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张飞翻脸

民俗 2023-09-17 00:40:25

最佳答案:

吹胡子瞪眼

张飞翻脸相关歇后语

三国的张飞歇后语

三国中的张飞,是蜀国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下面就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三国的张飞歇后语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关于三国的张飞歇后语

1、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黑白分明

2、张飞卖肉——一刀切

3、张飞卖铁锤——人硬货了当

4、张飞卖针——人强货扎手

5、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6、张飞骑老虎——人强马壮

7、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8、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9、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0、张飞耍扛子——轻而易举

11、曹操张飞打哑谜——你猜你的,我猜我的`

12、对着张飞骂刘备——寻着惹气

13、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14、让张飞绣花——滥用人才

15、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熬(杀)

16、张飞唱曲子——粗声粗气

17、张飞撤退长坂坡——过河拆桥

18、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19、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小菜儿

20、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21、张飞打岳飞——乱了朝代

22、张飞当县官——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23、张飞剁肉馅——大材小用

24、张飞翻脸——吹胡子瞪眼

25、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26、张飞哈气——自我吹虚(须)

27、张飞看地老鼠——大眼瞪小眼

28、张飞嗑瓜子——不够塞牙缝;不够嚼

29、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

30、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31、张飞卖刺猥——人强货扎手

32、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延伸阅读:张飞的故事

张飞这个人以他的勇猛、莽撞、仇恨恶势力而闻名。在刘备和关于当中是最不冷静的一个,刘备和关羽还常常教导他要沉下性子好好做事,可他终于是“孺子不可教也”,对待下属暴戾成性,以至于最后被部下所杀。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十多岁。

要说这个张飞上战场杀敌还可以,说起张飞断案查证,还真是不能让几个人信服的。

不过民间确实有个传说叫张飞审瓜的故事,一个女子抱着一个小孩路过瓜田,有个恶霸看上她心生歹意,可那女子不愿意,他便诬赖她偷他的瓜。

双方争执不下,结果闹到张飞那里去了,众人都来看热闹,看这平日里大大咧咧的将军怎么个断案法。

恶霸买通看瓜人来诬赖女子偷瓜,张飞开始假装相信,后来让恶霸把家里的瓜抱起来。恶霸抱来抱去,抱了这个掉了那个,张飞横眉对着他说,你这个男人都抱不起来三个瓜,她一个女子又怎么抱得起来?何况她怀里还有个孩子。你说她怎么就偷了你的瓜了?

后来恶霸被严惩,连带看瓜的人也一起交出了贿赂的钱,这才送了那女子回家。

这个故事被传了下来,众人无一不对张飞另眼相看。

关于张飞的歇后语有那些

1,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乃一员武将,平素给人的印象是鲁莽的,而一个行事鲁莽的人能够使用谋略,充分展现其粗中有细的特点。

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的一个显著外在形象便是眼大,对待对手时常怒目而视,让这样一个人去穿针引线,针眼的小对张飞的大眼,可谓是大眼瞪小眼。

4,张飞的妈妈——无事生非(吴氏生飞)

张飞的母亲姓吴,过去女人一般不称名,都在姓前冠以氏字来区别。吴氏生张飞,自然为无事生非的谐音了。

5,张飞遇李逵——黑吃黑

张飞与李李逵同为皮肤黝黑之人,两人相遇,取其共性。

扩展资料:

在184年,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少年张飞就和关羽一起加入刘备的义勇军去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斗。从那时候起,张飞跟随刘备辗转南北,再也没有分开过。因为关羽比他大几岁,所以张飞对待他就像兄长。

他们虽然不是兄弟,但是关系亲如兄弟,出席各种场合,张飞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曹操攻打荆州,刘备逃跑,张飞据水断桥成功为刘备断后,保证刘备顺利逃到江夏。 刘备进攻川蜀攻打帮助刘璋攻打张鲁,孙尚香准备带刘禅回东吴,张飞和赵云截住为刘备留下了刘禅。

后来刘备跟刘璋闹翻,又让张飞带兵入川,攻打刘璋。张飞平定巴郡、巴西两郡的时候,义释严颜老将军,传为美谈。后来张飞又在汉中之战打破张郃。最后因为脾气暴躁,而被麾下将领张达﹑范强暗杀。

张飞吃豆芽的歇后语

导语:张飞吃豆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歇后语张飞吃豆芽的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歇后语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小菜儿

解释

小菜一碟是一个歇后语(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现用来比喻轻而易举或微不足道的事情。英文翻译为a piece of cake。

更多关于张飞的歇后语

让张飞绣花——滥用人才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熬(杀)

张飞唱曲子——粗声粗气

张飞撤退长坂坡——过河拆桥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小菜儿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张飞打岳飞——乱了朝代

张飞当县官——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张飞剁肉馅——大材小用

张飞翻脸——吹胡子瞪眼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哈气——自我吹虚(须)

张飞看地老鼠——大眼瞪小眼

张飞嗑瓜子——不够塞牙缝;不够嚼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刺猥——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黑白分明

张飞卖肉——一刀切

更多关于吃的歇后语

01、骆驼的脖子虽长 —— 吃不了隔山草

02、蚂蚁出洞 —— 找吃的;找小吃;找吃;找小吃的;众多合力

03、鹌鹑要吃树上果 —— 够不着;尽想好事;想得倒美;想得美

04、爱叫的鸟儿 —— 没吃的肉;不做窝

05、小虫吞大象;鸡蛋上刮毛;做梦吃仙桃;癞蛤蟆吞月亮 —— 痴心妄想

06、红眼耗子出油盆儿;家里吃食,外边下蛋 —— 吃里爬外

07、扳猪吃老虎 —— 大智若愚

08、打杠子的遇着断道的 —— 黑吃黑

09、狗进茅坑 —— 吃现成的;闻进闻出;文进文出

10、狗熊想吃人参果 —— 痴心妄想;妄想

11、老鼠掉到面缸里 —— 瞪白眼;翻白眼;吃白嘴;糊嘴

12、靠着火炉儿吃辣椒子 —— 里外发烧

13、道公吃狗肉 —— 露假

14、讨口子要黄连 —— 自讨苦吃

15、坳上伯公 —— 两头吃

16、八哥吃柿子 —— 拣软的叼;专找软的捏

17、八哥儿啄柿子 —— 拣软的挑;拣软的'欺;拣软的吃;拣软的桃;专拣软的欺

18、八十岁的婆娘嫁屠户 —— 只要有吃

19、八十岁的婆婆吃冰棒 —— 够嗍;够学

20、巴老清吃肥皂 —— 一块足够

21、巴佬儿吃青果 —— 回味在后头

22、拔草引蛇 —— 自讨苦吃;自找苦吃

23、拔草引蝇 —— 自找苦吃

24、白骨精陪猪八戒 —— 一个想吃肉,一个想沾光

25、啄木鸟吃害虫 —— 与人为善

26、一肚子加减乘除;佛爷数素珠;胸口挂算盘;瞎子吃汤圆 —— 心中有数

27、大年初一吃面条;新媳妇下地 —— 移风易俗

28、闭眼吃毛虱;瞎子看花脸 —— 眼不见为净

29、老太太吃炒蚕豆 —— 咬牙切齿

30、豆腐里吃出骨头来;捅烂大腿充疮 —— 无事生非

31、猪八戒吃猪肉 —— 忘乎所以

32、长虫吃鸡蛋;鸭子吃黄鳝;葫芦下水 —— 吞吞吐吐

33、吃了鱼钩的牛去打架;水牛打架 —— 勾心斗角

34、搬起石头压自己的脚 —— 自找苦吃

35、登着梯子吃甘蔗 —— 步步高,节节甜

36、狗走千里吃屎 —— 本性难移

37、不吃桑叶的老茧 —— 尽是丝(私)

38、山鸡吃黄连 —— 苦在心里不敢啼

39、偷吃海椒挨耳光 —— 里外发烧

40、娃娃鱼咬尾巴 —— 自吃自

41、歪嘴螺子卖半价 —— 吃亏在嘴上

42、矮子吃粉丝 —— 好长面;好场面

43、小猴想吃大象 —— 亏它敢下口

44、阿崩吃蔗 —— 嗉都没嗉

45、阿二炒年糕 —— 费力不讨好;费劲不落好;吃力不讨好

46、阿缺嘴吃线粉 —— 落路

47、阿瘫跑过李家桥 —— 吃牢

48、挨鞭不挨棍子 —— 吃软不吃硬

49、挨砖不挨瓦 —— 吃硬不吃软

50、挨着火炉吃海椒 —— 里外发烧

51、挨着火炉吃辣椒 —— 里外发烧

52、党太尉吃匾食 —— 照样儿行事

53、鸭子吃食 —— 眼儿朝天

54、日本人吃高粱米 —— 倒下运来了

55、八月十五吃 —— 月饼

56、八月十五吃饺子 —— 破了常规

57、八月十五吃年饭 —— 还早哩;还早呢

58、八月十五吃年糕 —— 还早;还早了点

59、猪八戒吃绣儿针 —— 内绣;内秀

60、把馕泡在天鹅汤里吃 —— 想入非非

61、土地老倌吃三牲 —— 一脸的笑

62、吃来肚皮青筋杠 —— 否管爷娘西否西

63、老鼠进书房 —— 咬文嚼字;吃本

64、吃豆腐乳 —— 不须言;不须盐

65、属猪的 —— 能吃能睡;吃肉的货;会吃不会干;吃货;记吃不记打;嘴大肚子空;能睡能吃;咬住不放;被宰的货

66、老公公背儿媳过河 —— 费力不讨好;吃力不讨好;出力不讨好

67、烙饼卷蚂蚱 —— 家里吃去;夹里吃去;夹吃去;家吃去

68、斑鸠吃小豆 —— 心中有数;肚里有数

69、油皮了黄瓜 —— 好看不好吃

70、省了麸子狗吃面 —— 省的没有费的多

71、闹肚子吃巴豆 —— 蹿得更凶

72、饿狼吃羔羊 —— 生吞活剥

73、叫花子吃苦瓜 —— 自讨苦吃

74、茅厕里吃东西 —— 一进一出

75、鲇鱼吃炸药 —— 苦大嘴

76、跳过肉架子吃豆腐 —— 瞎狗

77、一口吃个麻花 —— 干脆,干净利落

78、豁牙子吃西瓜 —— 道儿多

79、老鼠吃茶壶 —— 口口都是词(瓷)

80、百合开花两头吃 —— 一举两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6066.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