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穿衣戴帽

民俗 2023-09-17 20:35:52

最佳答案:

各有一套

穿衣戴帽相关歇后语

歇后语:两只脚塞进一靴子------还有犬守夜,鸡司晨-------还有长衫改夹袄-------西瓜地里散步------

犬守夜,鸡司晨——各守本分
长衫改夹袄——取长补短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圆).
再送你一些

1.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2. 八个麻雀抬娇——担当不起

3. 八个瓶子七个盖——缺一

4. 八十老汉吹笛子——上气不接下气

5. 八月十五蒸年糕——赶早(枣)

6.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7. 八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大半年

8. 八级工程师——精益求精

9.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10. 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11. 班门弄斧——假充内行

12. 板面上钉钉——一定(腚)吃亏

13. 半夜做恶梦——虚精一场

14. 半夜三更放火炮——一鸣惊人

15. 半空中点灯——高招(招)(高明、高盼)

16. 半天空里吹喇叭——高调

17. 半斤八两——都差不多

18.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空出其来

19. 伴唱——随声附和

20.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21. 扁担吹火——一窍不通

22. 波菜煮豆腐——一清(青)二白

23. 踩着地图走路——一步十万八千里

24. 裁缝搬家——依依(衣衣)不舍

25. 踩高跷过独木桥——艺高胆大

26. 蚕宝宝吃桑叶——胃口越来越大

27. 苍蝇会蜘蛛——自投罗网

28. 曹操的人马——多多益善

29.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巧用天时)

30. 草原上的百灵鸟——嘴巧

31. 茶馆里开除的伙计——哪壶不开提哪壶

32. 搽胭脂坐飞机——美上天了

33. 抓东墙补西墙——顾此失彼

34. 长白山的野人参——来之不易

35. 长江黄河流入海——殊途同归

36. 常胜将军——百战百胜

37. 唱戏的打板子——一五一十

38. 炒菜的铲子——尝尽了酸甜苦辣

39. 乘子底下丢了人——真乖

40. 城墙上吊帘子——没门

41. 秤砣囫囵吞——铁了心

42. 吃了算盘珠子——肚里有数;心中有数

43. 吃剩饭长大的——光出馊主意

44. 出门坐飞机——远走高飞

45. 出水的芙蓉——一尘不染

46. 空背心做辑——露两手

47. 穿衣戴帽——各有一套

48. 船老大带徒弟——从何(河)说起

49. 窗户棂里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50. 锤子钉钉子——入木三分

51. 此曲只应天上有——不同凡响

52. 打蛇打到七寸——恰中要害

53. 打手击掌——一言为定

54. 打足气的皮球——一拍三跳

55. 大白天见阎王——活见鬼

56. 大公鸡吃米——不计其数

57.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与猴子有关的歇后语?

猴儿的脸,猫儿的眼 ———— 说变就变;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猴儿戴帽子 ———— 装人样;衣冠禽兽

猴儿戳蜂窝 ———— 自讨苦吃

猴儿吃芥末调味品。味辣 ———— 傻了眼;翻白眼

猴弹棉花狗拉车 ———— 乱套了;乱了套

猴戴皮巴掌 ———— 毛手毛脚

猴吃辣椒 ———— 抓耳挠腮

和孙猴子比翻跟斗 ———— 差著十万八千里

发了疯的猴子 ———— 上蹿下跳

峨眉山的猴子 ———— 机灵得很

断臂的猴子 ———— 高攀不起

八十岁公公耍猴子 ———— 老把戏

狐狸当猴耍 ———— 不害臊;不知臊

猴嘴里掏枣,虎口内走人 ———— 怎么可能

猴子坐天下 ———— 手忙脚乱;毛手毛脚

猴子坐旗杆 ———— 人不像人,猴不像猴

猴子坐金銮殿 ———— 不似人君

猴子坐轿 ———— 不服人抬

猴子坐江山 ———— 毛手毛脚

猴子坐火箭 ———— 远走高飞

猴子坐宫殿 ———— 惹祸大王

猴子捉蝨子 ———— 瞎抓

猴子装人 ———— 忘了自己长尾巴

猴子争衔菸斗 ———— 假装

猴子照镜 ———— 得意忘形;难看

猴子斩尾巴 ———— 一溜不回头

猴子摘磁瓶 ———— 顺杆爬

猴子摘瓷瓶 ———— 顺竿儿爬;顺杆爬

猴子栽花 ———— 挪挪放放

猴子摇石柱 ———— 纹丝不动;顺杆爬

猴子摇扇子 ———— 学人样;也想学人本事

猴子沿钢丝 ———— 善搞平衡

猴子学走路 ———— 假猩猩;假惺惺

猴子学人样 ———— 装相

猴子选瓜 ———— 越选越花

猴子笑兔子没尾巴 ———— 彼此一样

猴子想变人 ———— 尾巴遮不住

猴子相火 ———— 朝喀里搭

猴子下井取月亮 ———— 想得美

猴子玩爆仗 ———— 自放自惊

猴子玩把戏 ———— 老一套;活现形

猴子推车 ———— 干瞪眼;白瞪眼

猴子头上戴金冠 ———— 惹祸大王

猴子偷西瓜 ———— 连滚带爬

猴子偷南瓜 ———— 滚的滚,爬的爬;连滚带爬

猴子偷黄连 ———— 自讨苦吃;自找苦吃

猴子跳加官 ———— 人面兽心;人面善心

猴子套绳子 ———— 解不开;不解

猴子躺在针毯上 ———— 坐立不安

猴子身上 ———— 摆不住蝨子

猴子上桃树 ———— 肚里实实的

猴子上树 ———— 高攀了;爬得快;拿手戏

猴子上旗杆 ———— 顺杆爬

猴子上果树 ———— 肚里充实

猴子上杆 ———— 爬得真快

猴子扫地 ———— 眼前光鲜

猴子亲孩子 ———— 一阵一阵的

猴子前头 ———— 玩不得刀

猴子骑骆驼 ———— 往上窜

猴子扑嫦娥 ———— 痴心妄想

猴子 *** ———— 自来红;眼红;坐不住;坐勿热

猴子披虎皮 ———— 装大个

猴子捧烫瓦罐 ———— 团团转

猴子盘雀雀 ———— 非盘出血不可

猴子爬枣树 ———— 口里难掉出枣来

猴子爬樱桃树 ———— 粗人吃细粮

猴子爬箱子 ———— 不干了

猴子爬梯 ———— 一跃而上

猴子爬树梢 ———— 到顶了

猴子爬石崖 ———— 显出你的能耐来

猴子爬上凉亭睡 ———— 丑鬼耍风流

猴子爬上粪堆顶 ———— 妄想称王

猴子爬山 ———— 一跳一蹴

猴子爬竿 ———— 直线上升

猴子爬杆狗钻圈,黄鼠狼专钻水道眼儿 ———— 各有各的门道

猴子爬杆 ———— 到顶了

猴子爬到竹竿头 ———— 到顶了

猴子爬到树梢上 ———— 你算爬到顶了

猴子爬到板凳上 ———— 俨然像个人

猴子泥墙 ———— 小手

猴子拿蝨子 ———— 瞎抓

猴子拿帽子 ———— 等着要钱

猴子埋仔 ———— 做事多变

猴子拉溪—坏肚肠;坏了肠子了;坏肠子;坏了肠子 ————

猴子拉碾子 ———— 不懂那一套;不听使唤

猴子烤火 ———— 往怀里扒;不沾人气;朝自己怀里扒

猴子看书 ———— 假斯文

猴子看镜子 ———— 得意忘形;望了自己;忘了自己

猴子看镜 ———— 得意忘形

猴子看果子 ———— 留不得

猴子看果园 ———— 监守自盗;求之不得;越看越少;越看越光;自食其果

猴子看报纸 ———— 假装斯文

猴子看报 ———— 假斯文

猴子井底捞月亮 ———— 空欢喜一场;白喜欢;白欢喜一场

猴子进公园 ———— 供人观赏

猴子教书 ———— 坐不住

猴子见水果 ———— 欢天喜地

猴子捡生姜 ———— 吃也不是,丢也不是

猴子捡了一块姜 ———— 吃了怕辣,丢了又舍不得

猴子捡了块姜 ———— 吃了怕辣,不吃又舍不得

猴子捡得锡 ———— 空欢喜

猴子拣块姜 ———— 吃打又辣,甩打又舍不得

猴子驾辕 ———— 不听那一套;不吃这一套

猴子会爬树 ———— 不用你教

猴子观花 ———— 印象不深

猴子翻跟头 ———— 轻巧;就那么几下子

猴子夺锣鼓 ———— 不玩了

猴子夺锣槌 ———— 定了要钱的心

猴子顶笆斗 ———— 身子不大头不小

猴子跌山 ———— 麻痹大意

猴子叼菸卷 ———— 像人不是人

猴子的脸 ———— 说变就变;一会儿一变

猴子的尻子 ———— 坐不住

猴子的姜 ———— 丢掉舍不得,吃过又辣

猴子倒立 ———— 尾巴翘起来了

猴子戴毡帽 ———— 假充人形

猴子戴上乌纱帽 ———— 不知自己多大的官;不知自己是多大的官

猴子戴纱帽 ———— 私充官人

猴子戴帽子 ———— 充人

猴子戴帽唱戏 ———— 想起一出是一出

猴子戴帽唱大戏 ———— 想起一出是一出

猴子戴帽 ———— 假充人

猴子戴凉帽 ———— 不知几品

猴子戴礼帽 ———— 假充人

猴子戴假面具 ———— 人面兽心

猴子戴花帽 ———— 贪冠不怕头痛;贪官不怕头痛

猴子戴花 ———— 学人样

猴子戴胡子 ———— 没那一套

猴子戴搭帽 ———— 假充人形;冒充人样

猴子戴搭搭帽 ———— 假充人形

猴子戴草帽 ———— 看人干啥它干啥;人干啥它干啥;充人

猴子带眼镜 ———— 假斯文

猴子带皮手套 ———— 毛手毛脚

猴子带礼帽 ———— 想混出一个人样

猴子带搭帽 ———— 假充人形

猴子打拳 ———— 小架式

猴子打加冠 ———— 要钱

猴子打哈欠 ———— 沉不住气

猴子打跟头 ———— 连儿上

猴子打灯笼 ———— 凑热闹

猴子吹喇叭 ———— 没人声;难听;真难听

猴子穿衣戴帽 ———— 私充人物

猴子穿衣 ———— 假充人

猴子穿花衣 ———— 光显自己漂亮

猴子穿汗衫 ———— 半截不像人

猴子穿大褂 ———— 装人样;充阔佬

猴子穿背心 ———— 露两手

猴子舂米 ———— 乱舂;乱冲

猴子舂碓 ———— 乱冲;乱舂

猴子吃枣 ———— 不吐核

猴子吃玉米 ———— 专拣嫩的捏

猴子吃糖 ———— 别人给的

猴子吃生姜 ———— 辣喉;辣猴

猴子吃麻搪 ———— 扒拉不开

猴子吃麻花 ———— 满拧

猴子吃了蒜 ———— 挠著 *** 转

猴子吃辣椒 ———— 抓耳挠腮;抓耳搔腮;光翻白眼

猴子吃薄荷 ———— 好良心;好凉心

猴子长角 ———— 出洋相

猴子不钻圈 ———— 多筛几遍锣

猴子不咬人 ———— 架式难看;嘴脸难看

猴子不跳圈 ———— 多打几遍锣

猴子不上竿 ———— 多敲几遍锣;是锣鼓打的不紧

猴子不上杆 ———— 多敲几遍锣

猴子不吃人 ———— 相貌难看;生相难看;嘴脸难看

形容讽刺人的歇后语和成语是什么呢?

形容讽刺人的歇后语

1烧香赶出和尚-喧宾夺主

2、茶铺里的水-滚开

3、六十岁吹鼓手-赶时髦

4、月亮底下点灯笼-多此一举

5、长竹竿进城门-转不过弯

6、牛头不对马嘴-胡拉乱扯

7、木板上钉钉-个个算数

8、井底雕花-深刻

9、飞机上吊蟹-悬空八只脚

10、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别提了

11、公鸡尾巴-翘得高

12、开了瓶的烧酒-好冲

13、口里含冰糖-嘴甜

14、山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15、山西骡子学驴叫-南腔北调

16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点子

17七个钱对半分-不三不四

18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9大门上的春联--对红

20大松树作烧火柴-大材小用

21三只脚的板凳-不稳

22三人两根须-稀少

23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

24二十一天孵不出小鸡-坏蛋

25二锅头的瓶子-嘴紧

26一粒老鼠粪-搞坏一锅汤

27盘象棋下两天-棋逢对手

28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29一个教师一路拳-各有各的打法

冬天的扇子-没用处;尽受冷落

豆腐拌腐乳-越弄越糊涂;越搞越糊涂

对牛弹琴-不入耳,难入耳;充耳不闻;白费劲;枉费工

飞机上聊天-高谈阔论

风吹墙头草-两边倒

佛爷的桌子-碰不得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井底的蛤蟆-目光短浅

南天门的灯笼-照得高

夜里的风雨-下落不明

泥菩萨的眼睛-有珠无光

尾巴上绑芦苇-假充大公鸡

没有根的浮萍-无依无靠

床底下竹笋-长不高

旱地的螺蛳-有口难开

花生的壳,大葱的皮--管管一层

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

孔夫子唱戏一出口成章

形容讽刺人和成语

败军之将 ?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

贵人多忘事 ? ?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 ?

滑天下之大稽 ? ?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 ? ?

【为虎作伥】:比喻帮助恶人作恶,干坏事。

【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恐吓人

【谋权篡位】:指封建时期臣子用非正常的手段来谋夺君主帝位或者取得朝中大权的行为。

【狗仗人势】: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或物。

【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做出一种姿势,用来比喻故意做作。

【阿谀奉承】:拍马屁,说恭维别人话,讨好别人的词语。

【好吃懒做】: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恬不知耻】: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厚颜无耻】: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刚愎自用】: 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

【阳奉阴违】: 指表面遵从,暗中违反。

【鼠目寸光】: 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挂羊头卖狗肉】: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败军之将】: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拜赐之师】: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伴食宰相】:伴食:陪着人家一 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补阙灯檠】: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不倒翁】: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轻下重,扳倒后自己能竖立起来。现多用于讽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

【吹大法螺】: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

【大人先生】:旧时指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有时带讽刺意味。

【对牛鼓簧】: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伏猎侍郎】:侍郎:古代官名。后用其讽刺读别字的官员。

【贵人多忘事】: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何见之晚】:为什么到现在才见到它?讽刺人孤陋寡闻。

【滑天下之大稽】: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

【话中带刺】: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

【夹枪带棒】:指言语中暗藏讽刺。

【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金口玉言】: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荆人涉澭】: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敬而远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口谈道德,志在穿窬】:穿窬:指偷摸盗窃的行为。嘴上在讲仁义道德,心里却在想着翻墙越壁偷东西。常用以讽刺伪君子。

【冷嘲热讽】:冷:不热情,引 伸为严峻;热:温度高,引申为辛辣。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785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