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生活这样一天天过下去也不是个事,我不想去学校里上学,但有点渴望大家一起营造出来的氛围。
我想象中的上学没有工作时自由,忙碌,所以如果我没有学习的话,空闲时间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
我喜欢现在的工作,因为可以做甲方,但重新变成学生之后,我可能无法接受学生的身份。这是我特别有顾虑的,但也许我上完学一切就会不一样了,比方说我现在喜欢的,以后都瞧不上了,我希望是这样。
最近老是会有一些想上学的念想,比如和学校相关的文章我会多看两眼,比如有研究生发朋友圈我会仔细看看,比如我也好奇所有思想境界高的人。
23岁的后半段,对我来说没什么,对同事和一些年长的朋友来说我还很小很小,我也觉得自己还很小。
昨天我突然出现了一个很危险的想法,结了婚的同事,从他们口中得知结了婚也很幸福,和男女朋友有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有想结婚的冲动。
这种冲动不是真的想一直和一个人在一个环境里稳定的生活,而是想体会一下结婚到底是什么感觉。虽然我对婚姻有自己的认知,因为人的本质。
一边我是知道婚姻中都会有什么会让人感觉不太好的东西,一边我又对婚姻中好的那些东西充满了念想。
如果我真的去上学了,那我一定是为了抑制自己想结婚的想法。
但上学我还有一个担心则是我无法再经济自由,而且我上学可能在思想建设上会有一些收获,但有多少收获,我不知道,这是一个未知的,而且获益多少不明的事情。
这样一来,我上学的成本就会变得无限的高,但如果这个成本可以阻止我在25岁之前结婚,那还是值得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家长要多注意观察,找到孩子的长处加以表扬和鼓励,让其树立起自信,然后再将他们往好学的方向引导。
有人说,孩子讨厌学习,就像我们大人讨厌上班一样。
确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讨厌上班了,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比如工作模式固定,工作内容变得越来越枯燥;工作时间久了,惰性来了;工作压力太大,心理承受不住了,等等。
孩子厌学的心态跟大人厌班的心态还真是有点像,不过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孩子厌学的原因大致有三大类:
一、自身的因素
有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就不优异,他们觉得“读书、学习”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社会的因素
有的孩子受到“读书无用论”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觉得好好学习考上了名校又能怎样?毕业之后还不是人人都在“拼爹”,拼不了爹的孩子还读什么书,不如早早步入社会赚钱得了。
三、家庭的因素
有的孩子父母离异,没有了家这个温暖的港湾,没有了父母细心的关爱,使他们慢慢滋生了偏激心理,于是开始自我放纵,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将学习之事抛诸脑后。
对于孩子厌学,家长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曲蕊从小就爱挑食,由于妈妈没有太在意,所以导致曲蕊出现了厌食症。妈妈看着曲蕊每顿饭都吃得很少,就想给她好好补一补身体,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有红烧肉、水煮鱼、爆炒腰花。
曲蕊放学回到家,看着一大桌子荤菜顿时没了胃口,垂头丧气地说:“妈妈,我不想吃了。”
妈妈很是生气,对曲蕊说:“你顿顿不吃饭想干吗呀?将来你要是贫血,妈妈可不管你!”
原本妈妈只是想吓唬曲蕊一下,可她冰冷的态度让曲蕊觉得妈妈不爱自己了,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试想一下,如果妈妈可以压住自己的怒火,问清女儿想吃什么,给她做一些合胃口的饭菜,相信母女俩就不会发生这场冲突了。
对待厌学的孩子就要像对待厌食的孩子一样,不能过度批评和指责。家长越是加以批评、指责,反而会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
那么,家长到底该怎么帮助孩子解决厌学的问题呢?
一、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很多都缺乏自信,他们觉得不管自己多么努力,成绩也不会有所提高。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孩子就会变得厌学。
对于这样的孩子,务必要先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才能够将他们厌学的心理慢慢地剔除掉。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家长要多注意观察,找到孩子的长处加以表扬和鼓励,让其树立起自信,然后再将他们往好学的方向引导。
希希的成绩不怎么好,但是他的记忆力很好。一节语文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十分钟的时间阅读一篇文章,之后回答老师的提问。
希希第一个举手,他不仅把老师提的问题都答对了,而且还流利地把该篇课文给背了下来。老师当即给他封了一个“背诵大王”的称号,并且鼓励他,让他将自己的“好记性”用在各个科目上,这样成绩一定会有所进步。
结果真的如老师所愿,希希的成绩突飞猛进——因为在老师的鼓励下,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下,他找到了自信,学习起来不再那么吃力了。
二、要耐心引导
如果发现孩子不太喜欢学习课本知识,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多创造一些让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大力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然后再适时地教育他们。
比如,如果科学文化知识学得好的话,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得到更多的表扬。通过感受成功的喜悦,慢慢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从课外活动回到课堂活动上来。
当然,引导孩子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引导,千万不可以强迫孩子。
三、给孩子定一个小目标
成绩不好的孩子,因为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常常会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放大,所以心情会比较沉重。
家长切不可急于求成,不能要求孩子立马补回落下的所有课程,不要让孩子产生焦虑感,而要给孩子一点时间去“追赶”,尽量帮助孩子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可以先帮孩子设定好分阶段的小目标,让孩子一点一点慢慢地赶,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追。
四、和孩子一起学习
由于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有时间的家长可以在晚上和周末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写作业,这除了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之外,对孩子也会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
五、目标倾斜法
专家提出,通过“目标倾斜法”可以治疗孩子的厌学症,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目标倾斜法即“不管课业有多难攻克,只要前方有孩子所期待的东西,他们就不会觉得难受或痛苦”。换句话说,就是给孩子建立一个“激励制度”。
孩子只要按时完成了一定的课业任务,就会得到一些奖励。但是,这些奖励必须是孩子所期待的、喜欢的,不然也只是徒劳。
【本文选自《正面解读儿童情绪心理学》,作者李雪,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79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空
下一篇: 我想造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