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有口难言
哑巴叫冤相关歇后语
关于冤枉委屈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接下来我为你带来关于冤枉委屈的歇后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路挨扎
光脚板子进蒺藜窝———一路挨扎
蒺藜:犼í犾í。
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平铺在地上,果皮有尖刺。
扎:双关,本指蒺藜刺扎脚,转指打击、挨打。
比喻连连挨打或遭受打击。
又窝火又憋气
小鸡娃掉进灶坑里———又窝火又憋气
耗子掉灰堆———连憋气,带窝火
王八掉灰堆———连憋气,带窝火
蛤蟆钻灶膛———又憋气又窝火
灶坑:炉灶里前下部存放炉灰的坑。
窝火:双关,本指灶坑、灰堆、灶膛里有火,转指憋着火气。
憋气:双关,本指透不过气来,转指怀着怒气、怨气。
比喻心里有冤恨、怨气或怒气而发泄不出来。
三节挨痛
大虾烧三段———三节挨痛
大虾:指对虾,腹部由若干环节构成。
挨痛:双关,本指虾挨疼痛,转指受到指责或压力。
指受到来自三个方面的指责或压力。
干生闷气
王八碰到桥桩上———干生闷气
王八撞桥桩———心里暗憋气
蛤蟆鼓肚子———干生气
干:白白地,徒然。
气:双关,本指肚中之气,转指怒气。
指碰了钉子或遭到斥责,心里有气无处发泄。
干疼不敢嚷
蝎子蜇了屁股———干疼不敢嚷
蝎子蜇了屁股———声不的语不的
干:光,只。
疼:双关,本指疼痛,转指吃亏。
本指屁股被蝎子蜇了以后,干疼不好意思向别人诉说,转指遭人暗算或吃了亏却不敢声张。
干焖(闷)
大火疥子不出头———干焖(闷)
火疥子:疥疮,一种传染性皮肤病。
不出头:指疥疮未溃烂。
焖:谐“闷”。
比喻人干生闷气,发泄不出来。
上了当
老母鸡啄瘪谷———上了当
瘪:犫犻ě。
瘪谷:不饱满的谷子。
指人受了骗,吃了亏。
不咽也得咽
捏着鼻子吃酸醋———不咽也得咽
咽:双关,本指下咽,转指屈从。
比喻迫于压力,不得不屈从。
不是屎(事)也是屎(事)
裤裆上抹黄泥———不是屎(事)也是屎(事)
裤兜子里抹黄泥———不是屎(事)也是屎(事)
黄泥巴掺入裤裆———不是屎(事)也是屎(事)
黄泥巴落进裤裆———不是屎(事)也是屎(事)
黄泥巴糊裤裆———不是屎(事)来也是屎(事)
屎:谐“事”。
指出了事,蒙受冤屈,无法申辩。
不得洁净
浑水中洗澡———不得洁净
指事情说不清,或冤情洗刷不清,留下麻烦或祸害。
不痛,骚气也难闻
尿泡打人———不痛,骚气也难闻
尿泡打人———虽然不疼,骚气难闻
尿泡打人———不疼,气得慌
尿:狊狌ī。
尿泡:指动物的膀胱。
骚气:骚臭气味。
比喻议论或指责虽伤害不了人,却叫人生气或难受,也指冤枉或诬蔑可使人背上坏名声。
心儿里自忍
狼吃幞头———心儿里自忍
狼吃豹头———心儿里暗忍
肋底下插柴———内忍
肋底下插柴———自稳
幞:犳ú。
幞头:古代男子戴的两旁有翅的一种巾冠。
肋:人体从腋下到腰上的部位。
稳:元代时语,忍受。
指人有痛苦说不出,只好深藏心底忍耐着。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我为甚不敢明闻,肋底下插柴自稳。”白气
生煤火冒烟———白气
白:双关,本指白色,转指徒然。
指白白地受气。
白受罪
头疼脚上下针———白受罪
本指诊治的方法不对头,干折腾,白受罪,转指白白受苦,或白受损失。
处处挨挤对
讨饭和尚———处处挨挤对
挤对:方言,逼迫人屈从。
指到处遭受压迫和委屈。
再香也不出名
八角丢进尿缸里———再香也不出名
八角:一种调味香料,也叫大料或茴香。
香:双关,本指味道好,转指人或物好。
比喻再好的人或物,也会被恶劣的环境埋没。
有火没处发
瓮里烧木炭———有火没处发
火:双关,本指炭火,转指心中之火。
指人心中的怒气无处发泄。
有苦自己吞
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吞
吞:双关,本指吞食,转指承受。
比喻苦楚没法说出来,只好自己承受。
有理也讲不赢
乡下人进城———有理也讲不赢
旧时认为乡下人见识浅,有理也说不过城里人。
指因身分或地位低,即使有理也会吃亏。
吃人家的画(话)
裱糊店蛀虫———吃人家的画(话)
裱糊店:专门裱褙字画的店铺。
画:谐“话”。
指被人数落或斥骂。
吃了个哑巴亏
癞蛤蟆吞蒺藜———吃了个哑巴亏
蒺藜:犼í犾í。
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皮有尖刺。
本指癞蛤蟆吞食了蒺藜,被蒺藜的刺扎得叫不出声来,转指人遭受损失或挫折却不得不忍气吞声。
讲不出道不出
哑巴叫人给卖了———讲不出道不出
指受委屈,遭祸害,有话说不出来或无处诉说。
好心没好报
好柴烧烂灶———好心没好报
狗给老虎挠痒痒———好心没好报
黄泥巴打黑灶———好心没好报
比喻好心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或得到好的报应。
两头受气
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吃气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钻进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掉在风匣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本指老鼠钻进风箱里受到进出两种气流冲击,转指两方面都受到指责或欺压。
两头受罪
劁猪割耳朵———两头受罪
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疼
阉猪割耳朵———两下受苦
劁:狇犻ā狅。
劁猪:阉猪,割去睾丸或卵巢的猪。
两头:双关,本指首尾两端,转指两个方面。
指两方面都没落下好。
两头流血
阉猪割耳朵———两头出血
阉猪:割去睾丸或卵巢的猪。
两头:双关,本指耳端和处,转指两个方面。
出血:双关,本指流血,转指拿出钱物。
指两方面都受到损失或吃了苦头。
两边受夹
石头缝里的山药———两边受夹
本指山药夹在石头中,转喻人夹在当中,两头受气。
两受屈
南瓜就烙饼———两受屈
南瓜:一般熬在粥里,或做汤吃,不用来就烙饼。
指双方都感到委屈。
里外不是人
王八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照三棱镜———好几面都不是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落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够人
本指镜子里面、外面都不像人样,转指里外都没落下好,到处遭埋怨受气。
里外挨涮
出了茶馆又进澡堂———里外挨涮
在茶馆里喝茶是“冲洗”体内,进澡塘洗澡是冲洗体外。
比喻两头受气或两头都招致不满。
忍
心字头上一把刀———忍
“心”上面加“刃”是“忍”字。
指将痛苦、屈辱或不幸遭遇等忍受下来。
枉担其名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
糟鼻子不吃酒———枉耽虚名
糟鼻子:即酒糟鼻子,鼻尖有许多红色斑点。
耽:即担。
本指酒糟鼻子与酒并无关系,转指人白白地承担某种坏名声。
非喝不可
李逵敬酒———非喝不可
民间传说,北宋奸臣高俅被梁山英雄活捉后,想借御酒、贡饼笼络镇江总兵李逵,并趁机报复,便将御酒偷换成尿,以激怒李逵,好给他扣上欺君的罪名。
李逵看穿了他的诡计,硬向他敬酒,使高俅自作自受,不得不喝。
比喻被逼无奈不得不做某事。
味苦自家知
哑子尝黄柏———味苦自家知
口含黄柏味———有苦自家知
柏:犫ò。
黄柏:落叶乔木,树皮味苦,可入药。
指自身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受了冷气受热气
风匣板修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
风匣板:风箱板。
冷气、热气:双关,本指冷热两种气体,转喻多种欺侮。
比喻接连遭受到各种欺侮或欺压。
受狗气
叫化子丢拐杖———受狗气
叫化子不见拐棒儿———受狗的气
讨饭子丢了棒———受狗欺
讨饭的掉棍子———受狗的欺
拐棒儿:拐杖。
讨饭子:乞丐。
乞丐手中无拐棍,就会被狗欺,受狗的气。
比喻受坏人或小人欺侮。
哪里情愿
牛鼻子穿绳———哪里情愿
牛鼻子穿绳———不情愿
本指牛是不愿意让人给自己的鼻子上穿绳的,转喻并不心甘情愿做某事。
是个闷亏
哑子吃黄连———是个闷亏
哑巴吃黄连———闷在心里
黄连:味苦,可入药。
指吃了亏,受到损害,只能闷在肚里不能说。
洗不净
豆腐掉到灰堆里———洗不净
白布落在染缸里———洗不清
白布跌油桶———洗不清
跳到染缸里———洗不清
热山药蛋掉进灰坑里———洗刷不清
洗:双关,本指清洗、洗涤,转指除去冤屈、侮辱,或污点等。
比喻洗刷不掉冤屈、耻辱等。
说不得
哑子做梦———说不得
本指哑子做了什么梦,嘴里是说不出来的,转指无法说,或不能说。
冤屈死了
坛子里生豆芽———冤屈死了
坛子里栽花———冤屈死了
打开棺材喊捉贼———冤枉死人
阴沟里翻船———冤透了
死:双关,本指死亡,转指达到极点。
比喻人蒙受着很大的冤屈。
着甚么来由
养虾蟆得水蛊儿病———着甚么来由
虾蟆:犺á犿ɑ。
虾蟆:青蛙,叫时腹部鼓起来。
水蛊儿病:中医称一种腹胀的病症。
本指养虾蟆却得水蛊儿病,平白无故地受罪,转喻为了别人的事情,落得自己受害。
硬捺头
小牛不喝水———硬捺头
小驴喝水———硬捺头
捺:状à。
捺:往下按。
比喻被迫做不愿做的事。
痛在肚
乌龟着踩———痛在肚
乌龟遭牛踩一脚———痛在心里头
乌龟被踩,外壳不痛里头痛。
指痛苦只能埋在心里,不能或无法说出来。
暗里蚀底
被窝里挨拳头———暗里蚀底
蚀底:双关,本指蚀本、赔本儿,转指吃亏。
比喻暗中吃亏。
暗忍
哑巴吃蝎子———暗忍
癞蛤蟆垫桌腿———暗气暗憋
蝎子:节肢动物,后腹部末端有毒钩。
指人受了气不敢发泄,暗暗憋在肚子里。
横竖都窝心
吞下一个棒槌———横竖都窝心
横竖:双关,本指棒槌横着或竖着,转指反正,无论怎样。
窝心:双关,本指棒槌窝藏在心里,转指受到委屈后不能表白或发泄心里的苦闷。
指遇事不顺或受委屈,心里无论如何总感到窝气。
憋气又窝火
乌龟钻灶坑———憋气又窝火
王八钻灶坑———憋气带窝火
王八钻灶坑里———憋气又窝火
王八掉在灶坑里———憋气又窝火
王八掉进炭堆———憋气又窝火
灶坑:炉灶下部存放炉灰的坑。
憋气:双关,本指乌龟钻入灶坑灰中或掉在炭堆里无法呼吸,转指怀着怒气或怨气。
窝火:双关,本指灶坑、炭堆里有火,转指有火气。
指心里有怨气、怒气而发泄不出来。
憋得人尿不出尿来
鸡窝里做皇帝———憋得人尿不出尿来
比喻在条件或环境极差的地方当家主事,只能活受罪。
;
导语:哑巴吃黄连,歇后语。比喻有苦难言。黄连,药名,味苦。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歇后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哑巴吃黄连歇后语:有苦说不出
附注:常用歇后语
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
按彩球的乞丐——高兴得发傻
按方抓药——照办
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
按牛头喝水——办不到;没法办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
案板顶门——管得宽
案板上的擀面杖——光棍一条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随人宰割
案板上的鱼——挨刀的货
暗地里盯梢——偷偷摸摸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暗室里穿针——难过
暗中使绊子——蔫儿坏
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鏊子上烙冰——化汤了
鏊子上烙饼——翻来翻去
八百吊钱掉井里——难摸哪一吊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八百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八宝饭上撒胡椒——又添一味
八辈子的老陈帐——说不清
八寸脚穿七寸鞋——别扭
八斗的小垂缸——装不下一石
八哥啄柿子——拣软的欺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八个钱的膏药——沾上了
八个钱买碗馄饨——没有面
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更多关于黄连的歇后语:
老太太吃黄连——苦口婆心
猪八戒吃黄连——苦了大嘴的
铁钉钉黄连——硬往苦里钻
冰糖煮黄连——同甘共苦
苦胆煮黄连——苦不堪言
井底栽黄连——苦得深
鼻尖上抹黄连——苦在眼前
一年四季挖黄连——专门挖苦人
黄连锅里煮粉参——从苦中熬过来的
黄连甘草一担挑——一头苦来一头甜
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
苦瓜藤攀黄连树——苦命相连
黄连拌苦瓜——苦上加苦
黄连拌生姜——辛苦了
黄连打官司——诉苦
黄连树上结糖梨——甜从苦中来
黄连木雕寿星——苦老头儿
黄连木雕娃娃——苦孩子
黄连疙瘩当哨吹——苦中作乐
黄连泡茶——自找苦吃
黄连水洗头——苦恼(脑)
黄连水洗澡——从头苦到脚
黄连树下一棵草——苦苗
黄连树上挂苦胆——苦相连
黄连树下喊上帝——叫苦连天
黄连汁里泡三年——苦透了
黄连水煮汤元——有苦有甜
黄连窝里生下来的——苦出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788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哑巴讲演
下一篇: 哑巴进庙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