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2,078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12项。(搜索耗时:0.0639秒) [XML]

1751. 蜀汉败亡的黑手是谁真的是诸葛亮吗 [3%]

...的英雄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孔圣,道家老子,墨家墨子,兵家孙子,纵横家鬼谷子,思想的潮流碰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以史为鉴

1752. 道家有句话叫“无用才是大用”,该怎么理解 [3%]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1道家思想宗师于老子,道祖著《道德经》以无为不争为其主旨大意,这也成为后代问道参玄者一心向隐之滥觞。在百家争鸣的年代,与其他学派积极入世的态度相比,附着在道家身上的出世风采更...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云修行

1753. 《道德经》:-人这一生这四个错误不要犯 [3%]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么几句话:“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四句话告诉我们,人这一生中,有四个错误不能犯,不然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一、自见不自见故明。什么意思呢?带有自己的...

栏目:诸子百家 作者:网络

1754. 每日一悟|你对人的态度体现了你的修养 [3%]

“大道之行,不责于人。”——老子大意: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会苛责他人。心得: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一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都会存在缺陷和遗憾。遇到问题,与其埋...

栏目:诸子百家 作者:佚名

1755.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观——就是中国的哲学观 [3%]

...一种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状态,也即“入静”的状态。老子说:“静胜躁,寒胜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历史典故

1756.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3%]

...殆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就是说,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历史典故

1757. 齐善鸿讲《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下) [3%]

...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下)【本章核心要义】通过学习老子这一章的思想,我们可以获得一个重大启示:认识世界不能依靠简单感性的积累,而应该在自然的感性积累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理性提升上,而不是一味地积累感性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758. 文徵明小楷精品《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 [3%]

文徵明小楷精品《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纸本,纵20.9厘米,横11厘米,每页八行,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原文: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话历史

1759. 唐代半娼女道士:替人做法事也供人狎玩 [3%]

...从高宗尊老聃为玄元皇帝以来,历代帝王群相尊崇,并著老子的《道德经》为圣经,以道教开科取士。古语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帝王对于道家学说,这样奖励提倡,社会上自然相习而成风气了。当时名人

栏目:野史 作者:人生百味

1760. 茶道指的是什么意思(茶道是什么?茶艺又是什么?) [3%]

...受,也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自我调节、修身养性的手段。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吴觉农先生认为

栏目:常识 作者: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