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晚了,戳蓝字一键关注散文精选大全文:顾德
(点击下方音乐结合一起读文章哦)单位院子里有一小块地,种上了几行小石榴树,还有一些地长满了荒草,单位领导觉得荒着不是一回事啊,于是就说:谁想种地就去认领一块,大体上分一下。
消息传出来,于是有一些人趋之若鹜,都想去占一块地。一位美女同事也去了,正好遇到我,她说:你不去要一块地啊,反正是你住在这里,有时间管。我笑笑,不置可否。因为我知道,现在去的人肯定不少的。
我没有去,自然也没有见到那个场面,过后听同事闲聊过:也是半分半抢式的,拿把铁锨打个畦背就是自己的,好像是当年跑马圈地式的。至于是什么人分到了,多是有头有脸的人,西边剩下了一大块,一位同事划了一个大圈想一下子到西边界。后来又被人划分为几小畦,被征用上去了,留给了领导。 尘埃落定,谁占着就是谁的了,我没有去自然就没有我的了。我和妻说了这事,她还埋怨我,问:还有吗 你怎么就不要一块啊 你就是吃亏的主,什么好事也轮不到你头上。我说:没有。嘴上这样说,心里多多少少有一点后悔,我的信条是老婆一贯正确。不管事已至此,也是回天无力了。不!还是有转机的,同办公室一同事问我:“你种块地吗 我给你一块。”我急忙答应了,他带着我去了,指给了我一块,他占得大了点儿,觉得种不过来吧。
于是我拿铁锨打了畦背,除草、翻地、收拾起来,和几位同事商量着种地瓜,于是就买来了肥料,挑起了沟,买来了地瓜秧苗种下了。
后来大多半的人也都种上了庄稼,有种地瓜的,有种豆子的,有种花生的。让给我地的同事也种上了花生,长得不错,管得也精心,除草勿尽。我和别人合伙浇了水,尽心尽力地照管。一早一晚有时间我就去除草。
还有两块地荒着,领导督促着除草,于是就集中清理一下杂草。这草根系很发达,学名叫什么我也说不上来,我们这里叫莽牛蹲吧。里面只有有点草根就可以长起来,拉拉扯扯的。除不了根就很快又长出来了。过后一位同事打趣另一位同事:占了地什么也没有种,光除草了。只要领导一喊让除草就匆忙来除草。种了庄稼的自然不用催促了。
等到放了暑假,天热温度高,杂草肆意生长,我的地邻一开始管理得很好,地里很干净,后来杂草比花生高,越是这样也就越懒得管理了。
就这样,过了半年,有几位同事打退堂鼓了,不愿意种了,有两位同事找到我,让我接种他的地。我也是不太愿意的,因为接种了就得除草。后来我接种了两小块地,剩下的大部分都“流转”到“种田能手”那里去了,就剩下两个大户和我这个小户了。
呵呵,这就是种这块小地的一段经历,觉得有点意思,写出来博大家一笑。笑笑之余,咀嚼咀嚼,咂味一下,或许有一点感悟。这就看各位大侠们的悟性了。
◆文章来源:顾德。图片来源于网络。#有话说#@文章一直描述的是关于分地种地的事,其实也是在描述人生中的很多事,从开始的即得利益,干劲十足,到后边的,累于除草,荒于无暇照顾,再到后边的放弃。很多人就是这样,当利益或机会在眼前,都是想着先拿到手再说,做不做的好,怎么做,会遇到什么 要做什么 这些很少考虑,对于付出多于收获的事,他们放弃的很快。现在社会不就这样吗 跟风似的趋利,忘记了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人生是一段旅程,不仅只是利益的获得,更多的是这段旅程中,你结识的人,经历过的事,遇到的问题,走过的路,付出的汗水;记录生活 扩展阅读 原创散文精选:人生,一场没有退路的旅行(原创)原创散文随笔:不要害怕放弃美好的东西(原创)原创散文诗歌集:时光身后的徘徊(原创)散文精选:大爱无声泪纷飞散文:永恒的村庄千机策静心禅语苦才是生活原创三婶的故事(原创
禅语贪欲、憎恨和无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原创散文原创:夏夜守静(原创)原创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扫码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散文精选大全
我跟博友们说过,我种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菜地。现在想起来,种地的那段时间尽管谈不上怎么快乐,但至少要比现在痛苦少。和现在相比,痛苦少的原因不是当时没有痛苦环境,也不是二十几年过去了性格和对问题的认知程度有了什么根本变化,分析起来就是当时过于劳累,有点时间就赶紧休息去了,哪有时间去体会和享用痛苦呢。 有博友提醒我博客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在《桑梓哥哥的草根世界》无比寂寞这段时间里,桑梓哥哥重新体味了一番“种地”的辛苦和幸福。早上7点走出家门,晚上6点回到家里,工作这段时间里,除了吃饭上厕所基本上满负荷。新单位在离家二十几公里外的农村,以前的酒友找我不方便出去,而被改革开放成果滋养成“刘文彩”的他们又不愿辛苦前来探望我,因此,我已经基本上杜绝了 社会 交往。远离城市的浮躁后,我的业余生活就是无比幸福的睡觉,夫人说我开始很讨厌的打呼噜了。偶尔脑子清醒的时候,我总觉得这种生活和我神往过的另一种生活有些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幻想的日子是手里握着一把锄头,现在做的是不停地敲击面前的键盘。但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然后”是我一个小外甥的口头禅。从5岁孩子嘴里说出来另有一番美妙的滋味,听的时间长了,“然后”就有了一点“禅”的味道;“然后”就成了脑子里经常想去剥皮的核桃。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考量,一般认为好的事情,享受的时间都很短暂。我的这种忙碌再过几天就会过去,届时,以前的烦躁和无所适从还会左右我的生活;我也不得不恢复从前的 社会 角色,这一定不是我小外甥经常挂在嘴边的“然后”吧?原来总以为奋斗几年我真的会拥有一片自己的山谷,“然后”我会在一柄锄尖种出成千上万的玫瑰或者百合;“然后”我每天都会疲惫的酣然入梦;“然后”我会在某个日落时分在一棵槐树下沉沉睡去,并且永远不会再醒过来。现在看来,这种“然后”真的比成为一位大作家或者一位大画家还要艰难,艰难的根源在于笔尖上的功夫忙到一定程度可以靠若干个潜规则去实现所谓的“成功和满足”,而我向往的生活至少还得有把子力气呢,愁的是,我已经在“手无缚鸡之力”的边缘逛荡很久了。 我办公室窗外是片小树林,小树林面积有300多亩呢。所以说这片树林小,是指构成这组文字的生命不太大。树木绝大多数是飞来的榆钱孵化成的。某天我忽然意识到,也许这片树林就是桑梓哥哥理想与现实的过渡桥梁。我回家跟夫人说,我会学着师哥的样子在里面种上一大片南瓜或者葫芦。夫人说:都是种菜,你辛苦辛苦,再种些辣椒和茄子吧。我皱着眉说:你懂得小外甥说的“然后”吗?夫人满脸疑惑:和你种什么菜有关系吗?我说:当然有。
文:盖吉忠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农村惬意的生活浸润着我的心田,我感觉生活在农村是一种高品质的享受。享受着田园的生活怡然自乐,富有诗情画意。
春寒料峭,山上没有一点绿意。冰雪渐渐消融。吃完早饭,春风相伴怡然自得,徜徉在乡间小路,一眼望去,远处的小山,白茫茫的田野尽收眼底。一群群牛羊悠闲地啃吃玉米秸豆叶,牛羊不时地抬头望望远方,我独自一人漫步在田间小路,快活地向东山走去。山上的树木还没有吐出新绿,密密麻麻的树木生长在广袤的原野,春风吹拂着树枝,松涛阵阵。鸟在树枝上呼朋引伴,盼望春姑娘早日到来,穿梭于林间,踩在厚厚的积雪软绵绵的。冰雪开始融化,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泛出新绿。冰凌花傲雪独放,猫了一冬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室外快活地享受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在壕沟边寻找野菜,挖婆婆丁,这块的婆婆丁真好!人们弯下腰在草地里寻找。找到婆婆丁笑容满面。婆婆丁成了餐桌上的美味。春天除了挖婆婆丁,还有很多野菜走进平常百姓的餐桌。每到春天,阳光明媚人们成群结队来到小河边。河水哗哗地流淌,流走的是岁月的沧桑,给人们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人们在河两岸挖柳蒿芽,人们耐心地挖着,看着满筐的野菜,人们心满意足地回家。吃着柳蒿芽做的 美食 ,人们格外的高兴,这是纯绿色食品,是地道的家乡菜。多少城里人都羡慕农村的生活。农村绿色食品丰富多彩,绿色食品走进平常百姓家。
夏天,农村一片翠绿。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象。布谷鸟声声啼日月,燕子鸣绿送新欢。人们走进菜园,各种蔬菜应有尽有,引来无数蜜蜂采蜜,茄子穿紫袍,豆角像一串小刀挂满棚架。黄瓜挂满架。一条条黄瓜叫人垂涎欲滴。人们吃着鲜嫩的农家菜,这是纯绿色无污染不上任何化肥的蔬菜,吃着放心对人身体大有益处。
乡村自然条件好,生活没有压力。人们生活节奏慢,没有嘈杂的车声烦闹双耳,没有杂乱的声音扰乱身心。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不愿出外打工。自给自足,过着清静舒适的田园生活。乡村人整天在田间劳作,风吹日晒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他们习惯了农村生活,皮肤黝黑,身体结实看上去与自己不相称的年龄。但他们乐观向上,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他们种地干体力活,每天都大汗淋漓。身体得到极大的拓展,很少生病,偶尔有点小病吃点药就好。
夕阳西下,静谧的山村笼罩在白茫茫的夜色之中。一天忙碌的生活结束了,乡村的生活人们惬意无限。吃在乡村 健康 养胃,住在乡村怡心不累,活在乡村逍遥无悔。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小时候在家,总喜欢在春天时节,沿着家乡的水沟行走,水沟是村里人存在的源泉,可以说没有这条水沟的水,村里人就生活不下去。正因为有了这条水沟,水源源不断地流向村里,祖祖辈辈靠这条水,繁衍生息。看着清幽幽的水,既可以灌溉,又可以饮用,验证了那几话,村落依水生,依水而坐,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
长期以来,这条水沟就是村里人的生命之水。有时,这条水沟里断水,超过一个星期,村里的饮用水也会成问题,更不说其它的,村里的人就会非常着急,就会沿着水沟去找水,直到把水找来,心里的那块石头才能放下。
水沟坐落在一个村——核桃树村。
在我的记忆里,一直以为核桃树村,是因为核桃树多,而起名叫核桃树村,后来偶尔从父辈哪里得知,不是因为核桃树多,而是希望子子孙孙,在这里依靠这条水沟的水,和谐相处,邻里互帮互助,守护好共同的家园而得名。我也只是听说,具体是怎么得来的,我也不太清楚。
水沟里的水,发源于白缸底的深山老林,因植被茂盛,容易存储水,地下比较潮湿,生成水源,一年四季,水源不会受天气的变化,受到一点影响,祖辈为了生存,就开挖沟,把这条水从起源地,引到村里,从此,这条水成了这个村的守护神。
春天农忙时节,正是用水的高峰期,村里的人为了种庄稼,一条水沟里的水,开始分水,分成几条分支,水量就会减少,家家户户等着水用,为了水争吵,发生口角是常见的事,有时,村里平时相处很好的几家人,在用水紧张时节,都显得不那么友好,村里人的表情,因水随时发生着变化,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的发生,村里就会出台相应的对策,实行轮流制,一家几个小时,按顺序排着,到点就去接水,这样确实化解了村里因为争水而发生的不和谐。
这条水,好像是上天恩赐的,专门为这个村的人而生,又为这个村的.人服务着。
记忆中这条水沟,带给我欢乐,也带给我痛苦。栽秧灌溉农田时,父亲都会安排我去看水,我也很乐意,可以一路随着水沟玩耍,摘杨梅,摘栽秧果,一天过的也非常快;不乐意的是,看水,有些人在一起的时候说好,一个不要弄一个的水,明明看着一起走的,可等你一转身,水沟里的水,就没有了,我也因为这个事,被父亲骂过,心里也很痛。
立春刚过,如果来到核桃树村,一山一梁子都是人,都在忙着耕种,一幅耕耘的画面,就是一个动人的风景。她们也懂得时令,春勤时令握,秋天把稼来收。
夏天,用水的淡季,庄稼种的也差不多,再次沿着水沟走,由于下雨涨水,水沟好多地方都被淹没,远远望去,山上山下一片绿,水沟也显得十分安静,没有农忙时节的喧闹。
核桃树村有着古人的智慧,又传承农耕的文化。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好山好水,好人家,家家勤劳,出庄稼。闲暇时不忘水沟,冬天,村里都会组织村里人,对夏天涨水淹没的水沟,进行修理,为来年灌溉做好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多村里年富力强的年经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多数都是老人,水沟比起以前,不是那么的重要,村里好多地,叫人种,很多人都不愿意种,也流行了一句话,种地又苦又累,庄稼出来,卖不到好价格,不如打工来得快。但怎样变,我们都不能忘记那条养育我们的生命之水,只有不忘本,不忘根,我们才能走得远。
这条水沟的水,你从深山老林流来,就好像地球的太阳、月亮,这个村没有你,就没有希望,有你就有希望,梦就不断。
我不知道因为这条水沟,这么多年,多少个日日夜夜,你陪这个村的人度过,又有多少人,因为你,家庭发生了变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我知道,这个村,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没有你,你成了这个村一部世代人值得珍藏的历史名著,生生不息。
每次回家喝上一个水,吃上你灌溉种出的粮食,心里甜甜的,美美的。水沟的水,是我故乡生命之水,有时感觉你就是村里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用你的哺乳养育着你的儿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81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散文精选:夜未央
下一篇: 散文诗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