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小山村》作者:游山玩水(尤海峰)鸡鸭豚羊石屋,溪水田园古木。瓜果熟,谷飘香,农户秋收舒绿。香烛,祈福,保佑来年丰足。《风流子 深秋吟》作者:大宋(宋春锁)飞草落红稀树。征雁声消归路。
红榭外,断桥边,敢问情开何处
花怒。花妒。醉看烟霞孤雾。
《风流子 帘上西风秋月》作者:时空流转(杨达宏)帘上西风秋月,银汉星灯明灭。
窗影乱,黯魂销,天际瑶池云叠。
蕉叶,啼鴂,又是物华依别。
《风流子 乌镇》作者:不易吟者长廊临水榭。高竿上、炫技有奇功。
见石铺深巷,一街陈迹;
木楼成阵,数载繁荣。
高墙内、雕檐飞画栋,砖刻寓良工。
年久日深,自当回味,
寻根究底,满是遗风。
小桥观流水,舟行处、往事回首情浓。
何止旧庭书院,曾育茅公。
数名士文豪,人才无尽;
追潮斗浪,光耀星空。
只为革新旧念,又领先锋。
《风流子 江南春》作者:学信和风徐徐起。云雾散、霞赤出朝阳。
看金光四射,万千奇妙,
莺歌燕舞,灿烂春光。
放眼望、小荷尖角露,夏日艳莲塘,
芳草吐茵,鲜花似锦,
蜂飞蝶舞,扑鼻芳香。
春游南国去,田野里、连片油菜花黄。
茶树满山新绿,摘采繁忙。
喜江南春早,柳丝垂絮,
风和日丽,帆挂舟航。
舱里鱼虾跳跃,乐醉他乡。
《风流子 校友相逢》作者:百花园天高云漫卷,秋风爽、柳雾罩江边。
望远处客船,汽笛声咽。
喜迎校友,颜笑心欢。
紧拉手、容颜难辨认,转眼五十年。
两鬓染霜,乡音未改。
风华已去,情意如前。
举杯来祝愿,身体健、嘘寒问暖杯干。
斜雨风霜消逝,过眼云烟。
度金色岁月,夕阳璀璨,
耀红晚霞,舒畅心间。
诗语即席吟作,情意绵绵。
《风流子 游庐陵生态园》作者:元宝庐陵原生态,清雾罩、山野入朦胧。
走泊边小径,草新茵绿,
青麻石静,映山花红。
湖水荡、碧波轻拍岸,漪潋乱随风。
驼背小桥,画梁廊路,
天鹅亮翅,孔雀张蓬。
吉安多故事,思往昔、临河宰相双逢。
五里状元佳话,字水文峰。
井冈八一旗,忠心赤胆,
三湾改编,界上炮隆。
历史铜雕演绎,地杰人龙。
《风流子 金桂》作者:黎明-村姑金桂翩然起舞,香逸随飘四处。
黄淡雅,体轻柔,自是花中独具。
无语。翘楚。映衬一秋花絮。
《风流子 群聚》作者:那兰望眼欲穿群聚,狂喜搂肩摇臂。
惜鬓雪,忆青春,笑语欢声喧曲。
随意,随趣,欢酒杯中频续。
《风流子 无题》作者:鸿雁渔翁横短笛,舟归港,夕照映长堤。
渐暮光暗合,霓灯交汇;
斗星悬北,弦月沉西。
宿鸟急,拣枝眠歪柳,寻偶噪声凄。
孤客伤怀,尽倾杯酒;
隔空遥望,再续空杯。
凭觉三分醒,言未醉,执手巧笑低眉。
幽会枉生幽怨,惜别依依。
想世态炎凉,交亲零落;
始终如一,唯有情痴。
羞道亦真亦幻,尘梦迷离。
《风流子 半秋荷池》作者:无形水,田残叶销香秋半,金柳飘摇绪乱。临故地,忆春时,尖角双鸳波面。肠断,休看,今日辞飞归燕。《风流子 巧遇》作者:陈昌国犹忆当年巧遇,一见钟情多趣。眉眼俏,齿唇香,笑洒阳光雨露。诗赋。心注。携手凤鸾同驭。《风流子 文命也风流》作者:老聃后主词清丽,脂粉阵、香玉秀腴丰。
曲琴艳舞颠,引觞情见,
词华天籁,痴迷情丛。
心魂醉、拥怀香沁润,丧志玩神蒙。
尽足物华,不恭民瘼,
国殇亡破,卒乍凶终。
白衣卿相诩,烟花巷、投怀娇媚斜红。
柳七狎邪风月,酒醉敲盅。
绮罗带解情,肉山酒影,
文心徘徊,香艳词工。
纸贵得词难讨,婉约飞鸿。
《风流子 偷把人儿来念》作者:柳浪偷把人儿来念。咫尺犹如天远。花有信,锦书无,画影珠帘尽卷。秋半。望断。潘鬓愁成人倦。《风流子 秋思》作者:Lily萧索秋序晚,罗裳谢、飒飒暗香藏。
又一幕寒烟,雁声孤渺,
落栖何处,疏影尘殇。
更有那、枯花浮碧水,双眼满枯黄。
意冷砌堆,西风吹泪,
商声摇梦,不尽疏狂。
韶光能几度、今犹望、乾坤一片茫茫。
忍见离愁无奈,佳梦难长。
待铅华洗净,赊情聊慰,
片言只语,托付词章。
淘尽世情天地,笺字霜量。
《风流子 秋思》作者:云水禅心萧萧残叶落,西风紧、霜露韵秋浓。
望一川江水,叠波含翠,
荻花飘雪,氤氲朦胧。
蓼岸处、纤纤杨柳瘦,深浅菊花丛。
游子绪飞,梦回故里,
青梅竹马,几乐相逢。
常牵城南陌,枫林里、同赏暮色霞红。
为觅好词佳句,沐雨淋风。
月夜笛声扬,高山流水,
唐风宋调,其乐融融。
暂把丝丝缱绻,都寄归鸿。
《风流子 聚盼》作者:冯西三条思聚嫌时过慢 ,报帖新添旧伴。
淘宝店,选潮衣,后日美容修剪。
犹念,犹盼,怎解心头零乱。
风流子(大石秋怨·秋景)原文: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余悲。亭皋分襟地,难拼处、偏是掩面牵衣。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筋还垂。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诗词作品: 风流子(大石秋怨·秋景)诗词作者:【 宋代 】 周邦彦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五代·孙光宪《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婉约, 水乡, 农村写狗古诗18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一条小溪拐弯的地方,有一所周围围着槿树篱笆的茅舍。鸡鸣狗吠之声,时断时续,从草房的南边和北边传来。水边的茭白的叶子已经长大,茭白也可以采来做成美味的菜了。那荭草,叶呈红色,也已开放。门外池塘里荡漾著碧波。虽然,在茅舍外,看不见那忙于织布的农家妇女,但她那“轧轧鸣梭”的急促的织布声,却从房屋里传到外边来。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茅草的房,槿木的篱,一条弯弯的小溪,鸡犬各踞南北在自由嬉戏。茭白摇著长长的绿叶,蕹菜开满了小花,门外的溪水,涨满了春的浓绿。听织机响处,轧轧声急。欢快的梭鸣穿透屋墙,唱着农家的田园曲。
鉴赏孙光宪生长在五代的后唐和北宋初期。他很勤学,博通经史。这首《风流子》,在他的八十多首词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描写了田园、村舍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词中描绘的是一幅安详的水乡农家图,连鸡犬都在安详地来回觅食,犹如从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这安详中不息的生机,在叶上,在花上,在门外流水,门里人家。那轧轧织布声却是他蓦然听到的,就从他驻足留恋的流水家传出。于是他知道,在这安详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劳作。
作品所展现的,是一幅水乡农村的风俗画。作者在艺术处理上的一个最大特色,是准确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水乡农村的环境、景物以及生活内容,用简练朴素的语言加以描绘。在一条小溪的拐弯处,一带的槿(音“仅”,一种落叶灌木)篱掩映着几间茅屋。春天已经到来了,溪边浅水中,菰叶长,水葓(音“洪”,一种水草)开,春波荡漾。这是一个安恬宁静的处所,作者又在这幅画面上配上了动态与音响:屋外鸡犬往来觅食,屋内纺车声响轧轧传出。词中虽然未曾出现人物,但我们已能感受到这农家忙碌的气氛了。全词取材选景的角度和处理都很得当。加之笔墨经济,色调简淡,动静协调,更具有浓郁的农家风味。
赏析这首《风流子》,在孙光宪的八十多首词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描写了田园、村舍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词中描绘的是一幅安详的水乡农家图,连鸡犬都在安详地来回觅食,犹如从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这安详中不息的生机,在叶上,在花上,在门外流水,门里人家。那轧轧织布声却是他蓦然听到的,就从他驻足留恋的流水家传出。于是他知道,在这安详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劳作。
这首词的艺术结构,可以分三个层次。开头的两句是第一个层次。村民居住的茅舍坐落在一条潺潺流水的清溪的弯曲处,周围栽著槿树,形成了严密的屏障。鸡犬之声,时断时续,从茅舍的南边和北边传来。作者用槿篱溪曲,装点了茅舍的优美环境。并捕捉了当时农村的特征——鸡犬之声,有着和平生活的气氛。
“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三句,是第二个层次,描绘了茅舍周围使人留恋的景色。这三句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景象:水边的茭白叶子,长得又嫩又大;水葓花争媚斗艳,满溪盛开;池塘里碧波荡漾,春意盎然。其中“涨”字用得极妙,它表明刚下过一场雨,积蓄了满满荡荡的一池春水。
“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这三句是最后一个层次,也是作者比较用心的构思。茅舍之外,尽管看不见那忙于织布的农家妇女的形象,可是“轧轧鸣梭”急促的织布声,却从房屋里传到了外边。“声促”的“促”字,用得恰到好处,它说明了织布的妇女,在辛勤地紧张地劳动着。
这首词的艺术构思是比较成功的,它紧紧地围绕着茅舍,展开了构思和布局。整首词严谨完整,质朴自然,色彩鲜明。真切地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农村图画。那茅舍所在秀丽的环境,农家妇女急促的织布声,形象鲜明。这是作者对田园、村舍风光的真实反映。假若作者只写一所孤零零的茅舍和村妇急促的织布声,不写那美丽的环境和鸡鸣狗吠之声,或只写其中的一两样景致,不言而喻,这也就不成为一幅完整的农村画图了。作者作为花间派词人,能够突破艳丽柔縻的词风的束缚,纯粹采用白描的手法,写出这样朴素明畅、轻快活泼、通俗易懂、别具一格的词作,应当说是非常可贵的。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仇,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孙光宪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宋代·梅尧臣《苏幕遮·草》苏幕遮·草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婉约, 春天, 咏物, 伤春思归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宋代·刘铉《乌夜啼·石榴》乌夜啼·石榴
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婉约, 咏物写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着窗儿)——宋代·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 : 李清照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古诗, 婉约, 闺怨, 孤独怀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71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宴清都》
下一篇: 《思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