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338项。(搜索耗时:0.0034秒) [XML]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得名货而亡身,与身而亡名货二者,孰病?是故...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计者不筹算,知其必然。善闭者无关挞而不可开...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臣真述曰:此言绝有迹之圣、弃矜诈之智,则人受大利矣。故曰:百倍。又...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臣真述曰:天下之利害,莫大于用兵。是以道君殷勤恳恻于此,前章已极言用...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言无执。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臣真述曰:此章言人君体道用心无有满溢之志,长使渊然澄静,如万物之祖宗,则自然挫折锋铓之铦锐,解释纷扰之云为,故能...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臣真述曰:五色所以养目也,视过则盲;五音所以养耳也,听过则聋;五味所以...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1],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