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没影的事
大黑天照镜子相关歇后语
包公审案——铁面无私;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措手不及;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西游记歇后语100条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3、猪八戒戴花——自美
4、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5、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6、观音菩萨进澡堂——左右为难!(男身女像去哪边好?)
7、猪八戒读书——竟冲识字的
8、如来观音——假夫妇
9、六小零童——孙行者
10、孙大圣拔猴毛——看我七十二变
11、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正宗的牛头马面
12、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13、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14、哮天犬过了独木桥就不会叫了——过目(木)不忘(汪)
15、八戒保媒把把成功——猪连必合(珠联壁合)
16、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
17、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牛头马面
18、猪八戒娶媳妇——背着走
19、西游记》剧组开会——聚精会神
20、孙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脚
21、猪八戒背媳妇——舍得花力气
22、猪八戒不成仙——坏在嘴上
23、猪八戒吃黄连——苦了大嘴的
24、猪八戒吃人参果——苦了大嘴的
25、猪八戒吃猪啼——自残骨肉
26、猪八戒充英雄——只是嘴皮子拱得欢
27、猪八戒戴耳环——自以为美
28、猪八戒戴花——越多越丑
29、猪八戒的武艺——倒打一耙
30、猪八戒的嘴巴——自我欣赏
31、猪八戒掉进万花筒——丑态百出
32、猪八戒发眸气——又丑又恶
33、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34、拜唐僧——改邪归正
35、猴子变戏法——无中生有
36、孙悟空上了话果山——称王称霸
37、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
38、孙悟空照镜子——目中无人
39、唐僧取经______多灾多难
40、孙悟空大闹天宫________翻了天
41、孙悟空坐天下____毛手毛脚
42、孙悟空碰到如来佛______一物降一物
43、猪八戒照镜子____里外不是人
44、猪八戒败阵________倒打一耙
45、孙悟空的毫毛—— 随变(便) 神通广大。
46、和孙猴子比跟斗——差著十万八千里。
47、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喻大小随意,不加限制
48、孙悟空闹地府——勾他的生死簿
49、请孙悟空上天——叫他当了弼马温
50、孙悟空守蟠桃园——坏事
51、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
52、猪八戒拱帘子——嘴先进
53、猪八戒过火焰山——倒把一耙
54、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
55、猪八戒进屠场——自己贡献自己
56、猪八戒啃地梨——什么仙人吃什么果
57、猪八戒了天拜佛——掸心不稳
58、猪八戒买猪肝——难得心肠
59、观世音看见红孩儿——见财难舍
60、西天路上的孙行者——劳苦功高。
61、唐僧肉——人人都想吃。
62、吃了唐僧——长生不老
63、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64、送走了猴子来了个姓孙的——一样不好对付。
65、一口气吹灭火焰山——口气不小
66、孙行者却是个贩古董的——识货!识货!
67、老孙可是——好惹的主子!
68、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69、老孙比在前不同,烂板凳——高谈阔论了
70、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
71、送在我丹炉炼了四十九日——炭也不知费了多少
72、不然,就送你个皮笊篱——一捞个罄尽。
73、那猪八戒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
74、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
75、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便也是一个好男子
76、这猴子——是个有名的赖皮
77、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
78、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79、猴子爬山崖——有能耐
80、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
81、猴子爬树——拿手好戏
82、猴子长角——出洋相
83、猴子耍大刀——胡砍
84、猴子吃辣椒——红了眼
85、子坐轿——不识抬举
86、猴子扫地——只顾眼前
87、猴子捡生姜——吃也不是,丢也不是
88、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9、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90、猴子看书——假斯文
91、猴子的屁股——坐不住
92、猴子唱大戏——胡闹台
93、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94、猴子放爆竹——自放自惊
95、毛猴子说话——不知轻重
96、小猴子戴草帽——充人
97、猴儿背着手走——装人相
98、耍猴的走了猢猕——没甚弄了
99、猢猕穿衣裳——像煞一个人
100、猪八戒戴花——自美
西游记前30回歇后语
西游记前30回歇后语,《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之一。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西游记前30回歇后语,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前30回歇后语1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3、猪八戒戴花——自美
4、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5、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6、观音】菩萨进澡堂——左右为难!
7、猪八戒读书——竟冲识字的
8、如来观音——假夫妇
9、六小零童——孙行者
10、孙大圣拔猴毛——看我七十二变
11、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正宗的牛头马面
12、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13、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14、哮天犬过了独木桥就不会叫了——过目(木)不忘(汪)
15、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16、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17、二郎神斗孙悟空——以变应变;你变我也变
18、如来佛治孙悟空——强中还有强中手
19、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降妖拿怪
20、孙悟空变魔术——花样多
21、孙悟空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22、孙悟空打猪八戒——倒打一耙
23、孙悟空戴上紧箍咒——无法可使;有法难使
24、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自个儿称王
25、孙悟空到南天门——慌了神
26、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能大能小
27、孙悟空登上金銮殿——毛手毛脚
28、唐僧西天取经——多灾多难
29、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30、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道味儿
31、猪八戒败阵——倒打一耙
32、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33、孙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脚
34、唐僧上西天——取经
35、猪八戒戴花——自美
西游记前30回歇后语21、唐僧的眼睛——不识好坏人
2、猪八戒插葱——装相(象)
3、孙悟空的毫毛——神通广大
4、龙王爷出海——兴风作浪
5、孙悟空西天取经——大显神通
6、猪八戒吃猪蹄——骨肉相残
7、孙悟空守蟠桃园——非坏事不可
8、孙悟空的手段——七十二变
9、猪八戒丢了钉耙——凭什么保师父
10、猪八戒发脾气——又丑又恶;又凶又丑
11、猪八戒卖稻草——人没人,货没货
12、白骨精给糖僧送饭——假心假意
13、猪八戒了天拜佛——掸心不稳
14、孙悟空变魔术——花样多
15、猪八戒抡家伙——倒打一耙
16、孙大圣闹天宫——翻了天
17、猪八戒喝粥——连锅端
18、孙悟空听念紧箍咒——头疼
19、牛魔王的扇子——越扇火越大
20、孙悟空进了八卦炉——越练(炼)越结实
21、孙悟空龙宫借宝——大海捞针
22、唐三藏的徒弟——一个比一个强
23、龙王管土地——管得宽
24、唐僧的眼睛——不认识好坏人
25、猪八戒逛公园——不够格
26、孙悟空火烧白骨精——原形毕露
27、铁扇公主的本事——煽风点火
28、沙悟净回流沙河——风云再起
29、孙悟空的毫毛——随便(变)
30、孙悟空照镜子——猴里猴气
西游记前30回歇后语3 西游记前30回的好词好句
●第一回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第二回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第三回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
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败。金星再次招来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第五回
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第六回
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众神押其回上界。玉帝传旨处死。
●第七回
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孙悟空一路筋斗云,跳不出佛掌。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第八回
五百年后,如来佛欲寻一信徒取经,以使佛法永传东土。观音率木叉,带着袈裟、锡杖和金、紧、禁三个箍,驾云前往。一路上收伏沙悟净、猪悟能和小白龙;劝化孙悟空,让他们共保取经人。
●第九回
泾河龙王为使袁守诚预卜落空,私改降雨进辰,雨量。又以所占失准捣毁袁守诚卦铺。袁守诚断言龙王因违旨将被唐丞相魏征处斩。并让龙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梦龙王求情,许之,命魏征入朝随侍,使其不能斩龙。
●第十回
魏征与太宗对奕时,梦斩老龙。当晚太宗梦龙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为防鬼祟,他令尉迟恭、秦叔宝夜守宫门。太宗不久亡故,在阴间遇魏征旧友,现为阴间判官的崔珏。崔珏为太宗添寿二十年。还阳途中,太宗被冤鬼纠缠,散金银给众鬼而脱身。
●第十一回
唐太宗还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严禁毁僧谤佛。众人推举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太宗许之。
●第十二回
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太宗将其赐予玄奘。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赐号为“三藏”。三藏唐僧出关而去。
●第十三回
唐僧骑马西行。山边城,夜登双叉岭,被虎魔王部下生擒。太白金星搭救了唐僧。唐僧行至两界山,忽听喊声如雷:“我师父来也!”
●第十四回
叫喊者正孙悟空。唐僧收悟空为徒。西行路上,悟空打死六个剪径的强盗,唐僧抱怨不已。悟空纵云离开唐僧。观音授唐僧紧箍咒,悟空接受龙王劝告,重来保护唐僧,戴上了紧箍咒,表示不现款违背师言。
●第十五回
途径蛇盘山,马匹被鹰愁涧中之龙吞食。观音召出恶龙,将其变为白马赐给唐僧当座骑。
●第十六回
行到观音禅院,老住持为谋占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鉴是避火罩罩住唐僧,自己在一边鼓风,使火烧净禅院。黑风山的熊罴怪趁火偷走袈裟。悟空上山寻妖索要袈裟。
●第十七回
悟空见一黑汉正与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开佛衣会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与黑汉熊精相斗。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贴,变为老住持赴会。因被识破,只好请来观音。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门。
●第十八回
高老庄高太公因妖怪入赘其家请求降妖。悟空变为太公之女。迷惑妖怪。又现出原身。妖怪化作狂风而逃。悟空紧追。
●第十九回
那怪入洞取出九齿钉耙一悟空大战,当听悟空说为保护唐僧取经过此,那丢下钉耙,跟悟空去拜见唐僧,被取明为猪八戒。三人到浮屠山、逢乌巢禅师,从其处得《心经》一卷。
●第二十回
黄风岭的黄风怪先锋虎精,将唐僧摄往洞中。悟空、八戒赶往洞口搦战。虎先锋难抵败逃,被八戒一耙筑死。
●第二十一回
悟空斗不过黄风圣,败下阵来。请来灵吉,抓住黄毛貂鼠变的妖精,救出唐僧。
●第二十二回
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净。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第二十三回
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意在试探四众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禅心不坚被捆。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庄观中有树结人参果,吃后长后不老。观主镇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参果款待唐僧误认人参果为婴儿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个,与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骂唐僧。
●第二十五回
悟空难忍毁骂,将树弄倒。二童设计把唐僧师徒锁入正殿。师徒们夜间逃走。镇元子纵云赶上,以袍袖将唐僧一行尽笼而回。夜间师徒再次逃出。又被镇元子命将悟空下锅油炸,却被悟空以石狮变成自身将锅砸穿。
●第二十六回
悟空为医活果树,拜见观音,观音与悟空同来,复活果树。镇元子开人参果会,款待观音、诸仙与唐僧师徒,并与悟空结为兄弟。
●第二十七回
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妖精,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第二十八回
悟空回到花果山,播风扬石,砸死上山捕猴的众猎户。
唐僧误入妖穴被擒。八戒、沙僧与与老妖黄袍怪在半空中乱杀。
●第二十九回
唐僧在洞内见一妇人,自称是宝象国公主,十三年前被黄袍怪摄来。公主劝老妖释入唐僧。行到宝象,国唐僧向国王递上妇人所托书信。国王恳求八戒、沙僧降妖救女,二人应诺,往战黄袍怪,八戒难敌,钻入草丛躲藏。沙僧被黄袍怪擒入洞中。
●第三十回
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倍变为猛虎。白龙马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八戒要回高老庄,白龙马劝他去找悟空。悟拒绝,八戒下山大骂,被众猴捉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868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河里洗煤
下一篇: 大胡子吃糖稀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