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相信不相信

佩兰 2023-07-22 23:20:37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纯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份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

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

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

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

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

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

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

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

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仿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我们总是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挣扎。

(本文来自网络)

相信还是不相信?

? ? ? 过去,我曾认为,世上的事,相信或不相信,界限泾渭分明,没有丝毫可以混淆的。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事的播迁,当然,主要是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相信过的,不相信的,在自己这里已经变乱得一塌糊涂。

? ? ? 例子太多太多,真的是不胜枚举。

? ? ? 随便说个吧。

? ? ? 比如说“人生如梦”,过去我是不相信的。人生怎么会和梦一样?那可是人一天一天实实在在过下来的。自己人生的每时每刻都在亲力亲为,喜怒哀乐也好,甜酸苦辣也好,所有的感觉触觉嗅觉味觉都真真切切,有的甚至刻骨铭心,怎么可能会如梦一般飘渺无迹?更觉得庄子的“梦蝶”说不可思议,怎么可以梦到主体和客体都互相错位乃于迷失本体的荒唐境地?

? ? ? 然而,活着活着,很多人生作为往事,都飘零在记忆中渐渐淡去时,哪怕是那些惊心动魄撕心裂肺的经历都模糊起来了,把来与当下夜间有梦的记忆比较,居然真的往事便“如梦”一般,甚至还不如梦清晰。

? ? ? 也许,那些能守得住曾经有过的切身体会和感受的人,每忆及往事便情景完整重现,各种感觉鲜艳重温,他的人生不会如梦。可是,这样的人有吗?梦中惊醒与往事重温,前者的亲历感与后者的亲历感,到底还有多少区别?是不是刚刚发生的梦的亲历感,反而更为真切实在?庄子梦蝶的所谓错位,其实根本不荒唐。

? ? ? 看来,说人生如梦还是客气的,就一时之梦而言,人生说不定还不如梦。

? ? ? 不由得想到一句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相信过,现在糊涂了,不知道该不该相信。

? ? ? 因为,明白了“前事”那啥的,说得象那么回事似的,好象多么坚不可磨似的,其实也就如梦而已,甚至连梦都不如。既如此,真的有什么“前事”是不能忘的?说“前事不忘”,不就等于说“前梦不忘”一样吗?怎么可能“不忘”?别说“不忘”,一梦醒来便忘得光光的,不是常态吗?忘着忘着,以至于连“前事”有没有过都成了问题,正如梦中的事有没有过都是问题一样,还能指望“后事”有什么可“师”的吗?

? ? ? 可叹,不接受教训,重复过去的错误甚至罪行,人类总在办这类愚蠢的“后事”。把这样的历史看多了,自然会明白,不相信“人生如梦”,其实是没活明白。

? ? ? 说我理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误,这句话不是肯定说“前事不忘”,而是假设说。

? ? ? 那么,假设的话,我相信它有啥意义?
? ? 插图选自网络

作文《相信与不相信》

相信与不相信

一次旅行,我遇到了一个小伙子,他相貌大方,思维清晰,有上进心,我喜欢和这类人聊天。我们聊得很随便,他的一句话让我认真了。
他说:“以前我谁都相信,现在我谁都不相信,只相信我自己。”
我看着他,想了想,摸着他的衣服袖子,问:“这是什么材料做的?”
他看着我,不太情愿地说:“布。”

我看着他,对他说:“不是布,是铁皮。”

他笑笑,说:“不是铁皮,是布。”

我还是说:“是铁皮。”

他看着我,一脸茫然地说:“是布啊。”

我对他说:“你坚持说这是布,不相信这是铁皮,因为你知道这是布,所以你相信你自己。如果你不知道这是布,你就有可能相信我的话,认为这就是铁皮;如果你不知道这是布,而且我们两个关系又很好,你一定会相信我的话,这就是铁皮;但是,如果你的爸爸又说这是铜皮,你又会相信你的爸爸,因为他和你最亲,不会骗你。”

他听到这里,说:“我明白了。不是相信不相信一个人,而是知不知道事物的本质。如果知道事物的本质,会有自信,也就没有了相信谁与不相信谁这个话题。”

“聪明,说到了问题的本质。”
所以,信任一个人,首先要知道这个人的人品,还要知道这个人“说话”的能力;在不了解一个人的人品和能力之前还是“疑”着点好,借用职场的一句话:“试用期”——对一个人是否信任,靠的就是“试用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95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