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比着葫芦画瓢

民俗 2023-09-16 23:35:45

最佳答案:

走不了样

比着葫芦画瓢相关歇后语

照葫芦画瓢的意思

意思: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发音:照葫芦画瓢 [zhào hú lu huà piáo]。

用法:学习先进经验不能照葫芦画瓢。

例句:学习先进经验不能照葫芦画瓢。

成语故事:

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近义词:

一、照本宣科 [zhào běn xuān kē]

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说法是照本宣科,十分单纯的。◎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出处:元·关汉卿《西蜀梦》:“也不用僧人持究;道士宣科。”

二、食古不化 [shí gǔ bù huà]

释义: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用法:如果不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就会食古不化。

出处:清·陈撰《玉几山房画外录》卷下载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关于葫芦的歇后语大全,和葫芦有关的歇后语有哪些

关于葫芦的歇后语大全,和葫芦有关的歇后语有哪些

水中荡葫芦两边摆

水进葫芦吞吞吐吐

水缸里的葫芦瓢沉不下去

水缸里按葫芦松不得手

晒裂的葫芦开窍了

墙头上的葫芦两边滚

墙上的葫芦头重脚轻

南瓜秧攀葫芦纠缠不清

脑袋成了葫芦头昏脑涨

老鼠盗葫芦大头在后面;大的在后头

老葫芦爬秧越拉越长

架上的葫芦挂起来;挂着

葫芦秧套南瓜秧拉扯不清;胡搅蛮缠

葫芦藤上结南瓜不可能的事;无奇不有;天下奇闻

葫芦上架吊起来了

葫芦瓢里虚

葫芦瓢捞饺子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葫芦蔓缠上南瓜藤难解难分

葫芦落塘摇摇摆摆;吞吞吐吐

葫芦里装糯米饭好进难出

葫芦里看天不知所以

葫芦壳挂在房梁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葫芦锯了把儿没嘴儿

反转葫芦,倒转蒲扇出尔反尔

冬瓜钱算在葫芦上混账

东扯葫芦西扯瓢胡拉乱扯

冰糖葫芦一串一串的

比着葫芦画瓢走不了样

棒子面煮葫芦胡胡涂涂

扳倒葫芦洒了油一不做,二不休

白痴的葫芦傻瓜一个

按着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此起彼伏;顾此失彼

三个钱买个糖葫芦串有吃没玩的

如同装进闷葫芦里堵得慌

瘸拐李儿的葫芦不知装的什么药儿

瘸拐李的葫芦不知装的什么药儿

秋后的葫芦脸皮厚

葡萄架上的葫芦中看不中吃

破了葫芦碎了瓢啥也捞不到;啥也没捞的

攀枝爬墙的葫芦早晚得滚下来

牛背上放葫芦不稳当;非倒不可

南爪秧攀葫芦纠缠不清

没锯开的葫芦道不出来;倒不出来

没蒂的葫芦抓不住把柄;抓不到把柄

没长嘴的葫芦不言不语

没把的葫芦抓不住

卖油的不带葫芦子撩着卖哩

卖糖葫芦的串串红;一口气就吹起来

蚂蚁装到葫芦里乱碰

落井的葫芦掉在底下浮在上头;掉在底下浮在上面

刘海的风葫芦抖起来了

李铁拐的葫芦不知卖的什么药

老葫芦爬秧子越扯越长

狼啃葫芦头没有人味;没人味

癞子卖葫芦摆浪看

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

锯了嘴的葫芦闷声不响;两片儿瓢;默默无言

锔了嘴的葫芦瞎小心

井里头的个葫芦子看起来很深,实际上漂着

接着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

脚踩葫芦晃悠悠

架子上的葫芦挂在那里

葫芦装糯饭装进容易倒出难

葫芦秧上结南瓜天下奇闻

葫芦下水吞吞吐吐;浮起来了;富起来了

照着葫芦画个瓢儿

2021/1/30

日更第37篇

? ? ? 照葫芦画瓢,是一个成语,同时也是人们在生活中很常用的一句俗语。

? ? ? 在古代,“照葫芦画瓢”多用来比喻事情简单、容易,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办到,也比喻头脑简单,只知道马马虎虎模仿,不能发挥其创造性。

? ? ? 由于它十分生动形象,所以后来人就用它来教育别人。

? ? ? 那么,为何要把模仿别人的行为称为“照葫芦画瓢”呢?

? ? ? 据说,这句俗语来源于《宋史》中的一个小典故。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捡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诊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 ? ? 话说北宋年间,有一位名叫陶谷的翰林学士,想到外地去做官,便托人在宋太祖赵匡胤面前推荐自己。 不料,赵匡胤一听说是陶谷,便笑着说:“这位老先生起草文件时,总是照抄前人的旧本,只不过改头换面地编编而已。”于是,陶谷便没有被任用。

? ? ? 陶谷知道自己没有被任用的原因后,觉得很惭愧,于是写诗自我解嘲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哪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就这样,“照葫芦画瓢”这个俗语就流传开来了。

? ? ? 今天写这篇文章,我不想教育别人,反而想借着这个俗语想鼓励那些刚开始学画画的人,很有必要“照葫芦画瓢”。

? ? ? 为什么这么说呢?

? ? ? 因为刚开始学画画,就是“照葫芦画瓢”不断提升绘画功底的过程。通过不断地临摹和模仿,锻炼基本的运笔手法。

? ? ? 刚开始你有可能画的线条不直,模仿的比例不对,构图也不准确,但是没有关系,坚持下去,慢慢地你就会画得越来越好了。

? ? ? 这个“照葫芦画瓢”,也不是随心所欲地去画。

? ? ? 在拿到你想模仿的图片时,首先你不要急着去画,而是花一两分钟用来观察图片。

? ? ? 比如你今天想画一个简单的动漫人物。

? ? ? 拿到图片之后,你首先要观察这个人物在这张图片里的位置,是居中呢?还是偏左偏右呢?亦或是靠上靠下呢?

? ? ? 这时你可以先在纸的正中间用铅笔轻轻地画个大“十”字,定出纸张的中心线。

? ? ? 然后观察这个动漫人物在中心线的具体位置。头部在横中线的什么位置?身体在竖中线的什么位置?各占多大比例?用铅笔画出大概的轮廓线。

? ? ? 在纸上确定好动漫人物的位置,这幅画你就完成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是分步画细节了。在画每个细节的时候,依旧按照这个思路去画,先观察确定头部(或身体)的比例,再在纸上轻轻画出所在位置的轮廓线,最后再把更细小的细节画出来。这样,一步一步来,你所要模仿的这幅画就大功告成了。

? ? ? 每当你模仿完一幅画时,你要把你的画和原画放在一起比较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思考着怎么去改进,这样在下次画画的时候,你就会格外注意的。在这个自查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对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 ? ? 如此看来,“照葫芦画瓢”也是很有学问的呢。相信初学画画的你,在“照葫芦画瓢”的过程中,你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灵感,越来越喜欢画画。

? ? ? 画的葫芦多了,瓢自然也就出来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597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