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江梅引》

过山龙 2023-07-22 20:54:48

《江梅引 秋日感叹曲》作者:大宋(宋春锁)寒风冷雨掩重门。

月无痕。水无痕。

独自凭栏,欲醉对千樽。

飒飒西风今又是,雁归去,

一声声、唱晓辰。

晓辰。晓辰。断肠人。

酒未温,泪满巾。

梦里梦里,梦未醒,谁惹缤纷。

百岁堂前,邀客足鸡豚。

座上形容谁最瘦 花落处,

取深红、点绛唇。

《江梅引 到海南》作者:不易吟者此行偏是入冬时,

问何离 问何迷

候鸟南来,有景美相宜。

绿意红情花事盛,得春趣,

沐春风,乐忘归。

忘归忘归享翠微,

山秀姿,水润眉。

看也看也,看不尽、椰揽蕉偎。

色彩缤纷,果艳对芳菲。

冷僻当初今正热,扬五指,

捧清泉,海作陪。

《江梅引 海边随吟》作者:元宝海边轻步久徘徊,

浪花飞,冷风随。

鸥鸟旋翔,勤获蟹鱼归。

海豹水中争戏闹,浅滩上,

石礁外,展幻姿。

斜日霞彩晚景美。

望家乡,思故地。

念情往事。拿支笔,记下心扉。

岁月蹉跎,旧绪不堪追。

诗赋填词留过去,忆相伴,

展愁眉,等迅雷。

《江梅引 聚》作者:那兰隆冬九过送猪年,

日流连,影流连。

岁月如梭,七秩鬓苍颜。

多少悲欢虽散尽,思朋友,

念同窗,盼聚欢。

南边,北边,会网前。

倾心聊,侃大山。

侃也,侃也,侃到晚,意趣盈然。

总惹相思,排宴手相牵。

笑语欢声歌伴舞,茶滿盏,

酒千觞,不夜天。

《江梅引 无题》作者:百花园韶光飞逝付红尘。

梦无痕,动心神。

静守洁心,却被笑天真。

别去风华成旧事,问流云。

浮生几度是春。

浅斟美酒已三巡。

醉诗魂,吟美文。

借风解意,诉心曲、曲曲心闻。

留念沉思,不忘那时亲。

岁月无情人渐老,意犹纯。

挚情缱绻永存。

《江梅引 释情》作者:老聃寒山幽壑雀梅枝。

柳风丝。涧泉池。

醴水冽清,尾摆的鱼儿。

聚合游波还返串,藻丛嬉。

眠沙映澈水漪。

雁飞掠影探峰奇。

薄烟披。村酒旗。

酒沽念曲,与花伴、快意孤羁。

诗笔关情,文气碎芳词。

墨迹龙蛇尘壁寄,得神姿。

碧箫玉瓣逸驰。

《江梅引 沈园》作者:崋山孟岩沈园柳老不吹绵。

惜春残,怨春残。

伫立临风,犹自忆韶年。

溪畔惊鸿曾照影,四十载,

叹重来,双鬓斑。

鬓斑,鬓斑。奈何天。

改旧颜,无旧欢。

晚暮晚暮,晚不遇,肠断谁怜。

心事成空,意冷步蹒跚。

流水西东云聚散,人去也,

立斜阳,画角寒。

《江梅引 潇潇秋雨落黄昏》作者:云水禅心潇潇秋雨落黄昏。

念纷纷。绪纷纷。

谁立窗前,独自暗伤神。

一地梧桐残叶泪,风漫卷,

泣声声、不忍闻。

泪痕。湿痕。叹陌尘。

几回春。怜瘦人。

诉也诉也,诉不尽、都赋诗文。

几叠云笺,泛滥旧情真。

已是黄花霜尽染,听鹤唳,

望鸿飞、欲断魂。

《江梅引 踏雪寻梅有感》作者:尚善若水年年斯地遇寒梅。

月光陪。暗香随。

随梦以还,南宋访姜夔。

讨教一番词境后,复追问,

红尘里,我是谁。

竟愿与雪作傀儡。

九百年,犹未悔。

即然如此。又何叹,是是非非。

有者清香。自可涤尘累。

连那寒风都劝客,莫辜负,

与梅花,醉一回。

《江梅引 愿你春不寒》作者:柳浪繁花落尽冷朱门。

怕黄昏。又黄昏。

沐雨花羞,恰是睹芳尊。

野草连天溪水碧,听杜宇,

一声声、啼断魂。

断魂。断魂。不忍闻。

酒半温,香半熏。

醉也醉也,醉也是、念你温存。

红烛堂前,总忆旧眉痕。

独坐夜深灯影伴,憔悴损,

比黄花、瘦几分。

《江梅引 梅雪闹春》作者:韩君孝梅枝登鹊喜迎门。

雨纷纷。雪纷纷。

雨雪交加,飘落掩黄昏。

积水结冰霜路滑,雪复盖,

白光寒、冷暗云。

暗云。暗云。急煞人。

酒几尊。甘露醇。

半醉半晕,落笔处、诗就成文。

谁伴孤山,梅影鹤为邻。

声啸风凄惆怅夜,知冷热,

腊梅红、雪闹春。

《江梅引 雪》作者:Iily广寒深处散飞琼。

似无声,总无声。

青女凌风,卷絮正飘零。

片片殷勤撩悴面,清气渺,

放诗心,醉画屏。

画屏,画屏,怕问情。

落六形,舞玲珑。

漠野寂寂,怎禁得、独有空灵。

眉上沉吟,作泪也晶莹。

一曲清歌传万仞,浊世洗,

静初心,淡远名。

《江梅引 雪梅情》作者:上善若水琼妃鸾影舞寒云。

落埃尘。涤埃尘。

素裹银装,鸦雀隐无痕。

谁倚南窗听绿绮,思绪远,

忆当年、又断魂。

断魂。断魂。对芳樽。

醉半熏。梦共存。

冷蕊绽处,几许俏、可是谁匀。

梦里家山,玉骨照柴门。

那抹幽香长缱绻,痴故里,

念梅花,待早春。

南宋文学家姜夔的诗词名言摘抄大全

南宋文学家姜夔的诗词名言摘抄大全

1、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2、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5、人间别久不成悲,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6、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姜夔《点绛唇》

7、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8、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负深情。——姜夔《扬州慢》

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10、人间别久不成悲——姜白石《鹧鸪天》

11、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1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13、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4、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姜夔

15、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16、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17、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逢路不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姜夔《淡黄柳》

18、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却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姜夔《鬲溪梅令》

19、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位。田田多少,九回沙际归路。——姜夔

20、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1、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2、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姜夔

23、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姜夔《暗香》

24、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姜夔《暗香》

25、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姜夔《诉衷情》

26、当初不合种相思。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7、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渴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

28、气有清浊厚薄,格有高低雅俗——姜夔

29、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姜夔《疏影》

30、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姜夔《鹧鸪天》

31、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姜夔

32、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

33、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姜夔《江梅引》

34、二十四桥仍在,荡心波,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35、今何许,凭阑怀古,残留参差舞。——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36、语贵含蓄。——姜夔

姜夔名言大全
1、鹧鸪天十六夜出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凄凄。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2、玉梅令(高平调)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3、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4、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5、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6、庆宫春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双浆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素袜。如今安在,唯有栏杆,伴人一霎。

7、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垒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扬州柳垂官路,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教说与,春来要、寻花伴侣。

8、刁刻伤气,敷衍露骨。

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10、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位。田田多少,九回沙际归路。

11、桥西一水曲通村,岸客浮萍绿有痕。

12、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13、鹧鸪天丁巳元日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14、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15、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红乍笑,绿长颦,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16、鹧鸪天元夕不出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17、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诗词诗句摘抄
年代:明朝

陈继儒作品:《小窗幽记》

陈继儒简介: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诗词诗句摘抄

1、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陈继儒《小窗幽记》

2、以忍制己情,以恕制人情。——陈继儒《小窗幽记》

3、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陈继儒《小窗幽记》

4、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忘怀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陈继儒《小窗幽记》

5、原文: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译文]在寂静的状态当中,要常保持醒觉,但以不扰乱寂静的心境为优先。在觉醒的状态当中,也要常保持寂静,使得心念不致于奔驰而收束不住。——陈继儒《小窗幽记》

6、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陈继儒《小窗幽记》

7、原文: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译文]佛只是个善于了却执情的神仙,也是个善于了却烦恼的圣人。人们虽然耳聪目明,却不知该了却一切烦恼,不知凡事放下便已无事,若心中还有放下的念头,便是还未完全放下。——陈继儒《小窗幽记》

8、竹窗下,唯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陈继儒《小窗幽记》

9、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陈继儒《小窗幽记》

10、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陈继儒《小窗幽记》

11、枕边梦去心亦去,醒来梦还心不还。——陈继儒《小窗幽记》

12、澹泊之士,必为秾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陈继儒《小窗幽记》

13、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陈继儒《小窗幽记》

14、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流年,长短皆逝。浮生,往来皆客。——陈继儒《小窗幽记》

15、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陈继儒《小窗幽记》

16、花棚石磴,小坐微醺。歌欲独,尤欲细;茗欲频,尤欲苦。——陈继儒《小窗幽记》

17、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拈笔闲删旧句,汲泉几试新茶。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陈继儒《小窗幽记》

18、五更三四点,点点生愁;一日十二时,时时寄恨。——陈继儒《小窗幽记》

19、人之交友,不出趣味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然宁饶于味,而无饶于趣。——陈继儒《小窗幽记》

20、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弱水三千;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空山。——陈继儒《小窗幽记》

21、费长房缩不尽的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的离恨天。——陈继儒《小窗幽记》

22、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陈继儒

23、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陈继儒《小窗幽记》

24、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陈继儒《岩幽栖事》

25、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陈继儒《小窗幽记》

26、幽远集-十七令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仗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鼎彝令人古。——陈继儒《幽远集》

27、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拈笔闲删旧句,汲泉几试新茶。——陈继儒

28、最风流艳事,莫过于名妓翻经,老僧酿酒,将军翔文章之府,书主践戎马之场。——陈继儒《岩幽栖事》

29、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漫天云卷云舒。——陈继儒《小窗幽记》

姜夔名言
姜夔名言

1、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2、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4、人间别久不成悲,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5、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7、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姜夔《暗香》

池田大佐名言布莱尔名言傅玄名言

鬲溪梅令赏析

鬲溪梅令
宋·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词人对于恋情词,或多依红偎翠的狎挚描写,或多秦楼楚馆的声色描写。白石词则不然,有的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抒情,给人一种可爱慕不可亵渎的高雅感觉。这是因为白石本人用情专一,他除了在词中提到合肥情侣外,没有提过他人。是的,真正刻骨铭心的恋情应该只有一次,而且是无可替代,九死其犹未悔的唯一。于湖词中怀念李氏之作,白石词中怀念合肥情侣之作,皆写此种美好感情。白石《鬲溪梅令》,正是怀人之词。序云:“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丙辰即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词人同时作《江梅引》,序云:“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无锡),将诣淮南(指合肥),不得,因梦思以述志。”此词所寓之意,不应远求,当即《江梅引》所述之志。二词皆以梅名调,亦不可忽视。尤其白石怀人诸词多有恐怕归去迟暮之忧思,可以印证此词。如《一萼红》:“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淡黄柳》:“怕梨花落尽成秋色。”《长亭怨慢》:“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点绛唇》:“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青草。”此词所写:“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正是同一种忧惧归迟的心情。故此词实为怀念合肥情侣之作。在这首词中,词人灵心独运,用想象营造出一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极富朦胧之美。

“好花不与殢香人。”起笔运用提空描写,空中传恨。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以好形容花,纯然口语而一往深情。殢香人是词人自道。好花不共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

“浪粼粼。”词人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想象之中,遂觉此梅花所傍之溪水,碧浪粼粼,将好花与惜花人遥相隔绝。正是盈盈一水,隔断万古柔情。此即调名“鬲溪梅”之意。《诗·汉广》云:“没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蒹葭》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古诗十九首》亦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千古诗人,精诚所至,想象竟同一神理。“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想望好花,在水一方。只怕重归花前,已是春风吹遍,绿叶成阴,好花已无迹可寻。杜牧《叹花》诗云:“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此词化用其语意,又不露痕迹,正是白石词的妙处。又恐二字,更道出年年伤春伤别的无限伤感。玉钿本为女子之首饰,此转喻梅花之芳姿。“玉钿何处寻”一句又暗用周邦彦“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之意(《夜飞鹊》)。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象喻好花,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尤妙者,由玉钿之一女性意象,遂幻出过片之美人形象,真是奇之又奇。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全幅词境本来全是想象,过片二句,则是想象中之想象,可谓梦中之梦,幻中之幻。梦寐中,词人忽与久违之美人重逢,共荡扁舟于波心,恍若遨游于云表。木兰双桨,语出《楚辞。湘君》:“桂櫂兮兰枻,”衬托美人之美。“小横陈”三字,为连绵句,描绘出美人斜倚舟中之“横陈”二字,让人想起“玉体横陈”等粗俗艳冶之事,但白石词以“清空”为本色,且“不唯清空,又具骚雅”(张炎《词源》),这等字面原不易见。细体味之,始知此是词人之险笔是词人精心策划的“阴谋”。大概非此二字,不足以写出美人之奇艳,不足以尽传心中之美感。状以小字,愈见化艳冶为美好。碧浪粼粼,“兰棹兮桂桨”,与美人荡舟天外,天光云影,物我皆忘,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实为词人平生梦寐追求所幻出的具备理想神采之意境。然而,梦有梦后人醒,云有风流云散。结笔二句,已从梦幻跌回想象中之现境。“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梦醒云散,如花美人无法寻觅,即好花亦亦不可得。此情此景,人何以堪?从过片至结笔,词境情节呈大幅度跳跃,裁云缝月之妙,在盈盈二字。《古诗十九首》云:“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盈盈本为美人之形容,此又借美人转喻好花之芳姿,一语双关,美人之形象又幻化为想象中之好花。句首下一漫字,写尽好花亦不可求之失落感。惜花人空向孤山山下寻觅好花,而好花终不可得,整个春天,唯闻翠禽对鸣而已。孤山,本指杭州西湖之孤山。多梅花,昔为梅妻鹤子之林逋隐居之处。词中之孤山,借为好花之地之代语而已。

空向好花之地寻觅好花,意味着惜花人纵然重归故地,也已是花落人空,唯有绿叶成阴,鲛销泪痕了。一春二字结穴,用凄美之字面,象征时间之绵延,写出词凄艳哀绝的爱情悲剧,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结句暗用一则神异传说。《龙城录》云:赵师雄,睢阳人,(隋)开皇中过罗浮山,天寒日暮,见林间有酒肆,旁有茅舍,一美人淡妆靓逸,素服出迎,相与扣酒家门共饮,不觉醉卧。即觉,乃在大梅树下,有翠羽嘈唧其上,月落参横,惆怅而已。
结笔暗用这一故事,愈增全幅词境如梦如幻的朦胧美感。

此词艺术造诣确有独到之处。论意境乃如梦如幻,梦中有梦,幻中有幻。好花象征美人,烟波象征离绝,此是词中第一境界。木兰双桨,梦中美人,乃梦中之梦,幻中之幻,是第二境界。第一境界实为词人平生遭际之写照,第二境界则为其平生理想之象征。营造出如此奇幻之意境,真是匪夷所思。论意脉则如裁云缝月,无迹可求。上片以玉钿喻好花,遂幻出如花之美人,下片用盈盈喻好花,又由美人幻为好花。故过片梦境之呈现,真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玲珑剔透,不可凑泊。论声韵则如敲金戛玉,极为美听。全词八拍,句句叶韵,用平声真文等韵,诵之如闻笙簧。句中兼采双声、叠韵、叠字,如好花、浪粼为双声,成阴、双桨、梦中为叠韵,粼粼、山山、盈盈为叠字,尤增音节之美。这是因为白石不仅精于填词,亦妙解音律,以音乐人的身份写词,自是千锤百炼,刻意求工了。杨万里曾激赏白石之诗“有裁云缝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见《直斋书录解题》引),可以移评此词。

姜夔《暗香》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暗香》咏梅花诗鉴赏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 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 几时见得?

姜夔词于词调下多有小序,或记作时,或记写作缘起,或记心绪景物,语清句秀,要言不烦,对于了解词作,往往有所助益。从本词的小序我们知道,它写于光宗绍熙二年(1191),是冒雪乘船到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退居的苏州石湖后,应范的要求而创作了《暗香》、《疏影》两首新词。在姜夔八十多首词中,咏梅的有十七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范成大“把玩不已”,颇为赞赏;作者说“音节谐婉”,看来自己也是满意的。

宋初林逋《山园小梅》诗的名句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姜夔的“新声”各取每句的首二字作词调名,因此不问可知是咏梅的。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一起便感慨无限,情思绵邈。“旧时月色”,是什么时候的月色呢? 据夏承焘先生《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称:“二词(《暗香》、《疏影》)作于辛亥之冬,正其最后别合肥之年”,而“时所眷者已离合肥他去”。由此可知是指合肥旧事。姜夔几次客游合肥,与当地 *** 来往密切,后来写了十八九首怀念合肥 *** 的词。“旧时月色”四个字,以破空而来的突兀之势,一下旋入对往事的回忆,正是“起处须有崚赠之势”(施补华《岘嶒说诗》),而今夕对月怎样,词人却一个字也没有写。如此更使人感到对“旧时月色”之情深。梅边月下,笛声悠扬,清景无限,如今想来,那已成为颇堪回忆的往事了。这层意思,紧连下两句:“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不管清寒”,可见雅兴之浓,唤起美人,又一同去摘梅花了。从词的艺术层次说,不妨这样看:当石湖“授简索句,且征新声”时,词人运笔构思,可能蓦然望见月色,因此想起了“旧时月色”,而有“算几番照我”之感。于是脑海中展开一幅诗情画意的往事:先是梅边月下独自吹笛;后是唤起玉人,同去摘梅。这两个镜头是紧相连的,它表现出月色之美,人的闲适与优雅的生活情趣。如果说“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是“绚烂之极,仍归平淡”(《金粟词话》)的“爽语”;那么,这个“海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可说是清丽中透出幽香的“雅语”吧。贺铸有“玉人和月摘梅花”句,也是写自己往日的爱情生活,但总觉得不如白石的既“唤起”又“不管”而且是共折,意味隽永,情思缠绵。此中三昧,是很耐人寻味的。

写过旧时合肥的欢乐情事,那么今天又怎样呢?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这里作者自比何逊,说岁月流逝,如今已渐渐衰老,再无咏诗寻梅那样的雅兴了。“春风词笔”,用语含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说的是在春风骀荡的日子里,所有卷起珠帘的楼上美人,都不如他钟情的这位。因此,也不妨这样看:这里的“春风”隐喻所爱之人,就是被“唤起”相与攀摘梅花的那位“玉人”。所以这两句不止是“词笔”(诗兴)不如以前,应该“忘却”,而是说两者应该“都忘却”。不过说忘却,正是由于忘却不了忍痛说的反话。不仅忘却不了,实际还总是要想起来的。五年后在梁溪(在无锡门外,相传对妻子相敬如宾的梁鸿曾居此),他因“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还忆起“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江梅引》),可知他俩常是梦中携手相会的。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自己的心情如此,可那竹林外面几枝稀疏的梅花,却完全不解人意,它们偏把清冷的幽香,飘入现在这华美的宴席上来。“疏花”,并不是说花枝零乱,而是说梅花的神姿潇洒,如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便是。梅花的冷香入席,岂不更要忆起前情?那么,梅花如此不识情趣,又怎能不“怪得”! 表面上看,是“何逊而今渐老”,已无昔日的豪情,实际是因为再也无“玉人”可“唤起”了。真是:“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呵! 六年后,在“元夕有所梦”的《鹧鸪天》里发出了更沉痛的呼声! 而在这里却是写得很含蓄的。

下片紧承上片。“江国,正寂寂。”江国,泛指江南水乡。白石此时所居的江苏苏州西南的石湖在其范围内。此刻,夜晚下雪,格外显得静寂、人也就更感到孤独。或说,“正寂寂”是揣想之辞,由此及彼:当此雪落江南大地之时,而揣想“旧时”的“玉人”又身在何处呢? 这样情更深。但是刚兴起折梅寄远以慰相思的念头,却马上想起:一、路遥;二、夜雪,这一来便只有“叹”的份儿了。寄梅赠远暗用陆凯寄梅给范晔的故事:“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不过,词比诗深厚得多。曾经“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两人共摘梅花,现在如果梅花能寄到,“睹物思人”,也会更忆起旧情来。所以说词人用心甚苦。但正由于白石使用了这反复缠绵的笔法,把词人也把对方的“寂寂”心情,刻绘精微,使人觉得怎能不“叹”呢。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这两句是由物及人,由于人的心绪凄迷,而觉得尊前的绿酒,室外的红梅(即上片的“疏花”)似乎也都在深深地怀念着那个人! “亦泣”、“无言”对偶工整,使物拟人化,具有人的感情,从而也更写出了词人的情深。

下面,又是忆旧。“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宋时西湖孤山的梅树成林,直到清代的陈锡嘏也仍有“孤山开遍早梅花”句。“千树”,是形容梅树很多。从前曾经在这里“携手”同游、如今人去物在,湖水仍是那样一片清寒碧绿,雪后梅花盛开,花朵繁茂。一个“压”字,把雪后湖上梅花绚烂的景象,描绘得形象传神。或者说,这个“压”字是迫近的意思,那就是:岸上的红梅,湖中的碧波、相挨相近,景物异常鲜艳。美景如此,可惜已成过去,但人却“长记”不忘! 那么以后呢?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不要看现在花开似锦,终有一天会片片吹尽,那几乎是没有疑问的了。“长记”,何等欢快;“又片片”,何等凄清,又是两相映照的对比手法,和上片的“旧时”与“而今”的对比相同,只不过写来更浑然一片。看来这又是“想其盛时,感其衰时”了。

《暗香》之外,还有《疏影》,两词同是咏梅花的姊妹篇。过去有人说两词有寄托,指南北和议事,或指徽、钦二帝被掳,寓有忠爱之情等等,都未免牵强。实际全词是咏梅怀人,思今念往。咏梅贯穿全篇,怀人也由头到尾。上片从时间上立意,“旧时”的欢乐,“而今”的凄惶,两相对照,因而对梅生“怪”,觉得它颇不识趣。“怪”之极,实“情”之深。下片从空间立意,“路遥”、“雪积”,“寄与”成空,因梅而兴“叹”;最后“长记”中的光景,何等欢乐,推想未来,又是“片片飞尽”,其苦可知,低徊缠绵,怀人之情,溢于言表。咏物而不滞于物,言情而不拘于情;物中有情,情中寓物,无论从咏物词或抒情词的角度说,都是佳品。无怪对姜夔有微词的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里也说:“惟《暗香》、《疏影》二词,寄意题外,包蕴无穷,可与稼轩伯仲”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90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