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种下碗豆收荞麦

民俗 2023-09-16 18:48:03

最佳答案:

长出棱角来了

种下碗豆收荞麦相关歇后语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有哪些

农业生产的谚语有。
1.春天不努力,冬天要受饥;夏天不拔草,冬天吃不饱。草是百谷病,不除苗送命。
2.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的枣儿甜如蜜;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甘薯收。
3.高粱稀,谷子稠,玉米地里卧下牛,还嫌玉米稠;小豆地里卧下鸡,还嫌小豆稀。
有些谚语告诉我们怎么栽种,有些告诉我们怎么避免虫害,该什么时候施肥......例如:春施千担肥,秋收万担粮。这里的“千担肥”就是有机肥,这是告诉大家让作物吸收足够的营养,才能让产品品质更好。

小麦种植的谚语

导语: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为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小麦的农业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小麦的农业谚语 1、 白露前,快种麦。

2、 薄地种不出壮麦子。

3、 不愿加鞍的马,不得吃燕麦。

4、 菜地麦子用手扬,一亩能抵三亩粮。

5、 春分不种麦,别怨收成坏。

6、 聪明人接触各种知识,但是精通一种知识来认识世界。

7、 大麦(收割)不过芒种,小麦(收割)不过夏至。

8、 稻花要雨,麦花要风。

9、 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10、 稻香只怕风来摆,麦香只怕雨来淋。

11、 冬麦深,春麦浅。

12、 冬天压麦泥,胜过一条被。

13、 豆子不怕连夜雨,麦子不怕火烧天。

14、 对一只公鸡来说,一颗麦粒优于一颗钻石。

15、 高高荞麦不如矮矮豆。

16、 谷出水来浇,麦出火来烧。

17、 谷倒(倒伏)满仓,麦倒精光。

18、 谷熟一时,麦熟一晌。

19、 谷要稀,麦要稠,芝麻田里卧下牛。

20、 谷宜稀,麦宜稠,高梁地里卧下牛。

21、 谷雨麦挺直,立夏麦秀齐。

22、 寒露育青秋,霜降一齐倒;立冬下麦子,小雪农家闲。

23、 寒露种菜,霜降种麦。

24、 好麦不见叶,好谷不见穗。

25、 快割快打,麦粒不撒。

26、 老鼠的`目光总是盯在麦粒上。

27、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28、 麦不离豆,豆不离麦。

29、 麦锄三遍面满斗。

30、 麦倒一包糠,谷倒一包秧。

小麦种植的谚语 1、 麦黄不收,有粮也丢。

2、 麦捆根,谷捆梢,芝麻捆在半中腰。

3、 麦连十年没几颗,棉连十年无花朵(要轮作)。

4、 麦怕胎里风,谷怕老来雨。

5、 麦上场,快快扬。

6、 麦收九成熟,不收十成落。

7、 麦熟一晌,蚕老一时。

8、 麦熟一夜,禾熟三朝。

9、 麦熟樱桃熟。荔枝惜花,龙眼惜子。

10、 麦要磨才会有面,玉要琢才能成器。

11、 麦子不怕火烧天,荞麦不怕雨连绵。

12、 麦子上场,核桃半瓤。

13、 麦子上了黄,不能地里放。

14、 麦子种得密,麦头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15、 彭祖八百,忘不了种田植麦。

16、 七月葱,八月蒜,九月油,十月麦。

17、 钱是一块一块上万,麦是一颗一颗上石。

18、 荞麦是个女儿,要的是点雨儿。

19、 清明麦吐穗,谷雨浸种忙;立夏鹅毛住,小满打麦子。

20、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21、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22、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23、 入冬小麦三层雪,来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

24、 三伏有雨,好种荞麦。

25、 沙土花生粘土麦。

26、 砂土花生粘土麦。

27、 收麦如救火。

28、 收麦有五忙:割、拉、碾、晒、藏。

29、 水稻水多是糖浆,小麦水多是砒孀。

30、 天空的蓝色决不会因为盲人看不见而而不存在。

31、 天亮不是雄鸡啼出来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555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