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枣核搭牌楼

民俗 2023-09-17 03:23:35

最佳答案:

针锋相对;奸(尖)对奸(尖)

枣核搭牌楼相关歇后语

把脸装进裤裆里歇后语的答案

裤裆,指两条裤腿相连的地方,裤子最顶端到中间部分底端。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把脸装进裤裆里歇后语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把脸装进裤裆里歇后语的答案 把脸装进裤裆里见不得人

把脸装进裤裆里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一 一桶开水烫在狗身上?遍体鳞(淋)伤

一天下了三场雨?缺少情(晴)意

一斤肉放进四两盐?闲(咸)人

一顿能吃三升米?度(肚)量大

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

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

夜明珠埋在粪堆里?屈才(财)

野马进了套马杆?伸手(首)容易缩手(首)难

要饭的拿戳子?逞(称)什么

把脸装进裤裆里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二 又敲锣鼓又放炮?想(响)到一块了

油画里卷国画?话(画)里有话(画)

油壶里打跟头?胡(壶)闹

油干灯草尽?说灭就灭;奄奄一息(熄)

邮包掉水田?半信半疑(泥)

用了三代的钉耙?无耻(齿)

阴天露日头?假情(晴)

一头栽到煤堆里?霉(煤)到顶了

把脸装进裤裆里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三 张天师下海?莫(摸)怪

张天师贩寿星?倚(以)老卖老

张飞哈气?自我吹虚(须)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熬(杀)

曾老九的弟弟?真老实(十)

灶神上贴门神?话(画)里有话(画)

灶门前干活?煽(扇)风点火

灶火坑里烧山药?吃里爬(扒)外

枣子骨头?两头奸(尖)

枣核儿解板?没有几句(锯)

枣核搭牌楼?针锋相对;奸(尖)对奸(尖)

砸子锅碗搬了灶?散伙(火)

砸开的核桃?有人(仁)儿

杂货铺卸货?没进步(布)

孕妇过独木桥?铤(挺)而走险

远洋轮出海?外行(航)

玉米秸里的虫?专(钻)心

谐音汉字的歇后语

关于谐音汉字的歇后语

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这是我准备的关于谐音汉字的歇后语,快来看看吧。

1.珍珠搀到绿豆里卖屈才(财);一样价钱两样货

2.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奸(尖)对奸(尖)

3.照相馆改底片羞(修)人

4.赵匡胤卖包子御驾亲征(蒸)

5.丈二宽的大褂大摇(腰)大摆

6.丈二宽的长袍大摇(腰)大摆

7.张天师下海莫(摸)怪

8.张天师贩寿星倚(以)老卖老

9.张飞哈气自我吹虚(须)

10.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熬(杀)

11.曾老九的弟弟真老实(十)

12.灶神上贴门神话(画)里有话(画)

13.灶门前干活煽(扇)风点火

14.灶火坑里烧山药吃里爬(扒)外

15.枣子骨头两头奸(尖)

16.枣核儿解板没有几句(锯)

17.枣核搭牌楼针锋相对;奸(尖)对奸(尖)

18.砸子锅碗搬了灶散伙(火)

19.砸开的核桃有人(仁)儿

20.杂货铺卸货没进步(布)

21.孕妇过独木桥铤(挺)而走险

22.远洋轮出海外行(航)

23.玉米秸里的.虫专(钻)心

24.俞伯牙摔琴不谈(弹)了

25.又敲锣鼓又放炮想(响)到一块了

26.油画里卷国画话(画)里有话(画)

27.油壶里打跟头胡(壶)闹

28.油干灯草尽说灭就灭;奄奄一息(熄)

29.邮包掉水田半信半疑(泥)

30.用了三代的钉耙无耻(齿)

31.阴天露日头假情(晴)

32.一头栽到煤堆里霉(煤)到顶了

33.一桶开水烫在狗身上遍体鳞(淋)伤

34.一天下了三场雨缺少情(晴)意

35.一斤肉放进四两盐闲(咸)人

36.一顿能吃三升米度(肚)量大

37.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

38.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

39.夜明珠埋在粪堆里屈才(财)

40.野马进了套马杆伸手(首)容易缩手(首)难

41.要饭的拿戳子逞(称)什么

42.腰带拿来围脖子记(系)错了

43.羊头插到篱笆内伸手(首)容易缩手(首)难

44.眼皮上吊炊帚耍(刷)嘴

45.阎王爷使计谋诡(鬼)计多端

46.阎王爷吃黄豆鬼吵(炒)

47.阎王的参谋鬼点子多;诡(鬼)计多端

48.盐罐露头闲(咸)人

49.盐堆上安喇叭闲(咸)话不少

50.盐堆里爬出来的人闲(咸)话不少

51.盐店里谈天闲(咸)话多

52.盐店里卖气球闲(咸)极生非(飞)

53.盐店的老板转行不管闲(咸)事

54.盐场的伙计爱管闲(咸)事

55.盐场罢工闲(咸)得发慌

56.腌萝卜拌黄瓜都闲(咸)着

57.烟锅里炒芝麻小气(器)

58.鸭子头上长疮一副恶(鹅)势

59.鸭子头上插鸡毛一语(羽)双关(冠)

60.鸭棚的老汉睡懒觉不简(拣)单(蛋)

61.学理发碰上大胡子难题(剃)

62.悬崖边止步停滞(止)不前

63.绣花姑娘的手艺千真(针)万真(针)

64.绣花姑娘的家什真(针)好

65.秀才的手巾包输(书)

66.胸口外面生杂草心里慌(荒)

67.胸口挂琵琶谈(弹)心

68.刑部的后身老(牢)眼

69.新娘子的头发输(梳)得光

70.心里头长草慌(荒)了

;

煮熟熟透成熟的歇后语

煮熟熟透成熟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我带来的煮熟熟透成熟的歇后语。

煮熟熟透成熟的歇后语 篇1【熟螃蟹】——横行不了

【桑葚落地】——熟透了

【炖熟的猪头】——难看

【成熟的南瓜】——黄了

【煮熟的鸭子】——飞不了

【蒸熟的鸭子】——飞不了

【西瓜落地】——滚瓜烂熟

【桃子掉地上】——熟透了

【开水煮棉絮】——熟套子

【成熟的莲子】——心里苦

【炒熟的虾仁】——红透了

【炒熟的黄豆】——难发芽

【不熟的葡萄】——酸得很

【落蒂的香瓜】——熟透了

煮熟熟透成熟的歇后语 篇2【沸水煮孩子】——熟人

【炒面捏娃娃】——熟人

【滚水锅煮娃娃】——熟人

【开水锅里洗澡】——熟人

【开水锅里露头】——熟人

【汤锅里的'小麦】——面熟

【炒面捏白头翁】——老熟人

【蒸笼里伸出个头来】——熟人

【开水锅里煮寿星】——老熟人

【熟人对面不相识】——眼力差

【老猫上锅台】——熟路;道熟

【闺女回娘家】——熟路;道熟

煮熟熟透成熟的歇后语 篇3吃枣子不吐核 ———— 囫囵(hu lun完整儿)吞枣

冲着柳树要枣吃 ———— 有意为难

醋坛里泡枣核 ———— 尖酸

搭起牌楼卖酸枣 ———— 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搭起戏台卖酸枣 ———— 架子不小

打枣捎带沾知了 ———— 一举两得

放羊娃打酸枣 ———— 捎带活

红枣炖红糖 ———— 甜上加甜;甜透了

猴嘴里掏枣,狗嘴里夺食 ———— 难办;办不到’

囫囵吞枣 ———— 难消化;不知滋味

槐树上要枣吃 ———— 强人所难

软枣(黑枣)树上结柿子 ———— 小事(柿)一宗

晒干的黑枣 ———— 缩成一团

山里红包粽子 ———— 没找(枣)

熟透的大枣 ———— 自来红

戏园里的枣木梆子 ———— 天生挨揍

煮熟熟透成熟的歇后语 篇4竹竿打枣 ———— 横竖乱扫

属沙枣红柳骆驼刺的 ———— 越是沙漠越活得好

属酸枣棵子的 ———— 浑身是刺

属枣骨儿的 ———— 两头尖

煮熟的红枣 ———— 虚胖

煮熟的枣子 ———— 虚胖

锥尖的遇了怪枣国的 ———— 尖对尖

锥尖的遇上了枣国的 ———— 尖对尖

锥子遇上枣骨子 ———— 针锋相对;尖对尖;奸对奸

祖坟上长棵酸枣树 ———— 尽出带刺子货

八月十五打花糕 ———— 趁早;趁枣

八月十五蒸糕 ———— 趁枣;趁早

八月十五蒸年糕 ———— 趁枣;趁早

八月十五做糕 ———— 趁早儿;陈枣儿

白露枣 ———— 两头红

鼻孔里塞枣 ———— 闻枣;闻早

不愣打枣 ———— 乱拨捞

煮熟熟透成熟的歇后语 篇5药罐子里的枣子 ———— 虚胖

有枣无枣三竿子 ———— 乱打一通

枣骨子(枣核)解板 ———— 不是正经材料

枣核搭牌楼 ———— 针锋相对;奸(尖)对奸(尖)

枣核儿解板 ———— 没有几句(锯)

枣木梆子 ———— 一对儿;不打不响;一辈子挨打;挨敲打的货

枣木疙瘩 ———— 不开窍

枣木做烧柴 ———— 难劈

枣子骨头 ———— 两头奸(尖) 吃上绿枣儿喝上凉水 ———— 尽痢利啦

吃枣不吐核 ———— 囫囵吞;囫囵吞

吃枣不吐核儿 ———— 囫囵吞枣

吃着小枣到卢沟 ———— 早来晚走

虫蛀的小枣 ———— 一层皮

刺猬吃枣儿 ———— 快滚吧

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 ———— 堵嘴

打核桃捎枣 ———— 连自己也给收拾了

打枣的竿子 ———— 瘦长条

打枣捎带粘知了 ———— 一举两得

大枣切糕 ———— 没豆儿;没逗儿

东家瓜,西家枣 ———— 没话找话

放羊娃拾酸枣 ———— 捎带活

放羊娃摘酸枣 ———— 捎带

干姜有枣 ———— 越老越好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631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