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拖泥带水
沼泽地里的推土机相关歇后语
导语:歇后语是一种短小有趣的语言形式,涉及生活的种种内容。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下雨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歇后语
龙王行雨——本职工作
解释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龙不离海,虎不离山。 龙王就是负责水的调动,那么下雨也归龙王负责。
更多关于龙王的歇后语
01、 太平洋搬家;龙王爷出阵 —— 翻江倒海
02、 龙王爷放水 —— 正办
03、 龙王爷跳海 —— 回老家
04、 龙王爷掉河里 —— 回老家了
05、 龙王爷搬到陆上住 —— 厉害;离海
06、 龙王打喷嚏 —— 天变了
07、 七里沟里的龙王爷 —— 经不揍查考;自己保不住自己;自己保不奏自己
08、 龙王爷的脾气 —— 摸不透
09、 大水冲走龙王庙 —— 不认自家人;自家人不认自家人
10、 水推龙王爷 —— 自家不认自家人
11、 龙王爷高兴 —— 海啸
12、 赶龙王下海 —— 巴不得
13、 龙王爷面前挑水 —— 敢想敢干;有斗龙的胆量
14、 龙王爷放屁 —— 有风有浪;神气
15、 大水淹到龙王庙 —— 一家不认得一家人
16、 龙王爷的前站 —— 瞎精;虾精
17、 龙王爷凑热闹 —— 涨水
18、 龙王爷的军队 —— 虾兵蟹将
19、 大水冲倒龙王庙 —— 自家人不认自家人;自家人认不得自家人;一家人勿认得一家人;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20、 叫花子跟龙王比宝 —— 不值得一提
21、 大水冲掉龙王庙 —— 一家人不识一家人;自己人勿认得自己人
22、 要饭的给龙王上供 —— 穷人有个穷心
23、 土地爷管龙王 —— 以上压下
24、 水推龙王走 —— 自顾不暇;自己顾不了自己
25、 龙王揍河神 —— 自家人打自家人
26、 龙王爷作法 —— 呼风唤雨
27、 龙王爷招亲 —— 水里来,水里去
28、 龙王爷放火 —— 改行
29、 龙王爷翻脸 —— 要变天
30、 龙王爷发怒 —— 张牙舞爪;百姓遭难
31、 龙王爷的`帽子 —— 道道多
32、 龙王爷的后代 —— 龙子龙孙
33、 龙王爷的帮手 —— 虾兵蟹将
更多关于下雨的歇后语
01、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出尔反尔
02、 落雨推车子 —— 得轶;得涂
03、 八哥鸟洗澡 —— 风雨就来
04、 八哥洗澡 —— 风雨就来
05、 下雨天走路;水牛踩浆;池中捞藕;沼泽地的推土机 —— 拖泥带水
06、 八擒孟获;大白天掌灯;阴天戴草帽;雨天浇地 —— 多此一举
07、 下雨天不戴帽 —— 临(淋)到头上
08、 干打雷不下雨 —— 有名(鸣)无实。
09、 盆中的牡丹 —— 没见过风雨
10、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11、 起风不下雨 —— 干吹
12、 大男小 —— 女;雨
13、 落雨天祭墓 —— 唔得跪
14、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 有什么办法
15、 戴着雨笠亲嘴 —— 差得远
16、 东边下雨西边晴 —— 各有天地
17、 破袜子补雨伞 —— 一步登天
18、 下雨天不戴帽子 —— 临(淋)到头上
19、 下雨天不带帽 —— 临(淋)到头上
20、 下雨的太阳 —— 假晴(情)
21、 弯腰淋雨 —— 背湿;背时
22、 白露的雨 —— 落到哪里,坏到哪里
23、 白露节气的雨 —— 到一塘坏一塘
24、 白露里的雨 —— 到一处坏一处
25、 白露里的雨水 —— 到一处坏一处
26、 白露里格雨 —— 到一方,坏一方
27、 落雨流砖 —— 没嫌
28、 说风便是雨 —— 说干就干
29、 屋漏偏遇连阴雨 —— 倒霉透了;真倒霉
30、 泥人经不住雨打 —— 底子差;基础差;底子不行;本质太差
31、 落雨担稻草 —— 越担越重
32、 雨天的房檐水 —— 下流;下溅
33、 求雨到了火神庙 —— 认错了菩萨
34、 趁下雨和泥 —— 顺便
35、 泥鳅翻筋斗 —— 大雨在后头
36、 关节炎遇见连雨天 —— 旧病复发
37、 光屁股淋雨 —— 豁上了
38、 拉白灰的大车遇上倾盆雨 —— 心急火燎
39、 串亲遇上下雨天 —— 人不留客天留客;人不留天留
40、 下雨天踩泥道 —— 越沾越多
导语:下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关于下雨有什么歇后语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雨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张天师设祭坛 呼风唤雨
雨花台的石子 五光十色
一条船上的难友 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屋檐下的麻雀 经不起风吹雨打
温室里的花朵 经不起风雨;经不起风吹雨打
王母娘娘伸手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宋江的绰号 及时雨
三亩棉花三亩稻 睛也好,雨也好
气象大学毕业的 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
泥人戴纸帽 经不起风吹雨打
满天浮动的云霞 经不起风吹雨打
龙王爷作法 呼风唤雨
高山上的青松 久经风雨
大海里的小船 风雨飘摇
长城上的砖 未知经过多少风雨
出窑的石灰遭雨淋 四分五裂
春苗得雨 正逢时
打伞披雨衣 多此一举
戴着草帽打雨伞 多此一举
戴着雨帽进庙门 冒充大头鬼
得了雨衣还要伞 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躲雨躲到城隍庙 尽见鬼
房子烧了又挨大雨 内外交困
风雨中的泰山 不动摇
伏天下暴雨 阵势大;来得凶,去得快
荷叶做雨伞 遮盖不住
拉石灰车遇到倾盆雨 心急如焚
淋了雨的熟石榴 咧开了嘴
泥娃娃遭雨林 软瘫了;软作一堆
泥娃娃遭雨淋 软瘫了
牌楼下躲雨 暂避一时
平房门前不漏雨 有言(檐)在先
骑楼下躲雨 暂避一时
山半腰遭雨淋 上下两难
王老道求雨 早晚在今年
屋檐下躲雨 暂避一时;不长久
雨点落在香头上 巧得很;巧极了
雨浇泥菩萨 土里土气;土气大
雨天背稻草 越背越重
纸糊的灯笼被雨浇 架子不倒
雷雨天下冰雹 一落千丈
暴风雨中的`航船 顶风破浪
暴雨前的闪电 人发雷霆
出土笋子逢春雨 节节高
打响雷不下雨 一场虚惊;虚惊
大热天下暴雨 猛一阵;长不了
大雨天打麦子 难收场
大雨天上房 找漏洞
东边日出西边雨 各有天地
东方打雷西方雨 声东击西
光打雷不下雨 虚张声势
旱苗得雨 正逢时
九月菊花逢细雨 点点人心
久旱得雨 喜从天降
久旱逢甘雨 人人欢喜;个个喜爱
开花期遇暴雨 结果不好
老天爷不下雨,当家的不说理 奈何不得;无可奈何
雷声大,雨点小 有名无实
六月的暴雨 一阵儿
落了三年黄梅雨 绝情(晴)
落雨打土坯 没有好货
落雨躲进山神庙 轮(淋)不着
落雨立当院 轮(淋)到头上.
落雨天出太阳 假情(晴)
落雨天打砖 坏坯子
落雨天担禾草 担子越来越重
泥人经不起风雨 本质太差
晴天盼下雨 没指望
十天九雨 缺少情(晴)意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奈何不得;无可奈何;管不着;不由人愿
天要下雨鸟要飞 各随其便
下雨不撑伞 淋(轮)着啦
下雨不戴帽子 轮(淋)到头上
下雨洒街,刮风扫地 多此一举
下雨天背棉絮 越背越重
下雨天出太阳 假情(晴);阴不阴来阳不阳
下雨天打麦子 收不了场;难收场
下雨天浇地 多此一举
下雨天泼街 假积极
下雨天往屋里跑 轮(淋)不到你
下雨天走路 拖泥带水
下雨往屋里跑 淋(轮)不到
一天下了三场雨 缺少情(晴)意
阴雨天的霹雳 大发雷火
阴雨天的芝麻 难开口
阴雨天观景致 模糊不清;看不清
阴雨天过后出太阳 重见天日;开云见日
阴雨天拉稻草 越拖越重
雨后的彩虹 五光十色
雨后的高梁苗 直往上蹿
雨后的花园 万紫千红
雨后的竹笋 节节高;节节上升
雨后收葱 连根拔
雨后送伞 多此一举;空头人情;假仁假义;虚情假意
春天的毛毛雨 贵如油
到火神庙求雨 找错了门
出太阳下暴雨 假情(晴)
下雨天背稻草 越背越重
夜里的风雨 下落不明
下雨不打伞 临(淋)到头上了
下雨出太阳 假情(晴)
雨打黄梅头 倒霉(倒梅)
掘尾龙 搞风搞雨
白云山撞雨 没得避
白撞雨 溅(赞/淬)坏
下雨天担稻草 越担越重
六月天的雨 有回数
泥人经不起雨打 本质太差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下雨天走路;水牛踩浆;池中捞藕;沼泽地的推土机 拖泥带水
跌倒又挨拳头;躲过棒槌挨榔头;屋漏又缝连阴雨 祸不单行
八擒孟获;大白天掌灯;阴天戴草帽;雨天浇地 多此一举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出尔反尔
乡下不懂天文 见风是雨
下雨天不戴帽 临(淋)到头上
下雨天出日头 阴一半阳一半
干打雷不下雨 有名(鸣)无实。
出门落个雨淋头 失意(湿衣)得很
盆中的牡丹 没见过风雨
雨后穿皮鞋 拖泥带水
雨点落在火星上 巧得很
东边下雨西边晴 各有天地
狂风暴雨 来得猛
破袜子补雨伞 一步登天
三伏天的雷阵雨 一会儿的事
听见风,就是雨 瞎猜
洼地下大雨 无处留(流)
下雨天不戴帽子 临(淋)到头上
下雨天不带帽 临(淋)到头上
下雨的太阳 假晴(情)
和尚打雨伞 无法(发)无天
雨后彩虹 五光十色
雨中知了叫 预报晴天到
出太阳下大雨 假晴(情)
八哥儿洗澡 风雨就来
八哥鸟洗澡 风雨就来
八哥洗澡 风雨就来
八哥子洗澡 风雨就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586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找木匠补锅
下一篇: 赵公元帅翻脸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