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如梦令》

白敛 2023-07-22 13:16:59

《如梦令 小聚》作者:远闻近见三盏绿醅佳酿,五味羹肴花样。

欲饮且还休,更有几分憨像。

满上!满上!又似当年酒量!

《如梦令 初冬雨中感怀》作者:大宋(宋春锁)昨日初冬转冷。叶落花凋林静。

况又雨纷纷,一幕人间仙境。

憧憬。憧憬。最是浮光掠影。

《如梦令 风折门前衰柳》作者:半阕清词风折门前衰柳,经雨东篱菊瘦。

春去复冬来,絮果兰因难透。

更漏,更漏,泪湿梦惊时候。

《如梦令 元旦》作者:游山玩水(尤海峰)瑞雪恰逢元旦,满桌佳肴珍馔。白首望黄童,摹字抚琴博览。如愿,如愿,蓓蕾终将吐艳。《如梦令 咏菊》作者:元宝不惧晨霜寒露,更喜凄风秋雨。披甲闪金黄,开在悲凉国度。辛苦,辛苦,送给世间财富。《如梦令 春意》作者:百花园蜂吻红花心慰,蝶舞绿藤情魅。

喜鹊绕园飞,寻找迷人阿妹。

陶醉,陶醉。湖面鸳鸯成对。

《如梦令 乡探》作者:那兰年少蹉跎常念,七秩终回乡探。

一路赏稀奇,路阔稻香花艳。

惊叹!惊叹!唱我故园新传。

《如梦令 秋思》作者:云水禅心一曲阳关三叹。游子魂肠欲断。

还记别乡时,露冷霜寒风漫。

零乱。零乱。芦絮又飘江岸。

《如梦令 惜春》作者:黎明-村姑冬冷寒风凉意,四野萧疏催泪。

长忆暖春时,红妩翠娇人喜。

知否。知否。岁月无情流逝。

《如梦令 无题》作者:Lily一夜潇潇风雨,落木枯黄满路。举目觅苍穹,褪去繁华空数。何故,何故,应是寒冬光顾。《如梦令 无题》作者:冯西三条微信旧情重敛,欲补时光冲淡。

久仰未曾逢,才聚友群相见。

调侃,调侃,浑似少年风范。

《如梦令 冬夜闲吟》作者:尚善若水明月清风曾送,一室茶烟清供。今只剩凄凉,摇曳一帘幽梦。惊动,惊动,哪点梦中唐宋。《如梦令 游春》作者:宋力窗外鹊鸣翠柳,春色醉人如酒。

亭下百花香,诗意画情如绣。

盈袖,盈袖,梅玉暗香依旧。

《如梦令 夕阳吟》作者:衔山斜阳山倚半轮斜照,风拽纤云缭绕。

流水漾红漪,晚簌岫云飞鸟。

翁媪,翁媪,试看夕阳多好!

《如梦令 读韩偓李清照诗词书》作者:韩君孝风住香消花了,秋去凤声莺老。

香体学冬郎,即席约诗年少。

诗妙,词妙,搓手捻梅羞笑。

《如梦令 无题》作者:秋流满江秋月寒江流碧,疏影柳桥风起。

独倚水边楼,愁绪如丝难理。

人寂,人寂,风卷霜露一地。

《如梦令 厅兰》作者:无形水,田夜暗月寒星斗,无寐独听更漏。

凭枕倦回眸,又见厅兰清瘦,

香透,香透,正是五更时候。

《如梦令 文情》作者:老聃思逸神清情动,文意涌泉流送。笔底墨书行,诗味格天抟控。灵贡,灵贡。心润绮文殊众。《如梦令 无题》作者:在水一方芳草斜阳疏柳,深院月弯依旧。

念去去轻尘,醉里不知春瘦。

灯昼,灯昼,犹有夜来香透。

《如梦令 无题》作者:董九树上鸦啼枯柳,细看互相厮守。

飞到画堂间,不似去年灵秀。

清瘦,清瘦,满院斜阳依旧。

《如梦令 菊》作者:上善若水篱畔菊英初绽。嫩蕊纤丝若剪。

绿紫共红黄,最是风流堪羡。

娇婉。娇婉。仙韵幽香同伴。

如梦令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秦观。其全文如下: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前言】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由秦观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伤春怀旧之作。这首词是词人贬谪途中,夜宿寒冷荒僻的驿舍所作。借写夜宿驿舍的况味,诉说旅途的艰辛。写的是在漫漫的长夜里,霜风紧吹,饥鼠窥灯,弄得无法安睡。等到天刚破晓,门外驿马长鸣,人声嘈杂,艰苦的长途跋涉又将开始。通过环境的描写和景物的烘托,寓情于景,把旅人的艰辛和谪贬者的失意表达得真切感人。词作短小而精练,也很有生活气息。足见功力之深厚。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注释】

①遥夜:长夜。

②驿亭:古时候设在官道旁,方便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中途休息换马的馆舍。

③梦破:睡梦被惊醒。窥:在隐僻处偷看。鼠窥灯:谓饥鼠想偷吃灯盏里的豆油。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词:“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情景相似。

④侵被:透进被窝。

⑤无寐:睡不着。

【翻译】

长夜漫漫,四周沉静如水。北风紧吹, 驿亭深锁。我从睡梦中惊醒,只见一只老鼠正在油灯下偷窥。风霜送来清晨的寒气,透过被子都能感觉到。正在想睡而不能入睡之时,门外马声嘶鸣,赶路的人们已经起来了。

【鉴赏】

秦观一生,因涉党祸屡遭贬谪。1096年(宋哲宗赵煦绍圣三年),词人自处州再贬郴州。《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作于是年冬季赴郴州途中。词借描写夜宿驿亭苦况诉行旅艰辛。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夜色苍茫,沉沉如水,寒风阵阵紧吹,吹过这古道的驿亭和暂歇驿亭的行人。“如水”、“风紧”,以其重量感造就出一种强烈的空间的挤压感。似一股无形的力在肆意捏挤,取境也随之由远拉近,凸出一个特写:驿亭紧闭的大门。那般突兀,那么引人注目,空间的闷压至最大限度。作为一个审美对像,“驿亭深闭”既是现实的意象,也是心灵的象征。在新旧党争的政局变幻中,词人无辜受害,如今身坐党籍,艰难跋涉在贬途中,身心憔悴,纵有满肚的不平又不敢铺展。词人的心情从这纯粹的景语中已暗示出几分。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驿亭的深闭阻隔了外界的喧嚣,寂寥之中劳累的词人也开始悄然入梦。诗人梦到了什么渺然不可追考,也无须乎落实。描写梦境,寄寓悲思之作,几乎贯串了词人的一生。这是由他一生沉郁,特别是政治上遭打击后远谪蛮荒,痛感人生无望的独特心境所决定的。如“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梦扬州》)、“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阮郎归》)、“一觉相思梦回处,连宵雨,更那堪,闻杜宇”(《夜游宫》)等等。“古之伤心人也”惟有希冀一个个好梦消释现实中无法消释的无限悲慨。然而“梦破”二字,又流露出许多烦恼意绪。它推动着词意的递进:心魂从梦中归来,往事在梦中幻灭,萦怀往复,给全词带来了更为浓重的悲剧气氛。接着,作者通过醒后之所见、所感再加渲染。“梦破”大约与鼠有关。老鼠半夜出来偷油吃,不免就弄出些声响来了,鼠惊人梦,人醒鼠也当惊,可它并未立即逃藏起来,还垂涎于那盏灯油。又不免惶恐地窥觑着这盏昏暗的油灯和惊梦初醒之人。一个“窥”字,用得十分传神。“鼠”之敢对人“窥灯”,可见驿亭之荒凉破败。唐代杜甫《北征》中写旅途所见:“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野鼠见人时不惊不藏,竟交其前足如人之拱手,自立于乱穴中间。见出荒山之无人、战争的创伤。诗心词境,传神而妙。再说梦回之后的词人。孤灯照壁,再也无法成眠,只觉得薄薄的衾被已挡不住寒意侵身,一定是外面下了霜,才送来这寒气逼人。这两句写所见、所感,驿亭之简陋,词人之孤独冷寂,不言而喻。王国维说秦观晚期词境变而为“凄厉”,此其一斑。

“无寐,无寐”两次的重复,是词中唯一直抒作者感叹之笔。二词叠用,除了协律,还突出了词人多少烦闷、无奈、凄苦的心绪……如果不是心中那水一样浩茫梦一般绵邈的愁情的.折磨,则不会如此夜难再成眠。身心都极需休憩的词人也不必这般和自己过不去呢。

好梦既无从续起,只得起来。这是第二天早晨的事了,时光总算暗暗在流转。“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李清照《念奴娇》)。门外,马儿嘶鸣,是在催人上路。从听觉感受中暗示黎明的到来。熬过了大半夜不眠的词人,又不知该怀着一般什么样的心情,拖着疲累的身躯,开始又一天的旅途奔劳。

细味全词,词人高明之处在于善用省净的笔墨(共33字),描绘了一个典型环境──古代简陋的驿馆。鼠之扰闹,霜之送寒,风声阵阵,马嘶人起,如耳闻目睹,俱以白描手法出之。毫无缘饰,不用替代,只坦直说出,却别有一番感人的力量。这是由于词人下笔精到,所写驿馆种种景况,无不蕴含着天涯飘泊的旅思况味,婉曲地传出了郁积于心的人生不平──遭谗受害,屡遭贬谪,岁暮飘零如是。白描手法的运用,不仅要求描写之逼真,尤重在情味之活现,使人读之有一目了然之快意,味之而作深长之联想。

如梦令原文_翻译及赏析

回首芜城旧苑。还是翠深红浅。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不见。不见。门掩落花庭院。——宋代·李之仪《如梦令》 如梦令回首芜城旧苑。还是翠深红浅。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不见。不见。门掩落花庭院。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李之仪

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藓井出冰泉,洗沦烦襟了。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宋代·晁补之《生查子(同前夏日即事)》生查子(同前夏日即事)

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
藓井出冰泉,洗沦烦襟了。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晚岁监州闻荔枝。赤英垂坠压阑枝。万里来逢芳意歇。愁绝。满盘空忆去年时。润草山花光照坐。春过。等闲桃李又累累。境负寒泉浸红皱。消瘦。有人花病损香肌。——宋代·黄庭坚《定风波(荔枝)》定风波(荔枝)

晚岁监州闻荔枝。赤英垂坠压阑枝。万里来逢芳意歇。愁绝。满盘空忆去年时。
润草山花光照坐。春过。等闲桃李又累累。境负寒泉浸红皱。消瘦。有人花病损香肌。画桥东过,朱门下,一水闲萦花草,独驾一舟千里去,心与长天共渺。乍暖扶春,轻寒弄晓,是处人踪少。黯然望极,酒旗茅屋斜嬝。少年无限风流,有谁念我,此际情难表。遥想蓝桥何日到,暗把心期自祷。柳陌轻E97C,沙汀残雪,一路风烟好。携壶自饮,闲听山畔啼鸟。——宋代·秦观《念奴娇》念奴娇

画桥东过,朱门下,一水闲萦花草,独驾一舟千里去,心与长天共渺。乍暖扶春,轻寒弄晓,是处人踪少。黯然望极,酒旗茅屋斜嬝。
少年无限风流,有谁念我,此际情难表。遥想蓝桥何日到,暗把心期自祷。柳陌轻E97C,沙汀残雪,一路风烟好。携壶自饮,闲听山畔啼鸟。

如梦令李清照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如梦令》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翻译: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摊水鸟。

注释: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溪亭:临水的亭台;日暮:黄昏时候;沉醉:大醉;兴尽:尽了兴致;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如梦令》赏析:

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语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如梦令全部诗词是怎样的?

0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4、《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5、《如梦令?自净方能净彼》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

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

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6、《如梦令?燕子几曾归去》

燕子几曾归去。只在翠岩深处。

重到画梁间,谁与旧巢为主。

深许。深许。闻道凤凰来住。

7、《如梦令?独倚博山峰小》

独倚博山峰小。翠雾满身飞绕。

只恐学行云,去作阳台春晓。

春晓。春晓。满院绿阳芳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71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