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起高调
吹鼓手仰脖子相关歇后语
十句常用的歇后语
十句常用的歇后语,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下面为大家整理生活中十句常用的歇后语,犀利直白,话糙理不糙。
常用的歇后语11、实心竹竿做笛子——吹不响
2、醋泡的蘑菇——坏不了
3、醋叔里酿酒——坛坛*
4、霜打的黄瓜——皱皱巴巴的
5、霜打茄子——软不拉聋
6、鞋底打掌——硬往上贴
7、鞋底抹油——溜了
8、鞋上绣金夙——会走不会飞
9、鞋壳篓里跑马——没几步跑头
10、熟螃蟹——横行不了
11、熟透了的柿子——弄了个大红脸
12、熟透了的瓜——不用摘
13、瘦子光膀几——露骨
14、遭驴拉重协——够喘的了
15、瘦驴拉硬屎——瞎逞能
16、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17、新衣服打补丁——不象样
18、新郎官戴孝——悲喜交加
19、新上市的黄瓜——带刺
20、新春的横批——万事如意
21、新开的染房——不给点颜*看还行
22、新上套的驴驹子——不老实
23、新上门的姑爷——不敢坐上席
24、肋帮贴膏*——不留脸面
25、嗓子眼里卡鱼刺——上不上,下不下
26、骚狐狸见不得关二爷——邪不压正。
27、湿手抓石灰——甩不脱
28、湿手抓面粉——沾小便宜
29、湿水被盖身上一从头凉到脚
30、湿身滚进石灰堆——脱不了
常用的歇后语21、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2、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3、李逵装新娘——人粗心细
4、鲁智深出家——一无牵挂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6、吕布戏貂婵——上了别人的当;英雄难过美人关
7、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8、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9、李鬼见李逵——贼形毕露
10、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11、打破沙锅——问到底
12、老玉米里搀白面——粗中有细
13、墙上的蒿草——随风倒
14、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15、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16、浪子回头——金不换
1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8、曹操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9、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20、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21、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22、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23、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24、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25、理发师教徒弟——从头来;从头学起
26、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27、狐狸尾巴——藏不住
28、孙悟空进酸菜缸——齑猴儿了;急猴儿了
29、猪八戒进盘丝洞——色迷心窍
30、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尽是输;尽是书
常用的歇后语31、荷叶上的露珠——不会长久
2、太阳底下的露水——不久长
3、穿汗衫戴棉帽——不知春秋
4、唱戏的吹胡子——假生气
5、苍蝇的世界观——哪臭往哪钻
6、苍蝇不咬人——恶心
7、乌龟笑猪黑——自己不觉得
8、没框的算盘珠——全散了
9、吹起来的肥皂泡——不攻自破
10、长白山的大雪——满天飞
11、出土的`竹笋——捂不住
12、出口转内销——掉价了
13、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14、吃着黄连唱歌——以苦为乐
15、厕所里的消息——丑闻
16、抱着蜡烛取暖——无济于事
17、慈禧太后听政——专出鬼点子
18、城隍爷拉胡琴——【鬼】扯
19、吃了对门谢隔壁——错了
20、池塘里的鱼——没见过风浪
21、吹鼓手吃饭——顾吃不顾吹
22、吃了猪下巴——爱搭嘴
23、朝天铳走火——放空炮
24、朝天辣椒——又尖又辣;够呛
25、床底下劈柴——难免磕磕碰碰
26、抱在怀里的西瓜——十拿九稳
27、茶壶装饺子——易进难出
28、扯着老虎尾巴——抖威风
29、没睡打呼噜——装迷糊
30、吃了早饭睡午觉——乱了时辰
常用的歇后语41、胡同里赛马——直来直去
2、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赔了夫人又折兵——双重损失
4、吃了秤砣——铁了心
5、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坐享其成
6、癞蛤蟆赶船——搭不上帮
7、心里塞团麻——乱糟糟;千头万绪
8、竹竿赶鸭子——呱呱叫
9、老和尚念经——照本宣科
10、胖子的裤带——全不打紧
11、柳条穿王八——一溜黑货
12、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13、光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14、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5、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一物降一物
16、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17、倒泻一箩蟹——各人手硬各人扒
18、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19、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20、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21、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22、耗子眼看天——小瞧
23、浪子回头——金不换
24、俩兽医抬一头驴——没法治;没治了
25、古董贩子——眼里识货
26、耗子嫁女——讲吃不讲穿
27、大白天见阎王——活见鬼
28、枯木刻象棋子儿——老兵老将
29、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30、干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
常用的歇后语5 1、冰上打架--脚滑(狡猾)。
赏析:脚滑,与狡猾谐音,双关,本指脚底打滑,站不稳。转指临事溜走,或诡计多端。
2、周瑜打黄盖--一个 愿打,一个愿挨。
赏析:周瑜同黄盖使用苦肉计,黄盖假装投降曹操,瞒过了所有人,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歪嘴吹喇叭--一股邪气。
赏析:歪嘴吹喇叭是斜着吹的,吹出的气不正。斜:谐“邪”。指不正当的风气和作风。也指人胡说八道。
4、兵临城下弹琴--故作镇静。
赏析:司马懿大兵压境,兵力很少的诸葛亮在城头上弹琴以示有恃无恐。喻内心深处非常惊慌,但表面上还是做出镇静的样子来。
5、玻璃做鼓--经不起敲打。
赏析:伯乐,古代有名的相马家。挥鞭,策马。喻一面占着现有位置,一面找更好的工作。或糊里糊涂地找自己已经有的东西。
6、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赏析:刘邦问韩信能够带多少兵马,韩信回答说越多越好。说完韩信便觉得不妥,便解释道:“汉王虽然不能将兵,但善于用将。”多多益善泛指越多越好。
7、土块擦屁股--迷了门子。
赏析:迷:糊。门子:肛门。迷了门子:摸不着大门,迷离迷糊,不知如何是好。
8、脖颈上磨刀--危险到顶。
赏析:磨刀,是将刀刃平贴着磨刀石形成较小的夹角,一推一拉使刀刃出锋。在脖子上磨刀,每一推,都是向着头顶去的。喻危险到了极点。
9、打蛇打七寸--击中要害。
赏析: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因为“王”就是蛇的要害。在古代战争中,只要将其要害集中,指挥系统就会崩溃,这样敌军便会不战而溃。这时在倾巢出动、全面出击,自然而然就会取得胜利。同样在生活中打蛇应该打七寸,击打它的要害的方法,在处理事情上,同样适用。
10、博物馆的展口--尽是些老古董。
赏析:博物馆门口常放置年代久远的物品以示其收藏资历。喻全是过时而不切实用的东西。有反讽意。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那么手长六指头歇后语的答案你知道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手长六指头歇后语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手长六指头歇后语的答案 手长六指头 ? 节外生枝
手长六指头歇后语的答案拓展摘抄 岔道上分手 ? 各走各的路
岔路上分手 ? 各奔前程
拆庙打泥胎 ? 顺手杀一刀
柴火棍搔痒 ? 是把硬手
长了三只手 ? 爱偷
抄着手过日子 ? 等着饿死
城楼上的卫兵 ? 高手(守)
初生的娃娃 ? 小手小脚
穿背心作揖 ? 霹两手
穿皮袜子戴皮手套 ? 毛手毛脚.
床底下伸手 ? 要求不高
吹鼓手吃饭 ? 顾吃不顾吹
吹鼓手的腮帮子 ? 鼓起来了
吹鼓手掉进井里 ? 想(响)着想(响)着下去了
吹鼓手丢唢呐 ? 吹不得
吹鼓手分家 ? 一人一把号
吹鼓手赴宴 ? 吃的胀气饭
吹鼓手赶集 ? 没事找事(比喻自找麻烦,自寻烦恼。)
吹鼓手仰脖子 ? 起高调
吹鼓手坐宴席 ? 顾吃不顾吹
慈禧太后手下的光绪皇帝 ? 当家不做主;有职无权;
刺槐作棒槌 ? 净是扎手货
刺窝里摘花 ? 下不了手;无法下手
从糠里熬出油来 ? 是把好手
打手击掌 ? 一言为定
手长六指头歇后语的答案拓展精选 打手赛拳 ? 各有一套
打完架就握手 ? 不打不相识
打着手电筒走夜路 ? 前途光明
大象抓凤凰 ? 眼高手低
大衣柜没把手 ? 抠门儿
带刺的鲜花 ? 好看又扎手
单手举磨盘 ? 独力难撑
担心手臂比腿粗 ? 多余
刀刃上抹鼻涕 ? 难下手;下不了手
倒背手放风筝 ? 扯远了
倒背手看鸡窝 ? 不简单(捡蛋)
倒了油瓶不扶 ? 袖手旁观;懒到家了
倒泻一箩蟹 ? 各人手硬各人扒
得阑尾炎动手术 ? 除恶务尽
灯影子作揖 ? 下毒(独)手
第六个手指 ? 多余
电扇上伸双手 ? 吹捧
电线杆顶上雕花 ? 手艺高
雕塑匠手里的泥巴 ? 随人捏;随心所欲
钉钉子捶了手 ? 敲不到点子上
丢下犁耙拿扫帚 ? 里里外外一把手
独膀子打拳 ? 露一手
独臂将军亮相 ? 露一手
独臂将军 ? 有一手;一把手
独臂照镜子 ? 里里外外一把手
独臂做饺子 ? 一手包办
赌徒手里的钱 ? 留不住;难久留
睹八戒耍大刀 ? 不顺手
断了一青 ? 还留有一手
手长六指头歇后语的答案拓展推荐 阿奶抱孙子 ? 老手
矮子推掌 ? 出手不高
八十岁老翁学手艺 ? 老来发奋
巴掌被蚊咬 ? 手痒
巴掌长疮 ? 毒手
巴掌心煎鸡蛋 ? 巧手;好手
把手插在磨眼里 ? 自找苦吃
扳手紧螺帽 ? 丝丝入扣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 突如其来:措手不及
半天云中拍巴掌 ? 高手
包工头监工 ? 动口不动手
被窝里划拳 ? 没掺外手
被窝里伸手 ? 摸清底细
壁虎掀门帘 ? 露一小手
变戏法的本领 ? 全凭手快
变戏法的亮手帕 ? 不藏不掖
财神爷招手 ? 来福了(比喻来了福气。)
裁缝师傅的手艺 ? 量体裁衣
裁缝师傅手中忙 ? 穿针引线
藏民穿皮袄 ? 露一手,留一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801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吹鼓手赴宴
下一篇: 吹鼓手坐宴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