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3,355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343项。(搜索耗时:0.0209秒) [XML]
如何判断丸药是否变质中药丸药的保存应密闭,防潮,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往往因为存放方式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发生腐败变质,已经变质的丸药不能服用。因为变质的丸药已经完全失效,不但不能治病,还能产生疾病。如...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是指既有气虚之象,同时又兼有血瘀病证。多由久病气虚,运血无力而渐致瘀血内停所致。主要临床表现:身倦无力,少气懒言,面色淡白或晦滞,胸胁部常见固定痛处,疼痛如刺,痛处不移而拒按,舌淡...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本证是冲脉及相关脏腑或奇恒之腑等的病证。主要临床表现:冲脉气逆可表现为气从少腹上冲,或呕吐,恶心,咳唾,吐血,或腹内拘急疼痛,胸脘攻痛,或妊娠恶阻;冲脉虚衰可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淡,甚或经闭,不孕,或初潮...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食滞胃脘食滞胃院证是指食物停滞胃脘所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或脾胃素虚,运化失职所致。主要临床表现:胃院胀痛,厌食,暧腐吞酸或呕吐食物,吐后胀痛减轻,或矢气便溏,泻下奥秽酸腐,舌苔厚腻,脉滑。病机分...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1.三棱针挑刺出血法取穴:背部胸椎夹脊两旁反应点操作方法:取反应点l~2个,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挑破表皮,并挑断皮下纤维组织,挤出少量血液即可。5~7天治疗1次。2.梅花针刺血法取穴:背部督脉经穴及病灶处操作...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病因见眩晕1.刺血拔罐法取穴:大椎、风门、天宗、肩宗、颈椎棘突压痛点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所选穴位出血,或以梅花针叩打至局部微出血,然后拔罐5~10分钟即可。2.铍针输刺拔罐法取穴:颈椎脊突痛点...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病因见胁痛穴位:至阳、肝俞、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等操作步骤:取穴位:泻腕骨及至阳穴,泻肝俞、太冲穴;补足三里。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若胃胀或消化不好,加泻中脘穴;手足心发热者,加补内关、三阴交穴。点穴...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足跟骨骨刺取穴:患足跟部操作方法:威灵仙、生桃仁、生川乌、生草乌、三棱、莪术、羌活、独活、五加皮、秦艽、茜草根、川牛膝、透骨草、凌霄花各30克,大川芎、血竭各10克,北细辛15克。若足跟发热疼痛者,加生黄柏、...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骨关节结核方法一取位:患处操作方法:取晚蚕砂30克、川椒目30克、白芥子30克、海桐皮30克、苍术15克、白芷30克、吴茱萸30克、生姜适量打碎和匀,加食盐250克同炒烫,装入布袋。热熨患处,药袋冷则更换。每天3次,每次30分...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