——瞎编;
瞎子看电视——不明真相;
瞎子盖被子——东拉西扯;
瞎子到家——摸(没)门;
瞎子打灯笼——不沾光;
瞎 子撒网——胡扔;
瞎子擤鼻涕——一把攥;
瞎子背瘸子——互相利用;
瞎子踢毽子——一个不个;
瞎子戴变色镜——穷讲究;
瞎子看唱本——不知道是出什么戏;
瞎子耙地——苗草一起铲;
瞎子赶集——凑热闹……
千百年来,我们用美丽的汉语表达思想,可是我们有没有反思:这是 什么样的思想?难道风趣俏皮就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这一现象再次说明,圣人的仁义道德只是一纸空文,歧视才是我们文 化中隐秘的,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每一个人言行的劣根!
说“中国文化中没有种族歧视的劣根。中国人既好客又知礼,既有孔 夫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精神,也有‘四海之内皆弟兄’的胸怀”真有点滑稽了,连同宗同族的自己人都歧视,何况外族人?汉语中的“蛮”、 “夷”说的是谁呢?
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歧视现象仍然很普遍。看看“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赵本山,他就是擅长拿残疾人开涮,他台上一个人装瘸扮傻,台下全中国人跟着哈哈大笑,这种拿残疾人开涮,并扼杀人们同情心的表演,居然每年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的小品,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赵本山个人的行为不算什么,电视前广大观众的心理难道不反映了某种文化?
时代是变了,虽然“残废”、“瞎子”、“傻子”这样的称呼仍不绝于耳,但是现在中国社会已开始意识到尊重残障人士的重要性,有的公共设施比如厕所也开始兼顾特殊人群的需求,可是这样的改变是归功于我们继承发扬了传统文化的仁义道德,还是西方的“文化渗透”?
如果你还不明白,要和我争辩:这不过是文化差异,各种文化都有特点,取长补短就可以了,这又如何阻碍中国向现代化发展了?
那么请大家假设一下:假如Stephen Hawking生在中国会怎样?
阿弥陀佛!还好他是英国人,人间才有了一位大师!
瞎子点灯的下一句是什么?今日我就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查阅。
瞎子点灯——白费蜡
拓展资料
释义:形容做一些没有意义或白费力的事。
哲理故事:
【故事一】.一位老盲人夜晚拿着一盏灯走在马路上。有个行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道:
“您既然什么都看不见,费那么大劲拿着灯干什么?”
“正是因为眼瞎我才拿灯呀,免得别人撞到我!”
【故事二】.一个犹太盲人,晚上出门的时候总是会点着一个灯笼,每当人们看到灯笼的时候就知道是他来了。有一个人问他,你看不见,为什么还要点着灯笼呢?他回答说,我虽然看不见,但别人看的见我。
黑夜里,瞎子走路将会发生三种可能:一是被别人撞倒:二是被障碍物绊倒:三是走进死胡同。如果瞎子在黑夜里“点灯走路”则将会发生另外三种可能:一是照亮了别人,避免被撞倒;二是给别人提醒有障碍物,避免了绊倒;三是别人善意地为瞎子指明通路,从而没有走进死胡同。比起我们这些不盲的人,这位点灯的盲人是何等的睿智啊。
有关的歇后语:
瞎子点灯——白费蜡;
瞎子做 竹篮——瞎编;
瞎子看电视——不明真相;
瞎子盖被子——东拉西扯;
瞎子到家——摸没门;
瞎子打灯笼——不沾光;
瞎 子撒网——胡扔;
瞎子擤鼻涕——一把攥;
瞎子背瘸子——互相利用;
瞎子踢毽子——一个不个;
瞎子戴变色镜——穷讲究;
瞎子看唱本——不知道是出什么戏;
瞎子耙地——苗草一起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927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瞎子帮忙
下一篇: 瞎子背拐子过河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