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392秒) [XML]

991. 德经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感悟 [7%]

原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译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感悟 上一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992. 读“德经第六十八章”有感 [7%]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译文 善于领导的人不会耀武扬威,趾高气扬,善于战斗的人不会怒气冲天,丧失理智,让情绪控...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993. 谈谈对《德经》中对 “用兵”的理解 [7%]

原文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我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译文用兵打仗的人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敢主动进攻敌方,攻...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994. 吕祖《德经》释义第三十八章 [7%]

第三十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95. 王弼注《德经》二十七 [7%]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善言无瑕讁;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讁可得其门也。善数不用筹策;因物之数不假形也。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因物自然,不...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96. 陈致虚《德经转语》二十 [7%]

绝学无忧章第二十唯之与阿(h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léi)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97. 陈致虚《德经转语》六十九 [7%]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xíng)无行(háng),攘(rǎ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吾宝非金亦匪珍,若轻其敌丧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98. 李西月《德经注释》三十七 [7%]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虽自然无为,然著于无为,又成顽空之学。须于无为植其本,有为端...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99. 李西月《德经注释》四十三 [7%]

第四十三章无为之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者何?鸿濛一气而已。天地未开以前,此气在于空中;天地既辟以后,此气寓于天壤。是气固先...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00. 李西月《德经注释》四十七 [7%]

第四十七章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君子万物皆备,不出户庭以修其身。而世道之变迁,人心之更易,与夫推亡固存,反乱为治之机,无不...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