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找错了门
向和尚借梳子相关歇后语
导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就用来看看歇后语吧。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经典的歇后语有哪些吧~
经典歇后语
公鸡下蛋——天下奇闻
公鸡蚀乱麻——脱不了爪
公鸡长牙咬狐狸——成精作怪
公鸡尾巴——翘得老高
乌龟想骑凤凰背——白日做梦
乌龟壳上找毛——白费劲
高粱秆当柱子——撑(称)不起
高价买来低价卖——尽做赂本事(比喻总有亏损。)
高山上打鼓——远闻
高山上滚马桶——臭气远扬(比喻臭名远扬。)
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作(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
高大的竹子——节外生枝
高大的乔木——腰杆硬
高个子进窑洞——不得不低头
高梁秆擡轿子——担当不起
高台上表演——众人仰望
高射炮打老鹰——得不偿失
高山上的雪莲——不可多得
高山上的青松——久经风雨
高山上的瀑布——一落千丈
高山上的瀑布——冲击力大
高考的做法一择优录取
高力土进宫——熟门熟路
哥哥的岳母嫂嫂的娘——弯穹绕
哥们瞪眼——凶(兄)相毕露
哥们的脑袋——凶手(兄首)
戈壁滩上缺于粮——喝西北风
戈壁滩上放牧——要水没水,要草没草
隔夜的饭菜——不新鲜
隔着玻璃亲嘴——意思意思
隔墙摘果——手伸得长
隔着围墙摘花——手伸得太长
稿纸上写情诗——做一行爱一行
隔山摘李子——相差太远
(比喻够不过。或比喻达不到要求。)
隔了夜的火笼——外面温温热热,里头全是火
(比喻人表面温和而内心十分刚烈。)
隔靴搔痒——抓不到痒处
(比喻说话,分析问题没有触到要害。或做事不切实际,不
解决问题。)
给聋子讲经——浪费口水
给聋子讲故事——白费力气
跟和尚借梳子——找错了对象
(①比喻作为某种行动目标的事物根本不存在,这种行动就
要落空。②指失恋的对象不合适。)
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历来如此
公园里的花——众人共赏
公园里开碰碰车——难免相撞
公鸡打架——看谁的嘴巴厉害
公鸡下蛋——没指望
(比喻没有盼头。)
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冠(官)
(比喻虽然职位不高,但总还是个头头。)
公鸡打架——头对头
(①比喻敌对的两方面。②比喻针锋相对。③比喻对手相当。)
公鸡难下蛋一肚里没有
(o1比喻根本没有能力,硬想把工作搞上去很困难。②?
没有这种东西,怎么索取也得不到。)
公共厕所扔炸弹——激起民粪(愤)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根据结构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究竟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和尚的歇后语句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和尚的歇后语1 走了和尚走不了庙——尽管放心
拆庙散和尚——各奔东西
赤脚的和尚——两头光
冲着和尚骂秃子——寻着惹气
单身碰到和尚——尽光棍;全是光棍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光头跑进和尚庙——充数
和尚拜堂——全是外行
和尚拜丈人——没有这回事
和尚背枷——知法犯法
和尚出山——走下坡路
和尚打赤脚——两头光
和尚打架扯辫子——没有的事(比喻某件事不可能发生,或对某件事表示否定。)
和尚打架——抓不到辫子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和尚戴礼帽——与众禾同
和尚到了姑子庵——不妙(庙)
和尚的肚腹——没多大油水
和尚的儿子——拣的
和尚的袈裟——东拼西凑;七拼八凑
和尚的木鱼——合不拢嘴;挨敲打的货;不打不响;咧开了嘴
和尚的脑壳——没法(发)(比喻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和尚的念珠——一连串
和尚的梳子——无用之物
和尚的住处——妙(庙)
和尚分家——多事(寺)
和尚跟着月亮走——借光了
和尚回庙——走老路
和尚结辫子——假的
和尚看花轿——空欢喜
和尚买梳子——无用
和尚没当上,老婆没娶上——两头误
和尚庙对着尼姑庵——没事也得有事
和尚庙里的老鼠——听的经卷多
和尚庙里借梳子——走错了门;找错了门
和尚庙前讲假话——惹是(寺)生非
和尚念经——老一套
和尚敲木鱼——老一套
和尚敲钟——响当当
和尚娶老婆——岂有此理;离经叛道
和尚娶媳妇——今生休想
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和尚头上盘辫子——空绕一圈儿(比喻白走一趟)
和尚挖墙洞——妙(庙)透了
和尚下山——出事(寺)了
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和尚训道土——管得宽
和尚养儿子——岂有此理
和尚照镜子——无计(髻)可施(梳)
和尚枕着门槛睡——突(秃)出
和尚住岩洞——没事(寺)
和尚坐岩洞——没事(寺)
花和尚穿针鼻——大眼瞪小眼
济公当和尚——不吃素
见了和尚叫舅子——乱认亲
酒肉和尚菜道士——岂有此理
看见和尚叫舅子——乱认亲
看见和尚喊姨夫——乱认亲
癞子当和尚——不费手续
老和尚讲佛经——说的说,听的听
老和尚剃头——一扫光
老和尚撞钟——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
癞和尚念经——走样了
老和尚搬家——吹灯拔蜡
老和尚的百衲衣——东拼西凑
老和尚诵经——念念有词
老虎扮和尚——人面兽心
俩和尚打架——谁也抓不到谁的辫子
临老当和尚——半路出家
老和尚念经——句句真言;千篇一律;照本宣科
庙里的和尚——无牵无挂
拿着和尚当秃子打——冤枉好人(比喻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罪名。)
念完了经打和尚——恩将仇报;以怨报德;没良心;有用是亲,无用是仇(比喻翻脸不认人。)
杀人和尚念佛经——假慈悲;假慈善
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
烧香赶和尚——喧宾夺主
烧香赶走和尚——喧宾夺主(比喻次要的压倒主要的。)
烧香顺便看和尚——一举两得
少林寺的和尚——名扬四海
歪嘴和尚——没正经
歪嘴和尚吃螺蛳——以歪就歪
歪嘴和尚吹灯——一股斜气
歪嘴和尚念经——说不出一句正经话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的和尚——没数
唐僧和尚念佛经——一本正经
唐僧跑进和尚店——同吃一碗斋饭
秃子不要笑和尚——脱了帽子都一样。
秃子当和尚——正好;两将就,两凑合;将就材料;再合适不过了
秃子揍和尚——明打明;光打光
五个和尚化缘——三心二意
五台山上的莽和尚——横头横脑
向和尚借梳子——找错了门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小庙里的和尚——没见过大香火;默默无闻
妖怪揍和尚——精打光
一百个和尚念经——异口同声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指着秃子骂和尚——借题发挥
种黄连的和尚——苦师傅
和尚的`歇后语2 和尚敲钟——响当当
和尚娶媳妇——今生休想
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和尚挖墙洞——妙(庙)透了
和尚下山——出事(寺)了
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和尚养儿子——岂有此理
和尚照镜子——无计(髻)可施(梳)
和尚枕着门槛睡——突(秃)出
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
烧香赶和尚——喧宾夺主
烧香顺便看和尚——一举两得
少林寺的和尚——名扬四海
歪嘴和尚——没正经
歪嘴和尚吃螺蛳——以歪就歪
歪嘴和尚吹灯——一股斜气
歪嘴和尚念经——说不出一句正经话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的和尚——没数
和尚坐岩洞——没事(寺)
花和尚穿针鼻——大眼瞪小眼
济公当和尚——不吃素
见了和尚叫舅子——乱认亲
酒肉和尚菜道士——岂有此理
看见和尚叫舅子——乱认亲
看见和尚喊姨夫——乱认亲
癞子当和尚——不费手续
老和尚讲佛经——说的说,听的听
老和尚剃头——一扫光
癞和尚念经——走样了
老和尚搬家——吹灯拔蜡
老和尚的百衲衣——东拼西凑
老和尚诵经——念念有词
老虎扮和尚——人面兽心
俩和尚打架——谁也抓不到谁的辫子
临老当和尚——半路出家
庙里的和尚——无牵无挂
和尚的歇后语3 歪嘴和尚——没正经
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和尚跟着月亮走 —— 借光了
老和尚念经——千篇一律
和尚娶媳妇 —— 今生休想
和孙猴子比翻跟斗 —— 差着十万八千里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和敞拜丈人 —— 没有这回享
和尚养儿子 —— 岂有此理
和尚拜堂 —— 全是外行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做一天和尚——念一天经
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和尚打架 —— 抓不住辫子
和沿头上的虱子 —— 明摆着(比喻非常明显)
和尚的歇后语4 和尚骂秃子——寻着惹气
荞麦地里藏秃子 ———— 没有看出你来
秃子不要笑和尚 ———— 脱了帽子都一样。
秃子出家 ———— 将就材料
秃子打赤脚 ———— 两头光
秃子打伞 ———— 无法(发)无天
秃子戴斗笠 ———— 无法(发)五天
秃子当和尚 ———— 正好;两将就,两凑合;将就材料;再合适不过了
秃子当皇上 ———— 不要王法(发)
秃子的脑袋 ———— 一溜净光;精光
秃子的头发 ———— 稀稀拉拉
秃子的头皮 ———— 不毛之地
秃子顶上的疤 ———— 明摆着
秃子跟前,讲理发 ———— 惹人放心
秃子跟着月亮走 ———— 借光
秃子捡梳子 ———— 没用处;无用;没得用
秃子脚上生疮 ———— 两头不落一头
秃子摸头皮 ———— 无法(发)
秃子脑袋当玩具 ———— 耍滑头
秃子头上插花 ———— 调(挑)皮
秃子头上的虱子 ———— 藏不住;明摆着
秃子头上抹油 ———— 滑头滑脑
秃子头上盘辫子 ———— 白忙活;白忙一场
秃子演戏 ———— 大家观光
秃子照镜子 ———— 光对光
秃子争木梳 ———— 多余
秃子揍和尚 ———— 明打明;光打光
指着秃子骂和尚 ———— 借题发挥
秃子戴花 ———— 干急没发(法)!
跟着秃子走路 ———— 沾光
和尚换了秃子 ———— 一个样儿
和尚换秃子 ———— 一个样
和尚碰见秃子 ———— 大家光光的
和尚娶个天仙女 ———— 该你秃子好运气
见和尚骂秃子 ———— 指桑骂槐
就着秃子当和尚 ———— 将就着材料
俩秃子打架 ———— 抓不到辫子;抓到辫子
两个秃子打架 ———— 谁也别想抓辫子
马蜂蛰秃子 ———— 没遮没盖
盲佬跟着秃子跑 ———— 借不着光
人群里的秃子 ———— 头显眼
人群里的秃子头 ———— 显眼
和尚的歇后语5 和尚的住处——妙(庙)
和尚分家——多事(寺)
和尚跟着月亮走——借光了
和尚回庙——走老路
和尚结辫子——假的
和尚看花轿——空欢喜
和尚买梳子——无用
和尚没当上,老婆没娶上——两头误
和尚庙对着尼姑庵——没事也得有事
和尚庙里的老鼠——听的经卷多
和尚庙前讲假话——惹是(寺)生非
和尚念经——老一套
拆庙散和尚——各奔东西
赤脚的和尚——两头光
冲着和尚骂秃子——寻着惹气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光头跑进和尚庙——充数
和尚拜堂——全是外行
和尚拜丈人——没有这回事
和尚背枷——知法犯法
和尚出山——走下坡路
和尚打赤脚——两头光
和尚打架——抓不到辫子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和尚戴礼帽——与众禾同
和尚到了姑子庵——不妙(庙)
和尚的肚腹——没多大油水
和尚的儿子——拣的
和尚的念珠——一连串
和尚的梳子——无用之物
和尚的歇后语6 拿着和尚当秃子打——冤枉好人
和尚的念珠——一连串
和尚的梳子——无用之物
和尚的住处——妙(庙)
和尚分家——多事(寺)
和尚跟着月亮走——借光了
和尚回庙——走老路
和尚结辫子——假的
和尚看花轿——空欢喜
和尚买梳子——无用
和尚没当上,老婆没娶上——两头误
和尚庙对着尼姑庵——没事也得有事
和尚庙里的老鼠——听的经卷多
1.媳妇回娘家-----背包袱
2.土地爷掉进井里-----捞不起您大驾
3.芝麻掉进了针眼里-----巧极
4.画上的饿狼-----吃不了人
5.火车头没灯-----前途无量
6.冬天吃梅子-----寒酸
7.向和尚借梳子----- 无用
8.黄连甘草挑一担-----一头苦来一头甜
9.丝线打结----难解
10.华佗摇头-----没救了
11.怀里报冰-----凉透了
12.皇上的旨,将军的令-----一口说了算
13.糊涂虫当会记-----混帐
14。画上的喇叭-----吹不得
15。红木当材烧-----进退两难
16。隔墙扔扁担-------横竖由他(它)去
17.扒在门坎上讲狠-----狗仗人势
18。关门炒辣椒-----够呛
19.刚过门的小媳妇-----扭扭捏捏
20.冻豆腐-----难办(拌)
21.端午节拜年-----不是时候
22.财神爷翻脸-----不认账
23.东家的饭碗-----难端
24.凉水沏茶-----等着吧;慢慢来;无味
25.毛驴拉磨-----走不出这个圈
26.蝌蚪变青蛙-----有头无尾
27.苦瓜蒸黄连----- 苦闷(焖).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特色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化形式。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有关于和尚的歇后语大全,欢迎阅读!
1.拆庙散和尚————各奔东西
2. 赤脚的和尚————两头光
3. 冲着和尚骂秃子————寻着惹气
4. 单身碰到和尚————尽光棍;全是光棍
5.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6. 光头跑进和尚庙————充数
7. 和尚拜堂————全是外行
8. 和尚拜丈人————没有这回事
9. 和尚背枷————知法犯法
10. 和尚出山————走下坡路
11. 和尚打赤脚————两头光
12. 和尚打架扯辫子————没有的事(比喻某件事不可能发生,或对某件事表示否定。)
13. 和尚打架————抓不到辫子
14.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15. 和尚戴礼帽————与众禾同
16. 和尚到了姑子庵————不妙(庙)
17. 和尚的肚腹————没多大油水
18. 和尚的儿子————拣的
19. 和尚的袈裟————东拼西凑;七拼八凑
20. 和尚的木鱼————合不拢嘴;挨敲打的货;不打不响;咧开了嘴
21. 和尚的脑壳————没法(发)(比喻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22. 和尚的念珠————一连串
23. 和尚的梳子————无用之物
24. 和尚的住处————妙(庙)
25. 和尚分家————多事(寺)
26. 和尚跟着月亮走————借光了
27. 和尚回庙————走老路
28. 和尚结辫子————假的
29. 和尚看花轿————空欢喜
30. 和尚买梳子————无用
31. 和尚没当上,老婆没娶上————两头误
32. 和尚庙对着尼姑庵————没事也得有事
33. 和尚庙里的`老鼠————听的经卷多
34. 和尚庙里借梳子————走错了门;找错了门
35. 和尚庙前讲假话————惹是(寺)生非
36. 和尚念经————老一套
37. 和尚敲木鱼————老一套
38. 和尚敲钟————响当当
39. 和尚娶老婆————岂有此理;离经叛道
40. 和尚娶媳妇————今生休想
41. 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42. 和尚头上盘辫子————空绕一圈儿(比喻白走一趟)
43. 和尚挖墙洞————妙(庙)透了
44. 和尚下山————出事(寺)了
45. 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46. 和尚训道土————管得宽
47. 和尚养儿子————岂有此理
48. 和尚照镜子————无计(髻)可施(梳)
49. 和尚枕着门槛睡————突(秃)出
50. 和尚住岩洞————没事(寺)
51. 和尚坐岩洞————没事(寺)
52. 花和尚穿针鼻————大眼瞪小眼
53. 济公当和尚————不吃素
54. 见了和尚叫舅子————乱认亲
55. 酒肉和尚菜道士————岂有此理
56. 看见和尚叫舅子————乱认亲
57. 看见和尚喊姨夫————乱认亲
58. 癞子当和尚————不费手续
59. 老和尚讲佛经————说的说,听的听
60. 老和尚剃头————一扫光
61. 老和尚撞钟————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
62. 癞和尚念经————走样了
63. 老和尚搬家————吹灯拔蜡
64. 老和尚的百衲衣————东拼西凑
65. 老和尚诵经————念念有词
66. 老虎扮和尚————人面兽心
67. 俩和尚打架————谁也抓不到谁的辫子
68. 临老当和尚————半路出家
69. 老和尚念经————句句真言;千篇一律;照本宣科
70. 庙里的和尚————无牵无挂
71. 拿着和尚当秃子打————冤枉好人(比喻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罪名。)
72. 念完了经打和尚————恩将仇报;以怨报德;没良心;有用是亲,无用是仇(比喻翻脸不认人。)
73. 杀人和尚念佛经————假慈悲;假慈善
74. 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
75. 烧香赶和尚————喧宾夺主
76. 烧香赶走和尚————喧宾夺主(比喻次要的压倒主要的。)
77. 烧香顺便看和尚————一举两得
78. 少林寺的和尚————名扬四海
79. 歪嘴和尚————没正经
80. 歪嘴和尚吃螺蛳————以歪就歪
81. 歪嘴和尚吹灯————一股斜气
82. 歪嘴和尚念经————说不出一句正经话
83.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的和尚————没数
84. 唐僧和尚念佛经————一本正经
85. 唐僧跑进和尚店————同吃一碗斋饭
86. 秃子不要笑和尚————脱了帽子都一样。
87. 秃子当和尚————正好;两将就,两凑合;将就材料;再合适不过了
88. 秃子揍和尚————明打明;光打光
89. 五个和尚化缘————三心二意
90. 五台山上的莽和尚————横头横脑
91. 向和尚借梳子————找错了门
92.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93. 小庙里的和尚————没见过大香火;默默无闻
94. 妖怪揍和尚————精打光
95. 一百个和尚念经————异口同声
96.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97. 指着秃子骂和尚————借题发挥
98. 种黄连的和尚————苦师傅
99. 走了和尚走不了庙————尽管放心
100. 属和尚的————出家无家
101. 捉牢和尚买篦箕————强卖
102. 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罪责难逃
103. 走了和尚有庙在————尽管放心
104. 走了和尚捉道士————有辫子抓了;有辨子抓了;有辩子抓了
105.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106. 八十岁当和尚————半路出家
107. 摆着和尚骂贼秃————指桑骂槐
108. 宝通寺的小和尚还俗————巴不得开开荤
109. 逼着和尚要木梳————找错了人
110. 不做和尚————不知头冷
111. 拆庙赶和尚————各奔东西
112. 城山寺和尚————只剩一半
113. 赤脚和尚————两头光
114. 出殡打和尚————不共下次
115. 出家遇着矮和尚————从师不高
116. 出家做和尚————没法儿;没发儿
117. 大和尚给小和尚拿虱子————一个庙里的事;都是一个庙里的事
118. 单身汉碰到和尚————尽光棍;全是光棍;都是光棍
119. 单身汉遇和尚————尽光棍
120. 当和尚不敲钟————白吃饭;白吃干饭
121. 当和尚不撞钟————白吃
122. 当家和尚————苗头;庙头
123. 当家和尚的袈裟————拼拼凑凑
124. 当天和尚撞天钟————得过且过
125. 当一日和尚敲一日钟————得过且过
126. 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
127. 道士戴个和尚帽————假装迷瞪僧
128. 对着和尚骂贼秃————当面开责;当面开销;当面拆台
129. 对仔和尚骂戒秃————指桑骂槐
130. 多一个和尚————多一分斋;多一分灾;多一份斋;多一份灾
131. 躲了和尚躲不了庙————没用
132. 二和尚念经————迷离马虎儿
133. 法海和尚度许仙————拆家
134. 非洲和尚————黑人僧;乞人憎
135. 刚进庙的和尚念佛经————现学现唱
136. 刚进庙的和尚念经————现学现唱
137. 给和尚送梳子————无用
138. 跟和尚借篦子————找错对象
139. 跟和尚借木梳————找错了人
140. 跟和尚借梳子————强人所难;找错了对象;找错了人
141. 跟着和尚卖蓖箕————看错人头
142. 跟仔和尚卖篦箕————看错人头
143. 狗子咬和尚————欺僧;欺生
144. 姑子死和尚————大家没
145. 光头和尚————不怕抓辫子
146. 光头见和尚————彼此彼此
147. 广泉寺的和尚————奸、淫、邪、盗
148. 海光寺的和尚————那是自然
149. 海外的和尚————洋参;洋僧
150. 海外来的和尚————洋僧;洋参
151. 喊和尚做啊伯————假啊;会啊
152. 和尚挨磬槌————不懂经
153. 和尚拜见丈母娘————怪事一桩
154. 和尚拜丈母————栖身何处;妻身何处;头一回;没遇着过;第一遭
155. 和尚拜丈母的年————头一回
156. 和尚拜丈母娘————怪事一桩;妻身何处;栖身何处;第一遭
157. 和尚搬家————省事;省寺;寺不好;事不好
158. 和尚背包————寻寺;寻事
159. 和尚背布袋————装正经
160. 和尚背瓦卖————妙极;庙绝
161. 和尚别发卡————挑皮;调皮
162. 和尚别卡子————挑皮;调皮
163. 和尚不吃豆腐————怪斋;怪哉
164. 和尚不吃荤————心中有数;心中有素
165. 和尚不吃肉————在鼓上出气
166. 和尚不吃水豆腐————怪斋;怪哉
167. 和尚不吃素————口是心非
168. 和尚不吃斋————口是心非
169. 和尚不戴帽————头明;头名
170. 和尚不点灯————自亮;自谅
171. 和尚不念经————吃僧;吃生
172. 和尚不斋————口是心非
173. 和尚不知道士————一家不知一家
174. 和尚菜————可偷毋丐
175. 和尚长头发————不光
176. 和尚扯鞋面布————用处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885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向棺材里的人讨帐
下一篇: 向河里泼水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