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春苗得雨

民俗 2023-09-17 22:52:18

最佳答案:

正逢时

春苗得雨相关歇后语

形容下雨的歇后语

导语:天气状况有许多,其中常见的就是下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下雨的天气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01、屋漏又遭连阴雨 —— 祸不单行

02、落雨头里推车子 —— 得涂;粘柁

03、纸做的灵屋 —— 遮不得风,避不得雨

04、落雨天背秆 —— 越背越重

05、雨天尿裤子 —— 里外一样

06、冒着大雨背羊毛 —— 越背越重

07、下雨天过独木桥 —— 提心吊胆;步步小心;步步惊心

08、下雨背稻草 —— 越曳越沉

09、落雨天扛棉花套 —— 越背越重

10、雨水滴在坛子里 —— 乐在其中;落在其中

11、荷叶当雨伞 —— 撑不起

12、躲雨跳到河里 —— 不是办法

13、一条船上的旅客 —— 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14、和尚打雨伞 —— 无法(发)无天

15、落雨天揩杆 —— 越揩越重

16、六月的天气 —— 一会儿晴,一会儿雨

17、雨衣外面穿棉马夹 —— 不贴心;不贴身

18、雨天共伞 —— 同挡;同党

19、房檐上滴雨水 —— 二指雨

20、下雨天放风筝 —— 湿骨头;实骨头;实骨子;湿骨子

21、雨花台的石子 —— 五光十色

22、屋檐下的麻雀 —— 经不起风吹雨打

23、温室里的花朵 —— 经不起风雨;经不起风吹雨打

24、王母娘娘伸手 ——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25、宋江的绰号 —— 及时雨

26、气象大学毕业的 —— 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

27、满天浮动的云霞 —— 经不起风吹雨打

28、龙王爷作法 —— 呼风唤雨

29、高山上的'青松 —— 久经风雨

30、长城上的砖 —— 未知经过多少风雨

31、出窑的石灰遭雨淋 —— 四分五裂

32、下雨天背稻草 —— 越背越重

33、下雨洒街,刮风扫地 —— 多此一举

34、下雨天背棉絮 —— 越背越重

35、下雨天出太阳 —— 假情(晴);阴不阴来阳不阳

36、下雨天打麦子 —— 收不了场;难收场

37、下雨天浇地 —— 多此一举

38、下雨天泼街 —— 假积极

39、下雨天往屋里跑 —— 轮(淋)不到你

40、下雨天走路 —— 拖泥带水

41、下雨往屋里跑 —— 淋(轮)不到

42、一天下了三场雨 —— 缺少情(晴)意

43、雨后收葱 —— 连根拔

44、春苗得雨 —— 正逢时

45、打伞披雨衣 —— 多此一举

46、戴着草帽打雨伞 —— 多此一举

47、戴着雨帽进庙门 —— 冒充大头鬼

48、得了雨衣还要伞 —— 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49、牌楼下躲雨 —— 暂避一时

50、平房门前不漏雨 —— 有言(檐)在先

51、骑楼下躲雨 —— 暂避一时

52、山半腰遭雨淋 —— 上下两难

53、王老道求雨 —— 早晚在今年

54、屋檐下躲雨 —— 暂避一时;不长久

55、雨点落在香头上 —— 巧得很;巧极了

56、雨浇泥菩萨 —— 土里土气;土气大

57、雨天背稻草 —— 越背越重

58、纸糊的灯笼被雨浇 —— 架子不倒

59、旱苗得雨 —— 正逢时

60、九月菊花逢细雨 —— 点点人心

61、久旱得雨 —— 喜从天降

62、久旱逢甘雨 —— 人人欢喜;个个喜爱

63、开花期遇暴雨 —— 结果不好

64、老天爷不下雨,当家的不说理 —— 奈何不得;无可奈何

65、雷声大,雨点小 —— 有名无实

66、六月的暴雨 —— 一阵儿

67、落了三年黄梅雨 —— 绝情(晴)

68、雨后送伞 —— 多此一举;空头人情;假仁假义;虚情假意

69、雷雨天下冰雹 —— 一落千丈

70、暴风雨中的航船 —— 顶风破浪

什么是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是一种短小、幽默、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边是形象的比喻,起“引子”作用,如谜面;后边是解释、说明,如谜底,特别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因此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源自唐诗的一种“歇后体”,是唐代郑綮所创。《旧唐书·郑綮列传》记有这样一则趣闻:郑綮善写诗,诗里总带“刺”,诗的样式也有些怪,当时被人们称为“郑五歇后体”。这种原本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怪诗体竟不胫而走,广泛流传,甚至连唐昭宗也总是听到下人吟诵。这些诗有很多是讽刺时弊的,可唐昭宗非但不怪,反而觉得诗中很有“蕴蓄”,亲笔批“郑綮可礼部侍郎平章事”。后来,郑綮真的做了宰相。不过,他当了官以后则寡言少语,更不写什么带刺的歇后诗了,但歇后体却从此流传下来。

寓意爱情

姑娘当大媒——自己作保

挑水娶了个卖菜的——人对桶也对

鸳鸯戏水——双双下

盼望太阳的姑娘——想晴(情)人

看戏流眼泪——-有情人

贾宝玉结婚——不是心上人

捉对的蚕蛾一——死也不放

棒打鸳鸯——两分开

媚眼做给瞎子看——不领你的情

快刀砍西瓜——两分开

快刀砍水——难分开

司马遇文君——一见钟情

向着太阳的花——爱情(晴)

杨宗保招亲——又喜又惊

门板上的神——定成对

雨后送伞一不领你的情

东边日出西边雨——说他无晴(情)也有晴(情)

揭示心情

梁上挂猪胆——苦苦(哭哭)滴滴(泣泣)

木匠的刨子——好管不平事

崔莺莺送郎——片伤心说不出来

寒号哭夜——如丧考妣

好马挨鞭打——忍辱负重

戴乌纱帽弹棉花——有功(弓)之臣

三伏天的汽水——人人爱

丈母娘疼女婿——心里爱

狗啃骨头——十分喜爱

拨了的闹钟——专做提醒人的事

桃子破肚——杀身成仁

三九天吃冰块——凉透了

小孩见了娘——没事哭一场

六月间喝冰水——寒心

对着墙壁流眼泪——独自悲伤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胡椒浸在醋里——辛酸得很

贾宝玉哭灵——悲伤已极

雪里送炭——急人所急

求知真言

理发师的徒弟——从头学起

老和尚打坐——用功

八十岁老头学打球——老练

鸡吃萤火虫——心知肚明

六十岁学打拳——迟了

电线杆子拉胡琴——大老粗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道士念经——照本宣科

剃头的割耳朵——外行

石灰浆写文章——尽白字

百年松树,五月芭蕉——粗枝大叶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石匠打铁——不会看火色

隔靴搔痒——摸不到痛处

口渴了打井——来不及了

和尚打梆子——老一套

口儿诵来心儿非——前读后忘记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樵夫买柴——不务正业

立秋的石榴——点子多

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

麻袋上绣花——底子太差

王羲之看鹅——专心致志

牛瘦骨不瘦——底子好

拐杖吹火——一窍不通

打破沙锅——问到底

笨鸟先飞——早入林

猴子掰包谷——掰一个丢一个

一本通书读到老——食古不化

大炮打麻雀——大材小用

炉外的锤子——趁热打铁

铁杵磨成绣花针——功到自然成

人生理想

鱼鹰下洞庭——大有作为

嫩竹扁担挑起大箩筐——后生可畏

八十岁老婆婆绣花——老来发愤

矮子爬山——步步登高

瞎子进学堂——不认书(输)

三伏天的高梁秆——节节上升

老了的虎——雄心还在

钢板上打铆钉——毫不动摇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马上耍杂技——艺高胆大

将军不下马——奔前程

脑瓜门没头发——前途光明

大姑娘做媒——先人后己

坐着飞机放声唱——高歌猛进

沙摊上拉车——一步一个脚印

穿钉鞋走泥路—一步步扎实

九十岁老翁学武术——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赛场上的运动员——争先恐后

小脚女人踢足球——尖端

水牛过河——崭露头脚

独臂将军——有一手

四十里地不换肩——麻雀下鸡蛋

春苗得雨——正逢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805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