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吃了秤舵

民俗 2023-09-17 15:11:29

最佳答案:

铁心了(比喻下了决心了不可改变。或比喻狠了心,心肠硬,不为感情所动。)

吃了秤舵相关歇后语

关于吃的歇后语及答案集锦?

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口语表达形式,它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幽默生动,富於哲理。下面我整理的关于吃的歇后语。希望大家通过歇后语,能够更加深刻理解汉语的语言特点!

吃稀饭泡米汤多余

吃得耳朵都动弹味道好爽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吃辣的送海椒,吃甜的送蛋糕投其所好

吃过三斤老蒜头好大的日气

吃过响午搭旱车不赶趟

吃著菠萝间酸甜明知故问

吃饭泡米汤喝粥的命

吃多了碎米罗唆

吃瓜子吃出虾米来什么人***仁***都有

吃了磨刀水的锈气在内

吃了芋头不下肚顶心顶肺

***比喻心中忿忿不平,忍受不下去。或心里不好受。***

吃了秤舵铁心了

***比喻下了决心了不可改变。或比喻狠了心,心肠硬,不为感情所动。***

吃了算盆子心里有数

***比喻心里知道情况和问题的底细。***

吃了扁担横了肠子***比喻决心很大,豁出一切。***

吃了木炭黑了良心***比喻心肠变坏。***

吃柳条拉筐子肚子里编***比喻某件不是真的,是人编造出来的。***

吃上辣椒屙不下两头难受

吃咸鱼蘸酱油多此一举

吃猪肉念佛经假善人

吃剩饭长大的尽出馊主意

***比喻净出歪歪,或子。***

***的狗嘴巴臭

吃过黄连喝蜂蜜先苦后甜

吃了蜂蜜心里甜

吃了冰糖吃豆腐先硬后软

吃了豆腐软了心

吃了***昏昏欲睡

吃了蝎子心肠歹毒

吃下苍蝇直感到恶心

吃多了盐尽讲闲***咸***话

吃著肥肉唱歌油腔滑调

吃著话梅讲话股酸味

冰糖做药引子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我收集了冰糖做药引子歇后语,欢迎欣赏!

冰糖做药引子歇后语 冰糖做药引子

答案:

苦中有甜

相关阅读:歇后语

吃稀饭泡米汤——多余

吃得耳朵都动弹——味道好爽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吃辣的送海椒,吃甜的送蛋糕——投其所好

吃过三斤老蒜头——好大的日气

吃过响午搭旱车——不赶趟

吃着菠萝间酸甜——明知故问

吃饭泡米汤——喝粥的命

吃多了碎米——罗唆

吃瓜子吃出虾米来——什么人(仁)都有

吃了磨刀水的.——锈气在内

吃了芋头不下肚——顶心顶肺

(比喻心中忿忿不平,忍受不下去。或心里不好受。)

吃了秤舵——铁心了

(比喻下了决心了不可改变。或比喻狠了心,心肠硬,不为

感情所动。)

吃了算盆子——心里有数

(比喻心里知道情况和问题的底细。)

吃了扁担——横了肠子

(比喻决心很大,豁出一切。)

吃了木炭——黑了良心

(比喻心肠变坏。)

吃柳条拉筐子——肚子里编

(比喻某件不是真的,是人编造出来的。)

吃上辣椒屙不下——两头难受

吃咸鱼蘸酱油——多此一举

吃猪肉念佛经——假善人

吃剩饭长大的——尽出馊主意

形容吃的歇后语

汉语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形容吃的歇后语,希望大家喜欢。

形容吃的歇后语摘抄精选10句 1) 吃得耳朵都动弹味道好爽

2)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 吃辣的送海椒,吃甜的送蛋糕投其所好

4) 吃猪肉念佛经假善人

5) 吃剩饭长大的尽出馊主意(比喻净出歪歪,或子。)

6) 吃过屎的狗嘴巴臭

7) 吃过黄连喝蜂蜜先苦后甜

8) 吃了蜂蜜心里甜

9) 吃了冰糖吃豆腐先硬后软

10) 吃了豆腐软了心

形容吃的歇后语摘抄大全 1) 吃过三斤老蒜头好大的日气

2) 吃过响午搭旱车不赶趟

3) 吃着菠萝间酸甜明知故问

4) 吃饭泡米汤喝粥的命

5) 吃多了碎米罗唆

6) 吃瓜子吃出虾米来什么人(仁)都有

7) 吃了磨刀水的锈气在内

8) 吃了芋头不下肚顶心顶肺(比喻心中忿忿不平,忍受不下去。或心里不好受。)

9) 吃了秤舵铁心了(比喻下了决心了不可改变。或比喻狠了心,心肠硬,不为感情所动。)

10) 吃了算盆子心里有数(比喻心里知道情况和问题的底细。)

11) 吃了扁担横了肠子(比喻决心很大,豁出一切。)

12) 吃了木炭黑了良心(比喻心肠变坏。)

13) 吃柳条拉筐子肚子里编(比喻某件不是真的,是人编造出来的。)

14) 吃上辣椒屙不下两头难受

15) 吃咸鱼蘸酱油多此一举

16) 有窝头还要馒头好了还要更好

17) 斗大的馒头没处下日

18) 隔年的馒头早发的

19) 刚出笼的馒头烤着吃欠火

20) 馒头里包豆渣人家不夸自己夸

21) 豆腐渣蒸馒头散了

22) 刚上蒸笼的馒头面生

23) 隔年的馒头早发了

24) 笼屉上抓馒头稳拿

25) 馒头做枕头不愁吃

26) 馒头开花气大了

27) 破蒸笼蒸馒头浑身是气;气不打一处来

28) 钦打的馒头啃不动

29) 蒸笼里的馒头自大;自我膨胀

30) 吃稀饭泡米汤多余

31) 吃得耳朵都动弹味道好爽

32)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3) 吃辣的送海椒,吃甜的送蛋糕投其所好

34) 吃猪肉念佛经假善人

35) 吃剩饭长大的尽出馊主意(比喻净出歪歪,或子。)

36) 吃过屎的狗嘴巴臭

37) 吃过黄连喝蜂蜜先苦后甜

38) 吃了蜂蜜心里甜

39) 吃了冰糖吃豆腐先硬后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737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