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买卖不大架子大
搭起戏台卖豆腐相关歇后语
篇一:幽默歇后语大全
A
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阿斗的江山——白送
矮子爬坡——贪便宜
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
暗室里穿针——难过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B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白骨精说人话——妖言惑众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白蜡材结桂花——根子不正
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白娘子遇许仙——千里姻缘一线牵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略显其能
白天盼月亮——甭想;莫想;休想 八贤王进宫——好难请
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 百斤重担能上肩,一两笔杆提不动——大老粗 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
百万雄师下江南——兴师动众
拔草引蛇——自讨苦吃;自找苦吃
搬菩萨洗澡——越弄越糟;白费神;空劳神 斑鸩打架——卖弄风流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半道上捡个喇叭——有吹的了
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彼此彼此; 半空中骑马——腾云驾雾;
露了蹄 半山崖的观音——老实(石)人 半夜做梦娶新娘——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
C
稻草人救火——引火上身
厕所里照镜子——臭美
财迷转向——走路算账(比喻总是在算计) 茶壶有嘴难说话——热情在里头
财神爷戴乌纱帽——钱也有,权也有
茶铺里不要的伙计——哪一壶不开单提哪一壶 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
嫦娥跳舞——两袖清风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长颈鹿进马群——高出了头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长城上的砖——未知经过多少风雨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长丝瓜当扁担——不晓得软硬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唱戏的胡子——假的
彩虹和白云谈情——一吹就散
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找死
葱头不开花——装什么蒜
扯裤子补补丁——堵不完的窟窿
踩着肩头往头上拉屎——硬欺负人 城隍娘娘有喜——怀的'鬼胎
苍蝇嘴巴狗鼻子——真灵
城隍庙里着了火——小鬼的嘴里都冒烟 苍蝇叮菩萨——看错人了
城楼上亮相——高姿态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吃了对门谢隔壁——错了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吃鱼不吐骨头——带刺
D
断了线的梭子--白钻空子
打肿脸充胖子--冒充富态
断了柄锄头安了把--有了把柄 打破脑袋叫扇子扇--豁出去了 盗马贼披袈裟--嫁祸于人
打死老鼠喂猫--恼一个,好一个 躲雨躲到城隍庙--尽见鬼
大门日的石狮子--成双成对 点燃的蜡烛一长命(明)不了 大公鸡吃米--不计其数
点着火的双响--气得嘣八丈高 大象喝水--有肚量
搭起戏台卖豆腐--买卖不大架子大 大圣吃毫毛--变得真快
搭起戏台卖螃蟹--货色不多,架势不大 大街上的行人--有来有往
挡凤板做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
大流子的弟弟--二流子
打上黑脸照镜--自己吓唬自己 大雁飞行--成群结队
打足了气的皮球--蹦老高 大热天穿皮袄--不是时候 打灯笼走亲戚一明去明来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打锣卖糖--各于一行
打鸟姿态一一睁只眼,闭只眼
大车初一打拼伙--穷鬼们聚到一块了 打开棺材喊捉贼--冤枉死人 大姑娘肿脸一一难看
打开天窗--说亮话
大虾炒鸡爪儿--蜷腿带拱腰 打乌米的眼睛--尽往上看 大姑娘瞧嫁妆--有日子的人了 打足气的气球--早晚要炸 大姑娘嫁太监--享福又受苦
大海里的一滴水--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戴着面具进棺材--死不要脸
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戴着面具亲嘴--没一点情味
篇二:幽默有趣的歇后语
幽默有趣的歇后语
我们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特别是汉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独具特色、丰富多彩。其中
歇后语就是汉语语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种语言形式起源于唐代,
它有另一个别名叫俏皮话。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
歇后语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言,由
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
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
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留个“玄机”,让读者或观众领会和猜想
出它的本意,所以称之为歇后语。千百年来,这种语言艺术广泛应用
于人们平时生活的玩笑场合,用于嬉笑怒骂的说理场面,也用于戏剧
表演和今天的影视或文学作品中,总给人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蕴含
了无穷的哲理。。。。。
下面我就云、贵、川边境一带21世纪人们常说的一些幽默、搞
笑的歇后语收集五十多条,与大家共分享,欢迎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1、厕所里看书——多见多闻
2、厕所里吸烟——前呼后拥(涌)
3、茅厕里划船——奋(粪)勇前进
4、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5、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6、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7、牛吃破草帽——肚里的坏圈圈不少
8、牛吃稻草鸭吃谷——各人的福气不同
9、篾条穿豆腐——提不得
10、王二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11、
12、扛望山钱摔跟斗——掌不住大财
13、坟山上买白布——鬼扯
14、腰杆上拉二胡——横扯
肚子上订掌——离题(蹄)太远
15、火柴疙瘩修石磨——走到哪里哪里黑
16、老婆婆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17、乌鸦笑猪黑———自丑不觉得
18、叫花子扭秧歌——苦中作乐
19、蚊子咬菩萨——找错人了
20、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21、狗咬汽车——不懂科学
22、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23、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4、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25、张果老倒骑驴——不想见畜生之面
26、愚公出门——开门见山
27、玉帝家的女——难说
28、豆芽子的脚——拐了
29、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30、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1、猪八戒的武艺——倒打一钉耙
32、狗舔砂罐——笼起了
33、坛子里捉乌龟——十拿九稳
34、乌龟垫床脚——硬撑
35、蚂蚁带笼头——好大的脸面?
36、敲锣找孩子——丢人砸家伙
37、十二岁进棺材——享福太早
38、十字街头贴告示——众所周知
39、半空中挂口袋——装疯(风)
40、黄母鸡下白蛋——家家有长短
41、千只小鸟炒一盘——嘴多
42、尿壶口镶金边——嘴好
43、背砂锅儿摔跟斗——没有一个是好的
44、和尚开门——突(凸)出
45、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46、匾担挑钢磨——两头都整滑脱
47、山沟头栓牛——两边捞
篇三:经典搞笑歇后语
1.蝙蝠身上擦鸡毛--你算什么鸟?
2.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3.鳖下的--王八蛋!
4.布袋里失火--烧包!
5.苍蝇采蜜--装疯(蜂)
6.茶壶里的水--滚开!
7.大火烧竹林--一片光棍!
8.床单作尿布--够大方!
9.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10.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11.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12.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13.吃饱了的牛肚子--草包!
14.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15.曹丕的钱--未必(魏币)
16.《百家姓》去掉赵--开口就是钱!
17.爱克斯(X)光照人--看透你了!
18.拔了塞子不淌水--死心眼!
19.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20.报幕员上场--调戏
21.鼻孔喝水--够呛!
22.车祸--乘人之危!
23.城墙上的守卫--高手(守)
24.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25.产妇进产房--要升(生)了!
26.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27.蚕宝宝的嘴--出口成诗(丝)!
28.蝉不叫蝉--知了!
29.唱戏的淌眼泪----可歌可泣
30.吃核桃--非砸了不可!
31.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
32.广州的癞蛤蟆--难缠(蟾)!
33.保护视力--小心眼!
34.爆竹店里起火--自己庆贺自己!
35.抱着孩子推磨--添人不添力。
36.医生卖棺材--死活都要钱!
37.船舱里装太阳--度(渡)日
38.布告贴在楼顶上--天知道!
39.肮脏他娘哭肮脏--肮脏死了!
40.床底下点蚊香--没下文(蚊)!
41.三角坟地------缺德
42.女人生孩子------血口喷人
43.偷爸妈的TT------装孙子
44.尿尿对旗杆------充(冲)棍
45.果男躺在电线杆上------电(店)小二
46.赶着草泥马过火焰山------往死里逼
47.13上打口红------装唇(纯)
48.春哥上猫扑------遍地菊花开
49.都上厕所去了吧------谁信啊
50.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51.小母牛坐蒸笼------吹牛
52.80岁老太太踢毽子------盖中盖
53.原始人用卫生棉------茹毛饮血
54.赶着王母娘娘叫大姑------想沾点仙气
55.周喻结婚没有床------立交桥(乔)
56.两地分居------鞭长莫及
57.一群太监开会------无稽(J)之谈
58.一群文盲玩劲舞团------闻鸡起舞
59.春哥喝茅台------醉(最)爷们
60.韩国人和日本人吵架------打狗棒
61.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
62.小母牛迎风坐高压线------牛逼拉轰带闪电
63.放屁砸坑------造窑(谣)
64.春哥敲门------蠢(春)到家了
65.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66.唐僧打灰机------取经(精)
67.刘谦上春晚------露馅
68.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69.堂屋里挂兽皮------不象画(话)
70.被窝里放屁------能文能武
编后语:肿么样,看完这些我就不淡定了,这么搞笑经典的歇后语是谁想出来的呢,哈哈,真是有才呢!觉得搞笑就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导语:买卖,一般指双方通过实物或者货币进行交换以换取自己所需物品或服务。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买卖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01、 化妆店里的买卖——成人之美
02、 沙锅捣蒜——一锤子买卖
03、 弟兄分家争勺子;案板上的买卖——斤斤计较
04、 自由市场做买卖——讨价还价
05、 瞎子站柜台——死等买卖;死等这桩买卖
06、 王花儿做的买卖——老子来了
07、 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一棰子货;砸锅了;一捶子买卖;锤子买卖;一锤子的买卖;棰子货;一回买卖;回买卖
08、 三分钱开店铺——小买卖
09、 投机商做买卖——招摇撞骗
10、 瓦罐子里锤核桃——一下子的买卖;一锤子买卖
11、 黄瓜打驴——剩半截儿;一去半截;只是一下的买卖;把半截子跑了;败兴半截;去了一多半
12、 四牌楼底下卖丧棒——独家买卖
13、 罐子里舂海椒——一锤子买卖;一锤子交易
14、 一锤子买卖——不留余地
15、 沙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
16、 货真价实的买卖——不掺假
17、 丝瓜头敲锣——一锤子的买卖
18、 飞机上做买卖——要价高
19、 二分钱买卖——本小利微
20、 当铺的买卖——沾手三分肥
21、 买卖人种田——改行
22、 没本钱的买卖——赔不起;赚起赔不起
23、 姜太公做买卖——样样赔本;样样贴本
24、 醋没做酸打了缸——赔本的买卖
25、 砂锅子捣蒜——一锤子买卖;一锤子的买卖
26、 沙锅子里捣蒜——一锤子买卖
27、 杂货店的买卖——挑挑拣拣
28、 戏台上卖螃蟹——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29、 铁匠做买卖——样样过得硬
30、 铁匠铺的买卖——件件都是硬货
31、 沙锅里捣蒜——一锤子买卖;一锤交易;露底了
32、 肉秦秦上的买卖——斤斤计较
33、 闹市区做生意——买卖兴隆
34、 黄瓜敲锣——去一半;一锤子买卖
35、 棺材铺的买卖——死活都要钱
36、 茶馆里的买卖——滴水不漏
37、 菜瓜打锣——一锤子买卖
38、 半夜做买卖——暗中交易
39、 趁你病——挞你订(挞定,是地产买卖术语,放弃交易之意,全句解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40、 粥铺里买卖——热闹一早晨
41、 案板上的买卖——斤斤计较
42、 百货店里的买卖——挑挑拣拣
43、 王小二做买卖——净打如意算盘;尽打如意算盘
44、 姜子牙开算命店——买卖兴隆
45、 三分钱的买卖——发不了大财;本小利薄;发不了财
46、 捡的麦子做饼卖——干赚钱;无本的买卖;净落;净赚
47、 卖豆腐的扛戏台——买卖不大
架子不小;生意不大架子大
48、 外国人的买卖——洋货
49、 冷天卖冰棒——不知买卖经
50、 买棺材搭铺盖——好买卖
51、 吹着喇叭找买卖——没事找事
52、 上门买卖——不做不成
53、 哑巴做买卖——指手划脚
54、 赔本赚吆喝——落个买卖人儿
55、 买卖人的匾——财源茂盛
56、 闯江湖的买卖——骗人
57、 孔夫子跑买卖——所学用不上了
58、 半夜里做买卖——暗中交易
59、 砂锅里捣蒜——一锤子买卖;一锤子砸了它
60、 吹着唢呐找买卖——没事找事
61、 养蜂的赶集——甜买卖
62、 捡来麦子做烧饼——无本的买卖
63、 搭戏台卖螃蟹——买卖不大
架子不小
64、 吹糖人的搭台子——买卖不大
架子不小
65、 铁匠作买卖——样样过硬
66、 打仗做买卖——战争贩子
67、 沙锅里砸蒜——一锤子买卖
68、 财神庙里上布施——赔钱买卖
69、 闹区做买卖——生意兴隆
70、 沙锅子捣蒜——一锤子买卖;一捶子共
71、 大同的买卖——拦腰打
72、 二分钱的买卖——小本生意;本小利微
73、 黄瓜打大锣——一去一大截;一去一大截子;一槌子交易;一槌子买卖
74、 二分钱做买卖——本小利微
75、 沙锅砸蒜——砸到底;一锤子买卖
76、 石头上种花——赔本的买卖
77、 自由市场的买卖——讨价还价
78、 上门的买卖——不做不成;倒不好做;好做
79、 马氏奶奶——冲坏买卖
80、 砸锅卖铁——一锤子买卖;豁出去了
81、 三分钱开当铺——小买卖
82、 肉案上的买卖——斤斤计较
83、 姜子牙开算命馆——买卖兴隆
84、 服装店里的买卖——一套一套的
85、 豆腐店的买卖——软货
86、 冬天贩冰棒——不懂买卖经;不识时务
87、 大年夜卖年画——不懂买卖经
88、 搭起戏台卖豆腐——买卖不大架子大
89、 搭起牌楼卖酸枣——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90、 搭棚子卖绣花针——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91、 周仓卖刺猬——货不怎么样
买卖挺扎手
92、 卖豆腐搭戏台——买卖不大
架子不小
93、 钢铁公司的买卖——都是硬货
94、 黄瓜打锣——去了一大截;去了半头;去了半陀;一锤子买卖;去了大半截;去了半截;不禁摔打;克打一半;酣打一半头;一槌子的买卖;去一大截;丢了半头;克了半头;去了一错;去了一截;去了半砣;克了半砣
95、 唱戏的做买卖——改了行
96、 屎窑里的买卖——肮脏勾当
97、 破烂市上的买卖——没好货
98、 冷天贩冰棒——不知买卖经
99、 豆腐店里的买卖——尽是软货
100、 赶场做买卖——随行就市
101、 罐子里捣蒜——一锤子买卖
102、 姜太公作买卖——样样赔
103、 菜瓜打大锣——一锤子买卖
104、 吵锅子捣蒜——一锤子的买卖
105、 吹着喇叭揽买卖——没事找事
106、 搭牌楼卖针——买卖不大
架子不小
107、 搭起戏台卖虾米——买卖小
架子大
108、 两个人做买卖——缺一不可
109、 没本钱买卖——赚起赔不起
110、 沙锅子倒蒜——一锤子买卖
111、 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
112、 砂锅砸蒜——一锤子买卖;一锤子的买卖
113、 十二月贩扇——背时的买卖;不知时令
114、 石头上种瓜——白费工夫;白费劲;枉费工;赔本的买卖
115、 铁匠铺里的买卖——样样过得硬;硬碰硬
116、 县太爷做买卖——官商
117、 阎王开店铺——做鬼的买卖
118、 粥铺的买卖——热闹一早儿
119、 粥铺里的买卖——热闹一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8206.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搭起牌楼卖酸枣
下一篇: 搭起戏台卖螃蟹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