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富春山及其它

六月雪 2023-07-23 01:20:08

富春山

富春山2

富春山3

富春山4

富春山5

富春山6

富春山7

富春山8

富春山9

富春山10

富春山11

富春山12

富春山13

富春山14

富春山15

富春山16

富春山17

富春山18

富春山19

富春山20

富春山21

富春山22

富春山23

富春山24

富春山25

富春山26

富春山27

富春山28

富春山29

富春山30

富春山31

富春山32

富春山33

富春山34

富春山35

富春山36

富春山37

富春山38

富春山39

富春山40

富春山41

富春山42

富春山43

富春山44

富春山45

富春山46

富春山47

富春山48

富春山49

富春山50

富春山51

富春山52

富春山53

富春山54

富春山55

富春山56

富春山57

富春山58

富春山59

富春山60

富春山61

富春山62

富春山63

富春山64

富春山65

富春山66

富春山67

富春山68

富春山69

富春山70

富春山71

富春山72

富春山73

富春山74

富春山75

富春山76

富春山77

富春山78

富春山79

富春山80

富春山81

富春山82

富春山83

富春山84

富春山85

富春山86

富春山87

富春山88

富春山89

富春山90

富春山91

富春山92

富春山93

富春山94

富春山95

富春山96

富春山97

富春山98

富春山99

富春山100

富春山101

富春山102

富春山103

富春山104

富春山105

富春山106

富春山107

富春山108

富春山109

富春山110

富春山111

富春山111

富春山123

富春山114

富春山115

富春山116

富春山117

富春山118

富春山119

富春山120

富春山121

富春山122

富春山123

富春山124

富春山125

富春山126

富春山127

富春山128

富春山129

富春山130

富春山131

富春山132

133.吃

134.吃2

135.吃3

136.吃4

137.吃5

138.吃6

139.吃7

140.吃8

141.吃9

142.吃10

143.吃11

144.吃12

145.吃13

146.吃14

147.你看见月光了吗

148.她的尾巴

149.她

150.农场主和枣

151.她

152.老韩

153.没人给她送花的人

154.他

155.试试

156.阿美

157.小酒馆

158.粗

159.爱

160.孕妇

161.我丈夫

162.海岛妹妹

163.过年

164.夏日午宴

165.爱

166.我和我老婆

167.白桃

168.我孩子

169.螺丝钉向大家问好

170.想一直活着,看地球怎样毁灭

171.本命年

172.漂流记

173.暴雨

174.我和小曼

175.我和小花

176.我和小红

177.活着干什么

178.我开始生长

179.爬到树上去

180.我很好,过冬天

181.不等戈多

182.他是谁

183.你创造出可以和自己面对时间的东西了吗

184.我要下一场初秋的雨了

185.黑子

186.颜色

187.完成

188.人和苹果一样

189.过冬天

190.湖

191.垚

192.小扎和小西

193.春天

194.梨

195.阿珍

196.雪山下的宴会

197.塞壬

198.阿黄的春游和出走

199.阿蓬

200.白屋

201.青草小镇

202.春末

203.小林

204.冬日草地

205.命

206.大轮

207.大轮2

208.三理死了

209.逢春

210.夏天的一天

211.去森林里见一个画画的人

212.泥

213.棚户区

2010.2-2021.8

试读《富春山居图》摹本

? ? ? ? 《富山春居图》有众多摹本,说明该图卷对后世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摹本的数据,解读其中蕴藏的一些信息。

? ? ? ? 高筠在其《富春山,诗意的安居地》论述中,就列出了一系列的仿家名单。
? ? ? 《富春山居图》明清来多有临(摩)仿作品问世,明代画家黄潜、沈周、董其昌,清代画家张宏、唐宇昭、周世臣、沈颠、邹之麟、恽向、"四王"、程正挨、弘仁、于玉峰、于燕台、吴历、伟寿平、蒋锡爵、高岑、张宗苍、张庚、董邦达、王宸、方熏、奚冈、江士相、王学浩、近代则有余寿康、金城、吴湖帆等, 都临仿过《富春山居图》。其中沈颤、邹么麟、王翚、于燕台、王原祁等人曾反复临习。

? ? ? ? 在众多的仿本中,也有各式的情况,而见于诸多论述中。

? ? ? ? 王小红在《《富春山居图》原貌考》一文中,以摹画者与《富春山居图》相互关系的角度,将仿本归纳为如下几种。
? ? ? (一)曾经收藏过《富春山居图》的画家的临摹本,如沈周。
? ? ? (二)亲眼见过《富春山居图》的画家临摹本,如张宏,周世臣。
? ? ? (三)《富春山居图》高仿本。
? ? ? (四)没有见过《富春山居图》真迹,但一再临摹,如王翚。

? ? ? ? 徐邦达在《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真伪本考辨》一文中,以论述者与摹本的角度,将仿本归纳为如下几种。
? ? ? (一)亲见过仿本。
? ? ? (二)听说过仿本

? ? ? ? 当然这里说的“听说过”,不是“道听途说”,而是未见,但却是有记录的。

? ? ? ? 对于流传在世的各种卷本,通常有几种名称:

? ? ? ? 真本:也就是原件,也叫真迹。

? ? ? ? 摹本:是真本的影写本,与真本基本相同。

? ? ? ? 临本:是比照着真本,写,或画。

? ? ? ? 临本还有一个,就是背临,就是将原件记忆在脑子里,然后再画出来。

? ? ? ? 在《富春山居图》的众多版本中,这几种形式都有。在真本之外,好一些的,是摹本和临本,见到了真本;差一些的,是以摹本或临本为蓝本,进行的再摹写。

? ? ? ? 与其他画作相比,《富春山居图》的真本确实流传在世,是一个很幸运的事情,虽然经历了“焚毁”,却还是保留了大部分的内容。在没有“焚毁”之前,也有做过摹写,留下了摹本。之后,各种形式的仿本,就都有传世。

? ? ? ? 表中所列32人,都已各种方式做个《富春山居图》的摹本,而有记载的、以及传世的仿本有近60卷。这些数据很是可观,说明人们对于《富山春居图》的态度。

? ? ? ?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可以从上述列表中,以及时代背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解读。

? ? ? ? 1.摹本的绘制时间。

? ? ? ? 图卷自问世起至沈周在世,近160年,少有摹本,或许这段时间里,市面上还不知道有此图卷,以及人们对图卷尚无认知,直至沈周获此画卷以后,在圈内极为推崇,而使图卷广为人知,也因此使得沈周痛失图卷。再至董其昌在世,已有286年,这期人们对图卷的认知提高,开始有摹本出现,也与董其昌的推崇有关。

? ? ? ? 在公元1651年以前,也就是图卷被“毁损”之前,约有15个摹本问世。

? ? ? ? 在此之后,图卷的流传频繁,并多在官宦之间,及至进入宫廷。这时对图卷的认知更广,及至备受推崇,虽无法得到真迹,也希望有摹本,也就有了应邀的摹本。还有的是自己喜欢,而作摹本。至乾隆收图卷入宫,有不少于45个摹本。这些摹本多有记载,一些还传世至今,分别收藏在各地。

? ? ? ? 2.摹本作者的地域。

? ? ? ? 在32个摹本作者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江浙一带的,明清之际,江浙一带绘画极为兴盛,有很多的派系、门类,并有多个代表,这些人相互传承,形成画风。比如有“四王”、“四僧”等代表,更有“吴门画派”的说法。

? ? ? ? 3.摹本作者的职业

? ? ? ? 摹本作者几乎都是名流,官宦,名流,文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僧人、道士、宫廷画师,等等,也说明图卷的品味。

? ? ? ? 4.摹本作者的画风

? ? ? ? 摹本作者的画风也无一例外的以“山水”为主,有的兼作“花鸟”、“书法”等,而图卷本身就是“山水”画,更有“画中兰亭”之誉,摹画者巨,也是正常。

? ? ? ? 5.董其昌的推动

? ? ? ? 董其昌推崇《富春山居图》,对其传人有很大影响

? ? ? ? 董其昌提出“画有南北二宗”之说,并影响康乾。董其昌还提倡“山水画的仿古之风”,以致滥用,且将“文人画”纳入“南宗”,杨南抑北,将文人画的地位提高。

? ? ? ? 在南派画家中,多以董其昌为是,以之为师,且师传有序。

? ? ? ? 6.吴风的形成
? ? ? 自“元季四大家”至明代“吴门画派”,江南一带活跃的艺术氛围带动了此地普遍研习、收藏山水画的长久热情,相应地在技艺高超的画家群体中也出现了不少以仿制前代名家以牟利的现象。

? ? ? ?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摹习《富春山居图》或称为一个标志,也使得有众多摹本的原因。

? ? ? ?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现象需要思考,既《富春山居图》似有“阳春白雪”之意,看图卷的流传轨迹和摹本的去向,只是文人、官宦热衷于此卷,而其他人等,似乎对此卷并无热情。也由于这样的特殊人群,所以图卷少有流于市井的记载。在对真本和摹本的记载中,似乎只有沈周一次,见图卷真本于市井,之后都是在藏家之间流传,当然价格更高。

? ? ? ? 与其他画作相比,要读懂《富春山居图》似乎更难一些,因此要模仿此卷以图牟利,并不容易。如果看一下蒋勋解读的《富春山居图》,如果没有相关的准备知识,简直就是如同天书,图卷更多的是隐喻和暗喻。对比《清明上河图》,虽然也有技法,有隐喻和暗喻,但是就画面的表现上看,至少其展现的故事性、纪实性,是可以读出来的。

? ? ? ? 可以用一个比喻,比如我们的饮食,当然美食需要由专家来解读,品味、搭配、烹饪、技法,营养,等等,假如对这些都全然无知,也可以品味,看形、品味,知酸甜苦辣,知软硬顺滑。《富春山居图》只能是“阳春白雪”,难入“下里巴人”之境,因此市井少见。

? ? ? ?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现象,也是有趣,就是《富春山居图》没有院本。典型的,《清明上河图》也有多个摹本,同时还有多个院本。有记载的就有7卷,传世的也有4卷。那么不由得让人不想,《富春山居图》为什么没有院本。

? ? ? ? 《富春山居图》也深受乾隆的喜爱,对于《子明卷》爱不释手,乾隆在画卷上题字、作诗几十处,足见其心事,而乾隆却没有让宫廷画师作院本,还真不知道乾隆皇帝的内心深处到底是怎么想的。

? ? ? ? 在宫廷画师中,不乏高水平画师,而在众多的摹本作者中,也有的就是宫廷画师,比如王翚,可是王翚没有机会做院本。

? ? ? ? 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是文人画与风俗画、界画的差异。

? ? ? ? 风俗画,尤其是界画,不被文人所认可,常常被赋予呆板、没有创新,而不入文人的法眼,而实际上,界画也是绘画的基本功底,不管是什么画师,都可以做的。还说王翚,自然是山水画的高手,同时也是界画的高手,多卷本《康熙南巡图》就是王翚支持做的。

? ? ? ? 当然作不作院本,不是画师的事情,画师无权决定,应该是康熙乾隆的事情,或许这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 ? 参考资料

? ? ? ? [1]沈莹.论王翚艺术中的“摹古”其社会地位的转变[J].美术研究,2016(03):83-87.

? ? ? ? [2]高筠. 富春山,诗意的安居地[D].南京师范大学,2015.

? ? ? ? [3]王小红.《富春山居图》原貌考[J].书画世界,2011(06):4-15.

? ? ? ? [4]徐邦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真伪本考辨[J].中国书画,2010(04):10-17-42-51.

? ? ? ? [5]陆家衡.王学浩及其山水画艺术[J].中国书画,2006(05):4-16.

? ? ? ? [6]杨伯达.董其昌与清朝院画[J].新美术,1993(01):37-43.

中国国画十大名画

中国国画十大名画有,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

1、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现已失。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的两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过景物有一繁一简之分。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2、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3、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2011年6月,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

4、汉宫春晓图

《汉宫春晓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仕女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汉宫春晓图》以人物长卷画,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宫女的生活情景。其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极勾描渲敷之能事,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文思想,亦表达了他对宫廷浮华美好生活的赞美。

《汉宫春晓图》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亦被誉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

5、百骏图

《百骏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意大利籍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作品,其图共绘有100匹骏马,姿势各异,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谓曲尽骏马之态。

画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数人,控制着整个马群,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界其它生物间的和谐关系。在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充分展现了欧洲明暗画法的特色,马匹的立体感十分强,用笔细腻,注重于动物皮毛质感的表现。

6、步辇图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公元640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7、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是一组五幅中国画,作者是唐代张萱、周昉,该画描述了唐代女子众生相,尤其表现唐代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特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

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8、五牛图

韩滉的《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9、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

作品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

10、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据卷后蔡京题跋知系王希孟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

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99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