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303秒) [XML]
《道德经》67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译文注释引语评析天下皆谓我"道"大①,似不肖②。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③!我有三宝④,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⑤,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⑥;俭故能广⑦;不敢...
栏目:百家论道 作者:网络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译文:若我稍有常识,走在大道上,就会顺应大道生怕妨碍大道步入歧...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第五十七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乎。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yā)其所生。夫唯不厌(yā),是以不厌(yàn)。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xiàn);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自知已是己灵明,内养工夫熟且纯。能自...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前云希言自然,非若世之蚩蚩蠢蠢,顽空以为无为,放旷以为自然者比。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修炼之道,不外神气二者;调之养之,返乎元始之天而已。其在先天,气浑于无...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道本冲漠无朕...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五十六章为天下贵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大凡无德之人,当...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七十八章受国之垢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太上前章言柔弱者生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七十九章常与人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修身之道,惟善为宝。为善之道,自治为先。盖道在内而不在外;修在己而不在人。惟事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