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针尖对枣圪针(go,zhen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儿)

民俗 2023-09-16 21:54:34

最佳答案:

一个比一个尖;尖对尖

针尖对枣圪针(go,zhen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儿)相关歇后语

问字读音及意义

圪gē 部首笔画
部首:土部外笔画:3总笔画:6
五笔86:FTNN五笔98:FTNN仓颉:GON
笔顺编号:121315 四角号码:48117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72A

基本字义
1.〔~垯〕a.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如“泥~~”;b.小土丘,多用于地名(“垯”均读轻声)。
详细字义
〈名〉
1.土丘,土岗 [mound]。如:圪台,圪垛(小山;土丘);圪拉(即坷拉,土块);圪壈(小土岗) 2.[象声词]——如:圪登登(牙打颤的声音);圪吵(争吵,议论);
1.<前缀>
〈方〉——与名词结合,多表示叉形、针状、碎粒状或丝状的东西。如:槐树圪杈(槐树枝杈);一圪星儿土(一粒土);萝卜圪丝(萝卜丝儿)
〈助〉
1.与动词结合,多表示动作的继续。如:小虫从土里圪拱出来了
常用词组
1.圪垯,圪塔 gēda,gēda
(1)[lump;pimple]∶疙瘩 (2)[mound;knoll]∶小土包。多用作地名
刘顺清连长领导下了一个生产小组到 王家屹塔去开荒。—— 翟强《鞋不见了》 2.圪节 gējie
(1)[skeleton;knot] (2)竹子、稻、麦、高粱等茎上分枝长叶的地方 (3)两个圪节间的一段 (4)泛指长条形分节的东西的一段 3.圪针 gēzhen
[thorn] 〈方〉∶指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儿
蔷薇圪针

“圪‘土劳’”怎么念

圪:gē,‘土劳’读音:láo,是一个繁体字,打不出来,用图片代替如下:

一、圪? ?

部首:土 ? ?四角码:48117 ? ?仓颉:gon ? ?

86五笔:ftnn ? ?98五笔:ftnn ? ?郑码:BMYD ? ?

统一码:572A ? ?总笔画数:6 ? ?笔顺:121315 ? ?

释义:〔圪垯〕

a、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如“泥圪垯”;

b、小土丘,多用于地名(“垯”均读轻声)。

二、“土+劳(繁体)”是方言用字。拼音:láo?。

1、【圪~】<方>角落。

2、地名:炕圪~;王家圪~、于家圪~(在陕西省吴堡县)。

扩展资料

一、笔画如下:

二、组词

1、圪塔:[gē da]?

同“圪垯”。

2、圪节:[gē jie]?

稻、麦、高粱、竹子等茎上分枝长叶的地方。

3、圪针:[gē zhen]?

指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儿:枣圪针。

4、圪垯:[gē da]?

球状或块状的东西。多用于土、石等。

5、圪墶:[gē dā]?

见“圪塔”。

圪_怎么读

圪的读音为:gē

圪的部首为土,左右结构,笔画数是6画,笔画顺序为横、竖、提、撇、横、横折弯钩/横斜钩。

组词有圪针[gēzhen],指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儿,比如枣圪针;圪节[gējie],稻、麦、高粱、竹子等茎上分枝长叶的地方;圪垯[gēda],球状或块状的东西,多用于土、石等;圪鎏[gēliú],河北省张家口及各县市地方方言,特指弯曲不直的形状。

有时也被用作绰号,形容该人为人平和、容易相处;圪仰[gēyǎng],形容走路姿势不正的样子。

圪字一般出现在方言之中,比如圪泡/灰圪泡,造句为你瞭瞭(看看)这个灰圪泡。

1、gē

〔~垯〕?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如“泥~~”;?小土丘,多用于地名(“垯”均读轻声)。

2、yì

同“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笔画数:6;
部首:土;

笔顺:横 竖 提 撇 横 横折弯钩

◎?圪?gē?

〈名〉

(1)?土丘,土岗?[mound]。如:圪台,圪垛(小山;土丘);圪拉(即坷拉,土块);圪壈(小土岗)

(2)[象声词]——如:圪登登(牙打颤的声音);圪吵(争吵,议论);

造字法

形声:从土、乞声

造句:刘顺清连长领导下了一个生产小组到王家屹塔去开荒。——翟强《鞋不见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582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