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这些诗词美了三千年,你却连字都认不全

金樱子 2023-07-22 11:06:46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kān)瀑布挂前川。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诗词中很多字的古代读音,跟现在所读的声音已经不完全一样了。

只有按照诗歌的格律来背诵、吟唱,才能够真正掌握诗歌的情意,伴随的声音,结合出来的那一份感动。

来测测看,这些美了三千年的诗词,你都把字认全了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这首诗里有些字要注意:“阴山下”的“下”,在这里不念xià,念上声,xiǎ,是诗韵里的马韵。

“笼盖四野”的“野”,不念yě,念yǎ,也是上声马韵。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念xiàn。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念cuī。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车马”, 要念“jū马”。古人没有“车”(chē)的读音,古人的“车”字只有两个读音:一个是jū,押鱼韵;另一个是chā,在诗里押麻韵。

“飞鸟相与还”的“还”,念xuán。中国字有时候不止一个读音,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意思。还,念huán 时是“还家”的意思,念xuán 时是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所以这里应该念xuán。

“欲辩已忘言”的“忘”,这里不念第四声wàng,而是平声的读音,当做动词,念wáng。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看”念kān。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绿树村边合”的“合”字、“还来就菊花”的“菊”字也是入声字。

“青山郭外斜” 的“斜” 念xiá,押麻韵。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杜甫《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的“宛”一般念wǎn,这里作为国名念yuān。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的“车”,念jū。“大漠孤烟直”的“直”是入声字。

“萧关逢候骑”的“骑”,做动词时念qí,如“骑(qí)马”;这里是名词,指一个骑马的人,“候骑”就是在前面防卫、打听消息的骑马的人,所以念jì。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参”有两个读音:曾参、人参的“参”都念shēn ;但岑参的“参”应该念cān,同参加的“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漫漫”是平声,念mán。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胜”念平声,shēng,超过的意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的“长”不念cháng,念zhǎng。中国古人的排行中,年岁长的,称为“长卿”,年岁小的,称为“少卿”。

“荷笠带夕阳”的“荷”念hè,作动词,背的意思。作名词时念hé,同荷花的“荷”。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渡桑干》

“舍”“十”两字是入声字,“客舍并州已十霜”的“并”在这里念平声bīng,并州是地名,在今天山西太原一带。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李商隐《无题》

“银甲不曾卸”的“卸”念xià。

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苏轼《望湖楼晚景》

“壮观应须好句夸”的“观”读guàn,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作动词时念guān,作名词时念去声,“壮观”是壮丽的风景,“观”作名词。

“横风吹雨入楼斜”的“斜”押麻韵,念xiá;“电光时掣紫金蛇”的“蛇”押麻韵,念shá。

散发披襟处,浮瓜沈李杯。

涓涓流水细侵阶。

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葵尽倒开。

斗匀红粉照香腮。

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辛弃疾《南歌子》

“涓涓流水细侵阶”的“阶”有一个读音,念gāi。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李清照《南歌子》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的“其”念jī,是语助词。“翠贴莲蓬小”的“贴”是入声字。

大赛作品集,人手一册哦!已加主编微信的可直接微信联系购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写诗填词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诗还有远方...

古诗词中的各种美

1)“读”,要读出感情,设身处地的“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诗词中的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

2)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三千年来我国诗人辈出,佳作如林。在现在的中学课本中选录了许多古代诗词,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无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这些优美的名人佳句,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古典诗词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人格,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现在《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十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所创造出来的意境,下面就谈谈教学中古诗词中境界美的探寻。
古典诗词含蓄、委婉,很多诗句要靠认真体会,要挖掘出它们的内涵,从中得到启发,进而领悟到其包含的人生哲理。借助经典的诗词作品让学生沉醉于艺术氛围之中,生成活感性,确立完整的人格,既深化艺术体味、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品格,与诗人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领略高尚意境之美,潜移默化实现提高人文素质的宗旨。
一、领略作品中的形神兼备,以形传神之艺术风格。
1、叙田园生活,传钟情山水,颂热爱劳动人民歌之神。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歌十分平淡自然,朴素如口语,不见丝毫修饰,描绘了诗人田园劳作及归来的情景。诗歌平谈中又富于情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劳动了一天之后归来的诗人中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皎洁的明月陪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晚风拂面,吹散了一天的疲劳,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我们仿佛看见诗人迈着轻松的步履,哼着惬意的小调悠然归去。
2、叙个人情怀,传青衫沾泪、忧国忧民之神。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全诗醇美朴素、勤奋和胸怀大志的忧国忧民之神融入自然平淡的诗句之中,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二、领略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之美
1、惜别之情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2、黍离之情如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3、思乡之情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怀古之情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5、讽喻之情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白居易的“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是岁江南早,衢州人食人”(《轻肥》)。
6、报国之情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出塞》);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
7、咏景之情如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谢朓的“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芬芳酒,还望青山郭”(《游东田》)。
8、恋友之情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这类作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领略作品精雕细琢,展开意境想象和联想之美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在关汉卿的《〔双调〕大德歌?冬景》中,如借助比较联想,就能更好的理解这首小令的意境。“雪粉华,舞梨花”,一读到这一句,马上就会联想到唐朝著名诗人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同时以梨花喻雪,一个“开”字,表现了大雪飘洒飞舞如春天的梨花灿烂,朵朵压枝低,开得热烈,开得广阔;而“舞”字,舞得轻盈,舞得优美,使静态的画面充满动感美。此二字各取特点,异曲同工,各尽其妙。而最后的“黄芦掩映清江下,斜揽着,钓鱼。”黄芦、清江、小舟,极容易使人联想到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中的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不过,韦应物的诗写的是春景,表现出春雨、春潮的迅猛,是急剧跳动的形象;关汉卿的小令写的是冬景,描绘了冬日江边的清冷、沉静,具有一种深远闲淡、安适自得的特点。两者都抓住了季节景物的特点,各自创造了独特的意境。
古诗词的意境,往往是选用表现力强的词语构设的。因此抓住这类词语,分析、理解其所蕴涵的意义,是引导学生进入诗中意境,打开诗人情感大门的钥匙。“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因来被人称好。为什么?可换其他同义词让学生进行比较,就能发现换用其他同义词,没一个字有“绿”字那么形象、生动。看到这个绿字,就让人似乎看到一阵春风刚过,随即出现一片翠绿,整个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从中折射出诗人思念春光旖旎的江南,急欲回去的心情。此类例子很多,如:月出惊山鸟的“惊”,僧敲月下门的“敲”等,举不胜举,讲多了可此导学生归纳,会发现,富于表现办的词语极大多数是动词。因此在鉴赏时应多注意动词。优秀的古诗词都有一二句脍炙人品的名句,这些名句往往是理解内容的关键。
四、寓文学教育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格品味
学生通过欣赏,体味古典诗词名句,逐渐了解名句的深刻含义,又从名句的含义中得到启发,放眼现实社会,从而领悟到更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这复杂的认识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情操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品味名句的意境,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其终身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以培育学生独立的思维辨别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和研究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2)来自/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0780810

唯美古诗词文案

唯美古诗词文案(精选78句) 1.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2.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3.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 5.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6.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 7.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 8.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0.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11.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 12.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3.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14.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 15.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16.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7.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18.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9.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20.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21.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22.小松岗,月如霜,人如飘絮花亦伤。十数载,三千年,但愿相别不相忘。 23.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24.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25.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26.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2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28.红烛映妾颜,青丝绾君发。愿得一心人,相伴自天涯。 29.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那有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3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1.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同时生,日日与君好。 32.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33.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4.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35.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36.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7.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38.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39.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0.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41.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42.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43.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44.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45.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46.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47.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 48.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49.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50.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51.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5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5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54.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55.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6.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57.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58.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59.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60.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6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62.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63.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6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5.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66.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67.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68.杨柳青青江水准,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6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70.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 71.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72.而我爱夫子,淹留未忍归。 73.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神惊,只道芳魂绝。 74.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7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6.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77.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7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古代爱情诗词名句总结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作出了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诗经》开篇《关雎》就是一篇爱情的赞歌,“十五国风”大都描写的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从思慕-初恋-约会-热恋-婚嫁-离弃,几乎爱情发展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在《诗经》中呈现,这足以说明爱情这一主题在诗歌中的特殊地位。爱情是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歌中的爱情更是比比皆是,爱情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诗经》里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爱情,最为人们熟知的莫过于《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它的魅力、地位完全可以同《关雎》相媲美。这几句本来是描写战友之间同生共死的深情厚谊的,后来演化为形容爱人之间不离不弃、相伴到老的美丽誓言。《伯兮》中的“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描写的是,丈夫不在身边,她便无心梳妆,以至头发凌乱,体现的是对丈夫忠贞的态度。“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写的是因为思念而对时间产生错觉,真实地反映出他们难以割舍的爱情。“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则描写对爱情的忠贞、坚毅,不会随意妥协的态度。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后世因此怀疑这不是女子口吻,而是逐臣之辞。《绸缪》中的“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由于太过欢快喜悦,她竟然一时忘记今日是什么日子,以至于轻轻发问。《风雨》中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一声惊叹,是对那个拯救自己于风雨凄凉中之人的无限爱恋。“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是一个凄美的单相思故事,“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是一曲悼亡的哀歌,“子不我思,岂无他人”是一声调皮的戏谑,“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是一首最唯美的征婚歌谣。

先秦无名氏的《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是一首美妙的情歌。由自然界顺理成章的现象,引出毫无规律可言的情爱,因此流露出一种痛彻心扉的惋惜之情。它是中国最早的译诗,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对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西汉时期,据说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赢得佳人卓文君的芳心,文君抛下千金之躯与相如私奔。后来司马相如得势后便想纳妾,卓文君听到后,写了一首《白头吟》表示与之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以为嫁得了一个情义专一的男子,就能白头到老,永不分离,可男人的一心一意又怎能敌得过岁月流逝,敌得过娉娉袅袅的诱惑?另有西汉成帝妃子班婕妤的《怨歌行》即《团扇诗》,“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以天气转凉,团扇被弃置,来比喻自己的失宠。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的典故,又称“班女扇”。也有汉无名氏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以自然界五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古诗十九首》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所抒发的都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当然也包括爱情。《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孟冬寒气至》都是代表性诗篇。前者从第三者的角度,通过描写天上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传说,来反映了人间夫妇的离别之苦。这首诗后来也发展成为描写七夕情人节相关的诗歌。第二首中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将久别相思之苦表现得深沉哀婉,使人动容。岁月无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转眼之间,一年将尽,时间无涯,生命有限,人的生命怎能比得过时间?曾经那个青春少女突然之间就人老珠黄了,是多么的悲哀,多么的惊心动魄。第三首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为了采一朵芙蓉送给爱人,不惜涉江,表现了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第四首则是一首思归之作,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及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另外《上山采蘼芜》也算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歌,只不过描写的是弃妇与故夫偶尔重逢时的一番简短对话。其中流露出的是痛苦,并不涉及对爱情的追悔。

《古诗十九首》中的爱情诗与《诗经》中的爱情诗已经有所不同,它开始从质向文转变,虽然诗中描写也有生活化朴素的语言,但已经开始有了深情的诗句,文人自我抒情的端倪开始出现。在形式上摆脱了《诗经》简单的重章叠唱,爱情诗由民间歌谣化向个人抒情化转变。

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觉醒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爱情诗往往不是纯粹的爱情。受时代风气及政治环境的影响,一些被压迫的文人有发牢骚的冲动,却不敢直接抒发自己对政治的不满,于是便借助于美女跟爱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是曹植。曹植的觉醒在于他对语言文字特色的反省与把握上,也就是说,从曹植起,诗人们就开始自觉地注重诗歌的对偶、铺排、修饰上。曹植的诗歌可以分为前期后期,前期的诗歌都是意气风发的,如《白马篇》,这里不作论述,后期主要抒发自己的愤懑不满,当然是借助于爱情的。他的《七哀诗》是一首五言闺怨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借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的怨愤心情。曹植盼望着骨肉相谐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献功。所以他说但愿能化作一阵西南风,随风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长侄子的怀抱。可是丈夫的怀抱不开展,曹植的抱负就始终不能实现。

太康时期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为社会小康,文人多习惯于歌功颂德,故形式主义文风亦日趋严重,追求文学作品形式的华美,创作成就并不太高。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代表这种主流派风格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潘岳的悼亡诗写得最好,中国就是从潘岳开始把悼亡诗专用来指悼念亡妻的。“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这是潘岳第一首悼亡诗中的句子,表现了睹物思人的惆怅。由于受太康风气的影响,这首诗是用思力安排的,也就是读者必须通过思索作者当时的状态,或许才有有一丝的感动。

隋代文学是南北朝文学的延续,又是初唐文学的前奏。南朝齐梁文学的浮艳文风和形式技巧与北朝文学的刚健之气和朴素质实的笔法,都影响了隋朝文人的创作。作家虽各有所取,但总体上呈现着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代文学过渡的.趋势。

到了唐代,诗歌发展到顶峰时期,唐代的文人充满了青春向上的力量,充满了朝气,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气数到了正旺的时候。盛唐时期,文人士大夫热情高涨,唐诗创作空前繁荣,爱情在诗人们的笔下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张九龄、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都留有优秀的爱情诗作。中晚唐时期,爱情诗出现了真正的高峰,李端、张籍、薛涛、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成为中唐时期爱情诗人的杰出代表。到了晚唐时期,杜牧、李商隐、鱼玄机、温庭筠、韦庄等诗人的爱情诗比较突出,但是仍然掩不住晚唐没落的苍凉,已经不如中唐那般群芳斗艳。

唐代爱情诗

唐代爱情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展现爱情生活的甜美。

刘禹锡创作了大量《柳枝词》,其中有不少是表青年男女的情爱的,流露着最为真挚动人的感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最具代表,“晴”即是“情”,一语双关,巧妙地道出了自己的感情。也有李端的《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故意将弦拨错,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弹筝女形象,语句传神,意蕴丰富。

第二,诉说相思的痛苦。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有过刻骨的相思,相思使人神情恍惚,若有所失,以至于把红色看成绿色;相思使人面容憔悴,身体瘦弱不堪。“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在《长相思》中将相思之苦转化为遗恨。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长篇诗歌《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相思带来的遗恨。在天上愿做比翼齐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为枝干相接的连理枝,永永世世做恩爱夫妻。只是爱情被命运拨弄,被政治摧残,“此恨绵绵无绝期”。李白则直言“长相思,摧心肝”,将相思之苦写到极致。也有《秋风词》“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将相思之苦比较透彻地展现出来。李益的《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是一首失恋哀歌。因为失恋,他失落了,消沉了,对那风清月朗的夜晚都提不起任何兴致了,管他明月起起落落,一切都与他无关。曾经认定那个人是自己的一切,突然分离了,世间万物都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应是良辰美景虚设”。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以红豆抒写对朋友的眷恋之情,后世多用以表达爱情相思。

在相思爱情诗歌中,李商隐的无题组诗显得最为特殊。无题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一句句一声声,将爱情相思的缠绵哀婉与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三,表达婚姻不幸的悲哀。

唐代也有许多诗歌展现了爱情受外部势力的干扰、压制而痛苦、忧闷的心情。闺怨诗是其中最典型性的一类。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欲不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虽然生活奢侈,仍摆脱不了精神上的痛苦。杜牧的《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描写了宫人内心的无聊与孤寂,弥漫着浓烈的哀怨情绪。张祜的《宫词二首》,其中一首“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极写宫廷制度对人的摧残。与故乡相隔三千里之遥,不得与亲人相见,已经够悲惨的了,更何况漫长的二十年都是在幽深的宫墙内渡过。她的青春,她最好的年华都已经被消磨殆尽了。更多有关爱情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另一类是对负心人的控诉,以鱼玄机的《赠邻女》为代表。“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诗人以自己切身的生活经验得出痛苦的结论,喊出被侮辱被损害妇女的苦闷心声,这是对封建社会中妇女普遍遭受婚姻不幸的高度概括。还有一类是悼亡诗,悼亡诗表达的是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思念,往往是睹物思人,感情真实。悼亡诗的代表诗人是元稹,悼亡诗多达33首,其中的《遣悲怀三首》、《离思五首》等代表作比较有名,感情真挚,荡人心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以世间至美之景,表达了他们夫妻二人之间的感情如沧海之水、巫山之云般幽深美好,即遇到妻子后,天下所有的女子都黯然失色。“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只有终夜不眠不休,永远思念着妻子,才能报答她一生所受的痛苦。真是哀痛欲绝,千古痴情之语,比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显情深似海。

晚唐五代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诞生了变文。词的创作也开始出现,晚唐的温庭筠努力进行词的创作,是晚唐诗人中写词最多的作家。五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南唐词的成就以冯延巳和李璟、李煜最高。李煜的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境界、气象和词艺上多有开拓。韦庄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 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语言质朴、清新明快,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刻画了一位敢于追求爱情自由、敢于为爱情付出一切代价的女子形象。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思妇远望这一简单镜头,塑造了一个凝睇远望、盼夫思归的思妇形象。轻描淡写中酝酿着浓烈的感情,清丽、朴实,毫无绮糜侧艳之感。

宋代爱情诗词

到了宋代,词的发展达到顶峰。词一开始本来就是当时的流行歌词,是写给歌女配乐演唱的,因此宋词中总少不了美女跟爱情。宋词与爱情结下了不解之缘,演绎了一首首回肠荡气的千古爱情绝唱。有忠贞不渝的爱恋,有生死相隔、刻骨铭心的思念,有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有离别后的魂牵梦萦……

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晏殊“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李冠“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秦观“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张先“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乐婉的“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晏几道的“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不一而足。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这几句通过男子的想象来写美人思归心切。词人淹留他乡,深深思念着家乡,却归家无望,不忍登高临远,其实已经在止不住远眺。“想佳人,妆楼颙望”,那闺中之人想必也在遥望,盼望游子早日归来。“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可是词人不能回去,闺中人必然几次因为看到归舟而兴奋不已,几次又是因为认错而失望到极点。亦有《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纯用口语,流畅自然,“一生”与“千行”都是极重的词;“系”与“负”都是极悲的字眼,一个是生生世世的牵挂,一个是不得不辜负的愧疚。委婉曲折地表达了离人之间的真挚情爱,思想和艺术都比较成熟。

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诉说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另有《武陵春?春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运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之沉重。词人欲将无形的愁装上小船,赋予愁之实物立体感,又说怕小船载不动许多愁,则赋予愁之重量,化虚为实,想象奇特。且又与上句的“轻舟”形成强烈对照,荡气回肠,巧妙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篇。

陆游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之至。虽说两人的山盟海誓还在,情感依旧如一,可是“相思相望不相亲”,明明有爱却不能爱。《沈园二首》(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写对已故唐婉的无限哀悼。物是人非已然使人惆怅,如今物与人都不是当年的样子,想找一处散发着当年气息的景物都成了苛求,该是多么地让人痛苦。陆游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竭力寻找当年的景物,终于看到“桥下春波绿”,那碧水一如过往,似曾相识,只是这美景现在却如此伤情。“曾是惊鸿照影来”,曾经这里是美人翩然而至的地方,如今美人不在,只剩一桥流水依旧东流去。更多有关爱情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在思想内容上,宋词里的爱情也不外乎婚恋、悼亡、相思、闺怨几类,因为小词要眇宜修的美感特质,再加上爱情本来的缠绵曲折,宋词中的爱情显得尤为动人。

元明清时期爱情诗词

元明清时期文学主要是元杂剧与明清小说,诗歌主要以散曲形式出现,这里不再论述。清代诗歌作家众多,作品丰富;词开始复兴,清初三大家有陈维崧、朱彝尊和纳兰性德。

在爱情诗歌方面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应属纳兰性德。纳兰一生留下三百多首词,有词集《饮水词》,词风哀婉清丽。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况周颐认为“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人”(《惠风词话》)。纳兰一生淡泊名利,全身心投入到词的创作中,然而仕途生涯的奔波及不幸的爱情与婚姻的波折,使纳兰郁郁终生。“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等悼念亡妻的词句,哀婉动人,泣人泪下。

诗歌中的爱情不全是缠绵柔婉凄美的,再回归到诗歌最初的面貌,你会发现,《诗经》中的一些爱情除了让你为之动容还会让你开怀大笑。“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你要是爱我思念我,就提起衣裳趟过溱河。你要是不思念我,难道就没有人喜欢我?你这个轻狂的小子呀,狂妄又笨拙。如此嬉笑怒骂毫无忌讳说出自己心声,并且将粗俗的言语表达得如此幽默风趣,不会让人感到俗不可耐,反而有一种热烈奔放,健康活泼明朗之感,恐怕这也只有诗经中的女子才能做到。这种建立在自信、自强上的爱情观,以及纵遭挫折也不颓丧的意气,颇能给天下弱女子以鼓舞。“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树上只剩下七分梅子了。此情此景,她敏锐想到自己还待字闺中,爱情还遥遥无期,可是青春这么短暂,转眼间就错过了最好的年华,于是她忍不住唱出自己的心声,这么一唱,就开了古代女子征婚的先河。纵然当时社会男女不受封建礼教压制束缚,但一个女子敢如此坦露自己的心事,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爱情是一种美的情感体验,是一个不老的神话。是哀与喜的交织,痛与乐的胶着。欣赏古诗词中的爱情,会让我们更加懂得怜取眼前人,那一点一滴的欢乐都是来之不易的,莫等到错过花期、失去爱情时才来感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66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