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城隍奶奶烧柴灶

民俗 2023-09-17 12:45:00

最佳答案:

鬼火直冒

城隍奶奶烧柴灶相关歇后语

人物的歇后语经典搞笑

关于人物的歇后语经典搞笑

1、 要饭的看丈母娘 穷孝顺

2、 丈母娘跺脚 后悔已晚;为时已晚

3、 丈母娘看女婿 越看越欢喜

4、 丈母娘夸姑爷 好得很

5、 丈母娘瞧女婿 越看越欢喜;越看越顺眼

6、 丈母娘疼女婿 人情人理;诚心实意

7、 丈母娘遇亲家母 婆婆妈妈

8、 见了王母娘娘喊岳母 想娶个天仙女(比喻想娶个美丽非凡的妻子。)

9、 骑着驴子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10、 杨国忠作宰相 江山难靠

11、 宰相的千金 不愁嫁不出去

12、 宰相的千金皇帝的女 不怕没人要

13、 宰相门第元帅府 门当户对

14、 八十岁奶奶搽胭脂 老来俏

15、 八旬奶奶三岁孙 老的老,小的小

16、 城隍奶奶怀孕 出了鬼胎

17、 城隍奶奶烧柴灶 鬼火直冒

18、 老奶奶的'发髻 输(梳)定了

19、 老奶奶吃软柿子 正好

20、 老奶奶的嫁衣 老古董

21、 奶奶的鞋子 老样子

22、 秦始皇的奶奶 有年纪啦

23、 孙女穿上奶奶的鞋 钱(前)紧;老样子

24、 土地奶奶戴花 老来俏

25、 土地奶奶放屁 好神气

26、 土地奶奶跟王母娘娘比美 天地之别

27、 土地奶奶和玉皇爷结婚 远亲

28、 土地奶奶坐月子 养神

29、 王奶奶和玉奶奶 差一点;只差一点儿

30、 阎王奶奶害喜病 怀鬼胎

31、 阎王奶奶绣荷包 鬼花招

32、 姨奶奶的枕头风 软中有硬

33、 见了王母娘娘喊岳母 想娶个天仙女(比喻想娶个美丽非凡的妻子。)

34、 见了王母娘娘叫大姑 妄想;想沾点仙气;攀高亲(比喻巴结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35、 土地奶奶跟王母娘娘比美 天地之别

36、 王母娘的蟠桃 再好也吃不到

37、 王母娘娘得子 天下喜事

38、 王母娘娘的棒槌石 经过大阵势

39、 王母娘娘缝花袄 神聊(缭)

40、 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聚精会神

41、 王母娘娘伸手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42、 王母娘娘走亲戚 腾云驾雾

43、 遇见王母娘娘叫大姑 想高攀

44、 唐僧念书 --- 一本正经

45、 唐僧跑进和尚店 --- 同吃一碗斋饭

46、 唐僧取经 --- 千辛万苦

47、 唐僧上西天 --- 一心取经

48、 唐僧相信白骨精 --- 人妖不分

;

古典历史人物歇后语

导语: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涌现出许多名人及事迹。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历史人物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白骨精扮新娘娇里妖气

2、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突如其来:措手不及

3、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4、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5、 大白天见阎王活见鬼

6、 武大郎捉奸力不能及;反被害了性命

7、 猪八戒啃地梨什么仙人吃什么果

8、 猪八戒卖凉粉人丑名堂多

9、 猪八戒打蚂蚱笨手笨脚

10、 唐僧取经千辛万苦

11、 阎王爷变戏法鬼把戏

12、 破庙里的菩萨东倒西歪

13、 当着阎王告判官没有好下场

14、 武松打店自家人不识自家人;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15、 王母娘娘开蟠桃会聚精会神

16、 武松绣花胆大心细

17、 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18、 玉皇大帝做媒天作之合

19、 大水冲了菩萨绝妙

20、 财神爷敲门福从天降;天大的好事

21、 猪八戒买猪肝难得心肠

22、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23、 财神爷发慈悲有的是钱

24、 桅杆顶上耍把戏爬得高,跌得重;武艺高

25、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人;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26、 要饭的.看丈母娘穷孝顺

27、 丈母娘跺脚后悔已晚;为时已晚

28、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29、 丈母娘夸姑爷好得很

30、 丈母娘瞧女婿越看越欢喜;越看越顺眼

31、 丈母娘疼女婿人情人理;诚心实意

32、丈母娘遇亲家母婆婆妈妈

33、 见了王母娘娘喊岳母想娶个天仙女(比喻想娶个美丽非凡的妻子。)

34、 骑着驴子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35、 杨国忠作宰相江山难靠

36、 宰相的千金不愁嫁不出去

37、 宰相的千金皇帝的女不怕没人要

38、 宰相门第元帅府门当户对

39、 八十岁奶奶搽胭脂老来俏

40、 八旬奶奶三岁孙老的老,小的小

41、 城隍奶奶怀孕出了鬼胎

42、 城隍奶奶烧柴灶鬼火直冒

43、 老奶奶的发髻输(梳)定了

44、 老奶奶吃软柿子正好

45、 老奶奶的嫁衣老古董

46、 奶奶的鞋子老样子

47、 秦始皇的奶奶有年纪啦

48、 孙女穿上奶奶的鞋钱(前)紧;老样子

49、 土地奶奶戴花老来俏

50、 土地奶奶放屁好神气

51、 土地奶奶跟王母娘娘比美天地之别

52、 土地奶奶和玉皇爷结婚远亲

53、 土地奶奶坐月子养神

54、 王奶奶和玉奶奶差一点;只差一点儿

55、 阎王奶奶害喜病怀鬼胎

56、 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57、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58、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59、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60、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61、 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62、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63、 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尊自大

64、 孙悟空放屁猴里猴气

65、 孙悟空进鸡窝猴捣(盗)蛋

66、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炼结实了

67、 孙悟空上天忘了自己从哪块石头蹦出来的

68、 孙悟空跳出老君炉捂不住

69、 孙悟空西天取经大显神威

70、 孙悟空制服铁扇公主钻心战术

形容人差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形容人差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

形容人差的歇后语1 踩小板凳儿糊险道神——差着一帽头子

【注释】险道神:即险道神将,旧时出殡时用纸糊的开路神,身高丈余。帽头子:帽子。原指险道神身长,制作时,踩在小板凳上也够不着头部。转指两者相差太远。

【例句】金莲道:“一个后婚老婆,汉子不知见过了多少,也一两个月才坐胎,就认做是咱家孩子?我说,差了。若是八月里孩儿,还有咱家些影儿;若是六月的,‘踩小板凳儿糊险道神——还差着一帽头子’哩!”(《金瓶梅》)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注释】指各人有各人的脾气。

【例句】乔保无动于衷地说:“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呀!谁知道曹茂奎的老婆兰香梅是咋个打算的。”(聂海《靠山堡》)

锅底坐在罗圈上——大圈套小圈

【注释】罗圈:罗(筛子)的圆形框子,此处指垫锅用圆形绳圈或草圈,以使锅底平稳。垫在锅底下的罗套比锅小,以大的套在小的上,故为“大圈套小圈”。比喻地位悬殊,或两人之间有隔阂。

【例句】这二年,他渐渐觉得在王县长面前是锅底坐在罗圈上,大圈套小圈。本来他觉得自己和王县长的心贴得很紧很紧,但霎时又感到差得很远很远。(侯枉鑫《大路歌》)

鹤长短——不能齐

【注释】:野鸭。鹤腿细长,腿粗短。齐:一样,一致。指人或物不能完全相同。

【例句】无才学有权势,有文章受驱驰。长老这的是鹤长亮短不能齐。(元?关汉卿《裴度还带》)

虎狗之差——不能相提并论

【注释】用以比喻两者之间相差太大,没办法放在一齐类比。

【例句】好像他在四十年前,便料到会有赵老爷来谬托知己,早已毛骨惊然一样。仅仅这一点,我就要说,严赵两大师,实有虎狗之差,不能相提并论的。(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

黄鳝泥鳅——不一样长

【注释】黄鳝泥鳅体形相似,但黄鳝较长,泥鳅较短。指彼此有一些差距,有区别。

【例句】那不同啦,有区别的。……黄鳝泥鳅——不一样长吧。(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

鸡吃碧糠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

【注释】碧糠:稻谷碧过后脱下的外壳。指人各有不同的福气。

【例句】鸡吃奢糠鸭吃谷,吝人自有各人福,我没有请你帮忙的意思,我忍到如今,就是看不过眼!(阮朗《台商香港蒙骗记》)

金钱垫香炉——各抱一条腿

【注释】香炉:烧香时所用的器具,通常圆形,底有三条腿。比喻各自选定自己投靠的人。

【例句】你算,我们庙里他们爷儿五哇,除了二师傅他是在外头跑海走黑道的,三儿小呢,可巧剩他爷们三个,咱们姐儿三个;咱们闹个刘海儿的“金钱垫香炉”,各抱一条腿儿,你瞧,这高不高?(《儿女英雄传》)

辘轳串当眼镜——各对各眼

【注释】辘轳:安在井上汲水的起重工具。辘护串:指辘轳相连。辘护的横截面是圆的,眼镜片也是圆的。眼镜戴在眼上,辘轳对着井眼,故为“各对各眼”。指各人有各人的眼光和看法。

【例句】这和结亲戚一样,“辘护串当眼镜——各对各眼”。他看着嫌咱穷,咱看着还嫌他懒。(李率《冰化雪消》)

马奶奶见了冯奶奶——差两点

【注释】‘马’,字比“冯’,字少两点。点:原指汉字的`笔画“、”,转义为量词,表示少量。比喻两者还有一段差距。

【例句】小常,你那两下子还敢和我比呀!我告诉你吧,你那一手,好比是马奶奶见了冯奶奶,差两点哪!(顾光鼎等《在列车开动之前》)

四季豆比虹豆——还差一截

【注释】四季豆:菜豆,有的地区叫扁豆。通称芸豆,英果较长。豇豆:比四季豆英果更长。形容相比之下,还有一段距离。

【例句】阿胡子早知十六铺一带有个“九弟兄”流氓帮。他这个“土包子”,和眼前这个“大亨”一比,真是四季豆比觅豆,还差一截。(姚自豪等《特殊身份的警官》)

小外甥见老娘舅——差了一大截

【注释】娘舅:方言,舅父。形容两方面相差甚远。

【例句】王不占五十二岁,虽然在木料加工厂也搞过吃喝风,但比起李三光来,那是小外甥见老娘舅,差了一大截。(张宇清《金杯银杯奖杯》)

鸭吃田螺鸡吃谷——各自修来的福

【注释】形容各人有各人的福分和运气。

【例句】(玄洞道:)“只讲一礼拜,化上两千块钱的倩仪;还替他特备宿舍,派定招待人员;出入的安车蒲轮,着实致敬尽礼。我辈一样吃这项开口饭的人,对之真要愧死哩!”瘦仙笑道:“这也用不着发牢骚,‘鸭吃田螺鸡吃谷,各自修来的福’,究竟讲实际,是要能受听讲者欢迎的,方为真有光采。”(龙公《江左十年目睹记》)

盐疙瘩打糨糊——咸也不粘

【注释】盐疙瘩:成块状的盐。打糨糊:把面粉加水、加热搅拌成粗糊,盐块打不成粗糊。咸:与“弦”谐音。粘:与“沽”谐音。形容(本领、武功等)差得太远。

【例句】这两个偷马的顽皮孩子,虽说都有些本领,可他们到呼延庆手里是“盐疙瘩打糨糊儿——咸(弦)也不粘(沽)”,三拳两脚便被打翻在地。(郑永昌等《黑虎闹东京》)

竹篙戳月亮——差得远

【注释】形容两方面相差太远。

【例句】我也知道你的心事,别鹭鸳想吃天鹅肉,痴等那个飞行员了!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竹篙戳月亮,差得远哩!(熊尚志《藕和花的故事》)

形容人差的歇后语2 鼻尖上抹黄连——眼前苦;苦在眼前

冰雪流到肚皮上——凉了半截

拆袜子补鞋——顾面不顾里

城隍奶奶烧柴灶——鬼火直冒

城墙上点烽火——告急

吃了窝脖鸡——憋气

吃了一包回形针——一肚子委屈(曲)

穿皮袄打赤脚——凉了半截

吹鼓手的肚子——气鼓气胀;气鼓鼓

打掉牙往肚里吞——忍气吞声

放屁砸着脚后跟——倒霉透了;真倒霉

形容人差的歇后语3 二杆子干活 ———— 傻干

二杆子做活 ———— 傻干

二杆子做活路 ———— 傻干

二小子丢钱包 ———— 傻了眼;傻眼了

赅米囤饿杀 ———— 呆徒;傻瓜

给个棒槌当针使 ———— 傻干;一点心眼也没有

狗熊打仗 ———— 傻干

光吃饺子不拜年 ———— 装傻

耗子碰猫 ———— 傻了眼

黑傻子打敬礼 ———— 一手遮天一手遮地

黑傻子叫门 ———— 熊到家了

猴儿吃芥末 ———— 傻了眼;翻白眼;瞪了眼了;翻白眼了;傻了眼啦;翻白眼儿;无言以对;直了眼

猴儿吃芥未 ———— 傻了眼;翻白眼

葫芦不破瓢 ———— 十足的傻瓜

活人拜见泥胎 ———— 不傻也不呆

活人拜泥胎 ———— 不傻也不呆;自己骗自己

进门发现家被盗 ———— 傻眼了

砍倒树粘鸟 ———— 傻干

尻子里挨枪的瞎熊 ———— 傻愣着

聋子听话 ———— 傻瞪眼;干瞪眼

骆驼戴风镜 ———— 傻了眼

形容人差的歇后语4 1、爆竹店里起火——自己贺自己

2、抱着孩子推磨——添人不添力

3、医生卖棺材——死活都要钱

4、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

5、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6、报幕员上场——调戏

7、拔了塞子不淌水——死心眼

8、蝉不叫蝉——知了

9、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10、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11、《百家姓》去掉赵——开口就是钱!

12、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13、床单作尿布——够大方

14、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15、布袋里失火——烧包

16、茶壶里的水——滚(.)

17、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18、城墙上的守卫——高手(守)

19、鼻孔喝水——够呛

20、车祸——乘人之危

21、蚕宝宝的嘴——出口成诗(丝)

22、唱戏的淌眼泪——可歌可泣

形容人差的歇后语5 榆木脑袋------不开花

大笨象耕田——有劲不会使

大笨象耕田——有劲使不上

大笨象耕田——牛死了

大笨象耕田——不是这种动物

笨驴子过桥--步步难

傻子捡柴禾 ———— 就认准这条道儿

傻子看戏 ———— 白搭工;不明不白

傻子睡凉炕 ———— 全凭时气壮

傻子洗泥巴 ———— 闲着没事干

傻子中状元 ———— 难得的好处

唐伯虎进宁王府 ———— 装疯卖傻

挑盐巴腌海 ———— 尽干傻事

向傻子问路 ———— 一问三不知

洋鬼子看戏 ———— 傻了眼

一百个傻瓜给你磕头 ———— 大傻瓜

丈人瞧见傻女婿 ———— 越看越惹气

猪腰浸水 ———— 湿肾;湿傻

按彩球的乞丐 ———— 高兴得发傻

扮猪食老虎 ———— 诈傻扮懵

蝙蝠看太阳 ———— 颠倒黑白;傻了眼;瞎了眼

唱戏的扮傻子 ———— 装憨卖傻

丑姑娘嫁给傻女婿 ———— 凑合着过

揣着明白 ———— 装糊涂;装傻

揣着明白说糊涂 ———— 装傻

错吃了毒药 ———— 顿时傻了眼

呆子吃砒霜 ———— 傻得要死;找死;送死;自己找死

耳朵里塞牛毛 ———— 装聋卖傻

灶上的抹布歇后语的答案

抹布,可以说遍布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生活细节,那么灶上的抹布歇后语的答案你知道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灶上的抹布歇后语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灶上的抹布歇后语的答案 灶上的抹布 ? 酸甜苦辣尝尽了

灶上的抹布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一 旧抹布补新衣裳 ? 配不上;不配

抹布盖牛背 ? 露头角(脚)

颜料店的抹布 ? 不分青红皂白;分不清青红皂白

药店的抹布 ? 苦透了

灶上的抹布 ? 酸甜苦辣尝尽了

灶台上的抹布 ? 揩油;沾油水

厨房里的抹布 ? 油透了

的确凉当抹布 ? 屈材;细当粗;大材小用

的确凉做抹布 ? 浪费材料

饭馆里的抹布 ? 油坨了

高级毛料作抹布 ? 糟蹋材料

狗吃抹布 ? 串串布絮

花绸被面当抹布 ? 大材小用

花绸被面做抹布 ? 大材小用

六必居的抹布 ? 酸甜苦辣都尝过

茅厕板上的抹布 ? 开不得口;揩不得口

识卵不识球 ? 抹布当府绸

孙猴子吃抹布 ? 开心;揩心

灶上的抹布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二 厕所里寻灶王 ? 找错了地方

茶馆搬家 ? 另起炉灶

茶铺搬家 ? 另起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重新做起。)

城隍奶奶烧柴灶 ? 鬼火直冒

厨子(厨师)搬家 ? 另起炉灶

打铁的分家 ? 另起炉灶

大师傅拆灶 ? 散伙(火)

当兵的垒灶 ? 安营扎寨

当家神(灶神)卖土地 ? 一贫如洗

弟兄俩分家 ? 单干;另起炉灶

丢下灶王拜山神 ? 舍近求远

黄泥巴打黑灶 ? 好心不得好报

黄鼠狼钻灶 ? 毛干爪净;火烧火燎

锅灶上天 ? 气炸了;气崩了

红薯落灶 ? 自该煨

家神揍灶神 ? 自家人打自家人

肩膀上搭炉灶 ? 恼《脑)火

腊月二十三的灶王爷 ? 离板了

老鼠咬灶君 ? 欺神灭相

另起炉灶 ? 各顾各

买石头砸锅 ? 自寻倒灶

门神揍灶神 ? 自家人打自家人;自打自

湿灶烧湿柴 ? 有火发不出;有火没处发

屎壳郎跌炉灶 ? 凶多吉少

歪锅配扁灶 ? 一套配一套;两将就

外屋里的灶王爷 ? 独座儿

灶上的抹布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三 四扇屏里卷灶王 ? 话(画)里话(画)

王八钻灶炕 ? 憋气又窝火

喜欢狗狗舔口,喜欢猫猫上灶 ? 不识抬举

小猪钻灶 ? 碰一鼻子灰

爷俩分家 ? 另起炉灶

砸子锅碗搬了灶 ? 散伙(火)

灶边的磨子 ? 推一推,动一动

灶房里的砧板 ? 油透了

灶火坑里烧山药 ? 吃里爬(扒)外

灶君(灶神)帖腿上 ? 人走家搬

灶坑插杨柳 ? 死不死,活不活;要死不活

灶坑里扒红薯 ? 拣软的捏

灶坑里烧王八 ? 憋气又窝火

灶里煨红薯 ? 不到熟透不外掏

灶门口栽杨树 ? 活不久;活不长

灶门前的烧火棍子 ? 焦头烂额

灶门前干活 ? 煽(扇)风点火

灶门前拿竹筒 ? 吹了

灶旁的风箱 ? 扇风点火

灶前老虎 ? 屋里凶

灶上的炒勺 ? 尝尽了酸甜苦辣

灶上的抹布 ? 酸甜苦辣尝尽了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里有话(画)

灶神爷跑到院里 ? 多管闲事

灶台上的抹布 ? 揩油;沾油水

灶膛里抡锤子 ? 砸锅

灶王爷不在家 ? 没主事的人

灶王爷吹灯 ? 好神气

灶王爷打飞脚 ? 离板了

灶王爷打跟头 ? 砸锅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715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