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一干二净
竹筒倒豌豆相关歇后语
常用歇后语80例:
B.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C.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茶壶煮饺子——有嘴道(倒)不出、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床底砍柴——撞板
D.大姑娘坐轿——头一回、豆腐掉到灰堆里——吹不得,打不得、多一个和尚——多一分斋(灾)
E.二两棉花一张弓——细细弹(谈)
F.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G.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
H.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莲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寒天喝凉水——点滴在心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火烧旗杆——长炭(叹)
J.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脚底下抹油——溜之大吉
K.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L.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刘备借荆州——一借没回头、老鼠掉进风箱——两头受气、老虎屁股——摸不得、聋子耳朵——摆设
M.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猫哭老鼠——假慈悲、棉花店挂弓——不弹(谈)了
N.泥牛入海——无消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牛皮灯笼——点不亮
P.螃蟹过街——横行霸道、砒霜拌大蒜——又毒又辣、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Q.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R.热锅里的蚂蚁——团团转、肉包子打狗——有去没回
S.傻子上街——光看热闹、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十月芥菜——起了心、湿水棉花——没得弹(谈)、水鬼找城隍——恶人先告状、水中捞月——一场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孙权定计招亲——赔了夫人又折兵
T.兔子尾巴——长不了、铁公鸡——一毛不拔、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剃头的挑子——一头热、铁拐李的葫芦——不知卖什么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W.武大郎开店——高人一等、王八吃称砣——铁了心、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歪嘴和尚——念不出好经
X.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瞎子点灯——白费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Y.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杨家将上阵——全来了、油瓶倒了也不扶——懒到家了
Z.猪鼻子插根葱——装象、猪八戒照镜——里外不是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啄木鸟上树——全靠一张嘴、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竹筒倒豆子——不留底、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中意、丈八高的灯台——照人不照己、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
1.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
2.麻布补西装—( )
3. 包黑子铡侄儿—(六亲不认 )
4. 阴沉木做的脑袋—( )
5.十冬腊月洗海澡—(太(冻)动人了 )
6. 猪八戒不叫猪八戒—( )
7.青石板上栽葱—(劳而无功 )
8. 河水不犯井水—(互不相干 )
9.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10.纸上画牲口—( )
不好意思,我只知道这些.....
歇后语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热锅上的豌豆 —— 乱蹦乱跳
热锅里的豌豆 —— 乱蹦乱跳
缺暴齿吃豌豆 —— 歪嚼
婆婆子七豌豆 —— 怪地疼
螃蟹夹豌豆 —— 连滚带爬;连爬带滚;滚的滚,爬的爬;滚蛋
牛犄角上撒豌豆 —— 招不住子儿
冒牙佬吃豌豆 —— 拐得疼
麦子田头撒豌豆 —— 杂种
麦子田里种豌豆 —— 杂种
麦子田里撒豌豆 —— 杂种
麦田里撒豌豆 —— 杂种
蚂蚁噙豌豆 —— 滚蛋
蚂蚁盘豌豆 —— 滚蛋
麻雀吃豌豆 —— 给尻子找麻烦呢;嘴巴不和屁儿商量
驴嚼豌豆 —— 嘴上功夫;全凭嘴劲
冷锅头炒豌豆 —— 没说的;没熟的
冷锅里炒豌豆 —— 叫得响
腊月间的焌豌豆 —— 不上涎;不上咸
腊月干吃区豌豆 —— 不上涎
姜嘎姥妈点豌豆 —— 野鸡扒了
鸡啼起来搂豌豆 —— 根根筋筋都抓着了
郭呆子扔豌豆 —— 没有根
光筷子夹豌豆 —— 滑头对滑头
房脊上撒豌豆 —— 两面滚
二套牛车拉豌豆 —— 拉扯不清
鹌鹑脖里寻豌豆 —— 谋财害命
竹筒里倒豌豆 —— 一干二净
竹筒倒豌豆 —— 一干二净
凉水泡豌豆 —— 冷处理
筷子夹豌豆 —— 不可多得;一个个来
光筷子吃豌豆 —— 滑头对滑头
房脊上晒豌豆 —— 两边滚
吃豌豆咽鸡蛋 —— 一个赛一个
有关猴子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大家看看下面的有关猴子歇后语吧! 有关猴子歇后语
猴子爬树梢到顶了
猴子的屁股坐不住
猴屁股自来红
猴屁股扎蒺藜坐立不安
猴子拿棒槌胡抡
猴王闹天宫大打出手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猴子捡姜吃也不是,丢也不是
猴子唱大戏胡闹台
猴子偷黄连自找苦吃
猴子不上树多打几遍锣
猴子捞月亮空欢喜一场
猴子吃核桃全砸了
猴子拉弓不是样子
猴子耍拳小架式
猴子抱西瓜顾此失彼
猴子爬上樱桃树粗人吃细粮
猴子戴眼睛假斯文
猴子骑老虎下来完
猴子穿衣服冒充善人
猴子衔金冠装相
猴子爬上旗杆顶高高在上
小猴子倒立尾巴翘起来了
小猴子拉梨顶牛
小猴子吃辣椒抓耳挠腮
小猴子偷南瓜连滚带爬
小猴子坐火箭远走高飞
小猴子看果园欢天喜地
小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
小猴子耍大刀胡砍
小猴子照镜子得意忘形
歇后语_经典歇后语
歇后语_经典歇后语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一】
1、 大姑娘生头胎开怀 2、 鸡穿大褂狗戴帽衣冠禽兽
3、 还清了房钱且住
4、 西山日头倒流水净是怪事儿
5、 隔山射虎全凭硬弓(功)
6、 蝼蛄吃庄稼地下活动
7、 乌龟驮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8、 苦水里泡大的杏核儿苦仁(人)
9、 老肥猪上屠场挨刀的货
10、 木头脑瓜挨了刀不记疼
11、 寒流过了来暖流冷潮热风(冷嘲热讽)
12、 鸭子赶骆驼差得远;差远了
13、 抱着书本儿骑驴走着瞧
14、 警犬的鼻子一真尖(奸)
15、 铁叉子刷牙硬找渣(岔)
16、 七月里的荷花时鲜
17、 两牛打架硬顶
18、 演员出台粉墨登场
19、 指到黄牛便是马信口雌黄;自欺欺人
20、 玻璃袜子玻璃鞋名角(明脚)
21、 山头上的草根子硬
22、 驴头马面路货色
23、 后山石头死不开窍
24、 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25、 借灵堂哭自己另有伤心事儿
26、 皮球上扎一刀泄气;硬不起来
27、 满身生疮体无完肤
28、 《百家姓》少了第二姓缺钱
29、 晴天响霹雳惊天动地
30、 啄木鸟凿木头嘴厉害
31、 石头落水越往下越厉害
32、 草尖上的露水不长久;留不住
33、 老大懒汉老二勤不做,二不休
34、 石狮子灌米汤滴水不进
35、 杨白劳过年躲躲闪闪
36、 头发丝吊大钟千钧一发
37、 人头上长疥疮毛病
38、 铁罐头撞上玻璃瓶有口无心、空发声
39、 赶车不带鞭子光拍马屁股
40、 饿狗掉进茅坑里饱吃一顿;正好
41、 刀尖上赌气活不久;活不长
42、 龙王爷凑热闹涨水
43、 观音菩萨坐轿靠众人抬举
44、 狗咬屁股啃腚(肯定);一口咬腚(定)
45、 树枝上挂团鱼一一四脚无靠
46、 鲤鱼跳龙门碰时运,身价百倍
47、 大海鱼儿几经风浪
48、 电梯失灵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49、 黄鼠狼生耗子辈不如一辈
50、 黄鼠狼拜月亮装神弄鬼
51、 老鼠上锅台熟路
52、 吃进狼嘴的羊肉吐不出来
53、 两个麻子结婚点子不少
54、 鼻子大了压到嘴难开口;口难开:不好张口
55、 口吃黄连苦在心
56、 武大郎玩鸭子不知是什么乌
57、 六月里做棉袄早准备
58、 开着收音机听戏听见看不见;闻声不见人
59、 三十晚上盼月亮没个指望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二】
60、 叫花子串大街穷逛 61、 城楼上的卫兵高守(手)
62、 腊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63、 高粱秆当柱子难顶难撑
64、 看见麦子叫韭菜五谷不分
65、 湿柳做桥歪歪扭扭
66、 吃了喜鹊蛋乐开怀
67、 风筝落在刺笆[荆棘]林乱缠;缠住了
68、 竹子长权节外生枝
69、 天下的乌鸦般黑
70、 属蝙蝠的夜里欢
71、 大海里的浪涛波澜壮阔
72、 房脊上逮鸡不好捉摸
73、 老虎屁股摸不得
74、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75、 东海洋里的黄沙经不起浪来磨
76、 老没牙的喝稀饭无齿(耻)下流
77、 牵着肠子挂着肚放心不下
78、 背着哈哈镜走路不怕后人见笑
79、 阉了的公鸡不啼(提)
80、 乌鸦扮孔雀不伦不类
81、 飞机舱里伸出个巴掌来高手
82、 厅堂里的老古董摆设
83、 哪山唱哪山歌到哪说那
84、 慈禧手下的光绪帝有职无权
85、 一天到晚淡茶饭不吃香
86、 南郭先生吹竽不会装会;滥竽充数
87、 买个喇叭不透气实心眼
88、 阎王爷照镜子一鬼样子;鬼相
89、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90、 大船漏水有进无出;有去无回
91、 门缝里看大街眼光狭窄
92、 爱买红绿颜料贪色
93、 长尾巴的蝎子满肚子毒水
94、 舞台上的二人转唱一和
95、 吃饭舔碗边穷相毕露;吝啬鬼
96、 船工租船游西湖划得来
97、 空手抓山蹦子一不是好逮(得)的
98、 百货店里的买卖挑挑拣拣
99、 鸭子的屁股爱翘:圆滑;又圆又滑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三】
100、 东施效颦生搬硬套 101、 抱着干柴救火帮倒忙
102、 写字出了格不在行
103、 玻璃灯笼里外明
104、 见了王母娘娘叫大姑攀高亲
105、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算;暗中盘算
106、 家雀变凤凰越变越俏
107、 树叶掉下来捂脑袋小心过分;过分小心
108、 铁板上的铆钉没跑
109、 麦秸装枕头草包
110、 鳖笑龟儿看不见自己的丑
111、 高山上的松柏四季常青
112、 禾草里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113、 骆驼走路昂首阔步;一步个脚印
114、 菱角的肚子实实在在
115、 谷子地里长高梁冒尖;出人头地
116、 自行车爆胎气崩了;气炸了:泄了气
117、 原始森林里迷了路分不清东西南北
118、 脚踏楼梯板步步高升
119、 睁着眼睛跳黄河走投无路
120、 床底下举斧头有力用不上
121、 隔皮选西瓜难识货
122、 疯狗吃日头不晓得天高地厚
123、 吃枣子不吐核囫囵吞枣
124、 檀香木做马桶屈材(才)
125、 娄阿鼠问卦做贼心虚
126、 羊儿叫狼咩咩咩(慢慢慢)
127、 鹅卵石垫墙基立场不稳;不稳当;根基不稳;基础不牢
128、 金刚钻划豆腐深刻
129、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130、 孝子吃豆腐里外都是白
131、 鲁班皱眉头别有匠心
132、 娃娃鱼上树左看右看不像入
133、 梦中吞象野心勃勃;野心太大
134、 灶王爷上天句句实情
135、 属玫瑰的刺儿多
136、 狗嘴里抛骨头投其所好
137、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异想天开
138、 锅盖做风箱受了热气受冷气
139、 红眼老鼠出油盆吃里爬外
140、 萝卜碰上三九天要冻(动)心了
141、 急需的图章刻不容缓
142、 眉毛上失火红眼
143、 病人装进棺材不可救药
144、 缚在线上的蚂蚱跑不了
145、 太平洋搬家翻江倒海
146、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147、 鸭子死了还有鹅个顶一个
148、 南山豹,北海蛟狠的狠,凶的凶
149、 杀凳上的肥猪活不了多久;死在眼前
150、 牛犊子撒娇顶顶撞撞
和龙有关歇后语
自古以来,龙就是伟大中华民族的图腾,它是一种并不存在、虚构的动物。下面我们来看看和龙有关歇后语,欢迎阅读借鉴。 NO1、龙王不认水神庙自己冲自己
NO2、龙王的帽子道儿多
NO3、龙王的帽子宝贝疙瘩
NO4、龙王的帽子褶儿太多
NO5、龙王的战士虾兵蟹将
NO6、龙王管土地管得太宽了
NO7、龙王发兵讨河神自家人不识自家人
NO8、龙王发脾气兴风作浪
NO9、龙王发脾气翻江倒海
NO10、龙王靠边人定胜天
NO11、龙王靠边站人定胜天
NO12、龙王庙的横披风调雨顺
NO13、龙王庙台神气
NO14、龙王庙前卖水挑错了门
NO15、龙王庙里失了火慌神
NO16、龙须菜炒韭菜乱七八糟
NO17、龙灯耍的好靠头
NO18、龙灯的脑壳随耍
NO19、龙(灯)胡须没人理
NO20、龙坛里脱上坯拿不出
NO21、龙门阵缺人摆不起来
NO22、龙门石窟里的佛像老实(石)人
NO23、龙门石窟里的佛像靠山硬
NO24、龙困沙滩有力无处使
NO25、龙困鱼塘伸展不开
NO26、龙困鱼塘施展不开
NO27、龙尾巴上的虾混着上天了
NO28、龙背上放茶壶一张好嘴
NO29、龙背上放茶壶嘴向上
NO30、龙跑蛇窜各有各的算盘
NO31、龙袍当蓑衣白糟蹋
NO32、龙下蛋稀罕
NO33、龙行雨本职
NO34、龙珠跟着龙尾转不对头
NO35、龙上沙滩有力无处使
NO36、龙虎相斗必有一伤
NO37、龙吃千江水也有不到处
NO38、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NO39、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
NO40、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NO41、驴头插龙角四不像
NO42、麻布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NO43、孟母三迁望子成龙
NO44、逆水塞龙舟力争上游
NO45、跑龙套的摇旗呐喊
NO46、塞起耳朵不说话装龙作哑
NO47、佘太君的龙头杖有钱也买不至
NO48、属大龙的使不着
NO49、水摊龙王走自顾不暇
NO50、水淹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NO51、隋炀帝游江南自坐龙舟人拉纤
NO52、四海龙王动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
NO53、孙猴子大闹水晶宫逼着龙王献宝
NO54、跳蚤变龙种冒牌货
NO55、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NO56、未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NO57、降龙木扎扫把可惜了材料
NO58、移栽的龙眼树枝叶茂盛不长景
NO59、一龙治水雨多
NO60、一龙治水多雨(余)
NO61、要饭的给龙王上供穷人有个穷心
NO62、叶公好龙不敢见真的
NO63、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NO64、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NO65、叫化子邮龙灯穷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528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竹筒倒豆子
下一篇: 竹筒里插棍子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