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有福不会享
白米换糠相关歇后语
歇后语:娃娃找奶母——有奶便是娘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蝎了虎子扒门帘——露一小手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鼻孔里灌米汤—— 够受的
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歇后语(2张)
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
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老爷下轿——不(步)行
老公拍扇——凄(妻)凉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大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歇后语大全:
阿斗的江山——白送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阿凡提种金子——难能可贵 阿二当差——呆头呆脑
阿二钓黄鳝——不上钩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挨刀的瘟鸡——性命难保挨了打的鸭子——乱窜
挨了棒打的狗——气急败坏 挨了棒的狗——垂头丧气
挨刀的鸭子——直了脖 挨打的乌龟——缩了脖子
矮子不吃馒头——想高(糕)矮子爬楼梯——想一步登天
矮子倒水——就那么高的水平(瓶)矮子踩高跷——取长补短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案板上的面团——任人欺压
案板上砍骨头——干脆 暗地里穿针——难过
拗笼里的鱼——进得来,出不去
B
不炸嘴的石榴——一肚子花点子拔了萝卜栽葱——一茬比一茬辣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个人抬轿——步调一致八月间的生姜——越老越辣
白米换糠——有福不会享 白糖拌苦瓜——苦中有甜
白面搀石灰——瞎搀和白骨精发表演说——妖言惑众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班房里识字——求(囚)学
搬起梯子上天——无门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
棒槌敲竹筒——空想(响)棒槌弹棉花——乱谈(弹)
棒槌当针纫——一点心眼也没有蹦起的皮球——肚子里的气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拔节的竹笋——天天向上
C
茶罐里煮牛头——下不去茶壶里栽大蒜——一根独苗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的堂弟——噪人(曹仁)曹丕的铜钱——未必(魏币)
厕所里照镜子——臭美厕所里吹笛子——名(鸣)声臭
财神爷着烂衫——人不可貌相财主杀妻——为富不仁
苍蝇叮大粪——臭味相投 苍蝇钻到瓶瓶里——处处碰壁
长江里的浪头——一个比一个高茶壶里煮饺子——易进难出
吹了灯抓虱子——瞎摸痴情碰冷遇——伤透心肝
楚人夸矛又夸盾——自相矛(茅)盾 宠了媳妇得罪娘——左右为难
臭鸡蛋进锅——(吵)炒也没有用 床底下放风筝——飞不高
茶馆里招手——胡(壶)来
D
大雪天过独木桥——心惊胆战大风地里吃炒面——开不了嘴
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打破沙锅——问到底 打蚊子喂大象——不顶用
打着兔子跑了马——得不偿失 打烂缸子作瓦片——不合算
打完架就握手——不打不相识 打柴的下山——担心(薪)
打呼噜听见放炮——吓人一跳 打下锅沿补锅底——不划算
断了弦的提琴——没了响声 断了线的纸鸢——东游西荡
东方打雷西方雨——声东击西 东边下雨西边晴——各有天地
豆腐店的老猪——一肚子豆渣 呆子学技术——南京(难精)
丁香叶子捧黄连——一味比一味苦电线杆子拉胡琴——大老粗
E
饿狼吃羔羊——生吞活剥恶狗看见棍棒——又恨又怕
恶虎斗狼群——寡不敌众恶狼扒门——不祥之兆
二十岁长胡子——少年老成 二郎神的慧眼——有远见
二小子不拉纤——顺水推舟 二十岁当博士——初露头脚
二姑娘绣荷包——细工夫二姑娘的包袱——窝窝囊囊
二愣子做活路——猛一阵二姑娘上轿——忸忸怩
二寸长的吹火筒——一个心眼 二层楼的房子——屋上架屋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二踢脚上天——空想(响)
二老爹玩戏法——哄鬼 二大娘的针线筐——乱七八糟
二四六八十——无独有偶二两米熬锅粥——不愁(稠)
F
法场上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法场上的麻雀——胆子吓大了
发救兵还择吉日——迟了发酵的面粉——气鼓鼓
粪桶掉了底——一副臭架子 扶着醉汉过破桥——上晃下摇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房梁上挂暖壶——高水平(瓶)
肥狗咬主人——忘恩负义 肥猪身上抹油——多此一举
飞机上扭秧歌——载歌载舞 飞机上沏茶——高水平(瓶)
飞机上写文章——空话连篇 飞机上开会——高谈阔论
飞机上发表议论——空话连篇飞机上打凉扇——高风亮节
飞机上过秤——高标准飞机上钓鱼——差得远
飞机上打仗——放空炮飞机上找对象——要求太高
飞机上观天——目空一切 飞机机上放鞭炮——空想(响)
/link?url=wXmYmNrZH3zbjhCWaa7YTZ0mthInH_w5UY_Fv92Be5L8a4d-S_RsREpqP9vT0QpYQz9DCdzPwdntDjJ-Lpozp37MSyS2QetBEDNkhXI9bQW
福即幸福、福气,福字经常出现杂歇后语中,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篇
你吃鸡鸭肉,我啃窝窝头 ———— 各人享各人福
牛吃草料鸭吃谷 ———— 各人有各人的福;各人享各人福
牛耕田,马吃谷 ———— 一个受累,一个享福
千年槐下乘凉 ———— 托前人的福
塞翁失马 ———— 因祸得福
睡懒觉的还要个垫背的 ———— 福享尽了
羊吃青草猫吃鼠 ———— 各人有各人的福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 同甘共苦
有了一福想二福,有了肉:吃嫌豆腐 ———— 贪得无厌
丈夫不打妻子 ———— 好福气夫妻
址起风帆又蔼桨 ———— 有福不会享
坐轿闷得慌,骑马嫌摇晃 ———— 有福不会享
坐轿子喊丫环 ———— 福享尽了
坐轿子喊丫鬟 ———— 福享尽了
坐着椅子叫使唤 ———— 享福
坐着椅子叫丫鬟 ———— 福享尽了;享福
北京盛锡福 ———— 帽子公司
博罗县之太爷 ———— 一日平安一日福
财神招手 ———— 来福了
扯起风帆荡桨 ———— 有福不会享
扯起风帆又荡桨 ———— 有福不会享
道士捉妖 ———— 有符;有福
肚脐眼儿贴福字 ———— 大酒坛子
屙屎捡了个大花饼 ———— 口福不小
鹅吃砻糠鸭吃谷 ———— 各人自有各人福
饿狼窜进羊厩 ———— 无事不来;想饱口福
饿狼窜进羊圈 ———— 无事不来;想饱口福
儿子背老子 ———— 小的吃亏,老的享福
二十八岁大姑娘 ———— 想夫了;享福了;想夫;享福
赶集拾条料布袋 ———— 人的时运驴的福
赶脚的拾个料布袋 ———— 人的财气驴的福
赶脚驴的拾个料布袋 ———— 福从天降
公馆咸菜 ———— 吃了有福
哈巴狗进茅坑 ———— 享不完的福
鸡吃砻糠鸭吃谷 ———— 各人自有各人福
鸡担骨头 ———— 替狗作福
鸡仔跌落米缸里 ———— 不愁吃;因祸得福
精选篇
叫花子冬天晒太阳 ———— 享天福
叫花子住瓦屋 ———— 各有各福
叫花子钻草堆 ———— 享天福
叫化子晒太阳 ———— 享天福
叫化子钻草堆 ———— 享天福
今天星期六 ———— 欢乐幸福人
扛着口袋牵着马 ———— 有福不会享
老头儿坐摇篮 ———— 再享享小时候的福
莲叶装水 ———— 装也不多;无福;无壶
两个鲤鱼还年福 ———— 多余一礼;多余一鲤
隆福寺的小吃 ———— 驴打滚
隆福寺东廊下 ———— 狗市;狗势
吕太后的筵席 ———— 这酒不是好酒;不是好吃的;福祸不测;好吃难消化;好狠
麻雀吃蚕豆 ———— 咽不下去;享不了这份福;嘴小食大
卖猪猡勿用称 ———— 挄腹;广福
盲猫碰死鼠 ———— 有福气
猫儿扳倒甑子 ———— 狗得福
猫儿扳到甑子 ———— 狗得福
最新篇
庵庙里的尼姑 ———— 没福夫
白米换糠 ———— 有福不会享
财神爷敲门 ———— 福从天降;天大的好事
财神爷招手 ———— 来福了比喻来了福气。
朝廷老爷拾大粪 ———— 有福不会享
炒菜的勺子 ———— 尝尽了酸甜苦辣比喻幸福、痛苦等种种滋味都尝到过
大姑娘嫁太监 ———— 享福没有受苦多
大年初一贴福字 ———— 吉庆有余
地头蛇请客 ———— 福祸莫测
鹅吃草,鸭吃谷 ———— 各人享各人福
恶人登门 ———— 送福
饿狼窜进羊厩jiu ———— 无事不来;想饱口福
寄生虫享福 ———— 室qing享受吃窒喝
叫花子晒太阳 ———— 享天福
老鼠跌进米囤里 ———— 因祸得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511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毛乌鸦
下一篇: 白娘娘斗法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