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春天的竹笋

民俗 2023-09-17 23:11:41

最佳答案:

节节向上;无依

春天的竹笋相关歇后语

关于春天的歇后语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雨水

20、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2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2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23、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春分

25、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2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27、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28、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清明

29、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冻坏。

33、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34、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35、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36、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春天如果刮东风,将是阴雨天气,地上将雨水横流;夏天如果刮东风,将出现严重的旱情。

于春天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于春天的歇后语,欢迎阅读。

1、少女的心,春天的云——变化多端

2、花粉飘香——春天到了

3、春天里开花——看不及

4、春天来敲门——蠢到家了

5、春天河边——富有湿意;富有诗意

6、春天孩子脸——一天三变

7、春天孩儿脸——一日三变

8、春天的榆树——有余钱;有榆钱

9、春天的雪堆——靠不住

10、春天的小葱——一天一个样

11、春天的树条——岔子多;叉子多

12、春天的树尖——一天变个样

13、春天的山茶花——一时鲜

14、春天的气候——一天三变

15、春天的鸟儿——成双成对

16、春天的嫩韭菜——一时鲜

17、春天的毛毛雨——贵如油

18、春天的猫——尽对儿;净对;成双成对

19、春天的萝卜——心虚;空心;心里虚;空心啦

20、春天的老鸹——好攀高枝

21、春天的韭菜——一时新鲜

22、春天的果园——有桃李;有道理;有桃有李;有条有理

23、春天的大雁——头朝北

24、春天打兔子——不是季节

25、春天的竹笋——节节向上;无依

26、春天的杨柳——分外亲(青)

27、春天的石榴花——心红

28、春天的蜜蜂——闲不住

29、春天的柳树枝——落地生根

30、春天的雷,涨潮的水——留不住

31、春天的草芽——自发

【相关阅读:歇后语】

含义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就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就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这样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就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就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是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就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这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是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去领悟。

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就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就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就是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这就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这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就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竹笋的歇后语

关于竹笋的歇后语

关于竹笋的歇后语1 竹笋好吃,可是你知道关于竹笋的歇后语吗?看看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竹笋的歇后语,欢迎阅读!

春笋破土——节节高;天天向上

春天的竹笋——节节向上;无依

毛笋脱壳——节节高;节节上升

狼头上插竹笋——装样(羊)

三亩竹园出棵笋——独一无二;物以稀为贵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山里的竹笋——钻劲大;有股钻劲

拔节的竹笋——天天向上

破土的春笋——拔尖

牛吃笋子——胸有成竹

苦竹子根出苦笋——辈辈苦

莴笋炒蒜苗——亲(青)上加亲(青)

今年竹子来年笋——无穷无尽

小孩掰竹笋——拔尖

黄连水里泡竹笋——苦透了

出了土的笋子——冒尖

出土的`竹笋——捂不住

出土笋子逢春雨——节节高

关于竹笋的歇后语2拔节的竹笋 ———— 天天向上

出土的竹笋 ———— 捂不住

春天的竹笋 ———— 节节向上;无依

冬天的竹笋 ———— 出不了头

黄连水里泡竹笋 ———— 苦透了

狼头上插竹笋 ———— 装样(羊)

山间竹笋 ———— 嘴尖皮厚腹中空

山里的竹笋 ———— 钻劲大;有股钻劲

上山采竹笋 ———— 拔尖

石头缝里长竹笋 ———— 憋出来的

小孩掰竹笋 ———— 拔尖

岩石下画的竹笋 ———— 难出头

雨后的竹笋 ———— 节节高;节节上升

竹笋出土 ———— 节节高

竹笋冒尖顶翻了石头 ———— 腰板硬

竹笋冒尖顶翻石头 ———— 腰杆子硬

竹叶包竹笋 ———— 哪个认不得哪个的根和本

剥竹笋 ———— 层层来;一层更比一层深

吃竹笋屙粪箕 ———— 现编

出土竹笋遇春雨 ———— 节节高

床底下的竹笋 ———— 长不高

床底下竹笋 ———— 长不高;长不起来

大盘罩竹笋 ———— 好受屈

地里的竹笋 ———— 有股钻劲

肚脐眼里长竹笋 ———— 胸有成竹

二月的竹笋 ———— 节节高

赶集卖竹笋 ———— 有的说短,有的说长;自有旁人说短长

刚冒尖的竹笋 ———— 又鲜又嫩

黄泥里的竹笋 ———— 尖端微露

苦水里泡竹笋 ———— 苦透了

狼头上挂竹笋 ———— 装羊;装样

茅柴窠勒长竹笋 ———— 出人头第

牛角套竹笋 ———— 正合适

清明后的竹笋 ———— 一夜一节子

三亩竹笋一只笋芽芽 ———— 独苗

山坡的竹笋 ———— 越嫩越尖

山坡上的竹笋 ———— 越嫩越尖

山中竹笋 ———— 嘴尖皮厚腹中空

神龛下面长竹笋 ———— 捅你屋里的祖宗

石板底下的竹笋 ———— 冒不了尖

石盘下的竹笋 ———— 难出头

石盘子下的竹笋 ———— 永无出头之日;难出头

窝在坑里的竹笋 ———— 软巴巴的

下过雨的竹笋 ———— 又长了一截

夏天的竹笋 ———— 节节高

小孩扳竹笋 ———— 拔尖儿;拔尖

小猴扳竹笋 ———— 拔光

关于竹笋的歇后语3 有关于竹笋的歇后语

1) 狼头上插竹笋——装样(羊)

2) 三亩竹园出棵笋——独一无二;物以稀为贵

3)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4) 山里的竹笋——钻劲大;有股钻劲

5) 拔节的竹笋——天天向上

有关于竹笋的歇后语

1) 春笋破土——节节高;天天向上

2) 小孩掰竹笋——拔尖

3) 黄连水里泡竹笋——苦透了

4) 出了土的笋子——冒尖

5) 出土的竹笋——捂不住

6) 出土笋子逢春雨——节节高

7) 春天的竹笋——节节向上;无依

8) 毛笋脱壳——节节高;节节上升

9) 狼头上插竹笋——装样(羊)

10) 三亩竹园出棵笋——独一无二;物以稀为贵

11)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2) 山里的竹笋——钻劲大;有股钻劲

13) 拔节的竹笋——天天向上

14) 破土的春笋——拔尖

15) 牛吃笋子——胸有成竹

16) 苦竹子根出苦笋——辈辈苦

17) 莴笋炒蒜苗——亲(青)上加亲(青)

18) 今年竹子来年笋——无穷无尽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808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