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苦水多
药王爷的肚子相关歇后语
导语:草药是我国大夫用来治病救人的材料,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药草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老母鸡跳进药材铺 自找苦吃
2、 烂透的毒疮 不可救药
3、 烂膏药贴在好肉上 没病找病;自找麻烦
4、 拉肚子吃泻药 胡摆治
5、 拉肚子吃补药 白搭;无济于事;白费劲
6、 夸嘴的郎中 无好药
7、 苦胆煮黄连 苦汤熬苦药
8、 开刀不上麻药 蛮干;硬干
9、 煎过三遍的药渣 早该倒了
10、煎过三遍的.药 无用之物;废物
11、脊背长疮,胸口贴膏药 不顾后患
12、换汤不换药 老一套
13、胡子贴膏药 毛病
14、过时的药 失效了;没用
15、放屁踩着药捻子 赶到点子上了
16、肚脐眼里点眼药 心里有病
17、肚脐眼巴膏药 贴心;没病找病
18、疮口上贴膏药 揭不得
19、吃错了耗子药 胡折腾
20、城隍庙里卖假药 哄鬼
21、馋嘴巴走进药材店 自讨苦吃
22、病人装进棺材 不可救药
23、病人膏盲 不可救药;没治了
24、病人断了气 要(药)来也没用
25、白灰店里买眼药 找错了门(比喻门路不对。)
26、按老方子吃药 还是老一套
27、煎饼果子下毒药 别来这一套
28、灰堆里烧山药 都是些灰(混)蛋
29、药铺裏开抽屉 找玩(找丸)
30、陈年中草药 发烂渣
31、人吓人 好易晕(广东俗语云:人吓人无药医意思谓畀人吓惨过俾鬼吓)
32、生草药 系又罯,唔系又罯
33、肚脐上面巴膏药 贴(铁)了心
34、中药铺里的甘草 用途广
35、火药碰火柴 好大的火气
36、石头生病 无可救药
37、松香膏药 找毛病
38、腮帮贴膏药 不留脸面
39、药锅里煮珍珠 清汤寡水
40、膏药子弟 饱食终日
41、扁鹊开药方 妙手回春
42、江湖黄六卖膏药 招摇撞骗(黄六:泛指江湖卖假药的人)
43、头上贴膏药 有点毛病
44、一日三笑 不用吃药
45、冰糖做药引子 苦尽甜来
46、按方抓药 照办
47、八大锤卖膏药 干说不练
48、八十年的山药 块大;大块
49、喝糊糊屙山药 拉上疙蛋了
50、石头缝里长山药 两头受夹
51、肚脐眼儿里灌汤药 心服口不服
52、药料里甘草 缺不得;缺勿得;样样有分;缺他不得;缺它不得;缺他勿得;罢勿得;百有份;罢弗得
53、嘴里吃了鸟枪药 说话冲
54、糖衣药丸 苦在肚里
55、药王爷的嘴巴 吃尽了苦头;吃尽苦头
56、吃了砒霜药老鼠 划不着
57、批头放闹药 你闹我鸡公啊
58、无病抓药 自讨苦吃
59、弥陀身上贴膏药 服贴;佛贴
60、开眼吃老鼠药 自作死;明吃亏
61、肚里疼吃眼药 解疑心哩
62、关住门卖疥药 痒了自来
63、烂衙门眼药 点灰皮
64、药材店里的揩桌布 苦得很
65、强行灌药 不服也得服
66、相信骗人布之语 无药可医
67、嘴头开火药铺 张口就炸
68、药店里的揩布 甜酸苦辣都尝过
69、欧家隆卖药 赚得舞
关于嘴巴的歇后语大全
嘴巴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对于嘴巴,在歇后语中可是有幽默的诠释哦~
河蚌的嘴巴 闭着
歪嘴巴和尚吹喇叭 一股斜气;一股邪气
药王爷的嘴巴 吃尽了苦头;吃尽苦头
喝完烧酒挨嘴巴 里外发烧
鸭子嘴巴 叽哩呱啦
嘴巴贴膏药 开不得口
媒婆的.嘴巴 会讲;能说会道
白糖嘴巴刀子心 口蜜腹剑
八十年的碓嘴巴 老椎头;老对头;老碓头
八哥嘴巴 会说不会做
八哥儿的嘴巴 随人说话;人云亦云;会说不会做
嘴巴上挂油瓶;夜耗子上灯台 油嘴滑舌
狗嘴巴上贴对联 没门(无门)
八哥的嘴巴 随人说话;能说会道
被封住了嘴巴 哼不得声
苍蝇嘴巴狗鼻子 真灵;灵的很
馋嘴巴走进药材店 自讨苦吃
打破嘴巴骂大街 血口喷人
打人嘴巴还吐唾沫 欺人太甚
赌徒的嘴巴 尽说到点子上
凡士林涂嘴巴 油腔滑调
风箱的嘴巴 光会吹
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蜜糖嘴巴刀子心 阴毒
捏鼻子捂嘴巴 不闻不问
小孩的屁股,醉汉的嘴巴 难控制
许了身子还挨嘴巴 太冤枉
燕子的嘴巴 两岔
一张嘴巴两张皮 横说竖说都有理
鹦鹉的嘴巴 会说不会做
猪八戒的嘴巴 自我欣赏
嘴巴搁在锅台上 光等吃
嘴巴含钢针 说话带刺
嘴巴里藏刀子 出口伤人
嘴巴两张皮 咋说咋有理
嘴巴上挂笼嘴 吃不开
嘴巴上挂油瓶 油嘴滑舌
嘴巴上抹蜜 说得甜
嘴巴一张,看得见肚肠 一贫如洗
嘴巴子戏 光说不练
;
提起药王爷孙思邈来,那几乎大人小孩没有不知道的。都知道他医术通神,救的人都得成千成万地数,就连他的徒子徒孙也都是朝野闻名的国医圣手。老百姓把他称为活神仙。
谁想这位活神仙一百岁时却得了病,自己根据病情开了几服药,煎好喝了,没见效,反而越来越重。老伴挺着急,就劝他:“当家的,俗话说医不自治,你自己开药既没多大动静,何不找别人看看呢”
药王心里话:老百姓都尊称我为药王,普天下的名医差不多都是我教出来的,谁能给我治病啊!心里这么想,嘴里可就嘟哝出来了:“找人治病,找谁啊!”看来无论什么行当,技艺达到绝顶的人,都是非常寂寞的。
药王奶奶一听孙思邈的话口活动了,赶紧接了话茬:“找谁!找你的弟子啊!你不常说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么!”
孙思邈一听,也是。自己的学生最小的也有五六十岁了,行医这么多年,救了不少人,各有不少看家的本事,倒不妨试试。他点了点头,有气无力地说:“好吧!”
药王奶奶得着老头子这句话,赶紧打发家人去叫自己的徒弟。徒弟们一听说老师病了,再忙也得把事撂下啊!话送出没两天心急的道近的就来了几位。周围府县的徒弟也是急火火地朝这儿赶,陆陆续续到了不少。一时间,黑胡子的、白胡子的、黑头发的、花白头发的、白头发的,可以说是济济一堂。
徒弟们见过师娘,问起师父的情况,药王奶奶倒是嘎崩响脆,说:“你们的师父病了,自己开了几服药也没治好。特意让我把你们几位叫来给他看看。”
徒弟们一听,立刻到卧室里去见师傅。大师兄打头,后边的自动挨个,排着队进了屋,给师父请了安。大师兄就坐在病床前开始给师父诊脉,接着二师兄,三师兄……按着次序一个个来。别看这些人在当地都人五人六的,让人当活神仙供着,可在师父面前,却一个个战战兢兢,连大气都不敢出。
大家伙儿诊完脉,就退出了卧室,到书房里去斟酌处方。也别说,药王爷这些徒弟是真有本事,一致认为师父的病是由风寒引起,气郁不舒、思虑过度。大家你说一味药,我说一味药,连剂量大小也斟酌再三,最后,由大师兄执笔,开出方子,去征求师父意见。
药王爷看了看处方,点了点头:“好吧!”大师兄恭恭敬敬地退了出来,抹了一把汗,这才叫人去照方抓药。药王爷连吃了三剂,结果病不但没有起色,反而连饭也不想吃了。气得药王奶奶把徒弟们都赶跑了,药王孙思邈觉得没有了指望,往床上一躺,就等驾鹤成仙了。
这一天,药王爷门口来了一个游方郎中,挽着牛心发纂,穿得破衣拉撒,腰里系着一条草绳子,手里摇着串铃,哗铃铃,哗铃铃的,在药王门口走来走去,大声吆喝:“专治各种疑难病症,起死回生,药到病除,神仙一把抓!”
开始时,也没人理他,你嚷你的。可是这个游方郎中,认准这块地方了,哗铃铃,哗铃铃,连摇带喊的。看门的可不吃味了,出来挡住了这位先生:“我说先生,你别摇了行不!”
游方郎中一下子停住了:“怎么,你想看病!”
看门的说:“我没病,我是让你别摇了!”
“别摇了,谁知道我是看病的!不看病,我的晌午饭还没辙呢!”
看门的一听,哎哟喝,这位还赖上了,心里说:跟他,不惹气!老太爷病着哩,怕吵,给他俩钱打发他走就得了。看门的打兜里掏出半吊钱递了过去:“先生,我这里有半吊钱,送给你喝两盅吧!”
按说有这好事,游方郎中还不麻利接着!谁想郎中连眼角都没瞥:“你收起吧!你当我是要饭的呢,我是不看病不要钱!”
看门的这个气呀,心说:你是什么东西,给脸不兜着!人一生气,说话就不好听了:“你没打听打听这是谁家么!这是药王孙老爷家,凭你也看病!这不圣人门口卖百家姓么!”
游方郎中呵呵一笑:“没有擒龙手,敢闯龙宫么!治病就得给药王爷治,给别人治不过瘾!”
两个人各说各的理,最后游方郎中哗铃铃一摇串铃,长叹了一声:“我这也是多事,白跟你费这么多唾沫!告诉你们家主事的,明天我还来,叫他别错过机缘,我喝酒去了!”一边说一边踢塌踢塌趿拉着破鞋走了。
药王奶奶听见门口吵吵嚷嚷,不知出了啥事儿,赶紧打发丫环来问,看门的气囔囔地把情况说了。丫环回去一学说,药王奶奶点点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说不准是个不露相的真人。明天他来了,就说我有请!”
第二天大早上,游方郎中就来了,哗铃铃地直摇他那个串铃儿。看门的赶紧进来向药王奶奶禀报:“老夫人,那个吹大话的先生又来了。”
药王奶奶说:“知道啦,你先等等。”药王奶奶进了卧室:“当家的,昨天我跟你说的那位先生来啦!咱们请他看看,反正你是行家,行呢,咱们吃他的药,不行呢,也没啥坏处。”
药王孙思邈无可奈何地应了一声:“好吧!”药王奶奶赶忙吩咐:“有请先生!”
一会儿工夫,游方郎中踢塌踢塌进来了。药王奶奶还真没敢小看这位先生,赶忙请先生坐下,接着把孙思邈的病情简单地跟先生说了说,那先生呵呵一笑:“不妨事,不妨事,我保他当天起床,当天吃饭!”
药王奶奶一听,挺高兴:“那敢情好,就请先生进屋诊脉吧!”
“不用,不用!我用悬丝诊脉!”先生说着就把捆腰的草绳子解了下来,往旁边站着的丫环手里一递:“麻烦这位丫环姐姐把绳子拴在你们老爷脚脖子上,我好诊脉。”
丫环在药王府上见到诊脉治病的事多了,还没见着把草绳子往脚上拴的,不由得抬头看了看老夫人。药王奶奶也觉得二乎,可又想看看下回分解,就点了点头。丫环见老夫人点了头,这才拿着草绳进了卧室。
药王孙思邈在里屋一听游方郎中的大话,心里就有气。心说:你以为你是谁呀,连我药王都没辙了,你行!他这儿正气得五迷三道的,丫环拿着草绳子进来了,说大夫要悬丝诊脉,差点儿把孙思邈给气乐喽,他把脚丫子从被子里伸了出来,让丫环拴上了,心里话:我倒瞅你能玩出什么花活来!外间屋里,那游方郎中煞有其事的用三个手指按着草绳子一头,静心屏气诊脉。过了一会儿,告诉丫环说:“把草绳解了吧,我已经诊清你们老爷的病了。”
丫环把草绳解了,游方郎中把草绳重新缠在了腰上,然后朝药王奶奶作了两个揖:“恭喜老夫人,贺喜老夫人,你家老爷是身怀六甲,要生孩子了!”
药王正躺在床上,支棱耳朵听着这“蒙古”大夫怎么诊断他的病情,听到这话,气得登崩一下子坐了起来,一口浓痰狠狠地啐到了地上,怒叫了一声:“给我轰了出去!”
那个游方郎中没等轰,早就跑到院子里去了,接着话茬说:“你不轰我也走,就等着三天后吃喜面了!”
那个先生走后,药王还气得在地上直走缕儿:“什么玩意儿,这哪是看病,这不是拿我孙思邈打差么!”过了一会儿,觉得嗓子眼干得冒烟儿,赶忙叫丫环:“小春,给我泡碗茶来!”
小春赶紧泡了碗茶送了过来,一看老爷在地上走缕儿,惊喜地叫了声:“老爷,您什么时候能下床了!”
孙思邈也醒过闷来了,是哩,我怎么能下床了!他坐在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琢磨,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不觉中把一碗茶喝了下去。你想想好几天水米没进了,哪架得住茶往下这一打,肚子里咕噜咕噜地直叫唤。
这工夫,药王奶奶把那先生打发走了,进来想看看当家的气坏了没有,一见面还没等她问话,当家的就说话了:“快叫厨房给我弄碗粥来,我饿坏了!”
丫环没等药王奶奶招呼,立时就跑到厨房去了。一会儿,端了碗粥进来,递给了药王。药王孙思邈稀里呼噜就把粥喝了,这才顾得上和药王奶奶叨咕这码事:“你说这事也邪了,我喝了这么多药没管事,愣让这‘蒙古’大夫给气好了,你说怪不怪!”
药王奶奶说:“反正这大夫第三天头还来呢,这事你跟他探讨吧!我可弄不清楚。”
第三天,药王门前又响起了哗铃铃的串铃响。药王孙思邈经过这两天的自我调理,显得神清气爽,精神多了。一听串铃声,赶快吩咐管家:“有请先生!”孙思邈也赶紧迎了出来。大老远看见游方郎中踢塌踢塌地来了,孙思邈迎头就是一礼:“多谢先生妙手回春!”
这位游方郎中也不那么张狂了:“哪里,哪里,刘河间这里给药王前辈请安!”原来,这游方郎中叫刘河间。
宾主到了客厅坐下,彼此客气了几句,药王孙思邈就迫不及待地问起刘河间给自己治病的事。刘河间哈哈一笑:“先生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久治不愈,吃亏在医理高深,把病情复杂化了。您把病情所有的发展趋向都考虑到了,结果郁结在胸,劳神过度。您的学生走的也是您的路子,怎能治好您的病!因此上,我故做张狂,逗您生气,气动则血行,血行则病散,先生的病自然也就好了!”
孙思邈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听刘河间说完了,孙思邈长叹了一声:“不虑则不通,过虑则病生,先生的话太有道理了。”
打那以后,孙思邈和刘河间成了忘年交。刘河间恶治孙思邈的故事,也被当做一件医苑佳话流传下来,一直流传到现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731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药王爷的匾
下一篇: 药王爷的嘴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