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阮郎归》

凌泉 2023-07-22 13:04:27

《阮郎归 乡愁》作者:郭德水苍松白桦斗严霜,菊丛傲北疆。

一年一度又重阳,他乡望故乡!

红豆品,蓝莓尝,林间遇旧秧。

欲将沉醉化疏狂,乡愁怕断肠。

《阮郎归 落花飞叶惹风狂》作者:大宋(宋春锁)秋风吹过始知凉。满园篱菊黄。

落花飞处九回肠。诗心载夕阳。

雁声远,月波长。华发披露霜。

浮光从此照庭堂。夜深情未央。

《阮郎归 榴园情》作者:远闻近见一袭粉黛羞花容,双目溢柔情。

三路醉仙卧草丛,四面对歌声。

五月妍,六月秾,七月笑枝盈;

八月新酿喜相逢,九月宴亲朋。

《阮郎归 忆故人》作者:游山玩水(尤海峰)清明时节雨东来,为君天亦哀。

寒窗三载两无猜,墓前久立呆。

思往事,泪流开,难忘三尺台。

建功立业吐胸怀,重情有德才。

《阮郎归 斜阳晚照水相溶》作者:前方斜阳晚照水相溶,闲云卷素风。

天涯尽处境犹同,长空鸣断鸿。

白露重,暮秋浓,天凉心也空。

他乡月满意朦胧,与君似几重

《阮郎归 怀念山》作者:不易吟者东篱菊盛桂飘丹,心驰望远山。

重阳犹忆暑和寒,青春久伴山。

经摔打,历艰难。霜风舞雪山。

归来不舍挂征鞍,仍怀十万山。

《阮郎归 思乡》作者:百花园每逢佳节念亲人,依依故土恩。

血浓于水永难分,丝丝连老根。

山绕水,水萦魂,梦中敲故门。

拳拳思绪寄飞云,何时一梦真。

《阮郎归 晚情》作者:那兰时光一瞬夏秋冬,沉浮笑谈中。

世人千面陌间拥,红尘不了情。

迎叶落,赏菊枫,蹒跚步晚亭。

吟梅诵柏踏歌声,闲云野鹤行。

《阮郎归 思情长》作者:黎明-村姑秋风吹水映斜阳,落花别泪殇。

岁华悠远始含香,思怀白雁乡。

情漫漫,意深长。柔声念玉郎。

魂牵旧忆鬓如霜。浮生几度凉。

《阮郎归 湖畔随感》作者:云水禅心一湖秋水韵成诗。拈来入我词。

涟漪千朵舞谁痴。芳心荻怎知。

黄叶落,雁南归。荷枯菊又菲。

兴衰得失莫言悲。人生轮几回。

《阮郎归 秋深》作者:无形水,田寒蛩声老减回廊,秋深催夜长。

晓来砎上露清凉,远天过雁行。

辞菡萏,近重阳,东篱菊又黄。

晨昏来去太匆忙,留得两鬓苍。

《阮郎归 哥本哈根游》作者:元宝冷风凄雨伴沉天,游船座上寒。

为寻小吃走街偏,超儿向导怜。

城铁快,市郊边,水禽馆内闲。

两栖动物类纷繁,蒙村同比肩。

《阮郎归 谒苏小小墓》作者:吸海垂虹榴裙挼起血啼红,钱塘水自东。

磷灯露眼待青骢,当初不合逢。

油壁老,画桥通,孤身纸伞中。

西泠谁鉴两心同,徒劳问柏松。

《阮郎归 九月随感》作者:Lily罗裙九月菊花开,携壶上高台。

拾来寒蕊作词牌,举觞解乡怀。

时似水,岁安排,端端不忍猜。

几回客路望云呆,满头艾子栽。

《阮郎归 难言》作者:老聃峡峰深谷激飞流。江天枫岸秋。

船谣音啸送云悠。难描寄古愁。

水涛涌,遏飞舟。千山斜照投。

景光迷淡素风柔。劫尘沮抗喉。

《阮郎归 无题》作者:韩君孝江波烟袅水悠悠,凋零芦苇羞。

夕阳斜照白沙洲,一河两岸秋。

寒露冷,玉蝉休。玄空挂玉勾。

银辉倾泻满江楼,夜来独自愁。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作者] 欧阳修 ? [朝代] 宋代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标签: 春游 妇女 词 场景 人物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译文风和日丽,马嘶声声,可以想踏青上车马来往之景,青梅结子如豆,柳叶舒展如眉,日长气暖, 蝴蝶翩翩,大自然中的生命都处在蓬勃之中。踏青过后,又荡秋千,不觉慵困,遂解罗衫小憩,只见堂屋前双燕飞归。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注释①日长:春分之后,白昼渐长。《春秋繁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②慵困:懒散困乏。
③归:回归,回来。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赏析此词描写 *** 因游春有感而忆所思的无可排遣之情。首句点明时序:芳春过半,踏青游赏,戏罢秋千。由动境而归静境,写其季节天色之气氛,闺阁深居之感受,读来宛如亲历。
次句“风和闻马嘶”五字为一篇关键,虽用笔闲淡,不扬不厉,而造境传神,常人难及。“闻马嘶”之宝马振鬣长嘶,成为古人游春这一良辰美景之一种不可或缺的意象。时节已近暮春,青梅结子,小虽如豆,已过花时,柳尽舒青,如眉剪黛;而日长气暖,蝴蝶不知从何而至,翩翩于花间草际,好一幅闹春图画。“蝶蝶飞”以一动作点活了暮春之景。
过片“人家帘幕垂”极写静境。而“花露重,草烟低”,正与写静有关:花觉其露重欲滴,草见其烟伏不浮,正是极静之物境心境下。
“秋千”句是写静至精微处,再以动态一为衬染,然亦虚笔,而非实义。出秋千,写戏罢秋千,只觉慵困,解衣小憩,已是归来之后。既归画堂,忽有双燕,亦似春游方罢,相继归来。不说人归,只说燕归,以燕衬。人,物人一也,不可分辨。然而燕归来,可知天色近晚,由此一切动态,悉归静境。结以燕归,又遥与开篇马嘶相呼应。于是春景芳情,浑然莫辩。
前人谓“冯词如古蕃锦,如周、秦宝鼎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此词写仲春景色,豆梅丝柳,日长蝶飞,花露草烟,秋千慵困,画梁双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时的心情,则仅于“慵困”、“双燕栖”中略予点泄,显得雍容蕴藉。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作者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諡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三苏)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交游,以诗唱和。后入朝任馆阁校勘,欧阳修因事遭贬,他指责谏官高若讷,被贬为夷陵县令,转乾德县令,又复任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知谏院,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因事降知滁州,又知扬州、颍州、开封府,后以翰林学士知贡举,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以太子少师退归,赠太子太师。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文以明道,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主张文以致用,反对“舍近取远”(《与张秀才第二书》),强调文道结合,二者并重,提介平易自然之文,反对浮艳华靡的文风。其散文《朋党论》、《与高司谏书》、《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政论、史论,或针砭时弊,或以古鉴今,其《醉翁亭记》、《秋声赋》等抒情散文,或寄情山水,或借景抒情,平易流畅、委婉曲折。(概述图片来源:)

欧阳修的其它作品○ 醉翁亭记

○ 生查子·元夕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画眉鸟

○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 欧阳修更多作品

《阮郎归》全文赏析

《阮郎归》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但多仅用其前半阕或后半阕,用作引子;其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接下来,我为您介绍了《阮郎归》全文赏析,欢迎欣赏与借鉴。

原文: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亦写作“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全文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上片写初夏已悄悄来到一个少女的身边。“绿槐高柳咽新蝉”,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一片阴凉幽静的庭院环境。“熏风初入弦”,又是初夏的气候特征。熏风,就是暖和的南风。古人对这种助长万物的风曾写有《南风》歌大加赞颂:“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据《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意即虞舜特制五弦琴为《南风》伴奏。这里的“熏风初入弦”,是说《南风》之歌又要开始入管弦被人歌唱,以喻南风初起。

由于以上所写的景物分别诉诸于视觉(绿槐、高柳)、听觉(咽新蝉)和触觉(熏风),使初夏的到来具有一种立体感,鲜明而真切。“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进入室内描写。碧纱窗下的香炉中升腾著沉香(即水沉)的袅袅轻烟。碧纱白烟相衬,不仅具有形象之美,且有异香可闻,显得幽静闲雅。这时传来棋子著枰的响声,把正在午睡的女主人公惊醒。苏轼有《观棋》四言诗,其序云:“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诗句有云:“不闻人声,时闻落子。”这首词和这首诗一样,都是以棋声烘托环境的幽静。而棋声能“惊”她的昼眠,读者可以想象,在这么静的环境中,她大概已经睡足,所以丁丁的落子声便会把她惊醒。醒来不觉得余倦未消,心中没有不快,可见首夏清和天气之宜人。

下片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歇拍二句,写弄水叶面,琼珠碎而复圆,更觉清新可爱。“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这生机,这秀色,大概使这位少女陶醉了,于是出现了又一个生动的场面:“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著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喜悦,兴奋,不能自持。

在苏轼之前,写女性的闺情词,总离不开相思、孤闷、疏慵、倦怠、种种弱质愁情,可是苏轼在这里写的闺情却不是这样。女主人公单纯、天真、无忧无虑,不害单相思,困了就睡,醒了就去贪赏风景,拨弄清泉。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愿把自已融化在大自然的美色之中。这是一种健康的女性美,与初夏的勃勃生机构成一种和谐的情调。苏轼的此种词作,无疑给词坛,尤其是给闺情词,注入了一股甜美的清泉。

描写是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方法。它注意景物的描写、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上片由绿槐、高柳、鸣蝉、南风等景物描写与碧纱窗、香烟、棋声等环境描写,以及午梦初醒的人物描写共同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初夏闺情图。下片又以微雨、小荷、榴花等景物描写与洗弄清泉的人物描写结合,构成一幅活泼自然的庭园野趣图,女主人公的形象卓立其间。同时他还注意了动态描写,且不说“棋声惊昼眠”、“玉盆纤手弄清泉”的人物活动,就是景物也呈现出某种动感。小荷为微雨而翻动,可以想见它的迎风摇曳之姿。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这些动态描写对活跃气氛,丰富画面无疑起了有益的作用。此词景中含情,将众多的景物以情纬之,故散而不乱,给人以整体感。

作者善于抓住细微的心理感受并在无形中将客观环境的细微变化加以对比,通过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构成一幅活泼自然的庭园野趣,并在其中寄寓女主人公的单纯、天真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词中的少女形象,与一般闺情词中疏慵倦怠、孤闷愁苦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充满了美好清新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作品中活泼健康的少女形象,与初夏时节富有生气的景物、环境,构成了一种和谐、清丽、灵动的情调,令人流连忘返。

阮郎归(做姜尧章体)原文_翻译及赏析

粉香吹暖透单衣。金泥双凤飞。间来花下立多时。春风酒醒迟。桃叶曲,柳枝词。芳心空自知。湘皋月冷佩声微。雁归人不归。——宋代·黄升《阮郎归(做姜尧章体)》 阮郎归(做姜尧章体)粉香吹暖透单衣。金泥双凤飞。间来花下立多时。春风酒醒迟。
桃叶曲,柳枝词。芳心空自知。湘皋月冷佩声微。雁归人不归。黄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建安(今属福建建瓯)人。不事科举,性喜吟咏。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与魏庆之相酬唱。著有《散花庵词》,编有《绝妙词选》二十卷,分上下两部份,上部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下部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附词大小传及评语,为宋人词选之善本。后人统称《花庵词选》。黄升

背人西去一莺啼。拍手还惊百知飞。浅雨微寒春有思,宿妆残酒欲忺时。浪起蒲茸暖,翡翠风来柳絮低。故遣苍头寻杏子,凭肩小语只心知。——宋代·彭元逊《瑞鹧鸪》瑞鹧鸪

背人西去一莺啼。拍手还惊百知飞。浅雨微寒春有思,宿妆残酒欲忺时。 ?浪起蒲茸暖,翡翠风来柳絮低。故遣苍头寻杏子,凭肩小语只心知。家法从来师静治,赵张高掩前踪。清才八斗继宗风。年年正月尾,桃李满城中。已把长江成九酝,请将太白浮公。更移春槛向房栊。有花虽解语,莫负锦薰笼。——宋代·王阜民《临江仙》临江仙

家法从来师静治,赵张高掩前踪。清才八斗继宗风。年年正月尾,桃李满城中。已把长江成九酝,请将太白浮公。更移春槛向房栊。有花虽解语,莫负锦薰笼。画舸西泠路,占柳阴花影,芳意如织。小楫冲波,度曲尘扇底,粉香帘隙。岸转斜阳隔。又过尽、别船箫笛。傍断桥、翠绕红围,相对半篙晴色。顷刻。千山暮碧。向沽酒楼前,犹击金勒。乘月归来,正梨花夜缟,海棠烟幂。院宇明寒食。醉乍醒、一庭春寂。任满身、露湿东风,欲眠未得。——宋代·施岳《曲游春(清明湖上)》曲游春(清明湖上)

画舸西泠路,占柳阴花影,芳意如织。小楫冲波,度曲尘扇底,粉香帘隙。岸转斜阳隔。又过尽、别船箫笛。傍断桥、翠绕红围,相对半篙晴色。
顷刻。千山暮碧。向沽酒楼前,犹击金勒。乘月归来,正梨花夜缟,海棠烟幂。院宇明寒食。醉乍醒、一庭春寂。任满身、露湿东风,欲眠未得。

欧阳修《阮郎归》原文及翻译赏析

阮郎归原文:刘郎何日是来时。无心云胜伊。行云犹解傍山飞。郎行去不归。强匀画,又芳菲。春深轻薄衣。花无语伴相思。阴阴月上时。 诗词作品: 阮郎归诗词作者:【 宋代 】 欧阳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71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