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音阅读 | 小溪
张先生是市里面一位有名的企业家,他带着家人一起到寺庙祈福求愿。
在正殿记录功德的胡居士,还没有等到张先生刚跨出殿门,他就拿起册子朝着“了空”大师撇起嘴来,脸上表现出一副非常不屑的样子。
大师问他怎么了。
胡居士看了看门外,发现张先生已经走远,才敢言语:“这么有钱的人,没想到才布施了四百块钱!”
大师微微一笑:“你觉得他应该捐多少合适呢 ”
胡居士支唔着说:“以他的身价,最少也要捐几千块吧!”
大师说:“以你的'着相',最少也要捐几千万吧!”
感悟:
这世间一大部分的痛苦,皆来源于自己的臆想。
谁说寺庙就一定清静
谁讲高人就不犯错误
谁说做企业就一定有钱
谁归定有钱人就必须多捐
“相”,即是外在,或听、或看、或想到的预期。
“着相”,就是忽略本质,只按自己意愿去判断,可谓“一厢情愿”。
所谓寺庙清静、高人不犯错、企业家等于有钱人,有钱人必须多出血,这全部都是“着相”,都是一厢情愿。
因为缺乏体验,因为经历过少,因为只是感觉,因为未曾深入,所以才会“着相”,才会感觉到他人的错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当我们真正的去了解了,或许就不再那样的想了,不再那样的说了。
万事万物,皆不可只看表面,只看表面就肤浅的下定义,有可能会
产生误判,就会让自己痛苦,让他人痛苦。
《金刚经》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我们看到的“相”并不一定是实际的相。
人、事、物,皆不要拘泥于“相”。
所谓修行,就是要学着用佛的角度去观察、去聆听、去想象、去体验。
修行到一定程度,则,可见如来。
三省吾身:
1、我常常“着相”吗
2、我会将心比心吗
3、我能够宽容一切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95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无私和自私
下一篇: 请接纳别人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