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一撞就响
锤打铜锣相关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是指歇后语后半部分含有谐音,字面意思与谐音意思形成双关。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含有谐音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含有谐音的歇后语及答案1 背心藏臭虫 —— 久仰(痒)
背着粪篓满街窜 —— 找死(屎)
被单蒙桌子 —— 作为(包围)很大
被窝里放屁 —— 独吞;能文(闻)能武(捂)
鼻孔里灌米汤 —— 够戗(够受的)
鼻梁碰着锅底灰 —— 触霉头(倒霉)
鼻梁上推小车 —— 走投(头)无路
鼻子里插葱 —— 装相(象)百家姓里的老四 —— 说的是理(李)
百岁养儿子 —— 得之(子)不易
扳不倒盖被子 —— 人小辈(被)大
搬起石磙砸碾盘 —— 实(石)打实(石)
半个月绣不出一朵花 —— 真(针)差
半空中挂锅铲 —— 吵(炒)翻了天
半空中挂剪刃 —— 高才(栽)
半空中挂口袋 —— 装疯(风)
半空中抹糨子(jiang zi)糨糊) —— 胡(糊);
半拉瓜子 —— 不算个人(仁);你算什么人
半天云里吹唢呐 —— 想(响)得高
半天云里打铜锣 —— 四方闻名(鸣);响当当
半天云里点灯 —— 高招(照)
半天云里挂锅铲 —— 吵(炒)翻(飞)了天
半天云里挂口袋 —— 装疯(风)
半天云里拍巴掌 —— 空想(响)
棒槌弹棉花 —— 乱谈(弹)
棒槌缝衣服 —— 当真(针)
棒槌敲竹筒 —— 空想(响)
包脚布当孝帽 —— 一步(布)登天;能到顶了
包脚布上飞机 —— 一步(布)登天
包子没馅 —— 蛮(馒)头
苞谷秆里的虫 —— 专(钻)心
抱鸡婆打摆子 —— 窝里战(颤)
鼻子里插大葱 —— 装象(相)
鼻子上挂钉锤 —— 可(掴)耻(齿)
鼻子上推小车 —— 走投(头)无路
壁上的春牛 —— 离(犁)不得;跟(耕)不得
壁上挂帘子 —— 不像话(画)
扁担挑柴火 —— 心(薪)挂两头
裱糊匠开糟房(酿酒作坊) —— 酒少话(画)多
裱糊匠止天 —— 胡(糊)云
蹩脚木匠的活路(活儿) —— 东一句(锯),西一句(锯)
镔铁做铧口 —— 离(梨)不得
冰库里点蜡 —— 洞(冻)房花烛
冰凌调豆腐 —— 难办(拌)
冰滩上的鱼 —— 由(游)不得了
病人断了气 —— 要(药)来也没用
玻璃瓶里装王八 —— 原(圆)形毕露
玻璃袜子玻璃鞋 —— 名角(明脚)
含有谐音的歇后语及答案2 1、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2、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3、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4、和尚的房子——妙(谐音字为“庙”→“妙”)
5、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6、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7、狗长犄角——洋气(谐音字为“羊”→“洋”。)
8、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9、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10、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11、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
12、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13、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14、土杏儿——苦孩(核)子
15、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16、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17、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18、吃人参——候补(谐音字为“后补”→“候补”。)
19、墙上栽菜——无缘(谐音字为“无园”→“无缘”)
20、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21、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22、单眼佬老婆——一眼睇晒
23、灯盏无油——费心(谐音字为“费芯”→“费心”。)
24、门神老爷吃甘蔗——指教(纸嚼)
25、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26、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27、怀里揣棉花——软心(谐音字为“暖”→“软”)
28、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29、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30、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31、十五的月光——超多(亮)
32、河边洗黄莲——何苦(谐音字为“河苦”→“何苦”)
33、千年的枯庙——没声(僧)
34、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35、皮皇帝的妈妈——皮太(谐音字为“皮太后”→“皮太厚”)
36、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37、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
38、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39、外甥打灯笼——照旧(谐音字为“照舅”→“照旧”)
40、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谐音字为“无发无天”→“无法无天”)
41、潮州音乐——自己顾自己
42、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43、癞虾蟆跳水井——不懂(谐音字为“噗咚”→“不懂”)
44、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45、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谐音字为“只有一锯”→“只有一句”)
46、和尚的房子——庙。(妙)。
47、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适宜。(郑何氏)。
48、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49、十五的月光——超多(亮)
50、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51、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谐音字为“粒粒在目”→“历历在目”)
52、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53、外婆死了儿子——没救(谐音字为“没舅”→“没救”)
54、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55、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56、钟馗嫁妹——鬼混(谐音字为“鬼婚”→“鬼混”)
57、打灯笼搬石头——照办(谐音字为“搬”→“办”,“照搬”→“照办”。)
58、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59、和尚的脑壳——没法(谐音字为“发”→“法”)
60、船头尺——度水
61、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适宜。(郑何氏)。
62、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63、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64、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65、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66、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67、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68、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69、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谐音字为“想入飞飞”→“想入非非”)
70、鸡啄蚂蚁——正适宜(谐音字为“食”→“适”)
71、营火虫的屁股——没超多(谐音字为“亮”→“量”)
72、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73、老公拍扇——凄凉(谐音字为“妻凉”→“凄凉”)
74、小豆做干饭——总闷(焖)着
75、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76、蜘蛛拉网——自私(谐音字为“自丝”→“自私”)
77、卖虾米不拿秤——抓瞎(谐音字为“虾”→“瞎”)
78、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79、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80、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81、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82、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83、冬钱腊鸭——得个睇字
84、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85、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86、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谐音字为“出羊相”→“出洋相”)
87、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88、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89、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90、炉子翻身——倒霉(谐音字为“倒煤”→“倒霉”)
91、怀里揣马勺——诚心(谐音字为“盛”→“诚”)
92、二三四五——缺衣(一)
93、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94、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95、孔夫子搬家——尽是输(谐音字为“书”→“输”)
96、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谐音字为“颠倒试飞”→“颠倒是非”)
97、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98、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99、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100、小碗儿吃饭——靠天(谐音字为“靠添”→“靠天”)
一、谚语
鼍河洲变圆,南康出状元。
此为明代谚语,意寓南康四县学子不易考中状元。
砻子搁起来,磨子磨平齿。
此为清代谚语,意为荒旱时无谷可收,不必推谷碾米,而磨半年粮(野菜)度日。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落雨到清明。
两春夹一冬,十间牛栏九间空。
春社无雨莫作田,秋社无雨莫种田。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
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雷打“惊蛰”节,二月雨不歇。
“春分”无雨到“清明”。
“立夏”不下,没水洗耙。
“小满”不满,没水洗碗。
“小暑”打了雷,要作48天“倒梅”。
“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
“立冬”无雨一冬晴。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晴。
寒露霜降水退车,鱼归长江客回家。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雨凄凄。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月光发晕,必有大风。
蚂蚁搬家蛇过道,必有大雨到。
春寒多雨水,夏寒断滴流。
头年“伏里”湿气重,次年大水盖田垄。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到底。
冬水浸滩,春水穿山。
春风不进屋,外头冷得哭。
冬天冷得哭,来年好长谷。
冬天南风强,来日雪满墙。
久雨西风晴,久晴西风雨。
“头九”变,“九九”变;“九九”变,“伏伏”漏。
“九”里打雷,春天撑肚皮。
“三九”晒腊肉,低田收早谷。
“四九”南风多,低田长好禾。
三九不着靴,三伏车破车。
出九打告(场)霜,一个麦头两人扛。
日头当顶穿,三日不见天。
久雨夜现星,明朝雨更凶。
三月淹湖草,四月晒湖滩。
正月十六起北风,来年湖田好收成。
四月干滩,五月穿山。
八月北风多,来年鱼满河。
中秋暗,鱼碰墈;中秋光,鱼落江。
“大雪”晚霜,大水浸秧。
小雨夹雪,下得没了结。
“梅”里西南(风),老龙出潭。
黄梅寒,井底干。
早东夜西(风),干得起灰。
春东夏西(风),打马送簔衣。
四季东风三季雨,夏季东风干到底。
六月北风贵如金,一日北风三日阴。
北风不受南风欺,南风过后北风随。
北风不过朱家湾,西风不过板桥山。
夏季馒头云,天气就会晴。
云出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庐山云绕腰,有雨在明朝。
明星照烂泥,晴不到鸡啼。
冬雾晴,春雾雨。
东风一只鬼,不是雪来就是雨。
西南雷轰轰,大雨往下冲。
雨洒黄昏头,行人不用愁。
雨洒鸡开口,行人不要走。
上撑风,下撑雨(太阳撑)。
高塞风,低塞雨(日头下山塞日)。
一日黄沙三日晴,三日黄沙九日阴。
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在江边守。
四月八,冻死鸭。五月五,冻死老黄牯。
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
九月打霜霜不见,十月无霜地也寒。
天上出现鲤鳞斑,地面晒死黄牯。
白鹭过畈主雨,蜻蜓集圩主风。
老子八十八,冒看到过东边雨落发。
雷打中(午),两头空。
日风暴一告,夜风暴七告。(次)
处暑白露节,日热夜不热。
大蛇出洞,大雨滚滚。
田螺浮水面,风雨也不远。
白蚁飞出窝,必有大雨落。
蚯蚓串灰,大雨凄凄;蚯蚓渡沙,大雨哗哗。
早出蚯蚓晒破天,晚出蚯蚓雨涟涟。
猪衔草,有寒潮。
日叫阴,夜叫阳(雁叫)。
堤脚出泥(混水),就要倒圩。
人怕老来穷,禾怕夜东风。
(以上为气象谚语)
前头打死偷牛贼,后头还有贼偷牛。
因寒烧火,无子招郎。
吃了五月粽,寒衣方可送。
勤快勤快,有饭有菜;懒惰懒惰,受冷受饿。
成家之子针挑土,败家之子水淘沙。
乌龟莫笑鳖,都在泥里歇。
娇儿不孝,娇狗上灶。
牛无力,打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上不了咯街,学不了咯乖。
远重衣衫近重人。
锄头口上出黄金。
有收无收在于种(水),收多收少在于管。
一勤压三懒,一正压三邪。
屋沟水,阳沟泥,点滴不差移。
春争日,夏争时,百事宜早不宜迟。
不怕狂风吹,只怕壁风射。
一下雷声天下响,天下都一样。
有样照样,无样照世上。
穿不穷,吃不穷,人无打算一世穷。
船不可无舵,人不可无志。
绸缎在箱里,尺寸在外头。
城隍庙的鼓,三天不打生白毛菇。
一条藤一条路,上不得松树上栗树。
砍火烧棍,种火烧萝卜(炼山)
磨刀不误砍柴工。
阴阴暗暗,吓死懒汉。
牛大压虱不死。
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直木顶千斤。
无风不起浪,无事说不像。
泥巴田里老死秀才。
宁愿外头赚一分,莫在屋里蹲。
不怕外头千人怪,只怕屋里一人嫌。
人活良心树活根。
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朝难。
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
严子多得力,宠子一场空。
河里无鱼市上有。
河里无鱼虾也贵。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蓄青山,断六亲。
生意好做,伙计难谋。
冤家宜解不宜结。
上梁不正下梁歪。
兜气不如争气。
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
恶虎不斗地头蛇。
十场人命九场奸,一场不奸为坟山。
走多了夜路总要碰到鬼。
清油炒菜,各人所爱。
蛇咬一口,黄鳝也怕。
筷子头打倒人。
酒醉英雄汉,饭撑死木头。
蛇无头不起,鸟无翅不飞。
鱼鳅扯不得黄鳝一样长。
卖鱼的篮腥,做贼的心虚。
河下有百样格鱼,渔人有百样格网。
渔家千层网,网网有漏鱼。
人多不洗碗,鸭多不生蛋。
崽不嫌娘丑,狗不嫌家穷。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老公不离老婆,秤杆不离秤砣。
一人经(供)三口,含饭在口里走。
端人碗,归人管。
人情急似债,头顶锅去卖。
亲戚一把锯,有来就有去。
秤砣虽小压千斤。
封得住瓶口,封不住人口。
响鼓不用重敲。
打鬼还得就鬼。
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人心。
水到桥下自然直,车到山前自有路。
灯盏不知脚下暗。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百岁枉然。
鼻孔底下就是路。
五黄六月不晒背,冬九腊月饿断气。
(以上为生活生产谚语)
春钓滩,夏钓阴,秋钓潭,冬钓阴。
春钓雨雾,夏钓清晨,秋钓黄昏,冬钓草林。
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
涨水鱼奔滩,落水鱼奔潭。
细其纶,小其钩,垂钓鲫鱼必丰收。
(以上为钓鱼谚语)
二、歇后语
穿蓑衣打火——惹火上身。
黄连树上挂猪胆——苦上加苦。
老鼠跳入糠箩里——一场快活一场空。
公公帮媳妇捶背——好意成恶意。
铜匠过畈——一担锉(错)
城墙上跑马——回不得头
铁匠做官——蛮出手。
擦粉进棺材——死要脸。
穿钉鞋,拄拐棍——步步落实。
火烧乌龟——忍痛在心。
荷叶盛水——不能歪。
鸭背上浇水——白费力。
戴斗笠亲嘴——差得远。
饮汤洗澡——糊里糊涂。
梢瓜打铜锣——去了一节。
棺材铺里做牙祭——活要人死。
聋子打爆竹——一膨撒。
王博师(木匠)箍桶——多把人来。
爹爹开铺——看到干。
火烧芭茅——不死心。
火烧眉毛——自转弯。
和尚捡到梳栊——多余的。
八十岁公公拄拐棍——多一条腿。
六指带划拳——齐到。
一家卖玻璃,一家卖眼镜——明家对亮家。
城隍庙里打鼓——鸣(名)声在外。
标准答案:
海底捞针——往哪儿找去
八十岁考状元——人老心不老
长江流水——滔滔不绝
久旱得雨——喜从天降
五句话分两次讲——三言两语
希望这位大侠不要 狗熊钻烟囱——太难过,更不要坐痰盂放屁——想(响)不开!
歇后语试卷网:/jiaoan/all/9197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804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炊事员行军
下一篇: 锤砸铁钻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