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晚了,戳蓝字一键关注散文精选大全文:胡殿红
(点击下方音乐结合一起读文章哦)写下这个题目,我想到了同学王宁的一首诗“带着五彩的梦幻,迈进青春的门坎,驾起人生的小舟,扬起理想的风帆……”———题记时间就像天边的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我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人生,转眼已过不惑之年。其间经历了许多人和事,大多模糊不清。童年时的几件往事却时时萦绕脑际挥之不去。虽然已远去30多年,却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令我时常怀念那段魂牵梦绕的时光。小学二年级时,郭顺(已故)老师教我们语文。当时我们村和小汪村中间有一条三里多长七米多宽的土路。村里已经在路两边栽了杨树,将浇树的任务给了我们学校,我们班分包了一小段。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从家中拿来了小桶、脸盆整装待发。别的班,在老师的带领下都走了,轮到我们班,郭老师整好队,教我们用手敲着工具打拍子,唱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豪迈前行,引得街角的干部、群众不停地夸我们班纪律好,唱得好。在浇树现场,郭老师分配好任务,号召我们举行浇树比赛。我们年龄小,每次只能端半盆水,由于跑得快,水在盆中来回荡漾,真正浇到树坑里的三分之一不到。水洒到地面上就成了泥,于是我们就脱了布鞋(那时的小孩不穿袜子),争先恐后地端着水跑。
有的同学不小心摔了个仰面八叉,水浇了一裤裆,屁股上沾满了泥。别的同学看到就哄堂大笑,被取笑的同学也不气恼,抓起泥巴就往同学身上、脸上抹。一会工夫,我们一个个就成了泥猴,十分滑稽。
郭老师也不呵斥我们,还用泥巴把杜志国脸上装扮成了包公的形象。
完工后郭老师进行了总结,我被评为浇树模范。郭老师即兴赋诗一首“胡殿红身体棒,浇小树有力量,端了一盆又一盆,跑了一趟又一趟”,然后带着我们敲着盆子凯旋而归。只可惜第二年郭老师退休了,当时大队还在学校放了一场电影,支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心里却难过了好长时间。那时候种菜种瓜的比较多。一到夏天,西瓜、菜瓜、黄瓜、西红柿等成熟了。我和志国、海峰几个调皮鬼就有了用武之地。当时杜大爷种了一亩西瓜,在地边搭建了个庵子。每天让家人送饭,寸步不离。看着溜圆的大西瓜我们只能望洋兴叹、无计可施。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我们终于想到了万全之策。在一个黄昏,我们三人提前潜入玉米地等待月亮出山,鸡回笼。经过漫长的等待听到杜大爷庵中无声无息时,我和海峰冲出玉米地,架起鸡笼沿路狂奔,杜大爷听到鸡叫爬起来就撵。志国潜入瓜地摘瓜。跑了一段放下鸡笼我们钻入了玉米地。合作成功,分享着又沙又甜的大西瓜,我们心里甭提多惬意了。一个西瓜也值不了几个钱,那时的人们比较善良,杜大爷明知是我们几个捣的鬼,却也并不去找我们算账。最害怕的莫过于听鬼故事了。当时我和志国两家地邻,我们经常相约一起看红薯。桂安爷(已故)是长不大的老小孩,一到傍晚就溜到地边和我们边烤红薯边讲故事。有时他讲“太阳落狼出窝,穿背心的小孩跑不脱”,我们一看自己身上,拔腿就跑。有时他讲“进家门时,门后有两个鬼,一个叫老舔得,一个叫老绊得,老绊得一绊把人绊倒,老舔得一舔半个脸就没了”,吓得我们在家门口喊爹叫娘不敢进家。当时村里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晚上最快乐的莫过于捉迷藏了,三五个人一组,一个人藏另外的人找,如果找不到,躲藏的人就赢了。我为了显示自己的胆量和智商,经常躲到街边堆放的玉米秸杆中,同伴们无论怎么诱惑也不吱声。有一次竟然在里面睡着了,出来后满天繁星,街中空无一人。那时的人们很纯朴,家人也不去找,知道出不了意外。那时虽然没有电视、手机,可我们弹拐、弹玻璃球、玩三角、四角自得其乐。现在的孩子锦衣玉食,出入有车,有的孩子抖音、游戏玩的贼溜,有的孩子埋头书山题海,戴上了瓶底,驮了背,苦不堪言。社会上不时有学生不堪重负跳楼自尽,校园欺凌的消息,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了社会问题。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进城择校,上补习班,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真的没必要这样搞,往往是“搞穷了自己,搞懵了孩子,搞乱了教育”。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不能拔苗助长一蹴而就。玩是孩子的天性,真不希望看到一个个孩子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少年老成。希望全社会关注孩子健康,还他们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文章来源:作者胡殿红。图片来源于网络。#有话说#@人,也在时光长河中慢慢的研磨,有些记忆似用以记录岁月流逝的年轮般,从最初非常清晰的样子变得从里到外褶皱丛生,慢慢模糊了起来。年轮晕圈中的岁月痕迹也由“水泽”状趋向于“干涩”化,给人一种仿佛年轮的木质在日久天长的时间风化磨砺下越来越干涸的感觉,似乎连年轮本身也渐渐散开了生命的晕迹,让人与“日子”的概念也模糊了起来。。。。。。记录生活 扩展阅读 原创原创散文:荷散文精选:夜未央原创散文|给我一片天(原创)原创原创诗歌:秋韵叠章原创散文诗歌:爱的絮语(原创)聆听|戴望舒散文诗歌:十四行,雨巷,狱中题壁原创原创散文:为爱痴狂原创援疆散文:无言每觉情怀好(原创)
原创精选散文:花之语(原创)原创散文|我的父亲(原创)原创原创散文:你的快乐,于事有补原创原创诗歌:内心独白
原创原创散文:疫情下的沉思 活在中国真好原创散文:当欢喜寂静爬满竹篱(原创)原创原创散文:我读《论语》原创原创散文:青花瓷感怀原创散文|且行且珍惜(原创)原创原创散文:喜爱文字的女人原创散文精选:似水年华--乌镇(原创)原创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扫码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散文精选大全
小学六年级期末归纳复习资料
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法三:问题回答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法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法六: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 归纳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作为段落大意。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
2、合并法。
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几个自然段的大意合并到一起,归纳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如《小英雄雨来》第一大段有两层意思:雨来生活的环境和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第二层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借助法。
就是借助段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如总分段,可借助总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结果部分;递进段,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归纳段意的方法要统一,不能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归纳段意的要求
归纳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条:一是准确,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点内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简练,言简意明,不能罗嗦;三是通顺明白,不能含糊其词。
三、快速作文审题的四种方法
快速作文的特点是一个“快”字,它要求迅速准确地审题立意,快速高速地构思成文。因此,作为作文第一步的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决定了文章质量的优劣,写作的成败。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要掌握一些审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为顺利成文打好基础。下面就介绍四种审题方法: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中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自白”、“……的话”、“……的制作方法”等。如《介绍一本工具书》、《蜜蜂的自白》、《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由“愚公移山”想到的》。
2.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两大类,即写人记事。题目划定的范围不同,选材的侧重点就不同。
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
记事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喜悦》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3.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如何抓“题眼”呢?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4.审清题目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成功》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只有一个,即“成功”,意思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成功”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谁成功了”,“什么事成功了”、“怎样成功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失败》、《过错》、《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
四、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句、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段意或课文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课文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议 论部分或从课后作业的提示中得到启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⒈先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⒉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中找出中心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街头”就不难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他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⒊从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⒋从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最后一句:“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复出现一句话:“说话要算话”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五、记叙文相关常识
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
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四、修辞: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4、夸张: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6、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7、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有音乐感;抒情酣畅;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8、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注:上面只是简要给出各种修辞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具体来回答,避免空洞。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六怎样给文章开头和结尾
文章开头一般来说有六种常见方法:人们常用"凤头"来比喻文章的开头。
1、开门见山。
写事,清清楚楚、简明扼要地交代人、地、时和一件什么事,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人参加一次什么活动。写人,就介绍什么人,与自己是什么关系;状物写景,就直接了当地写什么物,什么时间,什么景。
2、提出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兴趣,然后再娓娓道来。
3、倒叙。
先交代事情的结局,再写事情的起因、发展。
4、渲染气氛。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让人一见这情势、这氛围,就会猜想将要出场的人物、将会发生的事情。
5、描写环境。
环境是人物的舞台,是事情发生的背景,开头写好环境会令人宛如身临其境。
6、说明情况。
这样开头会让读者对下面发生的事情,出现的人物、景色,心中有个准备,便于更好地了解你写的内容。
俗话说"编织箩筐,全在收口"。文章也是这样,有了引人的开头,充实的主体,还要有精彩的结尾,才能给人完美的印象。
常用的结尾有以下几种:结尾没有固定的公式。一篇文章如何结尾,要根据文章的中心、内容、结构和体裁决定。
1、水到渠成,自然结尾
作文记叙完毕,文章也就结尾,不要再额外添加小尾巴。这样让人感觉到自然、利落。
2、收尾呼应式结尾
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这样的结尾在文章结束时自然而然地呼应了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完整紧凑。
3、借景抒情式结尾
作者受到美好的人或事物的感染,结尾由衷地抒发内心的情感。这种抒情式结尾,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4、议论式结尾。
这样的结尾一般用来总结全文,升华文章的主题,即我们常说的画龙点睛。
5、联想象征式结尾。
结尾要意味深长,引人深思,这种文章的结尾对于文章的主旨不是明白的"点"出,而是要隐藏在背后,让读者透过字里行间自己去联想,去体会。
八、谦词和敬词
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
托人办事说“拜托”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勿送说“留步”
未及远迎说“失迎”
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
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
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
贵宾来到说“莅临”
请人告诉说“见告”
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
称人爱护说“垂爱 ”
称人赠予说“惠赠”
请人收礼说“笑纳”
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
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
称已见解说“拙见”
称人父亲说“令尊”
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人母亲说“令堂”
称己母亲说“家母”
称人儿子说“令郎”
请人保存题“惠存”
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人女儿说“令爱”
称己女儿说“小女”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到用“光临”
九、成语之最
最多的资源(取之不尽)。 最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最优越的条件——得天独厚
最虚幻的事物——海市蜃楼最渊博的知识——博古通今
最成熟的思虑——深思熟虑最严重的病情——病入膏肓
最难得的机会——千载难逢
最高深的医术——妙手回春
最高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最宝贵的时间——一刻千金
最大的手 ——一手遮天;
最大的嘴—— 气吞山河;
最大的步 ——一步登天;
最贵的—— 一字千金;
最尖的针—— 无孔不入;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最长的一天—— 度日如年;
最大的容量—— 包罗万象;
最快的速度—— 风驰电掣;
最赚钱的生意— 一本万利。
最高的人—— 顶天立地
最怪的动物—— 虎头蛇尾;
最厉害的贼—— 偷梁换柱;
最难做的饭—— 无米之炊;
最有学问的人— 博古通今; 最短暂的季节— —日三秋;
最反常的气候— 晴天霹雳;最荒凉的地方— 不毛之地;
最遥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最宽广的胸怀— 虚怀若谷;
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最大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贵的稿酬(一字千金)。 最赚钱的生意(一本万利)。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最长的脚。(一步登天) 跑得最快的马(一日千里)。
最干净的地(一尘不染)方。 最浪费的行为(一掷千金)。
最便宜的东西(一文不值)。 胆最大的人(一身是胆)。
最危险的时候(千钧一发)。 最狭窄的路(羊肠小道)。
最快的阅读(一目十行)。 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最高的个子(顶天立地)。
最完美的东西。(十全十美) 最重的疾病。(无可救药)
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
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
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最反常的天气(晴天霹雳)。
最长的日子(度日如年)。 最长的棍子。(一柱擎天)
最大的嘴(气吞山河)。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最小的人(轻如鸿毛)。
最尖的针(无孔不入)。 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最贵重的话(金玉良言)。 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最大的气量(包罗万象)。
最大的差异(天壤之别)。 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反义成语
爱财如命——挥金如土异口同声—— 众说纷纭
爱不释手——弃若敝屐半途而废—— 坚持不懈
一丝不苟——粗枝大叶博古通今—— 坐井观天
高瞻远瞩——鼠目寸光寂然无声—— 鸦雀无声
近义成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熙熙攘攘——熙来攘往;博古通今——博古知今;
东倒西歪——东扶西倒;不名一钱—— 一贫如洗
我的家乡在河源,那里有条美丽的河叫新丰江。清清的江水,悠悠流传着这座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美丽故事与悠然惬意。那江畔的碧水居里,住着我的至亲好友。每到节假日,回家,便是我的节日主单。而这条江的亲水岸,更是我必来亲近游玩的地方。家乡的小河,汩汩地流淌在心间,洗涤着我这生命四季的尘埃,在这秋日闲暇里,更令远游的儿女牵挂向往了。
不经意间,流年如水,岁月如歌。美丽的江水,清清流淌,仿佛一首悠悠动听的歌谣。家乡的山,青翠怡人,绿满眼。桂山的飞瀑,倾泻着这座青山碧水城的热情。筑就幸福的新丰江大坝,引来了游人心醉的身影。那碧波微澜的万绿湖,荡漾着客家人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心。仙境的百花仙子,降生在湖畔镜花缘,美丽的传说,悠悠诉说着家乡河源客家人的风情。如果你来过我的家乡,一定知道,伫立新丰江心的喷泉,那是流光溢彩的亚洲第一高喷,音乐响起,喷泉如柱,彩灯映照,流光溢彩,美仑美奂,叹为观止。喷泉,奏响了夜的星空,焕发着无比的光彩,流露着河源人欢迎您的热忱。
秋日归来,漫步江边,悠然自得。微风轻卷着细浪,秋水长天,两岸花木高楼,水里倒映着,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软泥上的水草,油油地在水底招摇,成群的小鱼儿绕着圈圈在水草中做着游戏。江上渔舟,轻摇着这季的思念,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微微的风吹皱水面,泛起了心中涟漪,昔日欢乐的情怀如歌滴落。仿佛客家儿女这季的秋思,也在这秋日里随一江秋水荡漾飘散。
一江清水,悠悠向东流。绿水岸边,伫立凝思,我随手拾起一个小石子,抛向江心,水面漾起了一圈圈的水纹,笑意写在了我脸上。随行的孩子们,也高兴地玩起打水漂的游戏,纷纷拾起小石子,抛向更远的水面,比赛看谁的石子抛得更远,“咚咚”的石子落水声,吓得浅水草里鱼儿不见了踪影。随手而得的快乐,如此简单,童真意趣,洒落江边,陪伴生命左右,于漫漫人生中温暖开怀萧索的日子。
快乐如同野花野草一样在童心里滋长,在秋日里漫长。清晨的江桥畔,开着一丛丛淡紫浅蓝的牵牛花,朵朵花儿像是一个个吹号手,晨起吹起小喇叭,努力攀登越藩篱,喜迎秋风笑开颜。我哼唱着欢乐的歌谣,迎着朝阳随风摇曳着这季今朝最美的笑颜。身处红尘喧嚣,心向往山水自然。静美的时光里,素心向暖,恬淡安宁。河堤路旁,亲水岸边,在这闲暇的时光,显得格外惬意。微风吹皱江水中的云裳,散开又聚拢 ,舒卷开合如心花绽放,美极了。 三三两两的垂钓者,悠悠然地把钓竿立在水岸边,身旁随意放只鱼篓,一任天高水长,云淡风清。阡陌红尘中行走,受累蒙尘的心灵,在垂钓中得以释放与洗涤。似乎垂钓的乐趣也随着钓竿渔线洒满江河,那鱼篓装的何止是钓上来的鱼,而更应是一种悠然闲适与淡定从容。
清清的新丰江水,源远流长,它如母亲的爱,滋养孕育着客家儿女的心田。它日夜奔腾不息,承载着客家人的风情故事,汇入东江,流向远方。儿时的我们,在你的身边嬉戏,终日不知忧愁。夏日长长,河畔的野草花香,阵阵地飘散在风里。阳光透过江水闪耀着嫩嫩的水草,成群的小鱼儿,在欢快地悠游。小伙伴们,踏着水花儿,在嘻笑追逐着,浅水草的小小鱼儿,被惊得游向了波心,不见了踪影。一会儿,被惊的小鱼儿,又回到了嫩嫩的水草,调皮的我们,也安静下来,屏住呼吸,定睛看那水草的小鱼儿,我轻轻地,往水草一捞,嘿,小小的鱼儿,已在我的手心悠游。
快乐的童年,总是有着无数的欢乐。狗尾巴草是长在路边田间,垄上河边最常见的草。因为长得像狗狗的尾巴,所以小时候的我们,经常喜欢摘来玩。三两条狗尾草,编结成一个绕指环儿,过家家时,编一个给你,编一个给我,套在手指,那是缠绕一生的简单欢乐幸福。边玩边唱着狗尾巴草儿的童谣,“小狗尾巴儿摇摇,小草尾巴儿摇摇。小狗尾巴儿翘翘,小草尾巴儿翘翘!”狗尾巴草生命力极强,伴随了快乐童年的四季。但愿我们人生的欢乐也和狗尾巴草儿一样,随意生长在人生的河边路旁,绵长温馨。但愿狗尾巴草的坚强生命力和儿时的欢乐,随风播散在生命的四季,生生不息,绵长悠远,带给你无穷的力量和欢乐,一路芬芳相伴。
年少时光,单车岁月,那时的我们,单纯美好快乐。放学后,总喜欢邀上三五好友,骑上单车,在沿江路闲逛,尽量拖延回家的时间。青春作伴,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总有做不完的开心事。还记得否?那年洁的生日,我们在晚自休课后,就骑车结伴来到江边,我们几个同学围坐在江堤上,为洁点燃生日蜡烛,火光照在我们年青的脸上,欢喜洋溢心间。天上那一轮明月,皎洁如玉,月光如水般柔情,铺洒在河面,映照在少年人的心上。这时,不记得是谁提议,要拿我们喝完的汽水瓶做飘流瓶,向在远方读书的同学好友传递此时我们的开心幸福。哈哈,顿时,笑闹叫好声乱成一片,写字的写字,塞瓶子的塞瓶子,把飘流瓶装上信纸,封上瓶口后,就交由寿星女洁扔向河水,并双手合十许愿。皎皎明月照初心,但愿清清的江水,带着我们的快乐与思念,飘向远方,抵达你的身旁。
童年如画,最美的时光,也定格在记忆的长河中,在这个美好的时光里,悠悠然然,飘飘荡荡,念想依依。一到端午节前,家门前那条清清的新丰江水,就会隔水传来,那鼓声阵阵,吆喝声声,“咚咚,一二,咚咚,一二”的齐声同气的划浆声势。那漂流在江河上,红的,黄的色彩鲜艳的龙舟队伍,在记忆的长河中,是那么的鲜明,永难忘。记得一年的端午节,天空飘酒着龙舟雨,父亲带着我们,奔走在沿江路,追着龙舟跑。龙舟在水上,我们在岸上,观众无数,都在隔岸呐喊助威。尽管天空还飘洒着雨,我们亦不管不顾,只为这一年一度热闹的端午龙舟赛。事隔多年,旧时欢乐像一朵永开不败的花朵,绽放心头。如今的父亲,也已是两鬂苍苍,难掩岁月风霜的侵蚀。岁月苍老了父母的容颜,可岁月苍老不了我心头对父母的爱。岁月静好,唯愿父母长寿安康,乐享年华。
人生如流,时光如白驹过隙。生命的四季,流年转换,小河淌水,初冬的江面,氤氲着一层薄凉。轻剪一段岁月的流光,裁成流年的锦裳,愿所有的日子明媚生娇,温暖快乐如初,汨汨流淌在我们漫漫人生的长河里。
酌一江清水,酿一壶时光的美酒,拾趣江边,且行且惜且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82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散文:蜕变的“算计和套路”
下一篇: 散文随笔:细致随心,忙而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