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吃红薯蘸(zh

民俗 2023-09-17 14:49:12

最佳答案:

n)蒜汁

吃红薯蘸(zh相关歇后语

歇后语全集!

各逞其能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打锣卖糖---各干一行
叫化子打狗--- 一手功夫
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的一得可取
驴拉磨子牛耕田---各有各的活儿
鸡肉炒酸辣子---各是各的味道
卤水点豆腐--- 一物降一物
卖醋卖糖---各管一行
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皇帝面前比武---各显神通
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各有所长
鸭子落水---各奔前程
秤不离砣,公不离婆,扁担不离油箩箩---各是各一套
黑处作揖---各尽其心
花生的壳,大葱的皮--- 一层管一层
相逢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光明正大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张牌摊开---明摆着
小秃头上拍苍蝇---正打(大)光明
打开窗子谈心---讲亮话
石灰窑里过路--- 一身洁白
白纸上 写黑字---明摆着的
光脑壳上落苍蝇---明摆着
玻璃掉在镜子上---明打明
桥是桥,路是路--- 一清二白的

 

光说不做
一伙哑巴在一起---指手划脚
飞机上装麦克风---空喊
天宫里弹琴---好听
布袋里装菱角---出嘴不出身
老母猪打架---光动嘴
光说不练---嘴巴子戏
放落斧头聊天---只说不做
嘴里衔灯草---说得轻巧
嘴皮子抹白糖---说得甜
铁嘴豆腐脚 ---能说不能行
属公鸡的---光叫唤不下蛋
弹花匠的女儿---会弹(谈)不会纺
象棋斗胜---纸上谈兵
拿着缰绳当汗毛揪---说得轻巧
喜鹊子---嘴甜
媒婆的嘴巴---会讲
燕子做窝---嘴巴苦

 

过早适时太迟
十冬腊月捞红鱼---时辰不到
十二月送蒲扇---不识时务
八十岁学吹打---迟了
九月种花生---不合时宜
三十夜催年猪---为时太迟
大年三十卖年画---不能再迟了
大年三十看日历---没有日子了
六月天穿皮袍---不是时候
六月里借扇---不识时务
水淹田园再筑坝---晚了
牛上田坎扯尾巴---迟了
半夜里摸帽子---早着哩
正月初二拜丈母娘---正适时
正月十五贴年画---迟了半个月
过了中秋节栽早稻---迟了季节
买好帽子等头大---准备过早
吃过午饭打更---早得很
报晓的公鸡---叫得早
纸马店失火---迟早也是烧
烂掉的红薯满街送---不识时务
临上轿穿耳朵---来不及了
临渴掘井---怎么来得及
临事抱佛脚 ---来不及了
屎急找茅厕---来不及了
秋天里卖凉粉---不识时务
贼去了关门---迟了
雪里送炭---正是时候
隔年的皇历---过时了
煎过三扁的药---早就倒了
端午节拜年---不是时候
瞎子挑水---早就过了井(景)了

害怕
一百只老鼠咬猫---没一个下口处
万岁爷掉在井里---不敢捞(劳)你的大驾
山碲见了老虎皮---望而生畏
小娃娃放爆竹---又爱又怕
见了猫就怕---胆小如鼠
田鸡钻进水里---不敢出头露面
老虎拉车---没人赶
老虎进了城---家家都关门
没笼头的野马---悄悄儿跑了
枪头上的雀儿---吓破了胆
苻坚逃到八公山---草木皆兵
狗见扁担---拔腿就跑
狗咬刺猬---两家都怕
受惊的水老鼠---怕出头露面
树叶掉下来怕打破头---胆小鬼
钟鼓楼上的麻雀---吓破了胆
耗子吃猫屎---悄悄的
夏天发抖---不寒而栗
阎王开饭店---鬼都不敢上门
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骑在老虎背上---不敢下来
属老鼠的---胆小鬼
偷来的锣鼓---打不得
棺材里打铳---吓死人
蛤蟆爬在脚背上---咬倒不咬吓一跳
墙头上睡觉---不敢翻身
踩着草绳就蛇---被蛇吓怕了

 

害羞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放屁拉抽屉---遮脸红
神主头上使剪刀---修(羞)先人
城隍老爷不穿裤子---羞死鬼
眉毛上吊扫把---扫(臊)脸
荷叶做雨伞---难遮羞
猫儿屙屎---自己遮盖
新娶的媳妇---不肯见人
新媳妇打屁---暗消了
新媳妇上花轿---扭扭捏捏

好吃懒做
二十八岁大姑娘---想夫(享福)
十八岁的宫娥姐---正在想夫(享福)哩
八十婆婆嫁到米馆里---不图生意只图吃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磨洋工
小狗落屎缸---饱吃一餐
小娃娃看见糖罗汉---哭也要吃,笑也要吃

带有植物的歇后语_植物歇后语大全

歇后语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溶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带有植物的歇后语篇,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带有植物的歇后语篇1

1、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2、臭水坑里的核桃——不是好人(仁)

3、戴着乌纱弹棉花——有弓(功)之臣

4、猪头抹黄连——苦恼(脑)

5、韭菜炒蒜苗——清(青)一色

6、砸开的核桃——有人(仁)儿

7、南天门上种南瓜——难(南)上加难(南)

8、二两棉花——弹(谈)不上

9、黄连水洗头——苦恼(脑)

10、清水煮白菜——一清(青)二白

11、枣核儿解板——没有几句(锯)

12、五朵梅花开一朵——四肢(枝)无力

13、南天门种南瓜——难上难(南上南)

14、墙头种白菜——难交(浇)

15、山里红包粽子——没找(枣)

16、虫子钻进核桃里——冒充好人(仁)

17、苦瓜煮黄连——苦闷(焖);苦在一起了

18、棉花铺失火——谈(弹)不得;无法谈(弹)

19、八月间的核桃——满人(仁)

20、沤烂的花生——不是好人(仁)

21、大槐树上挂电灯——四方有名(明)

22、落了三年黄梅雨——绝情(晴)

23、生虫的核桃——不是好人(仁)

24、嗑瓜子吃核桃——不能不求人(仁)

25、枣子骨头——两头奸(尖)

26、四两棉花八张弓——细谈(弹)

27、弹棉花的戴乌纱帽——有功(弓)之臣

28、棉花湿了水——不谈(弹)了

29、湿水棉花——谈(弹)不得;无法谈(弹)

30、棒槌弹棉花——乱谈(弹)

带有植物的歇后语篇2

1、蒜薹子炒豌豆——光棍遇到滚子客

2、黄连树上拉二胡——苦中作乐

3、上山刨黄连——自讨苦吃;自找苦吃

4、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5、黄连树下背诗书——苦读

6、园里的葵花——永远向阳

7、黄连树下一根草——苦苗苗

8、大象吃黄连——苦相;苦象

9、对着桑树咒槐树——指桑骂槐

10、东扯葫芦西扯瓢——胡拉乱扯

11、苦瓜拌黄连——苦上加苦

12、屋背上的葫芦——两边滚

13、光筷子夹豌豆——滑头对滑头

14、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

15、渔网装豌豆——张口就漏完了;一个不留;漏完了

16、水里的葫芦——两边摆;老是在上面浮着;浮在上面

17、瘸拐李的葫芦——不知装的什么药儿

18、豌豆花儿——心里红;芯里红

19、口咽黄连——心里苦

20、烤红薯——辗转反侧

21、无牙佬吃红薯叶——吞下半截还要拉出来

22、公鸡吃了黄连籽儿——苦也不敢提;苦也不敢啼

23、喝了黄连猪胆汤——一肚子苦水

24、躺到病床上摘牡丹——临死还贪花

25、哑仔吃黄连——有苦话伓出;有苦自己知

26、向日葵把头切了——大笋;大损

27、黄连和尚——苦师父

28、黄连甘草挑一担——一头苦来一头甜

29、黄连刻的娃娃——苦孩子

30、灶里煨红薯——不到熟透不外掏

带有植物的歇后语篇3

1、抱着黄连做生意——苦心经营

2、黄连木刻的寿星——苦老头;苦到老

3、葫芦壳挂在颈上——自找麻烦

4、东拉葫芦西扯瓢——碰到什么抓什么;胡拉乱扯

5、炉子里烤山芋——拣熟的拿

6、苦瓜泡进黄连汤——苦得说不成

7、黄连树下唱大戏——苦中作乐;苦中取乐

8、地葫芦不叫地葫芦——小藕儿;小呕儿

9、葫芦里看地图——糊里糊涂

10、绸缎上锈牡丹——锦上添花

11、卖红薯的丢了秤——就这一骨碌

12、吃酒下红薯——肚里发酵

13、吃子黄连跳舞——苦中取乐

14、讨口子要黄连——自讨苦吃

15、苦瓜煮黄连——苦闷(焖);苦在一起了

16、水面上的葫芦——不稳

17、竹筒倒豌豆——一干二净

18、葫芦落水——吞吞吐吐;摇摇摆摆

19、麻布手巾绣牡丹——配不上;不配

20、额头上插牡丹——忍痛图好看

21、葫芦里装水——为的是嘴;点滴不漏

22、大路边的牡丹——众人共赏

23、黄连做哨儿吹——苦中寻乐;苦中寻乐趣儿

24、霜打的牡丹——白了头

25、葫芦架子一齐倒——分不清,理不明

26、半夜吃黄连——暗中叫苦

27、刚出土的黄连——苦苗苗

28、水里头按葫芦——你起我落;按住乜一个,按不住那一个

29、葫芦落塘——摇摇摆摆;吞吞吐吐

30、槐树下弹琴——苦中作乐;苦中取乐


带有植物的歇后语_植物歇后语大全相关文章:

★带有植物的歇后语

★含有植物的歇后语有哪些

★季节的歇后语

★关于动植物的歇后语及答案集锦

★动植物歇后语

★有关草的歇后语大全集锦

★有关草的歇后语大全集锦(3)

★与植物有关的谚语有哪些

★关于植物的成语歇后语

★写出关于植物的谚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734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